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懷念青春的時候,我們在懷念什麼?

1314跨年夜,芒果台、番茄台,台台都在向青春致敬;據說馮導在春晚也會有個致青春的環節,更不要提那些個火爆的青春題材電影了。

當我們懷念青春的時候,我們在懷念什麼?是那些再也不會回來的簡單、純真、激情,甚至荒謬嗎?


懷念那些只要努力一切看起來都可以改變的日子。


希望夢想


從《同桌的你》,再到《左耳》,感覺都離現實生活都太過遙遠。實際上,我們的青春,沒有抽煙,沒有墮胎,沒有轟轟烈烈的校園愛情。這個階段,陪伴我們的應該只有兩個男人:一個溫柔了時光,一個驚艷了歲月,我至今都能清晰回憶起,他們一個叫薛金星,一個叫王后雄。


我們用初中三年去盼望高中三年,用高中三年去憧憬大學四年,而用大學四年去懷念中學六年,最終用我們的一生去祭奠我們的青春。


懷念青春,其實是在懷念自己曾經故事......

就像前一陣子,各大高校版的《南山南》填詞突然在朋友圈風靡一時,畢業許久人們也紛紛轉發自己母校的編曲,詞句很美,學子很有才華,但真正引起大家共鳴的是自己曾經的記憶,那些抹不去的青春年華!

靜靜的聽著自己母校的詞曲,突然間停滯,心底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不知是自豪還是失落,不知是高興還是傷感......作為離校兩個多年頭的學子,看到的、聽到的都是點點滴滴的回憶,千絲萬縷的情節,不由自主的尋找自己當年的足跡,那個曾牽動我們無數歡笑與憂傷的地方,那個任由我們揮灑青春的地方......

一直認為,只有全心全意的祝福,沒有無緣無故的感傷。聽到某一首歌、看到某一段話默默感傷時,那一定是有些東西突然的觸動了我們心底柔弱的地方,平凡的人有我們自己平凡的故事。

剛剛步入校園時情形就像昨天,老爸大包小包的背著行李陪在身邊,那時候老爸似乎還很年輕......三個校區,東奔西跑,四處打探、詢問,報道,安頓。揣著滿心的期待和小小的緊張開始了新的生活。

曾經因為校園環境不如想像中美好而失落,打電話跟老同學抱怨訴苦,轉眼又跟新同學打成一片;曾經一度決心要好好學習,展露頭角,不久卻在宿舍中拿著高數答案到處傳抄......

大學有門課程叫《工程圖學》,宿舍有個標配叫簡易桌(大家花二十幾塊錢從小市場買的),小桌子就放在床頭,上面鋪著大大的圖紙,一群人撅著、蹲著或跪著在那裡各種量、各種畫......

英語老師長得很美,很文靜卻帶一點淡淡的憂鬱,我們怎麼鬧她似乎都不會很在意;

測控電路的老師散發著一種酷酷霸氣,五六十歲的老頭將一輛賽車騎得風馳電掣,課程很難,老頭水平很高,可惜我們學的很爛。有一次老頭又一次急急趕進遲到的課堂,睡眼惺忪,撓撓頭略帶羞澀的說「老婆出差了,自己早上沒起來......」這一幕竟不知不覺深深的刻在腦海里,現在想起來是那樣美好!

宿舍門前是籃球場,右手邊是澡堂,打球的打球,煲電話粥的煲粥,去澡堂的去澡堂,總是熱熱鬧鬧......

院里很多樹,記得一個雨後的夜晚,很多知了猴從泥中鑽出來,我一邊煲著電話粥,一邊看知了的蛻變,又喊來宿舍兄弟打著手電筒抓了一盆,大家吵著要炸了吃,最後又統統扔掉......

宿舍里總是圍著電鍋煮速食麵(我們宿舍樓不限電),六個兄弟圍著一個大鍋吃的飛起......大夏天,有一段日子宿舍里總是隱隱的一陣陣臭味,直到二超無意中嗅到包子的下落,原來是我吃剩下的一個肉包遺漏在書桌里,好幾周的醞釀,那酸爽......拐哥說他永遠都不會忘記二超當時的表情......

夏天光著身子在水房裡打水仗、沖涼......冬天賴在被窩能拖一秒是一秒......自行車丟了一輛又一輛......

校院里很多樹,合歡、海棠、楊樹、梧桐,現在想想學校海棠花開時的情景,還能感到滿滿的香味,以及海棠樹下來來往往的姑娘......

可惜,後來我們的宿舍樓拆了,再後來我們從早點攤上吃著豆腐腦拿著油條,看著殘存部分牆體的宿舍樓,總是指點著說「看,咱宿舍那位置沒被拆掉......」

學校里有數不清的活動,好多的會議。上課、社團、遊戲、戀愛......宿舍里養過倉鼠、養過刺蝟,只是後來,倉鼠被暖壺底砸死了,刺蝟放生了......

一樣的,隨著畢業季的走近,我們變得焦慮。有踏踏實實準備深造考研的,有迷迷糊糊隨波逐流的,有打著牌玩著遊戲同時思考未來的,也有早早歩入社會實踐的,總之,迷茫總是不可避免的存在,青春快樂卻也煩惱。

畢業後跑過很多地方,但還是覺得南院小吃街的烤麵筋最好吃,香河肉餅大蒜瓣蘸醋的習慣保持至今。那裡有個叫沙沙的網吧,一批又一批的學子進去,遊戲竟也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回憶。

其實,我們只是中規中矩、按部就班的度過了四年,想想似乎根本沒有什麼拿得出手轟轟烈烈的事迹,青春年華似乎充滿了遺憾......總是會想,如果有機會重新來過,自己一定會過的比當時精彩,可就是這麼平平淡淡的時光,遷出了一條條的思緒,一個個熟悉的人,以及點點滴滴的回憶......現在回過頭來看著校園的圖片,總覺得那裡有些說不出的親切,卻也有一些不敢觸碰的痛。這就是回憶吧......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微信「彩虹記」,了解更多青春的記憶,記錄美好,一起成長。


在那個年代,「同志」還只是一個很單純的稱呼,用來喚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我和老蔣同志成為志同道合的人的原因,不過是因為我們每天上學放學會共走兩公里路程。這兩公里,就讓我們做了十幾年的兄弟。

小學,現在回憶起來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啊!在那段時間裡,我們的學校被偉大的規劃者們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我們那些長得白白胖胖的校長們來了又走,走了又來。但我對老蔣同志的記憶卻依然那樣新鮮,就像是當初第一次要重建學校時,可敬可愛的園丁們讓我們去幫忙搬磚的時候,十多塊磚頭被我和老蔣同志一氣之下扔到橋下,掉進水裡時濺起的水花那樣新鮮。

「老子來讀書的,又不是來搬磚的!要搬磚的話,老子早就不來讀書了!」

那些年,老蔣同志就開始用「老子」作為第一人稱,鏗鏘有力,把我說得一愣一愣的。我們站在橋上,我望著他黝黑黝黑的臉,臉上的汗水在太陽下閃耀著耀眼的光。

據我所知,老蔣同志是私生子,在他已經開始上學的時候,他的父母也沒有領到一張結婚證。他出生之後,他的父親便開始時常不回家。偶爾回家,就是和老蔣同志的母親無休止地爭吵,最後慢慢進化成拳腳相向。他的母親習得一手好功夫,每次他父親都敗下陣來,從此以後,回家的時間就更少了。

老蔣同志的父親不在家的時候,他母親的拳頭就落在他的身上,那時的老蔣同志,一定很想牽著他父親的手到街上走上一圈,這樣,就不會再有人叫他「沒有爸爸的野種」了。

我母親和老蔣同志的母親相識,她時常和鄰居談論起老蔣同志的母親,一說到他的母親,就說她是一個苦命人。我年紀小,不知道那一群家庭主婦嘴裡說的命苦到底是怎樣的苦。

小時候的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是命苦。我和老蔣同志每天沒心沒肺玩得十分放肆。老蔣同志在家挨打後,常常跑來我家,久久不肯回去,母親留他吃過晚飯,然後帶著我,送老蔣同志回家。

老蔣同志,就是我童年時期的小夥伴。

那些日子裡的每天早上,老蔣同志都會早早地蹲在場頭躍進橋的橋頭柱子上等我一起去上學,無論冬夏。

我說:「老蔣同志,你知不知道每天早上你蹲在橋上的時候,很像一隻猴子。」

老蔣同志從柱子上跳下來,穩穩落地,看都不看我一眼:「我屬虎!」

在故事的最開始,老蔣同志當然不是老蔣同志,只是小蔣同志。那個年代的他,只是一個充滿江湖氣的熱血少年。

那個年代,我們都是少年。

小蔣同志曾無數次地給我講述他站在街上某個店鋪外蹭電視看的時候,看到的港片《古惑仔》裡面那些讓他血脈噴張的橋段。他的津津樂道、繪聲繪色和添油加醋讓聽故事的我也頓時感覺熱血沸騰,有時候真有一種想和他一起拿著鋼管沿街去收保護費的衝動。

這,應該就是他身上那股「江湖氣」的由來。

我和小蔣同志的家都在農村,時常受到街上高年級同學的欺負。所謂的欺負,就是幾個高年級的學生在學校外的某個街道轉角攔住我們,需要我們「借點錢來花花」。可我身上有屁的錢啊,母親偶爾心情好才會給我三毛、五毛。但小蔣同志不同,他幫他的母親餵豬,每次將豬賣了之後,他都能分個幾十上百塊,那時候在我們小學生中間,可算是一筆巨款了。

我和小蔣同志自然是被敲詐過無數次的,而且也時常被他們得逞。沒被得逞的時候就是我們倆被揍的時候,我長得瘦小,毫無還擊之力。小蔣同志戰鬥力稍強,但雙拳不敵六八手。最終,我們都被揍得很慘,然後雙雙到河邊用河水洗臉。

河水倒映著我們倆人的影子,一臉稚氣。小蔣同志狠狠朝河裡吐了口口水,咬牙切齒地罵了一句:「X他媽的!」

之後的那一次,在那個熟悉的街角,我們遭遇著同樣的事。小蔣同志從書包里拿出個啤酒瓶,舉在面前,指著那四五個高年級的學生,兩眼圓瞪。那幾人也不敢向前,大家都不做聲,僵持著,我都能聽見我那劇烈的心跳聲和小蔣同志呼哧呼哧的氣息聲。

我原以為小蔣同志會用啤酒瓶狠狠地揍那一群人一頓,讓他們長點記性,不敢再欺負我們。但最終挨啤酒瓶的是他自己,伴隨「啪」地一聲響,我看見他把啤酒瓶砸在自己的腦袋上,啤酒瓶炸開來。那一刻,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都驚呆了。小蔣同志舉著半個啤酒瓶胡亂揮舞著,大叫:「來啊,來啊!」

那幾人落荒而逃。

我實在想不到一個小學生能做出這樣偉大而壯烈的舉動。

「你腦袋夠硬的,這樣都不流血。」

「我本來就把啤酒瓶弄裂了,只是沒有碎而已。」小蔣同志撿起書包,面無表情地說。

原來小蔣同志也是一個有心機的人。但從那以後,再沒有人來找我們麻煩。

從此,小蔣同志變成了老蔣同志。故事傳開之後,老蔣同志在所有的同學眼中都多了一種至高無上的霸氣,這種霸氣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他在學校里和別人三語兩言不合之時就拳腳相向。戰局十有八九都以他得勝而告終,我都想不到這麼短的時間內,他的戰鬥力會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升。

但打架贏了卻不代表事情就完了,挨打的人會去老師那裡告狀,最後會以他站在辦公室外等到他母親來學校被老師訓話而告終;但這時依然還沒有告終,他會在放學後在路上攔住告狀的人,再次一絕高下最終以他得勝而結束……如此下去,這就是一個無限的死循環。那個時候的老蔣同志,幾乎成為了辦公室的常客,老師眼中的老大難。

後來我發現,原來老蔣同志,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那些高年級的人。

小學升初中,我和老蔣同志依舊如小學一般。他每天早上像猴子一樣蹲在橋頭等我,然後我們兩人一起去學校。

老蔣同志還是和上小學時一樣,用拳腳來擺平所遇到的不平事。我還是像上小學一樣,一副文弱的樣子。

再後來,我們結識了其他三個志同道合的同學,其他三個和我與老蔣同志一樣,都是少年的同學。其他三個像老蔣同志一樣,遇事總喜歡用拳頭來說話的同學。他們三個,一個姓曾,一個姓王,還有一個姓李。

我們大家很談得來,一來二去,走得很近。幾個青勾子娃兒湊在一起,就容易闖禍,從那以後,我們幾個幾乎是大錯偶爾犯,小錯不會斷。請家長,寫檢討,這些也慢慢成為家常便飯。

那時候的夏天,總是很漫長,漫長得我們會找許多事情來打發時間。老蔣同志帶我們去他家玩。他家的屋後,是一個很大的水塘,我們相約去釣龍蝦,釣起來之後,就在水塘邊生火烤著吃。

但一到了水邊,就很難抵擋住水的誘惑。不多時,大家都紛紛下得水塘去。嬉戲打鬧。

曾同學似乎是腳抽筋,在水塘中間時沉時浮,雙手胡亂揮舞著,哇哇大叫。

我們水性都不佳,都不敢去水塘中間,一時間,都慌了神,不知道該怎麼辦。

有村民路過,救起了曾同學。

第二天,我們五人在校長辦公室站成一排。事情發生在老蔣同志的家,老蔣同志脫不了干係,校長拿出一塊約有三根指頭寬,一根指頭厚的戒尺,讓老蔣同志自己打自己。

那天,老蔣同志二話不說,用那塊戒尺打自己的手,將戒尺打得個稀巴爛。

他的手紅腫得讓人看著揪心,但他從始至終,沒有掉過一滴眼淚。

學校的食堂後面,是一個小山坡,山坡上種滿了莊稼。春天是油菜,夏天是玉米。六月,驕陽似火的一天,我們五個人吃過午飯後,偷偷溜出學校,跑到小山坡的玉米地里。

在那裡,我們將舉行一場神聖的儀式。

我們結拜成兄弟吧!——這是李同學的提議。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他所說的結拜,是從影視劇里學來的,而我們,也都學會了。

有人準備了刀,有人帶來了碗,還有人準備了三支香。

三支香都被點燃了,三柱細細的青煙被風一吹,搖搖晃晃。

一碗清水裡,要滴下五個人的血,小刀就在碗旁邊的地上,大家面面相覷,卻沒有一個人敢首先拿起刀來。

最後,老蔣同志首先拿起刀,在自己左手食指上狠狠割了一刀,刀尖划過,鮮血順著刀流了下來。老蔣同志丟下小刀,讓血流進碗里。清水,霎時變成了紅色。

剩下的四人是長久、長久的寂靜,低頭看著那個碗和地上的那把刀。

老將同志用手按住傷口,香快燃了一半,大家還是沉默。

最後,李同學打破了僵局:「走,我請大家吃雪糕。」

大家一鬨而散,老蔣同志走在最後,一腳踢翻了碗,將小刀撿起,放進口袋裡。

結拜的事情,最終不了了之。

高中,我們去了不同的學校。從那以後,我很少見到老蔣同志。

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一封老蔣同志給我寫的信。信的開頭,老蔣同志依然是那樣豪爽,以至於連一個稱呼都沒有——你他媽的都不和老子聯繫,還要老子先給你寫信……

信裡面,他給我說他的新學校是怎樣的爛,給我說他遇見的新同學又是怎樣的丑,給我說他又打過幾場架,給我說他開始喜歡上了班上的某一個女生……

我記得我在給老蔣同志的回信中說:「你的生活真豐富。」我本來是想在「你」字後面加上一個「他媽的」,但最後為了維持我良好書生的形象,也就算了。

和老蔣同志的通信,止於他因為打架被學校開除。後來,他去了另外一所高中,我們離得更遠了。我和老蔣同志的聯繫開始漸漸變少,後來有了電話,打過一兩次電話後,也不再聯繫。

暑假和寒假,放假回家,有時會遇見,但每次遇見,寒暄幾句之後,卻又感覺沒有什麼話可說,只好匆匆道別。

最後一次見到老蔣同志,是2006年,我高考過後的夏天。那一年的夏天,熱得讓人心浮氣躁。

那年夏天,我依次給以前混在一起,玩得比較好的那三個同學打電話。

「那啥,我們約個時間一起去看看老蔣同志吧。」

「再說吧。」

「我最近有點忙,沒時間啊。」

「我現在在外地旅遊呢,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

……

我得到的,全是委婉的拒絕。

最後,老蔣同志的表弟帶我到他家看他。他家那間低矮的泥土房十幾年還是沒有改變,依舊那麼低矮,那麼陰暗。一個半平米不到的窗不規則地挖在牆上,光照不進去,我剛進屋時,眼前一片黑暗。

等到好不容易適應屋裡的光線,我看見老蔣同志靠在床上,抽著煙,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柜子上放著的那台黑白電視機。電視機里有氣無力地放著《新白娘子傳奇》。

見我們進屋,他招呼了我一聲,讓我坐,卻始終沒有轉過頭來看我。我顯得有些局促,只能同樣將目光落在那台電視機上。

我始終說不出一句安慰或者慰問的話來,小屋裡,只有電視機里許仙和白娘子肝腸寸斷地叫著「娘子、官人」的台灣腔。

氣氛冷到了極點。

……

老蔣同志得了敗血症,那時,已是晚期。

患病的原因很簡單,他轉學後時喜歡上了一個女生,但同時喜歡那個女生的,還有另外一個男生。他和那個男生最終決定用一種最爺們兒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誰贏了,那女生歸誰。

驍勇善戰的老蔣同志在那一戰中輸了,因為他赤手空拳去赴約時,卻發現對方帶了一把他最喜歡的電影《古惑仔》里的那種西瓜刀。在那場學校後山坡上的惡戰中,他的右手被砍了長長的一道口子,鮮血流了一地。

老蔣同志並沒有去處理他的傷口,只是自己簡單包紮了一下,然後在學校外的小飯館裡喝了一晚上的酒。一頓酒,醉了兩天。

而那女生,在他們那一戰後,卻誰也沒有跟。

傷口感染,等到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醫生問老蔣同志:「你為什麼不早點來?」

敗血症晚期對他那貧窮的家庭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在服用了大量的抗生素之後,老蔣同志隨他母親回了家。

風扇對著他賣力地吹著,床上的蚊帳也微微晃動著。他支了支身子,用手將風扇轉過來對著我。

「吹下風扇,外面太熱了。」

我看到他的手臂上,全是凝結的血塊,烏黑烏黑的。

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種很想哭的衝動。

走出老蔣同志的家,屋外,我們曾經已經游泳的那個水塘的水快乾到底了,在炙熱的陽光下散發著一股股的腥臭味;屋外,一棵以前我們常爬上去摘李子的李子樹被他的母親砍了,留下一個單獨的木樁立在那裡;屋外,芭蕉樹上不再結芭蕉了,桃樹上的果子也不再如從前那般清甜了。

原來,很多事情,都不一樣了。

在我最後一次見老蔣同志前,他的表弟說,他現在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在家裡等死。

我想,等死,一定是世界上最寂寞的事情。

2007年的某一天,我和奶奶坐在家門前聊天,河對岸傳來短暫的鞭炮聲,噼里啪啦響過一陣。奶奶循著鞭炮聲,望著河對面說:「哪家的老人又不想吃飯了?」

我的心狠狠一沉,似乎預感到了什麼,趕忙給老蔣同志的表弟打電話,他告訴我,老蔣同志走了。

那一年,老蔣同志21歲。

沒有儀式,也沒有追悼會,甚至沒有太多的人去送他最後一程,他就那樣匆匆地被埋進了土裡。他的母親和妹妹趴在墳上哭了一陣,他的父親來了,在墳前呆站了一會兒,轉身離去。

從那以後,老蔣同志就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那小山坡上,野風從他的墳上刮過,沾染了一身的江湖氣,將山坡上的松柏吹得東倒西歪。

初中同學聚會,和曾、王、李坐在一張桌上,我和他們說起老蔣同志,他們就回答了我一個字:

哦。

後來,我和他們三人也不再常常見面。

小鎮上新建公路之後,躍進橋被荒廢了。在某個夜深人靜的夜裡,終於因為年久失修,條石護欄和橋上的柱子全都垮塌了,只剩下橋身孤零零地橫卧在水面上,形單影隻。

後來,每次路過那廢棄的躍進橋,我都會想起那些年的清晨,我背著書包去上學,蹲在橋頭柱子上的老蔣同志跳下來,穩穩噹噹地落在我的面前,我笑著說:「喂,你知道嗎?你蹲在橋上的樣子真的很像一隻猴子。」

這次他終於轉過頭來看著我,但他那黝黑的臉仍然寫滿嚴肅:「我屬虎!


每次都覺得,也不是說青春多美,美就美在再也回不去。


懷念青春,是因為青春是最深刻的最初記憶。從記事到上學,再到踏入社會。那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時光,無憂無慮。人都是喜新又懷舊的,尤其是在有了壓力的時候,就會想起從前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曾經的點點滴滴。時間雖然逝者如斯,不舍晝夜,但是那段時光卻無法從生命中剝離。人累了,乏了,就會選擇回首過往,想想曾經的自己,曾經說過的話,曾經做過的事,然後會心一笑,繼續上路,繼續自己的路。


正好昨晚和幾個90後小盆友聊天,今天就思考了一下這方面的問題。拿出來和大家探討吧,文章有點長。

以下全文:

昨晚和幾個90後的小朋友聊天,然後我就提點了他們一下(咳咳【拉領帶狀】。。。)。好吧,裝逼結束。其實我不喜歡擺一副人師的態度,這也是我為什麼喜歡和90後聊天的原因,第一是沒有那麼多的所謂標籤,第二是感覺自己好像還生活在校園,充滿活力。

說起校園,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從當初我在讀研的時候,各種的想快點畢業快點可以工作。甚至於中間回國的時候我和已經畢業工作許久的朋友談起我的想法,朋友們總會笑笑說等你畢業了你就不會這麼想了。當時我還很自信的說不會,讀書那麼久了還沒能經濟獨立的滋味真的很難受。可是在我畢業後一年的這個時間口,我確實不得不承認我開始懷念校園生活了,只不過我還是不會在朋友面前那麼赤裸裸的承認的,你看我骨子裡還是個裝逼的傢伙。

除此以外呢,最近青春題材電影也是大行其道的各種火,質量咱們先不說,但是看得出來很多人都喜歡去干緬懷青春這檔子事兒。那麼接下來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去緬懷青春呢?出於我們大部分的青春時光其實都是在校園中渡過的,所以我試著把問題再簡化再直白一些,我們為什麼都喜歡緬懷校園生活?

誠然促成一件事情的原因有很多,而我認為有一個方面是可以被拿來討論的,那就是個人的價值認同問題。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需要得到來自外部的認同的,不管是家人的,朋友的,社會的,或是學校的。畢竟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得到別人認同的同時,可以給自己帶來無上的滿足感和自信,進而驅動自己有更強的動力去取得成功。王立群老師曾經總結過一個非常經典的人生四行,是說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具備四項基本條件,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第一是你自己得行:這個自然是沒啥好說的,自己都沒個幾斤幾兩的何談去取得什麼成功呢? 第二是得有人說你行:這個也好理解,如果沒有人認同你說的話和你做的事情,那你最多就是個滿嘴跑火車的而已。第三就是說你行的人得行:這個也是重點。如果說你行的那個人就是街邊混混的頭目,那你最多也就是個混混級別的人而已。最後一條就是身體得行。以上是王立群老師總結的人生四行。嗯,個人認為是很精闢且一針見血的,當然不是說具備了這些就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具備這些就一定不會成功。而這樣一套理論說穿了就是在嘗試著尋求得到周圍環境的認同。

好,現在我們試著把這套理論,放到學校的環境裡面去看一下。於是乎我們會發現,學校的價值認同體系整體是很單一的。就是兩個字:分數!這種單一的價值認同有其好的一面,當然也有其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自然就是過於強調分數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作為個人的其他方面。好的一面呢,就是由於其價值認同體系的單一,使得大家都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去努力,並獲得周圍人的認同。也就是說在學校的環境下,方向是很明確且單一的。當然這裡有人會提到其他的幾個方面,比如運動好,長得帥/漂亮等。但是,我認為這些依然不能完全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也就是說,無論是運動或外貌,所能得到的認可只是來自於周圍的同學或朋友這麼一小部分人,而在老師,家長等所組成的大環境下,依然是唯分數論的單一價值認同為主流。而事實上,無論是運動好或不好,外貌好或不好,都會同時渴望說要努力學習獲得一個好成績。所以,歸根結底分數才是學校這個環境裡面價值認同體系的唯一標準。

之前已經說過了作為學校這樣一個環境的價值認同體系的單一性。那麼畢業後出到社會工作了,社會的價值認同體系肯定和學校不一樣了,那麼社會的總體價值認同是怎樣的呢?其實和學校很相似,國內大環境下就是一個字:錢!沒錯,一切向錢看。這是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國內社會的價值認同體系非常單一,這和在學校只認分數是一個樣的。按理說相似性如此之高,應該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才對,那麼這中間的問題究竟在哪裡呢?

這就要說到另外一個環境,職場。在我看來,職場其實和學校,和社會整體都不同。職場是一個更多元的價值認同體系。職場環境不強調單一性的一種價值認同,而是強調每個人應該發揮自身所長,在職場中取得一份能適應自身特點的職位,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不斷提高,並不斷為組織帶來效益。而結果只是一種回饋,卻不是一個既定的目標(這也就是你在看許多面試技巧一類的文章時,它們都不會把工資作為主要內容來說,有些甚至完全不會提工資這事)。不信你看你周圍同事大部分都不會因為你身居高位或日進斗金就輕易認同你的,更多的會綜合看你作為一個人的辦事能力、為人處世的能力等等而選擇是否認同你。那些位居高位卻只會拉幫結派發展自身勢力的在職場里只會被叫做小人,或者使得下面的員工敢怒不敢言。可是這些人一旦脫離職場回到社會,和家人和朋友說起自己身為某某公司某某高管年收入幾十萬的時候,總是會得到周圍人的一片讚揚。這就是職場環境下的價值認同體系,和學校不同,和社會也不同。

到這裡我們先來簡單總結一下,在學校和在社會這兩個環境下,所強調的單一價值認同體系,其實是過分強調結果的一種結果,而在職場環境下的多元價值認同體系中,會更強調過程,而不會太看重結果。到這裡,我們可以大概發現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

讓我們回到學校環境下。在學校里,我們身處於一個單一價值認同體系的環境中,並且在這個環境中去追求這個環境所要求價值認同的結果(也就是分數)。而到了社會中時,我們身處於社會這樣一個單一價值認同體系的環境中,卻在職場這樣一個多元價值認同體系的環境中去追求社會環境所要求的結果。矛盾的焦點就在這裡。當你拿著社會的那一套價值認同體系在職場環境里奮力拚搏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切都很難進行下去。當你拿著「錢」這樣一個在社會環境下能得到認同的價值衡量標準在職場環境下生活的時候,你會過分聚焦於「錢」這樣一件事物,而忽略了激烈競爭的職場環境下要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一個過程。最終的結果就是你會不斷的抱怨「公司給的工資實在太少」,不斷抱怨進而產生一種埋怨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工作不說還逐漸影響到自身的一個努力學習的過程,最後只能在激烈變化的競爭環境下被慢慢淘汰。而在職場環境下落後於人的你又要同時承受來自社會,甚至包括家人的不理解,只會給你造成更大的壓力,進而促使你產生更多的負面情緒,更消極的工作態度,最後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當然會有人說現在的生活壓力如此之大,我們不關注錢能行嗎?誠然現在的生活壓力確實很大,可是我想說的是,對於不能擺正自身心態的人,即便把基本工資水平提高三、四倍,對於企業來說也不過是養了幾個只會好吃懶做的閑人罷了。不要忘了,在學校環境競爭也是異常激烈的,殘酷程度有時不亞於職場(注意我說的是職場不是社會,因為社會環境下不存在競爭,只存在對結果的認同,只是產生這個結果的過程在職場環境中)的,可是我們依然頑強努力生存下來了,因為在學校環境下我們依然在不斷努力學習並提高自身。這是因為在學校,競爭和對競爭結果的認同都是處在同一環境下的,我們受到其感染,並受到其驅使。因此形成了一個正向的循環。

文章寫到這裡似乎好像脫韁野馬,離題越來越遠了。之前啰嗦了那麼多最後我們來回答問題。我們為什麼會喜歡緬懷校園生活?總結起來就是,其實我們不是緬懷校園生活本身,而是緬懷在那個單一價值認同體系環境下的歸宿感和方向性。即便你可能不是成績優良的好學生,但是你會懷念在那個環境下很明確的一個方向,只要向著那個方向努力走就好了(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學生只要努力學習就好了,哪裡需要去關心別的事情」這類話的深層意思)。可是到了社會,社會環境下的價值認同體系是方向明確的「錢」,而在實現這一結果的環境(職場)下卻不吃這一套,於是乎就產生了一種茫然不知所措的方向迷失感。而悲劇的是我們的教育滯後,沒有人來告訴我們職場是怎樣的一個環境,這時候就只能在過去中尋找價值認同的歸宿,也就是所謂「無比懷念那已經逝去的青春」了。


想念當時那個天真浪漫的自己,無憂無慮,對未來有著無限憧憬。而不是現在,一眼看得到的未來,已經不知道有多久沒有認識新的朋友了,活動範圍就是單位到宿舍的距離,感覺自己好像死在了畢業後的某一天。


那個曾經存在的美好時光啊,我想念你!

也想念你們 我的小夥伴!!

那是最好的時候吧,沒想到出國之後就一去不復返了,如果可以,真想從來


我現在無比懷念青春期,

想念一個人的時候,

總是不自覺想要找他聊天的狀態。

在猶豫第一句話要說什麼話題。

給他發信息之前,

還會盤算他可能在做些什麼。

如果他在忙,沒有看到信息,那忙完其他事情,看到信息的時候會是什麼反應?

如果他正在用手機,及時回我,匆忙措辭,會是開心還是厭煩?

如果手機現在給他的爸爸媽媽用著,我的用句合不合適?

這條簡訊,不能表現出我特別的熱情。

要隨意,又要幽默風趣

要讓他有話可說,又要平淡溫柔。

當他終於回復我的時候,

如果配合我侃侃而談,我會興奮的不知道下一句說什麼好。

如果沒有語氣沒有標點,我又會失落難過的懊惱自己幹嘛那麼熱情。

如今想來,

許多懷念,無非因為自己單純又可愛

我喜歡你,也喜歡當時那個喜歡你的自己。

我思念青春,其實思念當時那個滿是思念的自己。


除了當時經歷的一些美好或感動,大概更多的是遺憾吧,沒能實現的夢想,不懂珍惜沒能走到一起的感情,做錯的選擇,走過的彎路…是這些回不去的時光也無法彌補的遺憾,還有當時的純真和青澀,一點點變成了青春的印記刻進了心裡,成為珍貴的回憶。


那些曾經走過的歲月,那些美好和感動,回想自己的青春年少,也曾有過那種小青澀的表情,內心是沸騰的,偶爾會有小心思,每天做作業到很晚到睡覺是很幸福的一件事然而現在卻整夜整夜的失眠,會回想教室里的氣氛,那些單純而又美好的歲月…還有自己還是個孩子


曾經的美好!


大概在懷念年少時的夢想、還沒被現實打敗時對生活的憧憬吧......

我還沒走出青春這個季節,還談不上懷念青春


懷念的是那些讓我們記憶猶新的友誼,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懷念的時候,壞的也會變成好的


月底工作總是特別多,盯著屏幕看數據到眼花。瞄到手機信號燈一閃又閃。打開手機就高興,可能是幾年不聯繫的姑娘吧,但是高中時代也很投緣的玩鬧過一年。

第一反應是,好棒,又有好姑娘找到歸宿啦。是的呢,好准哦,下個月的婚期。我大概是不會去現場,但是我的祝福是滿滿的而又真誠。

我恍惚看到了當年圓圓臉,大眼鏡,爆炸頭,很愛笑,很聰明,但是每天五點二十五的鬧鈴永遠也叫不醒,每次我洗完臉回來她剛起床,睡在上鋪的姑娘。我們一起分享過內心的小秘密,同樣感慨過我們歡喜的少年為什麼都在憂鬱的望著別的姑娘。青春里最值得懷念的是枯燥的學業之餘,我們一起歡笑過的時光。

如今,我們當時的少年可能啤酒肚隆起,當年的姑娘也披上了嫁衣。

匆匆歲月,願每個好姑娘光芒萬丈。

以上。


懷念青春的總是正在青春的人


抱歉,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在還念我的前一任戀人。祝她安好,幸福,也謝謝她改變我的一切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哈利波特》中關於費爾奇的人物設定?
如果你是馬冬梅,你會選擇大春還是夏洛?
王路:謝杏芳的修養
ROMANCE | 遇見荷悅

TAG:電影 | 生活 | 心理學 | 情感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