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的整個體系建立的基礎是什麼?

類似於數學中的公理的東西


佛陀教法的理論基礎是無常。

因為無常,有情眾生名色法集起滅去,輪迴生死,此為苦;

因為無常,一切的集法都是滅法,對一切乃至自己的執取均會導致苦,此為苦集;

因為無常,苦也會滅去,所以佛陀出世,此為苦滅;

因為無常,緣起可被觀察,無我可被證明,十二緣起模型可被建立,依據十二緣起修證,滅苦指日可待,此為滅苦之道。

---

佛陀教法的實踐基礎是存在。

你無需事先建立任何先驗性的概念和定義,你的存在是你唯一不可否定的事實。

基於存在的形式,有了名法和色法的分類,進一步有了十二處和五蘊的分類。

通過對十二處和五蘊的如實觀察緣起,證明在五蘊十二處中並不存在一個「我」在主導,因此名色法非我,整個存在亦非我、非我所。

基於非我、非我所,觀察執取與苦的關係,升起苦集滅道的智慧。

在遍知一切非我、非我所,並從一切處斷卻有我的妄念後,修行者會自知:生已滅盡,梵行已立,所做皆辦,不受後有。

最終阿羅漢會完成最後一期生命,實現出離輪迴。


題主想問的是佛陀教法理論中最基礎、最核心的、類似於數學公理的東西。

是指:不證自明的、依於邏輯演繹可以從它推出其他理論的、與佛陀一切教法不相違的。

依於我自己對於佛法的理解,我給出的答案是:

緣起

或說:有因有緣

或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

緣於業的成熟,則眾生或生天道、或得人身、或入傍生、或為惡鬼、或入地獄

緣於貪嗔痴,則生起業

緣於無明與愛欲,則眾生流轉於生死輪迴,像一條繩子把狗系在柱子了,或住或卧或行不離於柱。

緣於無明,則造作身行、語行、意行;

緣身行、語行、意行,則積累新業;

緣新業成熟,則生於欲界、色界、無色界;

緣業成熟,則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緣業成熟,則有生;

緣生,則有老、死、愁、悲、苦、憂、惱、純大苦聚集。

如上是依緣起觀察輪迴

--------------------------------------------------

緣六根、六塵,則生六識;

緣六根六塵六識,則有觸;

緣觸,則有受、想、行

猶如燭火,燈芯喻六根、燈油喻六塵、火焰喻六識、緣燈芯燈油生起火焰、火焰照亮燈芯燈油;發出的光亮喻受想行

緣六觸有六受、緣六受有六愛

緣六愛有四取:執取欲、見、我語、戒禁

緣四取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如上是依緣起,觀察五蘊及身心運作

-------------------------------------------------

緣可以導致再有的渴愛、處處喜樂、與喜貪俱行的渴愛,則有生

緣生,則有老死愁悲苦憂惱

這是觀苦聖諦、苦集聖諦

-----------------------------------------------

緣三歸依五戒,依於它,則避免下一生生於惡趣;

為什麼修行者應希望證沙門果?

緣須陀洹果,斷盡身見、疑惑、戒禁取;則一切舊業沒有了緣起三惡道的依據,不入傍生惡鬼地獄

緣阿那含果,斷盡五下分結;則一切舊業沒有了緣起生於欲界的依據,只會生於凈居天;

緣阿羅漢果,貪嗔痴及一切煩惱永盡,則一切舊業沒有了緣起導至再生的依據、故而不受後有;摧毀造屋者,則不再輪迴流轉

如上是,依緣起來觀察三歸依五戒及沙門果的利益

-----------------------------------------------

緣於貪、嗔、痴,故而造作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緣起惡業自害、害他、自他俱害

嗔根永斷,則不論在何時、何處、發生何事,都不可能緣嗔根而造作惡業、生起煩惱

————————————

如上簡要的表達了我的理解,歡迎交流討論指正。


佛法的核心是緣起法。

十二緣起破我執。

緣起性空破法執。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


一,緣起,白話講就是因果

二,無常,白話講就是沒有永恆不滅的事物,沒有主宰,沒有第一因,無我 則是無常的一種

三,如實觀,沒有白話對應的辭彙,因為靈性修行的 觀察 和普通的 觀察 是完全不同的方式

每當有人問我佛法是如何修行的,我都會回答三個字:如實觀。 無(其)他。

所以,但凡沒有 觀察 的佛法,都是假佛法,沒有例外。


如來明證下四法故。何謂為四。

一曰 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 一切諸有悉為苦毒

三曰 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四曰 一切有形悉至於空無。為泥洹寂。


請教了下別人,總結了兩點~因果循環~六道輪迴


第八識如來藏

南無佛法僧


存在斷除輪迴的方法。。。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至於,那些什麼佛學名詞。都不過是解釋一個現象和道理之間的關係的比喻詞。那麼多的佛學理論,就只是告訴你上面那個結論

這是,佛學和佛教

這之外,還有,佛法

這個就要自己去實踐了。佛法是有其客觀存在的神秘一面的。這才是真正的。佛教

佛教。是指。佛的教化。而不是宗教組織的意思


samudaya-nirodha模型

味著-過患-出離函數

苦集滅道定理


麻三斤


佛法的理論基礎就是——唯識無境


推薦閱讀:

以自己為島經
存了朋友在寺廟拍的照會怎麼樣?
《趙州錄》之「豈有二文殊也。文殊,文殊」
如何評價一休?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