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給你最大的感受?
大家說說關於江蘇的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感受吧
謝邀。
前幾天吃火鍋,五個江蘇人和一個河南人,五個江蘇人分布各地。
席間河南人問了一個鹽城的,你們鹽城人是不是晚上睡覺還要洗屁股,然後就使勁笑。
這我就不服了,我一個揚州人也洗怎麼就被嘲笑了。後來,五個江蘇人懟起了河南人。
誰說我們江蘇人只會內鬥,偶爾還是很團結的!
晚上不洗澡也不洗屁股能睡?江蘇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小和擠!省內知名度較高的所謂「大城市」—南京市、蘇州市在這麼小的省份裡面積壓根排不上前五…
全省面積十萬多,匯聚了13市,人口8000W。是全國人均佔地面積最少省份……省會南京的市區更是全國人口密度最大市區…對!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北京都沒這麼密………
江蘇全省面積是新疆的十七分之一,省會南京大小僅僅是隔壁省會杭州的零頭…與陝西省下面四線城市榆林市的下屬縣神木縣大小相當………………
你若選擇不急不慢的開車縱跨全省僅需半天不到,橫跨全省三小時出頭。說到高速公路想到個事兒~算事題外話吧~前兩年因公開車帶兩客戶從南京去南通,兩瑞士大叔。途徑如皋(南通下屬一個縣??我也不是很了解,之前沒聽過)服務區時,大叔要如廁我們便停車。如廁後的大叔問我這是哪,服務區很氣派,廁所乾淨的都捨不得落腳。我說「A county town that isnt so far away from Shanghai」大叔徹底炸毛………「A town??」
我特地查了一下,江蘇境內高速服務區大大小小70歌上下並且還在增加…其規模和環境而言,小站基本都是類似如皋服務區這樣規模和環境的…大站像什麼宜興太湖服務區、南京溧水東廬山服務區、江寧服務區簡直逆天…
人們常言:服務區有三寶,粽子水果和烤腸。放在江蘇段的服務區那確實是三寶了~你知道嘛?就服務區那佔地不足5平米的水果攤,非常不起眼,也許你壓根就不會買一顆葡萄~可在江蘇段,一個服務區的水果攤位月租10W上下不等,加上垃圾清理費年租上百萬!!簡直堪比市中心門面鋪…就這樣,當地的果農們都還是拖著關係拿著存摺搶著拿鋪子。當然~一拿就是兩家店~
出了江蘇段往山東去,水果攤位費月租3000沒人拿………就是這麼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江蘇段大部分服務區的地上你是很難找到一個煙頭的,你前腳摔後腳立馬就有人掃走了。這倒不是江蘇人多勤勞,而是江蘇交通嚴格的管理制度使然,江蘇全境高速服務區實行扣分制,分扣滿了服務區關門換承包商。每天高速上都有人暗訪巡邏,不定時不定地點地檢查每個服務區,一個煙頭就有可能讓清潔工滾蛋回家,十個煙頭也許就是負責人拎包走人了~從高速服務區這個例子就能看出,江蘇這個地方……發達的同時對於審美和環境的追求真的也是符合國際標準的,所以在知乎上有些「蘇吹」的言論有時候確實讓人無法反駁…硬軟實力都沒毛病啊……
評論區里有不少同學表示:感覺全國各地服務區都應該差不多吧~
我在大眾點評里隨便搜了幾張圖片做對比~大家感受一下~挑選的都是行政劃分同檔次的小地方…公平公正,以小見大。江蘇揚州界的郭村服務區再看看無錫段的堰橋服務區
好………我們再看看江蘇之外的服務區………
東北段實在是搜不到圖片…東北同學們應該有數的~好多服務區連簡易棚都沒有啊…………就是帆布鐵棍支的大棚…廁所都是自己打水拎桶沖的…
廣西、雲南、四川、貴州段除了省會城市附近服務區是有正規建築外,大部分均為當地村民自行爬上高速到所謂的服務區空地,端個桌子,放幾個暖水瓶賣熱水~洗手間純屬碰運氣了…運氣好有公共廁所但你壓根沒處落腳…運氣不好的就自行找個雜草堆解決吧。知乎里經常會營造出一種「基建狂魔」一片欣欣向榮繁花似錦的景象。一言不合就是交通網吊打XX國…搞得我有時候看知乎看的莫名感動,我們真的太牛X了!!
也難怪,畢竟玩知乎的大多都是富裕地區的中產階層以上家庭出生,誰糟過這些罪,誰能想像2017的今天也只有小小的江蘇和鄰居浙江做到了全境高速服務區都有廁所這一標準呢…給不信的同學一個解決辦法~一趟重慶至江蘇的自駕游帶你領略不同地方的高速服務區文化~1,重視教育。江蘇省十三個城市,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大學,這點在全國各省中是極少見的,
並且江蘇省除了南京的那些大學以外,蘇州大學211,徐州的中國礦大211,無錫的江南大學211,都是不錯的學校。一個省有四個城市擁有211級別的大學,我查了一下211大學名單,只有江蘇一省。其他省的211基本都集中在省會。所以大家說江蘇的孩子要上大學,基本不需要出省,甚至不用離市。
2,面積小,交通發達,我跑遍江蘇所有的城市以及80%的縣,直觀的感受就是路網極為發達,高速公路的質量非常高,很多時候你不需要知道車開到了哪裡,只需要看高速公路的車道有沒有減少,窗外的景色是否綠化率很高,就能知道是不是還在省內了。不管是火車動車還是高鐵,汽車,5個小時左右可以穿越全省。
3,地勢平緩,缺少豐富的自然景觀。江蘇省是平原丘陵地帶,大多數的山都只有三四百米,中國的山水,南秀北雄,而江蘇的山水,就幾乎只有水可看了,好處就是交通便捷,缺點就是沒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大多數的風景都是人文景觀,旅遊的時候需要有一定的歷史文學知識才好。
4,省內貧富差異小。十幾年前我出差去沭陽縣還有贛榆縣,當時是很差的,前兩年去已經完全大變樣了。省內開車,大多數的市縣不會給你很明顯的貧富差異感覺,這點也是全國少有的。
5,江蘇大概是全國建地鐵最多的省份了,南京蘇錫常徐州南通都在大修地鐵,不得不說,除了南京蘇州以外,別的城市真的沒必要修,這是用基建拉動GDP吧
其實大家不知道一個事實
江蘇是全國治安最好的省級行政區域之一
安全係數只略低於某直轄市,或者說省份里是最好的。這與江蘇人比較溫和的性格,發達的經濟,文化氛圍,政府對治安力量的大量投入密不可分。一般逃犯來江蘇基本上都有去無回,除了少數例外。當然還有我江蘇10萬民警的不懈努力,給大家帶來滿滿的安全感。瀉藥,坐標山東臨沂,對江蘇最大的感受就是 發達因為父親的原因經常去江蘇各個地市玩耍,去過的城市可能比山東省的城市還多(畢竟臨沂在山東省最南邊,臨沂到煙台比臨沂到南京還遠)每個城市都給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淮安的有軌電車,連雲港宿遷的景區,南京更不用說,南通的濠河,蘇州的園林和博物館。徐州的淮海廣場。山東和江蘇對比的話,gdp差的不算太大(也挺大的)但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之類的感覺還差一個檔次。我老家是山東郯城,縣城和東海縣接壤,南邊就是新沂市。都說蘇北窮,其實是相對蘇南說的。魯南和蘇北還有一定差距,蘇北的城市拿到別的省也是數一數二的。個人更喜歡江蘇省,以後希望能到徐州生活,離家不太遠,而且是個不錯的城市,去玩過一次,感覺很有人情味。
不邀自來。江蘇無錫的。第一個印象是江蘇富有。小時候,覺得全國水平都和我看到的差不多,直到老師告訴我們,中國還有很多地方很貧困,小孩子上不了學,吃不起肉什麼的,當時感覺很奇怪。後來,到了諸如四川、陝西看了看,對比江蘇,我感覺嘛,其實看城市,成都和西安不見得比無錫差,甚至成都的建築要顯得好看一些。但是坐高鐵、乘大巴,差異就出來了。四川、陝西等省份,城市與城市之間,有大範圍的農村,而且,看上去,真的比較落後,屋子很多都是土夯的,蓋著顯得很落後的瓦片。從無錫出發往東到蘇州、到上海,往西到常州,甚至是鎮江和南京,高鐵、高速公路兩旁都是建築,沒有明顯的農村。不是說蘇南沒有農村,是因為蘇南的的農村也確實強很多。一般的鎮都有電影院、大商場之類的。————第二個印象是很平。和四川、重慶、貴州、湖南的崇山峻岭比起來,蘇南哪裡有山?【苦笑】
————
第三個印象是……作為江蘇考生,不想多說的東西。在一個提問,大概是「各省都有什麼鎮省神器」時,有不不少人回答江蘇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估計都是假的江蘇人。明明最受歡迎的是《優化38+2套》和《小題狂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實在太簡單了,拿來消遣用的。說個不太貼題得事情,有個北京的官員來我們這裡給幾百個幹部講課,一直說的是安徽怎麼怎麼樣。我們都很奇怪,後來才明白,把我們這地方當安徽了。還有一個大領導,到了徐州,第一句話就是到了山東徐州。還有很多北方的學生,到徐州上學,以為到了江蘇,就是到了南方,結果從溫度,到飲食習慣,再到語言風俗,和很多北方几乎沒區別,大呼上當。對江蘇最大的感覺就是南北差異大,大的超乎外人的想像,無論是經濟,風俗,還是語言。徐州是北方官話,徐州以南的淮安是江淮方言區,再往南是吳方言區,南京話是串了的。在江蘇你可以一天領略到經濟的高中低變化,就像我國的東中西部一樣。作為內鬥省,激烈程度國內幾乎無可替代,鄙視鏈條如此的完整和有層次。蘇南瞧不起蘇中蘇中瞧不上蘇北,然後內部又彼此瞧不上。
內鬥比較厲害。作為鎮江人,被蘇錫常瞧不起,又瞧不起蘇北。這也沒辦法,中國南北自古以秦嶺淮河為分界線,所以江蘇雖為一省卻有南北方的差異。而且出去別人問哪裡的,蘇南地區直接報市的名稱,蘇北一般說是江蘇的(真不是黑)。普遍戀家,考大學時,學校一般選在江浙滬,尤其偏愛省內高校,導致同檔次的高校,省內分數比省外高。重視教育,崇文不崇藝。嗯不算籍貫的話,江出生在揚州,胡出生在泰州,大學之前都是在當地受的教育。交通便利,周末可以在江浙滬一帶隨便找個地方待上一天。氣候方面,我已經受夠了,尤其是冬夏,最不能忍,冬寒夏炎,春秋還好。至於空氣什麼的,比北方(比如河北,北京之類)好太多了。吃的方面,淮揚菜系還不錯,集大家之長,其實淮揚菜系應該算是從清朝才開始真真出現,都是那幫富甲天下的鹽商催生出來的,所以非常精緻,尤其是揚州的早餐。還有無錫人嗜甜,菜裡面使勁加白糖。
評論區有個超級大神,難過。
坐標蘇南某城市,隨便說高中的一些事情吧。
1.高中男同學抱團翹課去上海買鞋(完全不懂,只知道是什麼什麼限量版,七八千一雙,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2.每個人都有各自感興趣的領域,也會一起討論。喜歡二次元文化的特別多,光宅腐社團就有3個大家思想都挺包容開放的,教室外面走廊里貼的海報是「男男性行為要注意保護措施」。3.高中有中德班,就是高二直接對接德國高中,高一為出國準備。有出國規劃的人很多,有的學生高三受不了就出國了。4.認真學習的人很多,學習氛圍很濃厚,抱團去上海買鞋的翹了一天課之後連著三天抱團求老師補習。高二高三晚上11點睡凌晨五點起是常態。我現在在北方某省會念大學,對此地的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很失望。與本地同學普通的事情上很融洽,但避免深入交流,感覺她們的一些觀點很奇怪,不知道怎麼說。作為蘇北人,被蘇錫常鎮瞧不起,被徽京瞧不起,被揚泰通瞧不起。上課上的好好的,老師突然講故事說,他同事十幾年前被下放到鹽城那鬼地方,那地方怎麼是人呆的? 鹽城怎麼就是鬼地方!!!我活的好好的!!!其實,我更心疼宿遷。總是聽到這樣的說法,作為江蘇省最窮的市,它的gdp………別人問我哪裡的,我總是驕傲的說,江蘇的!畢竟江蘇牛逼啊。不能聊多,聊多就露餡……
1.小而美的城市很多。這幾年跑遍了蘇南所有的地級市和縣級市,以及蘇中蘇北的一部分城市。江蘇一些小城,比如江陰,揚中,崑山,張家港等地,城市建設非常不錯。曾經在揚州老城區的普通巷子里晃了一個白天,比上海同類地段的的老弄堂乾淨很多。我個人很主觀的感覺是,江蘇一些小城市比中西部一些中等城市以及上海遠郊松江,南匯等地的建成區都要好很多。
2.省內歸屬感不是很強。因為學校在上海,所以身邊同學裡江蘇人挺多的。除了大家熟知的蘇南蘇北互相不對付之外,我還見過東台,江陰這種縣級強市的人對上面鹽城,無錫地級市沒有歸屬感的情況。
3.南北差異大。語言,文化,飲食習慣等等暫且不說。蘇南的高鐵都快公交化了,蘇北的鐵路簡直就是悲劇。南京淮安,上海南通這種很近的城市之間不能坐火車到達。記得以前一個十一長假,徐州同學都到家發吃晚飯的朋友圈了,南通同學還堵在蘇通大橋上。
4.計劃生育執行得挺嚴格的。同樣來自長三角,浙江同學很多家裡都有兄弟姐妹,江蘇同學幾乎都是獨生子女。
5.每個城市的市內交通搞得都還不錯。蘇州,無錫,常州,南京,南通,徐州都有或即將要有地鐵了,淮安有有軌電車,常州,連雲港和鹽城有BRT,鎮江有D字頭大站快車。很多城市的公交票價都是投幣1元,刷卡X毛,換乘還優惠,出行便捷而且低廉。
謝邀~我就上圖吧,以下圖片均來自」我蘇網「,該網站對江蘇各市以及江蘇的歷史文化都有詳細的介紹,我就安利下,感興趣的、歡迎大家瀏覽了解江蘇的風土人情以及經濟社會民生髮展~
利益相關,答主南通人,因此第一張放的是號稱全國第一堵的」蘇通長江大橋「,節假日,過江從蘇通大橋的大家深有體會吧,那個堵啊,逢節假日必堵,周末小堵,反正就是堵!!!
徐州和我大邳帝國團戰拿了打包kill≧ω≦
自黑一發。我是徐州下屬縣級市邳州人,如果和別人介紹自己時,第一反應是:我是邳州人,不是徐州人。手動dog
好像沒人說到教育,那麼我就佔個坑。
江蘇的教育(不能片面理解為應試教育),直觀感受,教育大省,教育強省,但又有諸多令人費解之處。首先說說高等教育方面,江蘇211大學的數量是除帝都以外最多的,目前是11所的樣子,要知道的是,中國的絕大部分省份平均只有兩到三所211大學。江蘇的985(南大和東南),南大繼承國立中央的大部分家當,雖然沒有當年亞洲第一大學(超過東京大學)的雄風,但是仍是C9聯盟成員。東南大學雖然在北中國名氣不是很大,但實在華東地區久負盛名。所以南京的大學城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城,985 ,211,雙非,優質二本成片,滿城皆大學。(南京共有三個大學城,分別是位於棲霞區的仙林大學城,江寧區的江寧大學城和浦口區的浦口大學城。)在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江蘇也是一直領先全國,江蘇一直使用蘇教版教材,高考獨立命題,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系統。可能有人會以為江蘇的教育特別偏向於應試,實則不然,江蘇是全國少有的將體育劃為中考科目的省份,注意是正兒八經的考體育而不是划水,這或多或少體現了一些素質教育。江蘇的高質量高中絕對是星羅棋布,需要註明的是,這些高中是異于衡水模式的(雖然江蘇家長老師和全國大部分老師家長一樣注重應試教育),這些高中能夠培養出有綜合實力且競爭力較強的學生(可參見各大高校校友會名錄)。江蘇學校在硬體設施上都是比較OK的(至少在2010年以後江蘇絕大部分地級市中考英語口語採用人機考試,我想這一點就已經能夠體現問題了吧),畢竟各地都貫徹了再窮不能窮教育的思想。江蘇省作為一個經濟強省每年在教育上的撥款都是十分用心的。但是,江蘇在大學資源及其豐富且教育質量相當高的情況下,本一率只有百分之九,我們就不和帝都魔都比了,相鄰的浙皖魯本一率都比我們高,各中原因,實難敘述,不在此做過多探討。還有下面這位,蘇教界的神,蘇教界同道中人應該都領教過他。瀉藥,印象就是江鮮、湖鮮多,長江三鮮、太湖三白,我的口味偏甜。其次就是,冬天沒暖氣,水汽重,羊肉質量沒有北方好…文化嘛,富裕地區基本是吳文化,暫時就這麼多了,我還是很喜歡北方地區,那種買羊肉一買一條羊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