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文化不高的成年人往往排斥哲學問題?

本人今天15歲初中生。小學時因極度怕死,為了尋找人生意義而接觸哲學。現閱讀了一些書籍,能夠粗略的講述哲學史,並對感興趣的學說主義能較詳細的講解。但是我的父母及老師卻非常抗拒我課外學習的行為。老師阻止我學習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怕我的課外學習而耽誤了課內的知識。但我對於父母抗拒我學習哲學的原因非常的不解,當他們看見我若有所思的樣子時就會來打斷我並告訴我「小孩子不要想那麼多」「你只要知道父母愛你就行了,認真學習,其他的什麼都不要想」。

我在小學時曾問過他們一些列如「人生的意義」這樣的問題,然而他們連那些淺如「好好報答社會」這樣的心靈雞湯也不告訴我,只是告訴我別多想,純粹的想要封殺我思考的念頭。對於有關於生命的問題極度逃避。

雖然學歷較高的老師也有抗拒我學習哲學的行為,但我知道他應該是有對於生命的思考的,至少是絕對沒有逃避的。但是我的父母對於哲學問題的逃避則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這些終極的問題到底是在哪一點上讓諸如父母這樣的文化水平不高的成年人感到恐懼而卻不去抗爭而是逃避呢?(我父母的文化水平均不超過小學)


因為討論哲學只會暴露他們的無知。而大多數成年人很難接受自己是無知的這一事實。這也是蘇格拉底被處死的原因。


利益相關:在讀哲學專業本科生一枚。

不得不批判一下了,現有的這些答案都是些什麼?說誤導青少年扼殺人才一點都不為過。

我想對題主說,我很羨慕你,這麼年輕就找到了一個自己有興趣並且值得學習下去的領域。關鍵是這還不是一個普通的領域,是人類的思想事業。

我這幾年一直在反思大學前的基礎教育。雖然這些標準化的基礎教育是我們應對高考評價體系,不得不做的事情。但問題在於,這個基礎教育其實是把大量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掙扎當中,我們為了分數的高低而忽略了知識的有無,更忽略了學習的喜悅。

況且這個評價體系並不唯一。比如復旦大學針對高中生有一個「博雅杯」項目,通過現場的論文寫作選拔出一些高中生到中文、歷史或哲學專業進行學習,給予的錄取優惠是降一本線。為來這種多元化評價體系會越來越吃香,甚至連高考本身就在變化。比如剛剛過去的高考語文,上海、浙江等地的作文題目其實完全可以從存在主義、倫理學、科學哲學等角度入手。如果了解這些,當然是可以秒殺普通考生的。最可怕的是年紀輕輕就把目光局限在課業範圍內死讀書,不僅不能真正讀明白課業範圍內的內容,也連基本的人文素養和人生追求都沒有,最後就把人生變成勞動市場里的商品到處兜售。這樣叫暴殄天物。

我在復旦,身邊的同學既有高考又有自招,我本人是通過高考入學。但是,真正優秀的學生無一例外是能在應對基礎教育學習的基礎上,自己懂得讀書和探討問題,所以比一般同學多出大量的積累和閱歷,這樣便有能力在學術領域有所建樹。如果題主你智商夠用能讀進去哲學書籍,我相信學校課業的內容一定是足以應付的。

而且我格外羨慕你的一點在於,你有極大可能真的會在哲學領域有所收穫。我身邊有一些在哲學上令我高山仰止的同學,他們無一例外地談及,自己接觸哲學就是在題主這個年紀,就是因為自己突然非常怕死或者開始思考死亡。這是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非常有意思。

題主提到家人父母的不同意見,我想要說,這是很難以避免的。但是要記住,成長的歷程同時也是擺脫家庭和出身的局限性,進入一個更廣大天地的過程。父母當然是愛你的,但父母的年代和見識難以有你現在的學習條件,讓他們無法看到更廣大的世界,無法給你哲學上的引領。不必和他們爭論,在這個階段只需找到一條既能讓自己讀書學習,又能和他們和諧相處的路。如果你課內學習沒有太大問題,又比較聰明的話,我相信你的父母不會橫加阻擋的。

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平衡課內學習的基礎上,抓緊美好青春歲月來讀書,與此同時還要學習語言。英語要學得非常好,如果有條件涉及德語、法語或者拉丁語、古希臘語,那麼你就可以在大學哲學系秒殺其他同學了。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難得的安定繁榮期,思想領域應該要出大師了。真正的大師是要通很多知識。給你舉個例子:

陳寅恪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生於湖南長沙,生時祖母黃夫人以其生值寅年,取名寅恪,恪為兄弟間排輩。陳寅恪兒時啟蒙於家塾,學習四書五經、算學、地理等知識。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祖父陳寶箴去世後,陳三立舉家遷居江蘇金陵,在家中開辦思益學堂,教授四書五經、數學、英文、體育、音樂、繪畫等課程,先後延聘教師有國學大師王伯沆、柳翼謀、周大烈。陳家兩代素來倡議新政,「思益學堂」領風氣之先採用現代化教育,陳三立與教師相約一不打學生、二不背死書,一派新式作風,深得當時兩江總督張之洞讚賞。如此家學淵源下,陳寅恪自小除打好深厚的國學底子,眼界並擴及東西洋,留學日本前便「從學於友人留日者學日文」。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陳寅恪隨兄衡恪東渡日本,入日本巢鴨弘文學院。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因足疾輟學回國,後就讀上海復旦公學。

宣統二年(1910年),自費留學,先後到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就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回國。

民國七年(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費的資助,再度出國遊學,先在美國哈佛大學隨籃曼教授學梵文和巴利文。

民國十年(1921年),又轉往德國柏林大學隨路德施教授攻讀東方古文字學,同時向繆勤學習中亞古文字,向黑尼士學習蒙古語,在留學期間,他勤奮學習、積蓄各方面的知識而且具備了閱讀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種語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學的工具,他國學基礎深厚,國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見解,多為國內外學人所推重。

民國十四年(1925年),陳寅恪回國。這時,清華學校改製為大學,設立研究院國學門,由胡適建議採用導師制。其「基本觀念,是想用現代的科學方法整理國故」。聘任當時最有名望的學者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人為導師,人稱清華四大國學大師。當時的研究院主任吳宓很器重他,認為他「最為學博識精」。梁啟超向校長曹雲祥力薦陳寅恪為導師,並向人介紹:「陳先生的學問勝過我。」

民國十五年(1926年)六月,他只有36歲,就與梁啟超、王國維一同應聘為研究院的導師,並稱「清華三巨頭」。

民國十七年(1928年),在上海與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唐篔結婚。二人育有三女,一生相濡以沫。

民國十八年(1929年),他在所作的王國維紀念碑銘中首先提出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追求的學術精神與價值取向。他當時在國學院指導研究生,並在北京大學兼課,同時對佛教典籍和邊疆史進行研究、著述。在清華大學開設語文和歷史、佛教研究等課程。他講課時或引用多種語言,佐證歷史;或引詩舉史,從《連昌宮詞》到《琵琶行》《長恨歌》,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處,又無不準確,伴隨而來的闡發更是精當,令人嘆服!盛名之下,他樸素厚實,謙和而有自信,真誠而不偽飾,人稱學者本色。

民國十九年(1930年),清華國學院停辦,陳寅恪任清華大學歷史、中文、哲學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歷史語言研究所第一組組長,故宮博物院理事等職。

如果陳寅恪生在當代,把學習局限在標準化的課業內部,而沒有對各種知識以及日語德語法語的涉獵,他如何能在12歲就通日語,20歲就去歐洲,後來又學習梵語巴利語等,成為一代大師? 我們今天年輕人面對客觀條件的阻撓,無論是教育僵化還是家長不理解,一定要把這些先賢牢記於心,要知道我們這一代學人的責任是什麼,絕對不能辜負了自己的天賦和青春。

如果你需要書單我們可以繼續交流。


知乎上哲學話題下大部分答主沒有受過系統的哲學教育,很多答案是憑藉自己未受訓練的邏輯和人生閱歷還有片面的關於哲學的知識來回答的。他們的回答只能且聽。

學習哲學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但是學習哲學不是必要的。哲學如許多其他學科一樣,是嚴密精緻的,只不過哲學更為抽象罷了,哲學沒有特殊到不學哲學就妄為人的地步。你從接受哲學教育里解答了自己的問題,那僅僅只是哲學對你自己的好處。這不是說其他人不會思考,沒有對生命意義的疑惑,而是關於生活的問題,往往可以通過生活解答。哲學不是了解生與活的唯一途徑,也不是了解生活的主要途徑。

從我的角度看來,你將老師和父母不贊同你學習哲學歸結為學力不高的人抵觸思辨是偏頗的,活人永遠在不自覺的思辨。一個社會人在與人打交道的時候,說話的立場決定了談話的內容。父母和老師是站在長輩的立場上對後輩說話。聽話聽音,你聽到他們阻止你學習哲學,你也要了解父母和老師說話的目的,無非是讓你好好學習。同樣的,人是有局限的,父母和老師認識不到學習哲學的意義你也應該能充分理解,就如同你認識不到他們勸阻你的目的一樣,人各自局限在影響自己的環境里。

說句偏題的,15歲剛好掌握了一定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恰好接觸了哲學學科,就迫不及待分享給身邊人很正常,這是人之天性。只不過是你缺少一個真正的朋友罷了。等你知道對於不是真正朋友的人沒有交心的必要,於是你開始說討人喜歡的話的時候,你就長大啦。


家庭條件不好(沒有大幾十萬的閑錢)不建議學哲學。


題主你弄錯了,如果想尋找人生意義的話,左轉世俗價值,右轉宗教信仰(廣義的)。哲學要求的是懷疑、是反思,思考人生意義和尋找人生意義是兩回事。


謝邀。

很多人對未知會產生恐懼,僅此而已。


你的父母老師沒錯。哲學不是思考出來的而是從具體到抽象概括出來的,然而你的人生閱歷不足以支撐這個學科,也沒有能力分辨這些東西,很容易誤入歧途。比如不少人讀了尼采就覺得法西斯很有道理。

不過呢,思考本身是值得讚揚的。但在思考形而上之前,先搞清楚這個「形」為何物才能更好的理解形而上。直接就講哲學,只是無支撐的空中樓閣,一點卵用也沒有,還可能變成一個自負的精神病。我想你的父母老師也是隱約感覺到了這點,才阻止你的吧。

真喜歡哲學的話,至少要按照文、史、哲這個順序去學習。只讀哲,你知道作者字中有何深意?你知道作者是在什麼時代背景下寫下的這些文字?不考慮時代就直接看思想,你是無法真正理解他們的。


因為成年人只分利弊,小孩子才注重對錯。


因為三觀不成熟的人,學習哲學有自殺的風險。


自己爸媽也有這種傾向,來看看他們對已經成年的我,會有怎樣排斥的話吧:

1.你怎麼這麼教條?什麼都能扯個理論出來,你以後要是找個女朋友不被你煩死。

2.是是是,你聰明,就你對。

3.凡事都有了兩面。

4.那也不一定。

這些都是閑聊過程中,我引述理論或是描述思想時遇到的父母責難,不一定是哲學,有些甚至是最基礎的科學結論,但就是這些可以在網路上公開查到的知識,他們也未必接受。

我不傾向於把父母想像得過於卑劣,像是害怕暴露無知,又或是因為不懂而強裝硬氣,我更傾向於將其視為一種「反抗本能」。

人活一世,除吃喝拉撒等生理需求,總歸需要些精神支持。高雅者自有哲學、科學、藝術等予以寄託,但大多數文化程度較低的父母卻只有孩子可以寄託,或者說孩子是他們主要的精神寄託。

1.孩子成績好或孝順可供自己向他人炫耀。

2.孩子聽自己話會有滿足感和成就感。

3.孩子有疑惑或困難能幫他解決,會有成就感。

當孩子做出不符合他們期望的事情,超出了掌控,變得「自己不認識了」時,父母下意識地感到恐懼、不安、甚至想「強拽」回來都是正常的應激反應。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你遊戲時打BOSS打到一半(成就感即將得到滿足),有人打斷了你,那瞬間你會不會一肚子火?你會不會不想聽他任何理由?會不會什麼都不管先打完再說?這種情緒反應不需要經過大腦皮層,你根本來不及思考就做出了行為。

你的父母或許也是下意識地就干涉了你,至於為什麼?他們自己或許都沒想過。

——————————————————————————————————

既然知道了這種機理,不妨試試這種做法:

當他們冷靜下來之後,你可以詢問他們排斥你思考哲學的原因,我相信他們的絕大多數託詞你都可以輕易反駁。譬如「小孩子不要想那麼多」、「認真學習,其他的什麼都不要想」,你可以回答:

為什麼小孩子不能想很多?難道小孩子最終不會變成大人嗎?既然不可能在父母的庇佑下生活一輩子,那麼早日思考自己的生命不是理所當然嗎?如果害怕我影響學習,那我保證會在不影響日常功課的情況下思考,你們可以檢查我的期末成績看是否真的對學習有影響。即便真的有影響,這也是我無法控制的,思考已經開展是無法停止的,就像語文考試你首先看了作文題目,你回過頭去做選擇題時,你潛意識仍然在思考作文題一樣。

如果他們冷靜地聽完你的理由,還不願意和你一起想解決辦法,那恐怕你只能放棄和他們就該問題溝通的可能性了,這也是絕大多數非精英家庭出身人的宿命:

你父母不理解你是正常的,能理解那是你撞了大運。


不讀書的人總覺得讀書的人是書讀多了,沒法解釋遠離他們


因為他們不懂。

而且怕你發現他們不懂。


不請自來,機械專業的我用亂七八糟的邏輯來說下我的想法。對哲學有興趣,並在將來以此為生也沒啥問題。哲學這東西可以說很實際,開闊思路,但是哲學還莫名其妙,如果沒有足夠的閱歷和思考,研究哲學也是瞎胡鬧。

以《蘇菲的世界》為例,這基本就是哲學的入門書籍了好吧,但是我大學同學能看的下去的根本就沒幾個,就別說看的懂了。

我父母初中學歷,思想相對開放一些,最近,在我外公肝癌晚期的情況下,不可避免的討論到生和死的問題了。但是我在這上面插句話,把父母都嚇壞了好嗎。

哲學這種學科,深入研究真的是很枯燥乏味的,二十多歲的我和別人說我再看中國哲學史,別人都當我腦子有泡。眼神里透露的意思滿滿的是「你有病吧」。

亂七八糟說這麼多,還是去好好學習,現在的狀況還是以學業為主,迎合主流的價值觀,把哲學當做興趣。可以看看《沉思錄》、《蘇菲的世界》,這兩本書,如果真的咀嚼透了,一般也就夠用了。高中畢業如果還有興趣的話,可以考慮深入學習。


你的父母不是討厭哲學,是怕哲學影響你學習。

這麼淺顯易懂的事還要問知乎,還和學歷掛鉤。

看來讀哲學真沒啥用。: )


16歲的題主你好

我也遇到過你的問題

我認為

或許下文能更好的表達你爸媽想對你說的話

「爸爸媽媽想這個問題想了幾十年也沒有答案,但辛苦工作一天以後,回家看到孩子努力學習,老人可以有安然的睡眠,就覺得一天都有意義了。很多問題的答案,是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積攢出來的,我們年輕的時候沒有機會讀書,所以希望你可以在學習中找到你的答案。」

如果我們能比爸爸媽媽看的更深更遠

也許我們有義務帶他們一起看看

至少在這之前

先證明你有能力


你和我的經歷有些相像,我父母也是這樣的,認為哲學是鑽牛角尖的東西最後不要去學。說自學哲學根本沒什麼暖用。拚命的給我灌輸他們的那些個人經驗

嗯,最後有些好奇的是你還在學哲學嗎?就我個人經歷,哲學學起來還是稍微困難的,比如些生僻學術詞各種主義意義本質根本都沒搞懂...這是我現在最愁的。

哈哈,再來一個補充,為了生存,以後能有好的工作生活家庭,足矣。恐怕父母是這樣認為的吧。


一般背背書應付哲學考試,而不是主動儘力思索的話,學哲學不會發瘋或自殺的。但有的哲學天才在進行哲學思考時,在思考極深端狀態中極有可能會發瘋或自殺。。。

所以,學哲學要慎重。。。。。。。。


他們害怕思考 因為思考會讓他們的世界觀崩潰


哲學的東西太難,而且不能賺錢。作為一個少年,很多思考肯定是錯誤的,而且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哪裡錯了。

很多人覺得哲學簡單,阿貓阿狗都能參合一腳。


從你描述的情況來看你是犯了懶病,家裡還窮。

哲學唯一的好處是裝X的門檻低,隨便看幾本書,記幾個名詞就覺得優越感爆了,你要是敢炫其他可以量化的行當,分分鐘被打臉。

然後你讀了點課外讀物,然後覺得比小學文化的父母高了不知到哪裡去了,不知道為什麼大專的老師也不理解你,這才是生活啊,哲學不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你不好好從書中找答案,不好好思考,居然跑到知乎來炫學歷,樓上那些裝X的,再不濟也是大學生在讀吧,只需要問他們一個問題: 光靠哲學到底能不能吃飽飯?


推薦閱讀:

知乎上那麼多挖坑不填的人什麼心理?
為什麼內斂的人不喜歡張揚的人,並且感覺張揚的人總是在賣弄。那個性張揚的人怎麼看那些內斂,話少的呢?
《冰與火之歌》里各個大家族分別有什麼劣根性?
心理學中的悲傷五階段是否科學?
電影《炙熱》:把苦難留在身後

TAG:哲學 | 心理分析 | 與父母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