怎麼看待「佛系」這個詞?
http://mp.weixin.qq.com/s/6CntOmrBf-VjlzzSpZGToA
如果有教養,有素質,做事考慮他人感受就算佛系的話,那隻能說明某些人的素質低的有點可怕了
由此可以看出大眾眼中的佛教思想和真正的佛教思想之間的區別到底有多麼大了。
佛系只是喪文化的另一種表述方式
本質上都是個人虛無主義的體現,是社會畸形價值觀和消費主義摧殘下的必然產物
跟佛教沒啥本質聯繫,只有表象的聯繫
不要上綱上線,不用過度解讀。這樣的事情,以前有過,今後也會再有
新世相就是一販賣中產階級焦慮的(可能偽中產階級更恰當),總是變著方式地迎合這部分人的心理,什麼佛不佛系的,和佛一點關係都沒有,和現實中的絕大部分人(不管是不是90後)也沒半點關係,只不過新媒體的受眾和活躍用戶大部分是那些人罷了。
那叫喪,更叫麻木不仁……
跟佛有什麼關係?………………………………………………能不糟踐佛了么?前些日子,熬個夜自己作死,說叫「修仙」。現在,麻木不仁、毫無鬥志、喪又叫佛系?雖然,我不信佛。
但是,稍微讀過點相關書籍的人就知道。佛學講的是無常、無我、苦的三法印,是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是十二因緣、緣起性空。參悟因果,尋求解脫離苦之道的哲學。
無論,人家對或錯,都是一套深奧且自洽的哲學體系。是苦修領悟得來的看破紅塵,不是吃不到葡萄就趴下的自暴自棄。即便,那些根本不懂佛的佛棍,還能天天蠢燃、蠢燃的放生傳教念經噁心人……
佛棍夠糟踐佛了吧?也就算蠢,最多又蠢又壞……
你們這個「佛系」……就是又蠢又壞又懶又懦弱。
和魯迅筆下那幫,沒卵子區別╮( ̄⊿ ̄)╭這又是一次由「偽中產階級新媒體」領導的群魔亂舞——對普通社會問題妖魔化,對少數群體空泛化,對消極事物包裝美化。既為自己日後的營銷做鋪墊,又毒害一些把握不準的青年。
多年來我們一直調侃日本的「平成廢宅」上升無力、調侃歐美「白皮豬」基礎教育差,嘲笑他們社會僵化、青年頹喪,沒想到這把思想之刀現在準備以偽「佛系」的形式砍在我們自己人脖子上。而且這揮刀者就是以炮製社會焦慮為主營業務的「偽中產階級新媒體」。
(為什麼我說「偽中產階級新媒體」,首先因為他們薅羊毛對象就是中產階級,其次,中國沒有符合教科書定義的中產階級群體)
一、這股風是什麼
把普遍的問題妖魔化,然後特意醜化一些無辜群體,營造焦慮的社會氣氛,最後營銷發財——這就是某些「有態度的媒體」在和平時期發國難財的方法:
- 大到醫療、教育、工作、小到考試、脫髮,雖然這些都是每個人普遍面對的壓力,但是這種壓力不是馬上就要死掉的焦慮,而是前5%無法成為1%的焦慮。「偽中產階級新媒體」就喜歡把這種壓力吹成燃眉之急,把醫療奢侈品、教育奢侈品吹成剛需,然後藉機瘋狂營銷,大大咧咧地割韭菜、薅羊毛、發大財。【相關問題鏈接】有哪些專門為中產階級量身定製的消費陷阱?
- 脫髮、加班、發福是25-35歲工作群體的普遍狀態,不會挑衣服、不善撩妹、看不懂辦公室政治應該是絕大多數人的特點。雖然這種缺點不致命,但是「偽中產階級新媒體」就喜歡把這種缺點說到慘絕人寰,甚至發明了「油膩的中年男子」、「直男癌」這種詞語。更可怕的是,醜化程序員成為了政治正確。「新媒體」和背後的營銷團伙搞起來性價比極低的現代文藝生活方式,搞所謂的流氓撩騷泡妞課程(還美名其曰「泡學」),收割程序員或者其他中高收入群體一大筆錢。【相關問題鏈接】如何評價馮唐的文章《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 程序員真的干到 35 歲就干不動了嗎? 「泡學」「PUA」這些概念在中國怎樣發展起來的?
- 說了半天,這裡自暴自棄的「佛系」也只是一種偷換概念。這幫人用「懶惰、缺心眼、自私、沒有主見、不考慮他人、沒有人生規劃」來偷換「佛系」的根本含義,侮辱了佛教中最積極的一面。
評論區 @衡一 說:別把什麼懶惰消極混吃等死之類的觀念扯到佛上,之所以對佛有這樣的理解和印象,全都是接觸到那些腦子不夠用,學佛學傻了的。
再說說我為什麼批評這種事情是「國難財」,因為這種行為是負外部性的,是破壞生活風氣的,是損害社會利益的。
二、面對壓力,放棄還是撐下去
思想的高地,如果積極的東西不去佔領,消極的東西就會爬上來。如果消極文化爬上高地搖旗吶喊,這時站在底下的人就會懷疑:是不是風向變了?是不是大家都開始消極了?我還需不需要這樣努力?
當某個身心俱疲的22歲青年下班通勤路上看見這篇文章的時候,他會怎麼想?也許這是他上班的第一個月,很累但是他自己感覺每日足有成長,但是這篇文章會讓他心起疑惑。
當某個馬上要站穩腳跟、但是需要再咬咬牙的27歲青年在深夜的工位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他會怎麼想?這個時候一旦決定開始「佛系」生活,也許事業不會斷崖下跌,但穩步上升基本上不可能了。當某個為了早教、營養、生活環境操勞到心力交瘁的年輕媽媽看見這篇文章時,她會想什麼?奉行「童年何必要那麼苦」的家長很多,成功的有些個,失敗的卻佔了絕大多數。
大家大可以看看下面這幅圖在說什麼狗屁邏輯,果然當父母是不用考證的。
出息的孩子不會多,童年何必要那麼苦?(如果這傢伙在調侃就算了,怕就怕她是認真說的)第一,你是不是沒認識幾個出息的人?第二,出息的概率小就可以放棄努力了嗎?第三,可以從一歲開始就放棄了嗎?不先拼30年試試看再放棄嗎?也許這種人很多年之後會到知乎上問「如何讓孩子有出息」,然後被人狠狠教育。
想來想去還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啊!面對日漸高漲的生活壓力,這幫人的選擇居然是「佛系文化」?
--難道不是更努力嗎???
--難道不是更努力嗎???
--難道不是更努力嗎???
我外公為了養活四個孩子,又鍛煉又看書,清晨在田裡幹活,上午在村小學教數學,下午騎車到縣中學教生物,晚上回家給生產隊寫大字報。最後四個孩子都上了大學。這種事情不用我舉例子,大家大可以問問長輩。
為什麼我外公當年不選擇「佛系生活」呢?因為一旦選擇了佛系生活,一家就等著餓死。
為什麼文中的年輕人選擇了「佛系生活」呢?因為他們有矯情的資本,他們根本餓不死。
(為什麼文中的年輕人非常焦慮呢?因為這是中產階級新媒體炮製出來的焦慮啊,同志們!)
一篇10W+閱讀量微信文章在中國社會的影響力雖然不算大,但是也不小。它不會馬上讓人墮落,但是它像中學時代那些每天去網吧打遊戲但是每次年段前五的學霸一樣——麻痹一批人、超過一批人,危險的很吶!
三、沒有生氣的社會
單單說佛系這一點。因為他們不能直接宣揚這種生活方式,他們只能披上一層皮。說到佛系,真正的佛系,我想到了幾位高僧。
請問:玄奘和尚西遊、鑒真和尚東渡的時候,有沒有過絲毫的隨緣啊?海上遇到波浪,是不是隨緣一下,能活下來就繼續活下來啊?
這種思潮一旦鋪開來,社會就沒有生氣了,就像那些喪文化的愛好者說的「一首涼涼送給你」——女朋友對你愛答不理,不喜不悲;點贊和評論沒有意義,都是隨緣一點;孩子的教育淪為活下去就好;連炮友都冷冰冰哈,連人類最原始的活力都沒有。
當然,這篇文章沒有教唆犯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雖然明確的反對這種文化,但是我也沒有明確的理由反對這篇文章。
四、最後
約十年前,也就是第一批90後即將進入社會時,輿論是「90後嬌生慣養、不考慮他人感受、和上一代完全沒有可比性」
約五年前,也就是大批90後覆蓋了新興崗位時,輿論說「90後思想開放、敢於吃苦、執行力強」,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至少不輸。
現在有人跳出來說「90後在生活重壓之下開始佛系了,大家是不是也該喪一喪了」,我想說:別把你們慘兮兮的頹廢樣子泛化到全部年輕人身上。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魯迅
我干你媽的「偽佛系」
誰再轉發新世相這個販賣中產階級、中間階層焦慮,迎合中產階級、中間階層心理的公眾號的推送,我就拉黑誰。
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
其實在職場中,比他們更早「遁入空門」的是他們的領導。
「佛系領導」可能你第一次聽到,但絕不止第一次見到。他們穿行在辦公室,以一種超然於職場的姿態活躍在你眼前,你認真也行,划水也罷,他不管不問,不求真假,最後發現被坑的還是自己。
除了佛系領導,職場上還充斥著基督系,道系,儒系……領導,不知道你的領導屬於哪個系呢?
我們找了一些身邊的同事朋友聊聊,發現每個系竟都找到對應的真·領導。
@杜小拉拉拉:
我們科長特別和藹,特別好。但是你和他說事情,也不知道他是聽進去還是略過去了,就點點頭。你和他說的,好像他都認可,但是你又不知道他的真實想法。
午休的時候,我在看綜藝,他從我身後飄過,嚇得我一激靈,他慈祥地笑了一下,就走了。
超驚悚!
@我要上分:
他對我們公司愛得十分深沉。我和同事吐槽公司的飯越來越難吃,正好被他聽到了。
他找我談話,說我思想有問題,通過對比,比喻、排比等各種修辭手法讓我了解公司的福利比同行業強得多,說我不懂得珍惜現在的工作,給我整得都羞愧了。
還有,他愛拍我們大老闆的馬屁,而且不光是當面誇,和我們聊天的口頭禪也是「咱們大老闆」,個人崇拜十分嚴重,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以為他想泡我們大老闆。(大老闆女性、離婚)
@小仙女本仙:
我從來沒見他準時上過班,坐班時間少則4小時,多則4小時15分鐘。
據我統計,天氣特別好的時候他坐班的時間會長一點,emmmm,來得早一點,走得也早一點。平時的話是來得晚一點,走得更早一點。
而且他超級隨意,上次我們提成的事,他死活不同意按原來的分發,說11月份業務少,新來的人不應該跟我們平分。一晚上一直叨叨著這事,第二天呢又不提這事了。
最最最重要的是,下午給他發微信,第二天早上給我回了個「嗯」。
「嗯」你妹啊,還不如不回!
@趕緊睡吧:
天天強調KPI!大哥!!我也知道KPI很重要的好嘛!!!不用您老人家成天強調好嘛!!!!
他要做的項目就必須做,不要試圖和他協商,他是老闆,就只能聽他的!
還有,一點情理不講,冷血指數爆表!
@ 王嘎嘎:
我們老闆就是老好人一枚,團隊裡面意見發生分歧了,最後都是他出面解決,還誰都不得罪。能吵吵就盡量不動手,能好好講就盡量不吵吵,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對員工也是「兼愛」,一視同仁。之前一個同事和他抱怨他處理的單子太多,想轉移些,他直接回答「不可能」。一是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二是想少幹活也不可能。
@咕咚隆咚鏘:
日常工作強度太大,想請假太難,好不容易等到一次生病,我真的高興壞了。
跟領導打報告批了一天假,才放半天,領導一個電話打來,問我有沒有好點,緊跟的後半句是「好點了做下那個傳播規劃」。
我反應了幾秒,那幾秒我上演了一台內心戲「喂,領導,嘔,我沒事的你說,嘔」。但戲到嘴邊就變成「好點了,交給我」。
掛完電話,我忍不住罵了句很髒的話:嗶
她見不得我閑下來,最好每天86400秒都在為她工作。
@張三瘋了:
領導讓我想起太奶奶,兩人年齡差了半個多世紀,但一個信星座,一個信算命的,本質上都一樣。
自打「水逆」這詞火了,她十句話八句不離水逆。皮膚特干是水逆了,外賣又遲到,水逆了。
有一回我隨口問了句:「領導,把我招進來是不是因為星座啊?」
她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樣,那會水瓶座工作運勢不錯,勤快活細,點子多,還坐得住。
以為變相誇我呢,沒想到她補了句「最近可得留意了,水瓶座水逆,做起事兒來力不從心,出錯率高 。」
聽完後,我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精分少婦青青:
領導心,海底針。
領導就是上帝,領導的話永遠是對的。
這是從我們領導身上總結出的金句。
一天工作十二小時,有一半時間在揣摩領導的需求,另一半時間在改改改。
他好像永遠是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狀態就下達需求,然後我根據自己的理解做出初稿,然後就陷入改稿的死循環了。
後來我以為學聰明了,把每一步進展讓他確認,他總有理由反駁自己上一句說過的話,再不承認自己上一句說過那樣的話。
很繞對吧,我也繞啊。
@selur:
有段時間跟一個特累的項目,領導事無巨細給我派活。
家離公司特近,沒辦法,我打車,車裡十分鐘還能做點什麼呢。
有一回手機沒電,就一會工夫領導刷出好幾屏信息,沖我發火,一來氣我提了辭職。
剛辭那會好爽啊,但爽不過三秒,領導發來誠懇的道歉,還跟我提加薪休假。我一想,工作半年,沒啥經驗找新工作也難,裸辭真是太衝動了。
於是我重回領導「懷抱「,為升職加薪奮鬥。
後來一打聽,年底最多給加三五百,領導那番話不過是在給我畫餅打雞血。
瞬間,我down到谷底,年底還是要辭。
@optimismn:
我們領導都很好,很積極。
我的意思是,以上特徵我們領導都有,我們領導集百家所長,自成一家。
沒有特別想吐槽的點,因為每一點都特別想吐槽。
吐槽有用嗎?沒用,他還是你的佛系,基督系,墨系,儒系……領導。
也有用,一吐為快,排壓泄憤,清熱解毒,對身心好。
吐槽完後,請讓我們回歸日常,做一個受領導壓迫,同事喜愛的佛系職員。
以上除了第一句,請幫我屏蔽領導。
真尼瑪以為把懶叫無欲無求,就以為自己是佛了啊……
這些文青可能不知道喇嘛在廟裡學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有多刻苦。
追求懶惰、無欲無求。抱佛的大腿你那是報錯了,得抱道家大腿。去看看《列子》,那才是真正懶漢的聖經。
不好好工作,懶政無為,就能天下大治:
黃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閑居三月,齋心服形,思有以養身治物之道,弗獲其術。疲而睡,所夢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幾若華胥氏之國,而帝登假,百姓號之,二百餘年不輟。
隨處可見的懶漢宣言:
吾生於陵安於陵,故也;長於水而安於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至言去言,至為無為
無樂無知,是真樂真知
自壽自夭,自窮自達,自貴自賤,自富自貧,朕豈能識之哉?
以及這樣的人生態度才是最棒的:
朝好酒,穆好色。朝之室也,聚酒千鍾,積麹成封,望門百步,糟漿之氣逆於人鼻。方其荒於酒也,不知世道之爭危,人理之悔吝,室內之有亡,九族之親疏,存亡之哀樂也。雖水火兵刃交於前,弗知也。穆之後庭,比房數十,皆擇稚齒婑者以盈之。方其耽於色也,屏親昵,絕交遊,逃於後庭,以晝足夜;三月一出,意猶未愜。鄉有處子之娥姣者,必賄而招之,媒而挑之,弗獲而後已。
自私的懶漢多福,無私的雷鋒受苦,大夥要學習懶漢:
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國而隱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體偏枯。
懶到最高境界,就能天下無敵:
紀渻子為周宣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虛驕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影響。」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耳。」
什麼都不在乎,有這種心態,天下無敵:
魏人有東門吳者,其子死而不憂。其相室曰:「公之愛子,天下無有。今子死不憂,何也?」東門吳曰:「吾常無子,無子之時不憂。今子死,乃與向無子同,臣奚憂焉?」
懶漢們連找自己的組織和綱領都找不到,稀里糊塗找到佛家……那是懶傻了,懶也是有智慧的。
12月的N1/N2考試終於已經過去了,留學圈的各位也進入了Final Week的階段,伴隨著購物吃土和脫髮的焦慮,大部分人的內心是這樣的:
而一些考完試的朋友們,他們內心溫度變幻莫測,譜寫出一曲冰與火之歌:
總的來說大家都在吐槽考試不易,心疼考完試和要考試的大家,本來就不濃密的秀髮……
說起來頭禿這個事就很容易引起焦慮,很多事情都容易引起焦慮,當代年輕人最不缺的就是焦慮的來源。學習很難,未來又沒有著落,想追個星緩解一下焦慮,轉眼他就在微博秀起恩愛,當場NTR。回過頭去看自家CP吃官方糖轉移一下注意力,沒幾天預告片一出來……滅霸WCNM!
焦慮這個情緒不是病,焦慮起來要人命。然而每當你把這種焦慮揭開給人看,一定會有所謂的過來人居高臨下的教育你一把:
「哎呀你還這麼年輕,這屁大點事也值得你煩成這樣,等你上班/步入社會/XXX歲之後就知道,這些玩意都是些屁balabala(一千字)」
「你說的很對。」
不知道是不是現在的人對於焦慮無可奈何的原因,從某個時候開始,遇上事兒很多人都開始說自己信了佛,將「佛系」二字作為自己的生活指南。
如佛法中主張「一切隨緣」的指導精神,「佛系」青年將「隨緣」一詞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達到徹底的淡然。不包括啃菜葉吃素,而是用淡然態度看世界,受了氣不爽,啃一口大雞腿,心靈恢復到你們愛咋咋地別打擾我的態度。
有句話說:「我們佛系boy/girl不是天生禁慾,而是現實讓人立地成佛」,要不是學會了佛系生活,我早被氣死800回了。
最典型的應該是「佛系追星」,在之前說到的某位愛豆在微博秀恩愛之後,又趕上了近期毀人設的高峰期,這個詞應運而生。佛系追星,慈悲為懷,萬物皆空,一切隨緣。
以往那些為自己愛豆買熱搜刷榜造流量,因為不同意見跟別家粉撕破頭皮的粉絲,讓不混粉圈的人都以為追星的都是腦殘。
這一群「佛系追星」粉,在漫長的撒錢和蹲坑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沉穩的內心。
其實粉絲內心:我有什麼辦法!!!我再生氣哭天搶地他不會care!!!公司也不care!!!老子看開了!!!大不了就今天爆緋聞,明天換個人。
越來越多的人嘗到了佛系追星的甜頭。非常極其特別適合進入複習月的你,追星女孩。除了追星女孩,在日本的鹽系男子動物系男子出現之後,最近又出現了一個新品種,佛系男子,深受女兒國國王們的喜愛。
看了介紹之後,我覺得這些特徵對於女孩也適用:
「不想戀愛,只想暴富~~~^_^~~~ 」
「談戀愛哪有追星睡覺打遊戲有意思~~~^_^~~~ 」
「男朋友只能有一個,小哥哥可以有很多啊~~~^_^~~~ 」
當這樣的佛系男女隨緣戀愛之後,大概就會出現「佛繫戀愛」
很多人都吐槽自己戀愛得像結婚十幾年的老阿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每天都是熱戀期,滿城風雨說不定會鬧得滿身是傷,不如平平淡淡過好日子。
吵架生氣要學會寬容,告訴自己:
男朋友是豬。
我不和豬吵架。
豬不能理解我說的話。
即使分手被傷害了也默念阿彌陀佛,一哭二鬧三上吊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看開是福,這次我先說拜拜。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如果將所有的氣力都拿去改善不如意,那僅剩的一二恐怕也不會擁有了,還不如釋懷,將隨緣精神發揚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去。
比如說找工作……佛系秋招的宗旨也是「隨緣」。
對於秋招,大家一開始都是滿腔熱情,一心投入,想要撈到一個自己滿意的職位。隨著將簡歷完善了一次又一次,格外慎重的按下提交按鈕,如同朝聖般的面試,碰壁,晉級,終於意識到:找工作是一門玄學。
失敗無需過度悲傷,盡了全力的你不如對自己說一句「錯過就是緣,進了就是命」。
成功了也不要得意忘形,大家能在一起,那就是有緣人,「秋招一線牽,珍惜這份緣」。
即使到了職場上遇到不順心的事,也要記住,火冒三丈是沒有用的。
與其又氣又怒又傷心,不如默默幹活等升職翻身。
談戀愛找工作這種人生大事都可以隨緣不計較了,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更別提有什麼能讓佛系girl/boy在意的了。
比如在網購這件小事上,越來越多人就變成了「佛系買家」,前幾天刷微博看到這樣一條——
不諮詢、不領優惠券、不催快遞、不退換,整個購買過程靠自己看圖腦補,看評論下單,收快遞,再見!
不點確認收貨不評價,更別說聲情圖文並茂的差評了。在網購這件事上,越來越多的人都已經變成了「佛系買家」,就是那種……永遠等待系統自動收貨自動好評的植物人買家。
雖然也可能是因為要讓花唄把這筆訂單拖到下個月才入賬。就算貨不對板,看走了眼買錯了,也學會了不抱怨,衣服買大了當睡衣,鞋子買大了湊合穿。
雖然這樣導致了家裡買回來不能穿/用的辣雞都成堆了……
在月底吃土的時候,回憶起被扔掉的好評返現的小紙條,就像扔掉快遞單一樣迅速自然,不禁感嘆如果自己積少成多,應該也能多吃上一頓飯了。如果再有機會……我一定……
哦對……還要截圖發給客服?算了算了……本社恐患者就是因為懶的說話學會網購的,還讓我跟客服說話,算了算了……我只想牽上我的小木馬,和你相忘在天涯。
不需要枸杞菊花保溫杯,四大皆空治百病。即使是被人弄生氣了,也要記得保持優雅。
實在要吵架,那就來一場「佛系撕逼」,誰先領悟到真諦,誰就能先解放自己。
前段時間日本知名高僧鳥澤廣榮寫了一本名叫《大和尚教你一秒消除煩躁心情》的書。
生活中遇到杠精怎麼辦?
人蠢不怪他,爭辯無結果,丟給他幾句deideidei。生活中遇到傻逼怎麼辦?
支持他的一切觀點,把他培養成大傻逼。
比如說輸了排位……先別著急罵人,而是反思自己為什麼帶不動隊友。就算遇到了信佛不殺人的隊友,也學會放平心態,來跟我默念:
排位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
打完一局不容易,就算輸了也珍惜。
不然你去看PDD玩班尼福特掄大鎚,從【我們一起勇攀高峰】到【可以不上去,我們不要回家】再到【又回到最初的起點,獃獃的站在鎚子前】……
深呼吸,有什麼事過不去的?
佛系生活指南看起來就像是一部「生活妥協史」。但是沒有人一開始就想妥協,不過是完美的幾率還不如中彩票高。比如你的dream school恰好給你發來offer,你心儀的公司向你拋來橄欖枝,你愛的人恰好也愛你。
以上又稱「做夢三連」,如果事事都對自己那麼嚴格,想要一個完美的結局,得不到就撞南牆撞棺材,怕是要鬱結成疾了。
最後還想說,佛系絕不等同於不作為,什麼都不做那叫直接放棄系。
所謂的「盡人事聽天命」,是把該乾的事情都干好了,再放鬆心態聽天命,而不是當一個只知道自我麻痹、精神意淫、遇事不作為的阿Q。天上掉餡餅的幾率理論上可是比努力爭取到的幾率小得多的啊。
有什麼難事千萬別耗著等著,那隻會讓人在無盡的焦慮中煎熬,你就先大吼一句:「去你媽的。」然後兩眼血絲的去推進,去做事,做著做著就有出路了。
對啊,大不了當一隻喪完以後再繼續跟生活肉搏的大鵝,帶著更大的笑臉,即使是裝出來的,也要啄這最後一口。
- 點贊送芥末の考神開光
- 今天,你佛了嗎?
~~~~啦啦啦啦~(≧▽≦)/~啦啦啦這是條分割線~~~
昨天有人私信我說,「佛系」的回答被人瘋狂diss了……
我看了一圈對方辯友的回答……diss的非常激烈……好好好……都行吧……
反正當初學雅思的時候,我和我同學一起學習一起考試,刷分次數都一樣,但是人家就是考的比我高……我能怎麼樣……反正我真的儘力了……難道我不知道多考1分可以申學校排名更靠前嗎?但是我也就這麼大能力了……行吧,我真的不是「21世紀不喪德智體美優秀髮展新少女」……
然後我們自稱「佛系」人員的真的對你佛沒有半點侮辱的意思……(委屈巴巴)
謝邀!信仰不是用來標榜的,當佛法的智慧、慈悲、心法、修行等被拉到最低層面,當作標籤,流於表面形式,其實已經與佛法本身沒什麼關係了。當總試圖找一些高大上的東西來為自身標榜時,也就意味一種無力與虛無。
聽說過費拉嗎
個人的觀點,
「佛系」這個詞有嚴重的誤導性,會讓大眾都以為,學佛就是無欲無求逆來順受吃虧是福活一輩子,過度的把重心放在了「無欲無求」「吃虧是福」上。
但是無欲無求逆來順受的過一輩子可以離苦甚至成佛嗎?明顯不能……這麼重要的事情不應該不講。宣傳完無欲無求吃虧是福就收工了,明明還沒開始。
貼一個佛經反駁部分觀點:
《優婆塞戒經》(在家人標準,菩薩標準當看梵網經)
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秤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舍賤趣貴。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
文章里的部分觀點與這條就是衝突的。
這裡,佛教育我們在家人,賣菜的要是缺斤少兩,必須制止,否則就是作惡,不但自己作惡,還讓對方作惡。佛系區長孫連城表示:
其實,這個概念出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當今中國社會,如果有一種可以被歸類的「生存方式」,只剩下「佛系」了。
傳統中國文化中的生活方式,不論是上層士大夫的儒學家風,還是下層最基本的宗族規範,統統被現代性解構的一乾二淨。而西方化的多元消費主義,實則就是不斷變化的時尚風潮。
除開這兩者,要給所謂的「生活」貼上一個標籤,賦予複雜的現象一種簡單的意義,能夠提供這類符號資源的,除了佛教,還有什麼呢?
不像粉紅、日精、御宅,這些舶來貨,佛教的生活方式幾乎可以說是中國社會和集體記憶中,唯一依然存在著的傳統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完整的保存在寺院中。在雜亂無章和千篇一律之外,給了無數人一種「出世」的想像。
人總是嚮往彼岸,習慣幻想別處的生活。那篇文章的內容其實不重要,能夠反應問題的恰恰是大家對它的反應。
單單否定一個錯誤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不能揭示出錯誤之為錯誤之所以出現的緣由,其實本身依然是和所謂的錯誤處在同一個層次罷了。我現在看見一個屏蔽一個,真把「隨便」當「佛教」啦?「食shi吧里!」「了啦,瑟莫都無所謂啦。」
這詞定義和食草族有重疊啊…
1
佛系人生,佛系少女,一下子刷屏了朋友圈,大家調侃著再也不敢露腳脖子,老老實實泡枸杞了,曬著自己的保溫杯和超厚打底褲,過上了一種「低慾望」的生活。其實「佛系」跟宗教沒有什麼關係,表達的是一種「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的心態。
那些曾經說好征途是星辰大海的男男女女們好像約定好,一下子學會了接受自己的平凡人生,接受了坦然面對一切的淡定心態。
2
從「反油膩」到「挺佛系」,最近的我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前段時間的「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人」話題熱還未散去,「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就緊隨其後了。
韓松落曾經提到:「中年人的油膩,其實是各種社會病的一種綜合爆發,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年人,年輕的時候過於壓抑,沒有表達的渠道,也沒有自我呈現的機會,人性不夠舒展,憋著,捂著,到了中年以後想要呈現自己,表達自己,卻不得法,就只有無限度的膨脹。
90後恰恰相反,我們自從以這個標籤立足於社會開始,表達的就是個性,特立獨行。
小時候沒有受過什麼苦,過早地接觸了互聯網,知識的體系相對完善,敢於表達自我,衝破標籤和固有的認知。
似乎每一個90後都有一顆不平凡的心,覺得有大好的世界等著我們去創造去改變。
直到我們真正地融入這個社會中,和這個空間的各種不同意見貼身肉搏,從激烈的表達自我,到發現很多人註定不可能會喜歡自己,再到接受自己並不會成為一個多麼不平凡的光芒萬丈的人。
不是90後佛系了,而是90後長大了。
把遠大的夢想變成了腳下的每一步,眼前的每一天。
3
我的同事每天吃飯前按時吞下一粒胃藥,晚上再也不敢去吃烤肉和擼串了。笑著跟我說,「佛系養生,佛系養生。」我們默契地笑一笑,去過幾次醫院自然就知道了規律飲食的重要性。
以前總覺得體格硬朗,吃涼的熱的都扛得住,胃口好得嚇人,晚飯吃完後還能在半夜十點來一頓夜宵。
時間是最好的領路人,讓你體會到任何對身體的作天作地都會找一個時機反饋給你。
一個好友去年冬天急性腸胃炎,在醫院住了6天,花光了一個月的工資。
還有一個朋友,因為飲食太肆無忌憚,今年補了4顆牙,活脫脫從小中產跌落到貧困邊緣。
誰把我們變成了佛系生活的擁躉?是時間,是反思,是意識到只有強身健體,才能為生活再干50年。
4
今年10月份,我逛書店的時候真的買了一本《心經》,配合著王菲的同名歌曲,覺得真的能得到片刻寧靜。
「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當時很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直到看到了姜思達採訪papi醬的一個視頻,papi醬,2016年度最火的網紅,在屏幕面前笑著說,我到現在依然沒有變成自己想成為的人。
姜思達問她,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papi沉思了一會,然後說,「我想成為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
我突然意識到,所謂的「五蘊皆空」,不就是修鍊成強大的自我,不輕易被外界所干擾嗎?
在節目中papi說自己也曾遭受過非議與造謠,有同學評價她「堂堂中戲畢業生卻當網紅」,也有人造謠她家裡超有錢,有人有資源有背景,她霸氣回應道「你憑什麼用謠言抹殺我的努力!」
可是靜下心來,面對各種各樣的留言評論和網路暴力,她說自己還是缺乏直面的勇氣,還是會影響情緒,寧願造一個殼把自己包裹起來。
我們所嚮往的佛系,與其說是喪,不如說是想用更加平和的心態處理和外界的關係,而把重心放在自我身上,不徒增內耗。
我們不是要成佛,只是在修行。
5
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出家的新聞一出來的時候,很多人在朋友圈和微博轉發了竇靖童剃頭的圖,一副煞有介事的焦慮感瞬間傳遍全身。
可竇靖童的回應很雲淡風輕:「沒什麼特別了不起的原因,喜歡這個造型,想紋就去紋了。」
就是這麼坦然,沒什麼爆點,也沒什麼緋聞。
沒什麼特別了不起的,只是想用盡全力過好自己想要的生活。
想抽煙抽煙,想燙頭燙頭,想剃頭就剃頭,或許哪天想結婚,就直接去接了。
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讓我不由想到另外一句曾經在高中語文課本背誦的詩:「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出自陳繼儒《小窗幽記》。
第一批的90後,最大的已經28了,情緒趨於穩定,曾經不理解的人事,差不多都能理解了,理解不了的也學會接受了,畢竟勉強別人和被別人勉強,都不是那麼開心的事情。
以前總覺得可以靠著年輕身子骨多熬幾次夜多賺幾份錢,可是看著那些比我們年長不了幾歲的80後突然腦梗,突然病倒,想著如果自己發生點意外,真是得不償失。
我們把生活的性價比計算得越來越清楚,與其快准狠,不如慢慢來更沉穩更長久。
我們把那個膨脹的不可一世的自我默默收了回來,攏成一片,成為自己的堅實後盾。
學會不輕易向外界發力,學會慢慢地沉澱自我,等待一個厚積薄發的契機。
平靜和溫和本身就是一種常態,是力量積蓄的過程。
我們自嘲,我們自黑,我們擁有著小確喪,但也有著無數個小確幸。
我們自稱佛系,並不是為了讓別人看低我們,只是為了把自己放低,承接人生更多的可能。
即便是佛系女孩,我們的目標依然是——斗戰勝佛!看了,轉發了,配字:「是我」。大部分人都是這個配字。
佛系,你聽到有人說這幾個字就能知道這個人是不是佛系。【行吧、你說的、看你、我都行、哦、沒事、就這樣吧】但你真要問,身邊有沒有朋友是這樣的?我身邊沒有,我特怕這種人,一般不願意交往,太累了,出去啥事也幹不成。他們不愛計較,但也特別沒主見,與世無爭,遷就一切不公。留下的朋友都是「出去玩啊」「好啊,我特想去***來著」
上個課老師總愛問「 any questions?" 你問了,她「well,it depends."
你約會覺得看對眼了,男的問,「wanna come to my apartment?"你還沒說話,他」its up to you."朋友一起吃飯問想吃什麼ta都是「隨便,我都行」。大馬路上吃虧了他擺擺手,「算了吧」鬧彆扭分手「咱們分手吧」「哦」 緣起緣滅都是輪迴,不必太過牽強。有沒有一種特別受尊重的感覺!我不想擔責任也不想讓你覺得不舒服,你看,都聽你的,你還有啥不滿意的嗎?這充分說明了佛系一般存在於一段疏離的關係里。不argue不是朋友。我看文章說,「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就沒必要argue,挺累的」,但其實累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argue會顯得你特別low, 你最喜歡的就是看著別人在那評論撕逼發表看法,然後展開你的佛系笑容,呵這些愚蠢的凡人,這是什麼原則性的問題嗎值得你們在這爭辯的像個傻逼?我不提意見,但我一定要用姿態告訴你們,我心裡的想法比你們妙多了。你真讓他說了,也說不出個道道來。
等等,我說你們是不是對佛有什麼誤解?佛系跟佛教沒啥關係,那你們公眾號各種配佛祖頭像啥意思啊,我建議你們真的出家去看看。
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我在寺里住過一段時間。師傅講佛學,我聽得也不認真,我記得他講的最多的是佛教的因果。因上努力,果上隨緣;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大部分人全理解在後半句上了,覺得佛系的自己是知足常樂的自己,了不起!
別整什麼佛系了,不就是喪文化嗎?我有時候也覺得自己是喪的,上不去,下不來,所以我將就,再怎麼喪,我也會表達,我不會就默認一切然後什麼都不改變,逃避現實也有,我說我想回寺里去住,我要去山裡蓋房子,挺巧的前幾天剛發了幾個朋友圈,可能都是朋友圈裡你們覺得裝逼的東西,謝謝佛系朋友們給我的隨緣點贊鼓勵我。如果你們願意加入我我會更高興。
順手放幾張寺里美圖,別天天黑佛教了....「油膩大叔」還沒走遠,「佛系青年」又刷屏了。近日,「佛系文化」一夜風行,大概意思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順其自然。」
可是你知道「佛系」一詞的來歷嗎?佛系文化又是怎麼火起來的嗎?
今天老衲就給各位施主扒扒「佛系」的來歷
媒體上第一次出現「佛系」的說法,是2014年2月「人民網」轉發「日本通」的報道:
後微博加V用戶@老鬼阿定 也發布了相關博文。
直到今年,各種關於90後的報道出爐,如《第一批90後的眼睛快瞎了》、《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油膩了》、《第一批90後的臉已經被打毀容了》等等,「90後」成為網路輿論高度關注的焦點之一。
2017年11月21日,微信公號「留通社」發布與90後相關文章《胃垮了,頭禿了,離婚了,90後又開始追求佛系生活了?》,才將「佛系」一詞「發揚光大」。
該文章指出,「佛系生活是當前快節奏高壓力生活環境下的一種備選,在調整心態,接受『隨緣』後,確實會變得輕鬆一點,焦慮也有所緩解。然而,這絕不等同於不作為,而是該乾的事情干好後再一切隨緣。」
12月21日,微信公號「新世相」發文《第一批 90 後已經出家了》,文章開篇便是「手裡的保溫杯水溫未涼,辦公室的 90 後已經找到人生新方向:他們宣布成佛了。」
該文成功將「佛系文化」推向高潮。之後,社交平台上,「佛系買家」、「佛系綜藝」、「佛系球迷」、「佛系養生」、「佛系育兒」、「佛系打車」等詞瞬間火爆異常。
那麼我們怎麼看待「佛系」一詞呢?
總結引用下某公號的話:
「佛系」體現了一種平和的生活態度,生活本來就是有張有弛的,慢下來其實也是為了更好地出發;與此同時,「佛系」本質上也體現著抓大放小的理念,因為生活包羅萬象,不可能全部平衡用力,自然會有所偏重
人民日報評「佛系青年」所言,「雲淡風輕、渾不著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須守住一條:總得有走心的地方。處處不堅持,事事隨大流,那隻能是淹沒於人潮、迷失掉自我。」
--------END--------
請不要人云亦云,為啥佛系就是懶?清清淡淡無欲無求不代表不求上進庸庸碌碌!只是默默的愛著自己的生活,不爭不搶,相信因果,是我的終是我的,不是我的也不強求。我覺得做到佛系,人生真的能開心情凈不少。
我作為一個90後、(一個熱愛傳統文化、愛看書、愛練字的公務員…)、這個詞一出來、我就感覺我以後又要被周圍那些「人不輕狂枉少年」的小夥伴批評了…(;′??Д??`)
其實不了解佛,但挺喜歡道文化的。
道家說「所謂無為者,非謂其引之不來,推之不去,迫而不應,感而不動,堅滯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謂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掛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可有一些人可能連道德經都沒看過就批評「無為」、「順其自然」這種狀態消極。
這次又把「喪」歸為佛系…心疼我佛 也心疼所有和我一樣,即將被貼標籤的小夥伴們?_?言簡意賅:
1、文章所說的生活觀念其實是:隨遇而安、對生活中的大多數事件保持無所謂。2、這跟佛教精神內涵真的沒什麼關係。事實上,「精進」是佛教思想的重要內核。(這是讓我反感的最最最重要原因)道教都比佛教更加接近。3、這種思想究竟是好是喪,只有當中的人才可體會,外人不必做太多評判。最重要的是我覺得這篇文章所折射出的社會心態。所以:
4、我反對一切自我標籤化的狂歡。每一個轉發的人,都覺得從中得到了認同。在沒看到這篇文章之前,其實你也是這樣生活著,或許有一點迷茫,自己這樣究竟對不對好不好有沒有問題。看完之後你發現:我也是這樣!我跟很多人一樣!而且它可以有一個體面風光的名字!於是更加樂此不疲地傳播、參與、轉發,即使自己有些不那麼「佛」的方面,也要迎合到「佛系」上來,於是自我了解、自我確立變成了自我標榜、自我設限。當我看到朋友圈裡又一個人帶上「佛系」的標籤,我看到的是又一個忸怩作態而失去了個性的面孔。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是由生活現實和個人價值取向共同塑造的。當「新世相」確定要把「無所謂」作為一種生活態度的時候,我希望它能多關注一下這其中蘊含的當代青年的精神困境,而非製造概念博得認同;當你決定把「佛系」的紋章帶上身的時候,想想這種以偏概全對你的自我是否真的公平;知道了這個詞語之後,你是可以更加勇敢自由地做自己了,還是擋在標籤下面開始了概念範圍內的角色扮演?最簡單的,你既然「佛系」,既然都無所謂不必計較,既然一切都不用argue,為什麼還要在網上發帖宣揚這一種現象,並且還要反駁別人對它的觀點呢?最後總結:1、我反對「佛系」概念的套用,請如實反映自己的精神內涵,不要蹭佛教熱點,抱走不約。2、我不喜新世相嘩眾取寵的營銷方式。3、我不主張這樣一種標籤化的輿論狂歡。尤其是它的概念運用本身就就充滿錯誤的情況下。某高票答案真是滑稽,簡直當代「何不食肉糜」,居然真的大談佛經了,稍微有點生活經歷的中青年人,都看得出這文章反諷現實環境和某些無奈現象的
原文在此:http://mp.weixin.qq.com/s/6CntOmrBf-VjlzzSpZGToA
年輕人里從來就沒有興起過大規模的「佛」性文化,文章里是一種強烈的諷刺手法、用看似「與世無爭」的繳械投降態度、用極其消極的麻痹態度去反諷,來代替赤裸裸地直接與現實衝撞、反抗,比如如今一二線城市的階級固化、外來務工偽中產階級壓力集體焦慮、90後婚戀情感的集體焦慮,還真不是陽光努力就能改變的,這麼一想,不如換種方式反諷吧,你以為我們真不愛生活,我們愛得深所以才痛得切啊!
作者不是真的想跟您談「佛」啊親!還炸出一堆當真來談佛學的,某些階層「何不食肉糜」真是跨越時代的能用表情包說明的我盡量不打字:
收圖,喜歡錶情包和斗圖的可以關注我公眾號:老鐵來斗圖
「佛系」青年的潛台詞:不然我還能怎麼樣呢?
按照新世相的說法,「佛系」的大概意思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我自認為是一個很冷淡的人。世界上的事無非兩種,一種是關我屁事,另一種是關你屁事——對照一下,這種冷淡大概也可以叫做「佛系」。自己似乎也並不是天生如此,有時候仔細想想,最近幾年變得越來越「佛系」,可能多半是被媒體給弄的。
打開APP想看個新聞,出來一半都是廣告,沒有幾樣是買得起的。買不起也就算了,也不知道現在的文案都是些什麼傻X寫的,說的好像不買鑽石不去巴厘島就不能結婚,不買包包不買口紅就不是女人,不買越野車不買機械錶就不是男人似的。我戴不戴錶,關你什麼事啊?
看看社會新聞吧,先說一個老太太摔倒後找好心扶她的人訛錢,沒過兩天,新聞又說那個人確實撞到了老太太,再過兩天呢,又說找到了目擊者證明人家根本沒撞,後來又過幾天再來個反轉,說去找了攝像頭髮現真的撞了——作為正兒八經新聞專業的畢業生,覺得現在的記者真的是越來越好當了,學什麼新聞學理論,學什麼新聞史,學什麼新聞採訪,就隨便寫唄,沒瞎編就算不錯了。所以後來乾脆就不看新聞了,或者看完就忘,那個人撞沒撞老太太,關我什麼事啊?
不然我還能怎麼樣呢?去微博發個帖譴責呢還是在朋友圈轉篇咪蒙?有用沒用先且不說,萬一這事兒最後又反轉了,豈不是顯得我很尷尬?
「佛系」背後的潛台詞,大概就是:不然我還能怎麼樣呢?
看到不太熟的同事在朋友圈裝逼,點個贊就好了唄,不然我還能怎麼樣呢?總不能去拆穿人家說「你這個五星級酒店是雙十一團購的吧」?
約個順風車司機找不到路,那就我去找他咯,不然我還能怎麼樣呢?大家都忙,趕時間,我多走幾步怎麼了?
減肥健身,越減越肥,那就只能安慰安慰自己,不然我還能怎麼樣呢?你以為說減就減啊,真要那麼簡單高曉松也不至於胖成這樣,對吧?
上班朝九晚五或者朝五晚九,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然我還能怎麼樣呢?上班又不是打遊戲,打一個小時就加8點攻擊力,打半天就加5萬金幣,我拼死拼活誰知道能不能加薪升職,弄不好還把身體搞壞了,何必呢?
世界上難的事情太多了。
90後們也曾經想贏啊,曾經很努力的工作啊,後來發現要買個房子得不吃不喝一百年。一百年啊大哥,還是吃點好的吧,工作的事兒湊合湊合行了唄。
找個真愛?呵呵,都活了二三十年了,要找早特么找了,還不如先想想怎麼買房呢。
所以那就這樣咯。要說「出家」,可能有點過了,反正大概就是這麼活著吧。
最後,好像也沒什麼別的要說的了。按照「佛系」青年的說法,那就提前祝大家新年大吉吧~
或許吧,只是害怕自己受到傷害的一種妥協和軟弱
記得幾年前聽過這個詞,應該是日本傳來的,和佛教關係不大,算是草食系的進化版吧?
現在可能有了衍生的含義,網路熱詞不需要過多的探究。我身邊的佛系青年——可能是我朋友這樣的。92年男生,在祖國邊陲讀了大學,英語專業卻喜歡做生意。大學四年成績勉強湊合,卻在生意上格外機靈,紅棗,棉花,瓜果都弄過,來回賺差價,還有網店開的竟然不錯,我們這裡產艾灸,他也弄。他說自己是無業游民,一年大多時間在各種寺廟,道觀流連忘返,偶爾還要有固定「閉關」。前段時間去了四川青城山,他還特意坐了船,用他的話:「這是順流而上」。還去過靈隱寺之類的大小寺廟,我們周邊寺廟他更熟悉,還要和寺廟的師傅們聊聊天,有的竟然加了微信成了「佛系朋友」。他的朋友圈動態是這樣的前幾天群里問他在幹啥,說抄經。天冷了,抄經又凍手,他說這才叫修心。知道我們要考試,還保證了會在考試當天求佛祖保佑。報上說佛系青年是「隨大流,不堅持,迷失自我」,但人生用要有點意思,有點寄託。我覺得他過得也真實,孝敬父母,掙點小錢,在還走的動的時候相信得失,不甚計較,變得虔誠。也會叫我們出去吃飯,火鍋愛好者,玩王者。除了佛系氣質,他和一般男生無差。佛系是愛好。作為佛系青年,他也並不禿頭。。。。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我都是麻木,不上心的,因為即便上心也不會讓我更快樂。但是總有那麼幾件事情一直掛在我心頭,一直被努力地做著。你能說我上進么?不能,許多時候我是不在乎的。你能說我不上進么?也不能,因為總有幾件事情被傾注了執念。他們渾渾噩噩,凡事都不上心,人們有資格批判他們么?不能,人們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哪裡有執念,而且旁觀者永遠不會考慮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這一事實,你只能在幾件事情上心。焦慮遠比混沌更可怕,而真正有執念的事情不會讓你焦慮,只會讓你上心。所以,當一件事情讓人產生焦慮了,那就放下吧,即便上心你也不會過得更好。
佛繫心態的出現,可以看做人群對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的一種反抗方式。我一直都覺得中國高速的經濟騰飛的原因一部分是泡沫,一部分是人口基數,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大部分人都是時代的犧牲品。我們必然過得沒有發達國家輕鬆,而且這種輕鬆不是身體上的,而是心理上的。這個國家需要我們焦慮,需要我們世俗,需要我們拜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不斷被推著前行,成為這輛飛速奔襲的戰車的一塊零件。
中國人是勤勞的,這是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普遍的看法,他們沒錯。同時勤勞也一直是一種美德,但是它真的是「美德」么?它又是誰的美德?它是社會的美德。人們想勤勞么?很顯然人們更喜歡不勞而獲,更喜歡天降好運。許多人之所以「勤奮」,不是發自內心想要做好什麼,純粹是被社會給你帶來的種種焦慮推著前行的結果。這是事實么?似乎很明顯。身邊的人都在努力,前行,奮鬥,可是他們與此同時卻總是發出「好累,想休息,想被包養,想回家」這樣的抱怨。為什麼他們做的和他們表達的如此不一?很顯然,他們做的不是他們真心想做的。
那些疲於活命的人不會有機會真正地「享受」生活,儘管我們小康了,超越了,但是大家卻更累了。似乎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並沒有更快樂,不是么?這話好沒有良心,沒有經濟騰飛和國力變強,我們會過得更差。但是捫心自問一下,對比過去20年,我們真的覺得更幸福,或者說更好了么?我們能說出來,卻似乎並不是那麼真切。每當看著祖國遠超過去的強大,巨艦下水,雄鷹騰飛,我們都激動無比,並且含淚說出我是如此愛這個國家。可是關掉那些信息,感受下眼前,似乎那一切由於我們毫無關係。為何會有這種強烈的割裂感?或許根本原因依然是,它認為自己還不夠強大,它需要我們繼續犧牲自己為它的崛起付出。
然後讓我們回到佛系這個話題,為什麼佛系人群會出現?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逐漸變得麻木,逐漸在麻木中學會放下,然後又逐漸重新拾起自己真正在乎的東西?可能,時代的風向真的變了,這個社會需要我們反抗它過去10幾年那種狂熱的樣子,需要讓我們領悟,需要我們學會看淡。
那代價呢?歸於佛系的我們又將付出怎樣的代價呢?其實也很明顯,社會整體的精神不會改變,佛系不過一個新生的思潮,就好像其他思潮一樣,不是主流的,或者說至少目前不是。社會整體還是物質的,狂熱的,拜金的,它依舊需要我們成為它這輛戰車上的一塊零件。正如我前面說的,它依然需要我們繼續為它的崛起犧牲自己的一部分東西。如果你不按照它想要你的方式前進,你會受到人群的拷問,會受到社會本身的拷問,最後你會受到自己的拷問,你會被強行拉回那個焦慮的狀態,正如你過去一直都是的那樣。忙著學習,忙著高考,忙著工作,忙著養家,忙著去死。
不過好在,大部分人奮鬥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脫離焦慮的狀態。物質基礎是一方面,知道自己的極限也是一方面。至少,人們拼盡了全力去試探了自己的邊界。然而,拼盡全力去撞南牆不是唯一的選擇,我們可以一開始就給自己設下邊界,這個範圍以外,我們不強求,這個範圍以內,我們做到極致。當然,人們必須要認識到選擇的代價。好在,佛系這個思潮的出現,就證明了還有不少人陪著你這樣做,大部分人的觀念是受到群體的影響的,尤其是自我懷疑過度的人。
所以,究竟「佛系」思潮是曇花一現的噱頭,還是會成為當下一個主流思潮,我們拭目以待吧。
疼痛的不是生活本身。
疼痛的是不平等的社會和年輕旺盛的慾望。
更疼痛的,是每一個個體甚至某一個集體都無力推翻這社會沉重的不平等;是年輕旺盛的慾望背後,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能力與付出。
當前者太過沉重巨大時,我們作為個體能做的無非是不斷放低自己的慾望,這可能就叫「佛系」吧。
和佛教關係不大,純屬90後青年的自我調侃,標榜佛系,並不 是以對佛教文化的認同為前提的,單純是表象上出現的某種吻合。
沒有儒家的基礎,沒有道家的修養,何談佛家的境界。
可別吹牛了。整天「佛系」掛嘴邊的都是那些買買買的月光族,等沒錢了在朋友圈發一句「我是佛系青年」。這世界上還有這麼虛偽,不要臉的人嗎?壞人的臨終懺悔不代表他死前就會成為好人,這種三歲小鬼都明白的社會常識沒幾個人不清楚吧?佛祖要是聽到他們的說辭,再將他們的所作所為聯繫起來,怕是要氣的棺材板都炸了。這些所謂的佛系青年物慾橫流,崇拜消費主義,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與我佛無緣啊。
「佛系」的大概意思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難道說的不是我道家的無為而治嗎。?!
反抗啊知道吧?反抗啊朋友!
——王尼瑪
兩三年前某個假期,我和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在山樑上吹風瞎侃,忘記聊到什麼了,他突然問:「讀過《平凡的世界》沒有?」我說有。他追問:「你讀到什麼了?」我支支吾吾,吐槽小說文字如何粗糙,文筆如何平庸……他打斷我:「我讀到五個字:青春的激情。我把這五個字寫在了封面上。」這五個字他說得一字一頓,眼睛裡閃著光,我很受感染,我說是,青春的激情。
但激情是為了什麼呢?「佛系」90後那裡,沒有什麼值得激情以赴。生活是一鍋溫水,足以苟且,也足以蒸發詩和遠方。
一篇「喪」盡天良的軟文炸出這麼多年輕人的共鳴來,我感到有些悲涼,但我多少能夠理解。我大致有這樣一個猜想:在社會完全剝奪個體追求幸福的權利的時候,這種激情非但不會被消解,而且會以鬥爭的方式更加強烈地主張自己;在追求幸福的途徑暢通的時候,這種激情有其正當的表達方式,就是歷史行程中自我的奮鬥;而在物質豐盈,但追求更高生活品質卻異常艱難甚至無望的時候,這種激情可能會找不到它的歸宿,很容易對內壓抑自己,用多餘的力量吞噬自己,乃至於去留無意,寵辱不驚,無欲無求的「佛系」。我們這樣一個時代,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恰恰是第三種狀態:處在特定社會位置的個體,他們敏感地覺察到對荒謬世界的無能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對一切事物都無動於衷,儼然加繆筆下的局外人,他們和世界是分離的。
這種萬般皆可的生活態度實在不是什麼「佛系」,佛真的沒有這麼狹隘。佛家是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但佛家也講發願,有為自己而發的小願,為眾生而發的大願,對內在生命沒有了牽引,沒有對外在世界沒有了希冀,怎敢自封佛系呢?空不是消極,相反,悟到空是修行的起點。君不見玄奘西行、鑒真東渡,哪個是「怎樣都行、好的、看你」?佛家也講慈悲,所謂「佛系」對阻礙社會福祉的行為不聞不顧,譬如對惡意繞路的司機師傅五星好評,那麼慈悲也就由寬恕包容變成了姑息縱容,這實是曲解了慈悲。事實上,在佛家那裡,你儘管去打差評,這喚做「積極的慈悲」。剝去「佛」的外衣,毋寧說,「佛系」言行是對宣揚「拚命」、「競爭」、「勤奮」的主流文化的一種反叛,一種消極的反叛。
馬小淘的中篇《毛坯夫妻》里曾提出現代人面臨的一個命題——生活實感的缺失。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困惑,是來源於人在成長中常常出現的分離性身份,即一種跳出生活之外冷眼旁觀自我、分析自我的一種屬性,當對自我的發掘落空、找不到賴以存在的自我解釋時,人往往會感覺到生活的虛無、人生的空洞。反過來,生活實感就是完全解釋了自己之後的一種踏實。有虔誠信仰的使徒不會質疑自己的生活實感,他虔心信奉的宗教能夠提供給他生活意義的解釋;傳統的中國知識分子也不會質疑生活實感,因為社會強調個人的責任和義務,道德上的優越感提供給他解釋自我的依據;在思想解放之前,暴戾的集體主義佔據著主流,大多數人同自己的對話也隨之簡單粗暴。生活實感這一命題的提出,或者說佛系90後的出現,首先是當代人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但同時也意味著人們追問生活意義而不得的一種精神危機。如果一個人能夠很好地解釋自己,他大概是不需要宗教的,但在當下,當我們喝夠了雞湯,社會主流價值開始沒落的情境下,這種自我解釋面臨著困境。
這是更深層次的問題,解釋自我是每個人的事業,很艱難,「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但是首先要承認自己生命中的這項事業,並且積極挖掘和探尋;這彷彿陷入了一個悖論:缺少生活實感使我們佛系,而佛系使我們不肯向解釋自我的路徑前行,也就不能使我們獲得生活實感。打破這個悖論,所需要的還是對生活的激情,就需要解決為什麼而激情的問題。我想到一個故事,我爺爺的故事,一個長者人生經驗的故事。這個故事至少對我有意義,他讓我不肯喪、不肯「佛系」,而不論「佛系」之安逸與拚命之徒然間作出選擇的得失。
我的爺爺是40後,比起出家的90後們,他看過新世相,也見過舊世相。
應該說爺爺很不善投胎,生長在那個現在看來糟糕透頂的年代也就算了,還生在「貧甲天下」的定西——一個儘管祖輩生活了千百年但還是被聯合國評價為「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還好李志說,那兒的人都擅長給別人答案。
去年9月份,妹妹要來上海讀大學,我想著也趁此機會,讓爺爺出來看看新世相。軟磨硬泡連哄帶勸,終於用一張卧鋪車票把爺爺從西北的黃土窩裡賺到了上海灘,領著他逛了幾天,他興緻很高,在他的70年里,沒見過這般繁華。爺爺在我們鄉下是很有德望的人。他17歲給隊里當會計,當了半輩子村幹部;他用蛤蟆皮自己做了第一把琴,學會了拉二胡;他參加了半個月合作社農機培訓,學會了修拖拉機和電機;他從家裡蓋房請來的木匠那裡,學了在我看來了不起的木工;他編的簍筐很精緻、他的農活是村裡出名的好把式。
我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睡,跟爺爺很親,爺孫之間引為知己。爺爺要離開上海的那天晚上,我買了瓶洋酒,和他就著閑話和炸雞塊喝到底朝天。他沒有睡意,我也沒有,就引著他講那些他跟我一起嚼過很多遍的老故事。他說起家裡那兩台縫紉機。
大概是70年代的事情,那時候他三十來歲吧,他說他那時候有使不完的勁。那一年他被選為縣人大代表,去縣城開會。上午的會結束,他一個相識過來偷偷跟他說,供銷社有兩台縫紉機,牡丹牌,是某領導給女兒備的嫁妝,因緣際會不要了的。爺爺一聽動心了,說能不能留著,過來開會沒帶錢;相識說大概不行,很多人盯上了的。爺爺說好,我去家裡拿錢去。相識說怕是來不及,下午還開會呢。爺爺說,你等著。出門找人借了輛自行車跨了就走。三十多公里的砂石山路,下坡的時候,他騎著車子跑,上坡的時候,他還是騎著車子,蹬不動了躍下來,讓車子騎著他跑。到家裡揣了錢,蹬著車子趕城裡,是一樣的跑,一樣的上坡和下坡。趕上了開會,買到了縫紉機。爺爺說,腿抽筋了好幾次,汗把衣裳煮透了。
我很驚訝——只是兩台縫紉機而已呀,就算稀缺,日後再買到的機會也不是沒有呀,為什麼認真拚命去強求一個物件?我一個90後,我盡量將自己放在爺爺的年代裡去看那兩台物件的,可我還是覺得不值——不至於。爺爺說,那時候就覺得自己渾身是勁,力氣能換來的收穫,沒有什麼值不值得的。我打趣:力氣就是王八蛋,越使越能幹。爺爺補充說,年輕的時候。他又跟我講他扛著一百多斤的党參到隴西車站扒煤車到鄭州,數九寒天趴在煤車上一天一夜,多買了五十塊錢;講他更年輕的時候和別人一起去陝西當麥客,在「文革」武鬥的槍聲里背回來多少細面、多少苞谷面……他所有的這些奮鬥,儘管妙趣橫生,在我看來多少有些不值。
到後來我才明白,是商品經濟深入人心,我們才習慣於把勞動凝結成了價碼,天然地要求所能交換到的東西與之對等,否則我們不肯出售自己的力氣;而在這之前,勞動本身就有他的意義:一個人證明他自己生命力的意義。爺爺跟我說,「要是我年輕的時候趕上時代,我把他啥都弄哈哩」,他非常堅定、非常自信,我笑笑說,我信呢。我心裡說,你對我們這個時代,知道的畢竟少哩。我心裡又一個聲音說,我對我們這個時代知道的相對要多麼,恐怕也未必,況且知道的也未必真實。要命的是,我沒有他那股子勁頭!我們沒有他那股子勁頭!
激情為了什麼並不重要,因為它本身就是意義,也許是玉米面縫紉機,也許是當下意義上的體面生活——不重要——重要的是青春的本質就是激情,不講道理和思辨,就是有用不完的力氣,要去改變一些什麼,世界也好,自己也好,哪怕什麼都沒有改變也好,這個力氣總要向外作用,否則它不肯自己安分下來。「勇敢而富有風度的忍受」是向內的自戕式的無意義懲罰,「然而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面對生命的平庸,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我跟你奉陪到死,這正是我生來該乾的行當」!(引號部分內容均出自海明威《老人與海》)
世界以平庸吻我,我報之以拳頭。
此所謂「飲冰十年,熱血難涼」。
以上是我朋友寫的一篇文章,不教任何人做人,只是告訴某些人,你代表不了90後,有些人可不是那樣思想。
當無數蠢貨瘋轉「佛系」刷屏的時候,我只覺得無比失望和尷尬,於是又翻了翻《烏合之眾》。
我爺爺跟文中的陳爺爺是一種人,當年也是駕著皮車走南闖北,啥人啥事都經過,真真的硬梆人,一生沒低過頭。他跟我說他最驕傲的事就是餓死人的到處在死人年成,他把娃娃們都成功地養活了,還有他哥早早過世留下的三個孩子,為此放棄了成為國家幹部的機會,覺得很是了不起。很老,充滿樸素的智慧,他說「人身雖小,暗合天地。」,我覺得非常有思想。
90後有多老?不要活得跟廢物一樣,還大言不慚地談「佛系」生活,佛系個屁,丟人!最後,歡迎關注本人公眾號【張腦濕】,ID:sshh2333
一個3年前就玩過的梗……
一個佛系王者榮耀玩家的日常
開排位,不幸分配到了五樓
1-4樓把輸出位全被搶了
「好好好,輔助就輔助,我補位」
哎你們別浪啊
「哎好好好你們浪吧 我來幫你們加盾抗傷」
------
匹配局,選完扁鵲,結果隊友還速選了個安琪拉,一開局就往中路跑
「好好好,中路讓給你,我去上單」
因此發現扁鵲上單還挺耐抗的……
------
中單位,打著打著缺藍了,看見藍爸爸刷新了,我方打野在下方野區愉快地跳躍
決定偷偷摸摸去打個藍爸爸
哎好辛苦,沒藍了,還差最後幾下普攻
哎,我的藍呢?
只見一道光下落,猴子在眼前一躍而去
「哎好好好,藍給你藍給你,我回水晶」
-----嗯我方的孫臏意識不錯,在藍爸爸旁邊蹲著,打了幾下叫集合呼喚我來拿
就差最後一下
咦。。。
藍爸爸最後一下正好被孫臏的炸彈爆了
「好好好,孫臏也要藍的嘛,沒毛病」
(此處向曾經被我誤搶藍的法師道歉-3-)
-----
農藥第二年,這個遊戲不知道是把我的脾氣磨練的更好了,還是更差了呢?
因為不可避免的,在匹配或排位遇到不可理喻的隊友時,還是會氣到爆
真的
睡前別打這個遊戲
因上努力,果上隨緣。而不是消極被動。在錯誤的地方,難找到正確的答案。不要把個體(片面)現象,當成整體。沒(見性)成佛的人,難以正確的理解佛教。
謝邀。
第一次聽說這個詞,查了一下,覺得似乎是滿正能量的。學佛人首先要做一個好人,這是我常常主張的觀點。佛學是世尊的社會行為教育,不是自然科學,而是行為和心理指導,如果能夠和睦清靜的生活,就離佛學很近了。想起一句老話,學佛是什麼?學佛是,"吃飯便吃飯,睡覺便睡覺",如此而已。阿彌陀佛,頓首。看了以後,我只覺得彆扭,一種非要表現的老氣橫秋的感覺。
作為95後,真心覺得尷尬。明明處在最年輕,最值得張揚與放肆,最應該活力四射的年紀,卻嚷嚷著要過「無欲無求」的生活,可笑又可悲。
真正的無欲無求應該是人生閱歷極為豐富、品嘗到人生得失後所得到的內心平靜,是看透人生百態、世態炎涼後的淡然,;或者像僧人那樣日日誦經禮佛的修道與磨礪(即使這樣,許多僧人也不能做到無欲無求,面對誘惑無動於衷) 所以,人生剛剛起步的我們,憑什麼說「佛性」?憑什麼說自己無欲無求?作為一個女生,看到櫥櫃中美美的甜品不想把它們打包帶回家?蘭蔻香奈兒紀梵希的口紅不想all in??世界那麼大許多地方不想去看看??? 。。。。。 不想?come on ,我才不信有幾個人能做到好嗎! 他們只是懶而已,或者說經濟能力不夠,不想為良好的物質生活而努力加班讀書充實自己,不想因為長途旅行而費心費力而已。。。。。
再者,年輕的我們不該提「佛性」 我們如此朝氣蓬勃富有活力,為什麼要過的死氣沉沉?? 所以我喜歡把小小的宿舍打理的乾淨整潔且明亮,種幾株綠植,偶爾為自己做個飯,攢個錢出去看看大好山河,與男朋友談一場「因為愛情」的青春豪賭。偶爾衝動意氣用事,卻不會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只拿來借鑒防止以後再犯。。。。。這,難道不是年輕人該有的青春模樣嗎?怎麼就變成不爭不搶不急不躁了?
所以,不要玷污「佛」這個詞,也不要自以為「佛性」很牛逼,它只意味著你的心態提前進入老齡化而已。在魯迅小說中,管這叫「精神勝利法」。
佛系與佛的差距就像鍍金和真金。
一幫長得丑的在作,帥的漂亮的享受生活都來不及,
最近,都被「佛系」刷屏了
其實,對於糖友來說,也有很佛系的……
佛系糖友是什麼樣的呢?
【01】
碰到想吃的,就吃
完全知道哪些容易升糖
但懂得淺嘗輒止……
【02】
降糖葯忘吃一頓
不再會擔驚受怕病情加重
而是默默打開糖大夫的補救攻略照著辦
【03】
用兩台血糖儀同時測餐後2小時血糖
數據分別為7.8mmol/L與8.0mmol/L
不再較勁哪個准
知道在一定範圍內的血糖波動是正常現象
【04】
不再迷信各種根治偏方
而是,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控糖方法
並持之以恆運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05】
會因為糖尿病更愛惜自己
比如按時測糖、常常洗澡、勤換鞋襪
順便將併發症扼制在搖籃里
【06】
更熱愛生活
每天的飯菜都搭配得像畫一樣
【07】
朋友間喝酒,也會來點,不掃興,
但能把握住量,不多喝,友誼長
【08】
打胰島素針不再避人
糖尿病而已,沒什麼見不得人的
【09】
將自己的經驗和新糖友分享
讓每天的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
【10】
接納自己
無論我什麼樣,都是唯一的、最好的自己
不較勁、不糾結、一切平常心、科學理性控糖
你是這樣的佛系糖友嗎?
歡迎評論留言告訴小編哦!
點擊這裡,看「佛系糖友」養成攻略:
- 有沒有一些適合糖尿病人的食譜?
- 糖尿病人吃什麼好?
- 這麼多降糖葯,到底應該怎麼吃?
- 這樣簡單運動對糖友的益處堪比降糖葯!
- 糖友注意:讓胰島素充分起效有7個竅門
- 得了糖尿病,有活過10年的嗎?
- 健身的人如何簡單快速做出營養豐富的飲食?
- 家裡有一個糖尿病家屬,應該具備哪些常識呢?
- 明知道我有糖尿病,老媽為什麼還總是讓我吃甜食?
- 如何進行跑步後有效的拉伸運動?
簡直就是糟蹋佛和修行這兩個字,你們知道西藏密宗怎麼修行的嗎?他們修行的還是我們正常人都認為虛無縹緲的東西。正統修法7歲開始看大藏經一萬多卷全看明白,20歲考試,考試掛了就沒資格繼續修了,考試通過了還要拜佛拜懺20年,到40歲才有資格打坐練止觀~密宗規矩功課一天不能斷,斷了自己下無間地獄。這種真修行人要是入世了,個個都是一方霸主~還佛系呢 換個詞吧
看了網上許多人的說法和自嘲 覺得看淡俗世就是所謂"佛系" 感覺怪怪的。
首先我是大四學生,在最近幾星期剛對佛教產生興趣,只看了幾本相關的書 所以也不敢說自己對佛教有多了解 見解不同可以討論。
我想說的是 在一行禪師的佛之心法的第一部分第二章節中有說過 佛陀的教法不是逃避生活!!!
入世修身,直面所有苦難,看透並克服 這是我這幾天看書感受到的關於佛法。
其實就是絕望了的鹹魚而已,跟隔壁霓虹國的草食死宅心態差不多。
不思進取還帶個佛系的帽子
幸好,我佛慈悲一萬個人有一萬種「佛系」的表達方式,只要願意,誰都可以自稱玄奘阿彌陀佛(但是拜託不要麼么噠
而對我,佛系不過是
敲敲木魚念念佛經轉眼已是百年......開個玩笑,我理解的「佛系」還是盡人事聽天命。
遁入空門的勇氣著實沒有,斷舍離也不能徹底,疲憊生活里的「小確喪」瑣碎存在,沒人能永遠元氣滿滿(或許有,但一定不是我
那我就選擇性偷懶,選擇性遺忘,選擇性妥協,把精力留給真正感興趣的,有必要的事情。你以為我放棄主動權,我還確實不想抓住某些事的主動權,誰沒個心累無力喪氣滿滿的時候,疲憊與脆弱本就不是罪過。
佛性是我的生活態度,不影響別人,關鍵時刻靠得住就OK。
好了,我要去抄佛經了。閨蜜昨晚的自我總結。。。佛系創業者——選項目講情懷,找搭檔看感覺,有的賺就全給大家分了,沒得賺就抵押房子發工資。佛系淘寶買家——自己看寶貝詳情,了解產品,分析尺寸、色差,從來不跟賣家問問題,不要求包郵、不要求滿減、不抹零、不使用優惠券,隨便賣家發什麼快遞、也隨便什麼時候發貨、從來不催,就算不滿意,也不會差評,不會退貨。(當然也沒空寫好評)佛系客戶——從來不拖欠貨款,賬上有錢就打了,小問題自己解決,大問題好好溝通解決,不發脾氣。(實在覺得不能合作了,就換掉,不吵不鬧)佛系女朋友——不求安全感、不求關愛、不要禮物、自己養活自己,自己買房買車,主動分擔戀愛開支,不試圖掌控對方,自己消化小情緒,生氣不用哄,自愈。 阿彌陀佛~我覺得自己可以出家了。——————————這個佛系女朋友最近跟自己的男朋友吵架,把自己氣的悶生病了。。。攤手~
每天都這麼生活,還經常黑佛教,一上網突然被「佛系」了表示很無語。
我想被「佛系」的90後沒有幾個是真正信佛的,「佛系」這個詞更準確的意思應該是能操控自己的慾望,不讓它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而不是像佛徒一樣消滅它。
要我說學佛的人才是慾望最大的,他們摒棄一切人的慾望,目的就是來滿足一個最大的慾望「成佛」!佛徒看到這說不定會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成佛不能算慾望……成佛!……學佛人的事,能算慾望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五戒十善」,什麼「十二因緣」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知乎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持了半天戒,學了半天佛,如果成不了佛,佛徒會不會後悔我不知道,因為這是死後的事了……我更關心活著時候的事,慾望被填滿可以使人快樂,那麼「佛系」人慾望很少,那麼得到的快樂也會很多,即使達不到目標,失望也會很小。比如我,我黑佛教算不算慾望,算,但我並不准備以我之力讓佛教怎麼樣、也不準備讓多少佛徒還俗,我就隨便打發無聊時間罷了,但是很多佛徒告訴我,讓我多看書,讓我了解佛教再來黑,他們試圖讓我對黑佛教這件無聊的事下更多功夫,讓我對這件事的結果產生更大期待,讓我產生更多慾望……然後我一失敗感受到痛苦?然後再讓我用佛法解決我的痛苦?你們倒是很會玩啊?
我黑佛教有什麼目的,可以滿足我什麼慾望?其實很簡單,有幾個人看這篇回答,可能得到幾個贊就再好不過了,當然被舉報了也無所謂。這樣的話,這件事失敗了我也不會傷心,收穫了贊會感到開心,這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嗎?再看看佛教,佛教用「修行」來消滅人的慾望(修行有沒有用我們不談,假設它有用),武斷的把悲傷和快樂一併取消……我想這應該不是題主文章里「佛系」人的生活目標吧?
簡單概括,佛系說的是信佛的人。他們有底線原則,在此之上隨和安樂少欲知足。便人便幾,好說話,老實人。
你作為個人,是否希望你的上司是這樣的人,希望鄰居是這樣的,希望同事是這樣的。
全世界都是這種人,社會就大和諧,共產主義就實現,大同社會就實現,烏托邦就實現。
按高一點帽子說,這些人就是佛法修行落實到現實中。
"屌絲"
確實,這是一個群魔亂舞的年代。
學佛與修行是要下苦工夫、腳踏實地、付出大量時間精力、歷經風雨成敗,並且貫穿一輩子的事情。古人說:「學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將相所能為。」歷代佛門宗師更是號稱「三朝天子命,七代狀元才」才有資格繼承。
現代青年人的懶、低慾望、不想努力等等充其量是「喪文化」,是大時代背景決定的,但是這個和佛教、佛學真的沒有什麼關係,對於這些公眾號如此不恰當的使用這種詞語,呵呵隨緣。
今天突然有朋友說我活的像佛系女子,不知道什麼是佛系,就上知乎看看,回答還挺多種的。但覺得大多數和我狀態都不像呀。我不知道這個佛系是指學佛一樣生活和看待事物嗎?我本是學佛的人,雖然還不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還需要多修行,還好生活處處是修行。我覺得我並不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相反我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我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人有很多情緒,很正常。也並不是無欲無求,對生活還是充滿嚮往的。修行的不過是自己的心罷了,一切唯心造。我不計較只是覺得沒有對錯,思維不同,想法不同所以不必計較。每個人經歷不同對待事物看法自然不同,沒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更不要用自己的肚量去揣摩他人,你把人想壞了他就是壞的,你把人想好的,他自然是好的。事情與人都是沒有對錯,所以也沒必要去抱怨,憤怒,怨恨。當然我偶爾也會生氣,但是也超不過三分鐘,有什麼好生氣的,自己為難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執念,執念真可怕,會吞噬一個人。多行善不做惡,即使你不做個善良的人,起碼不要做個惡人。做個正能量的人,每天都是美好的。
一句話,賤人就是矯情,自己體會。
最近,互聯網上「佛風」勁吹,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乘客、佛系學生、佛系購物、佛繫戀愛……一大波「佛系」概念洶湧而來。佛教並非新鮮事物,也很少與時尚流行結緣,然而在互聯網時代,卻洶湧而來。
佛系簡而言之就是:無可無不可,隨遇而安,隨便都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佛系」生活方式,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超然物外,超凡脫俗的「出世」味道?然而,我們要明白,佛家的出世,是在經歷過俗世生活後的大徹大悟,從人生的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覺悟後,祛除貪慾、執著,心靈凈化和智慧解脫。心靈凈化偏重於對貪慾的凈化,強調戒與定。智慧解脫重於覺悟、明理,強調觀照、智慧。破除貪慾和執著,實現心靈的解脫。也就是說在出世之前定是經歷過一番入世的深刻體味後的人生選擇。
王爾德說:「你擁有青春的時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虛擲你的黃金時代,不要去傾聽枯燥乏味的東西,不要設法挽留無望的失敗,不要把你的生命獻給無知、平庸和低速。這些都是我們時代病態的目標,虛假的理想。活著,把你寶貴的內在生命活出來。什麼都別錯過。」。
而我們的青年,美好的人生剛開始,就已經在叫囂要入佛系的「坑」,我們要知道,不經歷一番拼搏抗爭,哪知人世百態,焉知人生取捨?出世的前提是入世,否則渾然無知為出世而出世,為隨大流而隨大流,顯得跟風幼稚。
我們青年的佛系從根源來說可能就是因為——對於現實生活的一種無奈而懶得改變,對現實的一種逃避。我們允許有偶爾的小確喪,但偶爾暫時的低迷後,我們需要重新整裝,趁陽光正好微風不燥,好好讀書,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你以為佛系就能讓你快樂?真實的情況是,你就像一隻鴕鳥,把頭埋在沙子里,企圖逃避現實。
我們有最值得驕傲的青春資本,所以,繼續生猛下去,什麼也嚇唬不了你,怕什麼前路漫漫,怕什麼前路坎坷,將瘦削的雙肩聽的筆直,形成一種無法打倒的姿勢。生活沒有那麼多的無可奈何,所有的一切,就看我們有沒有足夠的毅力和決心去為之戰鬥。
我們無法遇見生活中細小的美好會在哪裡出現,所以,努力工作,擁有更豐滿的羽翼;努力研習,遇見更好的自己;努力賺錢,走的更遠看的更多。我們的每一種努力,都會讓我們看到更好的風景, 增強我們抵禦風雨的力量。
不要在可以努力的年紀選擇安逸,不要在本該鬥志昂揚的時刻選擇頹喪。珍愛生命,不要做佛系青年。給自己的無作為貼金。
用聽起來高逼格的詞定義自己。一群人自我高潮標榜自己的獨特,什麼保溫杯枸杞,什麼秋褲老阿姨,不都是為了把自己和普通人區分開,彰顯獨特,再和其他喊口號的人抱團取暖。你以為你是茫茫人海的一股清流,殊不知你只是一朵格外醒目還招搖的奇葩而已。不針對所有人,別對號入座。不太清楚這個詞怎麼定義,但是我大概清除真正的佛系青年都在專註於自己的生活那些事,那些動輒標榜自己是佛系青年並天天發朋友讓全世界都知道的肯定不是佛系,是傻逼。
隨你們說吧,其實我都不想扣字的。
當經濟高度發展時候,社會分工會導致工作細化,個人存在對於社會的意義就會變得淡薄,英雄消失,個人能力和價值變得無足輕重。社會會呈現出一種疲軟頹廢的狀態,這是一種必然的社會規律。
切身體會,怒答一波。
首先我們來看,佛是什麼,代表著什麼。
中國人是沒有什麼宗教信仰的哈,頂大就是現在看起來個呵呵的共產主義(雖然我信,但也要等n年吧,n bucunzai的),乘上經濟發展的浪潮,新一代的90s(也就是我)業已將邁入獨立的年齡,接受社會浪潮的衝擊,而讓如此多的人沒有什麼根本信仰的生存是不現實的,這也是為什麼還有牆,還要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麼都信了money了,,,我都不願去想在教育水平還不足夠的時候中國價值體系崩塌那種。。。。
算了,直白點說,從哪些人群信佛就能瞥見佛在這些信教徒中扮演什麼角色,我知道有富貴人也信這個(原因就不說了,多半是懺悔求保佑%……%),但信佛的人群主體還是苦難的大眾,創教之初即使如此,身邊的栗子,我記得高中一雙胞胎好兄弟,家裡還有哥哥,這麼一大家子以前都不信佛教的,父母辛勤務農勉強生存,從小家裡就苦啊,結果在雙胞胎十來歲的時候,父親工傷,一手沒了,日子怎麼撐下來的就不知道了,反正在那之後就看見他母親有時間就長期對著佛像插香念經,後來哥哥上的三本大學,也失聯了,就帶著這麼股倔勁,一個去了北大,一個去了天大,這在閉塞的內蒙旗縣農村是幾乎不可想像的,他母親就更信佛了。高中還有這些窮且益堅的好同學,二師兄,大我們幾歲,複習高考不易啊,的書桌上長期放著佛經,佛學書籍吧,我問他,你看這些做什麼,他也就是笑笑不回答,直到有一天,他的父親來接他,一個一米五多的中老年男人,衣著破舊一身大白,滿是皺紋的老手,我大概就明白了佛書,和他那麼拚命複習的原因,現在他在浙大。
命運嘛,說不好,就像一個億的小目標讓我們感覺%#¥……%¥#
億啊朋友,真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在工大窮哥們多,點一頓外賣還要搶個紅包省個幾毛,看見那些送外賣發的簡訊()也不忘給那些風塵僕僕的外賣兄弟按個五星,生活都不易,又不能抱怨zf。。就踏實工作學習信信佛唄。。。
不爭不搶是因為搶不過,不問輸贏是因為贏不了,有也行沒有也行那是因為沒法有啊
這是王尼瑪的關於佛系的論斷,因為固化已經快鎖死了我們和那些人之間的距離,寢室有個河南兄弟,貧農一個,眼看就成包身工無產階級的家庭,高考全學校第二來的這,哈工大夠好了吧,就是眼界差,這也沒機會,一天天嘆氣,也不進取感覺也無望,特別是一和什麼什麼比較尤為突出,反觀那些家境可以的兄弟,普遍精明勝於其他各種%……*(……(反正參考暴走里助學金評定哪一期)就順風順水吧,便宜都佔了,結果就更順的馬太效應。。。
看看自己就要面對什麼操蛋的事,
生活城市的不確定
個人事業不確定性
工作職業的不確定性
所專領域的不確定性
另一半的不確定性
自己和另一方的老人贍養的不確定性
房,車,未來孩子的撫養
收入,尊嚴,地位的不確定
要是有一個億,這些還操什麼心,沒有又好像沒法得到,愁的我又端起了佛教教義。
我不願意信佛,長期的思考訓練讓我意識到張弓效應在當今時代的重要性,十九大畢竟都說了,主要矛盾變了,那些食利階層,那些浮誇的經濟社會關係,該整了,要麼就如歷史的演進,以後歲月里隨時都是革命的開端。
不瀉藥就來答。感覺這個詞有點玷污「佛」這個字吧。
本質還是虛無主義。不能否認有些被虛無主義所困/所吸引的青年同時也很喜歡佛教相關的東西。不過本身「佛系」這個詞就是個標籤。而標籤絕大部分情況下不反映事情本質。沒準兒能產生集體效應,廣大青年對佛法產生濃厚興趣並皈依佛門?(開個玩笑)以上。學佛的最終目的是無餘涅槃,無欲無求是證果後的現象,不是證果的法門
證果的法門恰恰需要強而有力的正信以及不舍晝夜的精勤苦修
這個時代 莫名其妙的 讓人作嘔的新產物真是越來越奇葩了
參看包利民的寒不凍心跳,風不散笑容
豈不聞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提起佛系,就會想起弘一法師,人家才是真正的佛系好嗎,歷經繁華,最後皈依我佛。但這不代表不作為,李叔同後面就算是入了佛門,也仍舊是積極入世的。現在的佛系青年,大概,也許,可能,是指,emmmm,一種焦慮,現狀反正是改變不了的,我就一切隨緣?喵?神特么隨緣啊,不爽不知道改變啊!
不請自來,感覺一部分人很喜歡被貼標籤。佛系,被各種自媒體一轉發,就帶動了「潮流」。個人很反感這種引導式標籤。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態度非得向一個標籤上靠攏,實覺不妥。
經營好自己的生活就好,清醒看媒體就好。如果大家對佛的認識是吃吃素,磕磕頭,與世無爭。那應該是羊系。
你看羊天天吃草,吃一口磕一個頭,它成佛了嗎?咩~哞~佛對自己真的很嚴格。但話說回來,我沒有必要為這個概念做改動(不是改正哦)。因為這個概念本來就是形容軟弱善良的生活方式的,佔了個佛字,也好。諸位,以後生活想不開了,先丟掉以前對佛的看法,然後踏進門來,看看。誤導人吧,修行是很辛苦的,網上說的「佛系」的人完全是做事避重就輕啊,頹廢的很。叫喪系還差不多。以前看過一篇寫密勒日巴修行的故事,跑到山洞裡面練靜坐,差點餓死;玄奘為了看瑜伽師地論,專門跑到印度取書。而那些所謂「佛系」的,健身去健身房走一走就好了- -,這完全不是一派吧。
沒事往宗教上靠,裝逼給誰看?以為說說就終南山了不成?
我一直都是這種生活方式,沒想到最近竟然火了,但是起名字加個佛字兒我就不愛聽了,我討厭佛。
http://mp.weixin.qq.com/s/DDopCu_ES6tid8z_U8YWqA
去你的「佛系」無知鬼扯不在乎就把錢都轉給我吧!
做乞丐也能活出大自在!
不在乎就讓我爽一下吧!
墮入風塵如同遁入空門!
每每提到佛系,我就想到《3D肉蒲團》里的那個老和尚
不是不在乎,是無能為力,是沒有嘗試過
馬雲說不要錢了我是信的,佛系青年說不要錢,我只笑笑說,你有個雞兒錢?!
推薦閱讀:
※一場文化的交流盛宴「十人行」走進商協會系列之2018第3期
※拿錢砸出來的國際航線 會有喊停的一天嗎?
※女人永遠關注男人的24個地方,會讓她對你好感度翻3倍
※如美艦抵高雄,就是武統之日
※呵呵,人命還不如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