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寺山修司及其作品?他的作品是如何拍攝的?


一句話,上帝賞飯吃。

有的人生來,就是鬼才。

-------------------------------------------------------

附:

寺山修司所有的作品,包括短歌、劇本、電影等等,每一個意向、情節、話語、環境,都是刻意為之,且有著其內在含義。

這個東西,以我現在的體量、知識儲備、經歷見識、社會層次,無法給出一個全量、系統的解答。但是,題主若是有關於作品細節的東西,我完全可以與題主一起討論。比如,為毛《死者田園祭》里的人物臉都塗著白面?

有些傢伙呢,他的東西,就是來觀賞、吸收,伴著時間、歷史、人類意識發展,其所蘊藏的力量與意識思想,更會令人心動。


問題好像有點泛。試試簡單地說一下自己的理解吧。

怎麼理解寺山修司?可分別從個人經歷和集體經歷來理解。寺山父親赴戰一去不回,母親在美軍基地賺錢養家,所以寺山是在母子家庭長大,但又不是一直呆在母親身邊。這對他的成長來講是一種缺失。而從寺山「這一代」的集體角度來講,共同經歷是:童年-戰爭期,少年-戰後初期(國家敗象,國民對國家體制的懷疑),青少年-日本高度經濟成長期,青年-日本1960年代經濟持續增長但出現社會動蕩的時期。不可否認社會大環境會對寺山產生影響。

如何理解寺山的作品?從內容來講,那就要從上面所說的寺山的經歷切入了。具體來講有幾個主題是經常被提到的,包括「戀母」「父親缺失」「左翼思想(這個我不肯定)」「反體制」等。如要更深入的分析,就要具體到作品中的表達和意象,比如「故鄉」「大海」「海鷗」「孤兒」「死」「時間」「記憶」等等等等,短時間很難總結。從形式來講,寺山的活躍領域橫跨俳句、詩、電影、實驗短片、舞台劇、電視劇劇本、小說、評論等,為什麼表達這個東西要選擇這種形式,我就不是十分清楚。

寺山的作品是如何拍攝的?不知你是想問什麼呢?如果是想了解電影學方面的,如角度和用光之類的,我就不大清楚。


寺山休司的電影可好玩了,雖然經常被人誤以為是在看AV。


電影不過是他表達內心情感的工具而已,情色也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劇情是否能吸引大眾更無關緊要,只要夠迷人就行。


推薦閱讀:

TAG:日本文化 | 前衛藝術 | 寺山修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