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的問題真的是缺少信仰嗎?以前的歷史某個階段的社會混亂沒有信仰的中國人平穩度過,這又是因為什麼?


有一種觀點,認為一個十年的文革、一個60多年的政權、一個90年的政黨,能夠把數千年的東西摧毀掉……暴力革命自夏商起,隨後三千年來一直周期性持續著,五胡亂華時,漢人十室九空,滅殺掉將近三分之二,而後隋唐亂,五代亂,靖康亂,崖山亂,滿清入關亂,中華大地的浩劫又有多少?文化滅絕了嗎?根源斷了嗎?

「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中華」、文革之後無中華,可想而知以後還有什麼的也是無中華……都不知道這個中華到底是啥了。

要說中國數千年的信仰,那到底是啥呢……儒?宗族?佛道?君臣觀?還是一些什麼真誠、善良之類的道德觀?這個概念一直都是挺模糊的。

物質社會出現的拜金潮估計會被人拿來說,不過早在司馬遷時期就已經明白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個利字道盡了人的本性:逐利;但因為古代生產力低下的原因,導致物質分配沒法留到下層,所以底層的人的慾望也就變得小了,畢竟吃的好前提應該是吃得飽。

我想起唐武宗滅佛,把全國大小寺廟拆掉,那些黃金佛像直接融掉煉金,充入國庫,而和尚們都被趕的趕、殺的殺,不還俗就得死,一時之間,整個大唐再也聽不到念經聲了,但是佛教滅了嗎?沒有……

中華文明本來就是這樣一瘸一拐的走過來的,誰認為它是走著正步的話,那才是有問題。


我只能說……

千年來沒有任何一個階段中國人沒信仰的……

而今的所謂「信仰缺失」,也不過是某種被迫接受的應該成為信仰的東西代替了其他的信仰,結果大家發現宣傳者都已經不信了而造成的。

但是民間信仰正在恢復中。

=======================================

中國古代人的信仰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個體系甚至可以用「兼容並包」來形容,而且其中並不衝突,而是分層次共存的。

1,」三教」與「三教合一」

就個人來說,我認為「三教」是中國古人宗教信仰的上層。「三教」即佛、道、儒,佛教為西來之度往生達極樂的「自我救贖」之教,道教是本土神仙方術與多神信仰並存的自修和功能之教,而儒家雖然到現在都很多人不承認是「教」,但有其經典,有其祭祀儀式,有崇拜的「神化人格」神明。

「三教」在中國皆有不少信徒,對中國古代文化和信仰體系影響最大,而且自唐以後,三教多有調和並融與相互借鑒之事,也即所謂的「三教合一」。

這三教之所以成為「上層」,主要指其信仰多不以「現實功能」為目標,而注重精神、道德層面的功用。

2,「民間信仰」和「官方權力體系的拓展」

民間信仰,之所以叫「民間」,也就是說其信仰的儀式多為民間自主自發的,而非官方確認的,這個官方不一定是政府,也可能是宗教的「官方」,而且目的較為「功利」。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可能與原始崇拜的「萬物有靈」有關,而在中國,也可以稱為是道教神明體系的一個民間分支。

民間信仰自有其特點,比如說,其崇拜的神明大多有地方性,而且很多都是當地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因其某些品質或者事迹而登神,然後在某地主司某向「功能」,或者變為一個地方的「保護神」。舉幾個不同地方的栗子:南昌萬壽宮崇拜的「許真君」,滅蝗神明「劉猛」將軍,福建山區的「三山國王」。

這些民間信仰,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特別的「民間」,就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有些民間信仰的體系,也是作為政府統治力的象徵,而從政治統治中心向偏遠地區不斷拓展,其中比較有代表的是「關公」「劉猛將軍「和」媽祖」這三位神明的信仰範圍的拓展,以及其」神明地位」被政府不斷的提升等。

3,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在中國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正式和正統的信仰,特別是明清後。其時,宗族制度向平民化發展,大量宗族組織規模不斷擴大,宗族組織形式開始模式化和標準化,祠堂、家譜、族產開始大規模出現,甚至在某些地方,「宗族」組織已經代替原有的「保甲」組織,成為地方基層的社會組織單位。

4,其他信仰

中國古代多民族國家的融合以及對外交往貿易中,不同的信仰紛紛融入到整個的信仰體系中,邊疆地區的特殊信仰,基督教祆教等的傳入等,都在中國信仰體系中佔有重要的部分。明清時,基督教曾經在中國南方佔有非常大的勢力,雖然後因清政府的抵制和封閉而式微,晚清民國間又有起色,這些在以前都是被人「忽視」的。

=============================================

這些是古人的「信仰體系」,但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即使現在,這些東西仍然是很多人的信仰,而且,在這個「信仰缺失」的時間點上,這些「信仰」其實正在不斷的想辦法拓展自己的勢力,如爭奪「市場」般爭奪著信徒。


信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這個問題首先基於怎樣看待信仰。

作為人,心裡都有一個地方是空的,需要創造它的那位造物主來填補。但不認識神的人,他們也能感覺到這種渴望,因此需要填補這塊空白的時候,他們試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比如吃喝、享樂、權力、毒品、性……高層次一點的,道德、情感、文學、藝術……再高層次一點的,哲學、宗教……但是,人心滿足了嗎?沒有!短暫的滿足之後是更大的渴求,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世界不存在能代替神的東西,如果你還沒有認識他,你的渴求永遠得不到滿足。

這個用來滿足人心的東西的最高層次就叫做信仰,真正的信仰則是真正的神。中國社會長久以來不認識這位神,在渴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轉向了許多替代品,眾多自詡成熟的人將權力視為神,視為根本信仰,視為可以捨棄一切而去追求的東西。還有很多種論調,比如「快樂至上」、「金錢至上」等等都是類似。但人在這些中只能得到短暫的滿足,唯有真正的信仰、真正的神才是一切答案的源頭。


首先, 在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歷來是憲法和法律所保護的重要權利,但公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應遵循三原則,即合法性原則、宗教與國家教育制度的分離原則、獨立辦教原則。你有權決定自己的信仰。

其次,在秦始皇滅七國之後,中國出現了「皇帝」這一稱謂。所謂皇帝,受命於天,乾綱獨斷。後漢武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皇帝實際上就是中國最高的神。東亞儒家圈都是如此,日本天皇至今仍是受命於天,朕既是神。而到了唐朝,佛教傳入中國,雖然遭到幾次「滅佛」,總體上歷代君王都是願意看到佛教傳播的。佛教教導人忍受痛苦,以便死後前往極樂世界。中國有那麼多的佛道教徒,怎麼可以說「千年沒有信仰」,lz的命題這點就是錯誤的。

第三,不論在任何世界任何地方,發生動蕩,都會引起或多或少的「人心不穩「。信仰是可以創造的,能夠使最快消滅動蕩的,不是神,而是統治階級。一個運轉健康的統治階級就是百姓的信仰,使其可以看到」生活依舊可以繼續"的希望。而宗教,只是給人希望的一種工具而已。康熙年間的三郎香會因為不能給與超過統治階級的「希望」而失敗;太平天國前期也因為超過統治階級給與的「希望」而成功。在美國大蕭條時期,民眾通過選舉來給與自己「希望」,而事實證明羅斯福政府是可以依賴的「希望」。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通過以上三點,可以證明lz的兩個疑問都是偽命題,不成立。


偽命題:真正約束的是法律,更重要的是經過千百年代代演化在民眾心中形成的法律意識

中國成現在這樣跟跟從古至今,中國法律的落後,法制觀念落後(很多客觀原因,不累述)

如果熟悉法律史,那麼你會驚人地發現,現在的法律基礎或是某些重要條款的原型早在埃及法典,雅典法律,羅馬法典時期便成型了,現代大陸法系,和歐美法系就是在這些法律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與時俱進創造出來的,也就是說,歐洲人的法律意識已經存在幾千年了。

中國法律。。。。。

舉個例子:

滅亡羅馬的日耳曼人可是野蠻人的游牧民族,連自己過去的歷史都不太清楚,文字語言什麼之類的都沒有考古證據,他們可沒什麼信仰,但在羅馬法的基礎上,他們創建了自己的法典,他們有法律的約束,造成行為的約束,成就了他們,現在的德國人就是個好例子

還有你說到信仰

你知道歐洲教會法也是現代法律開端嗎?內容詳盡的都能給個小國當憲法了。

信神,信道德,都比不上有個框框框住你,不讓你作惡,要是以為信仰能解決,那我的天,中國還不繼續毛教,黨教,全民普及,人手紅寶書,牢記鄧小平思想,三個代表精神,口念八榮八恥,再找個有領袖氣質的人物,召集大庭廣眾,不斷地-----重複,斷言,確信。很快就回歸文革了,你不信可以試試看,我說的方法行不行得通

稍微扯遠點:不要說人有思想,人有理性,在一個群體中,你的理性就廢了,不說文革,看看法國大革命就知道了


個人觀點,當然不是指所有。

中國人信仰歷史。西方人擔心自己死後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而中國人擔心的是死後後人會如何評價自己。武則天留了無字碑讓功過是非留給後人說,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飛流芳百世,秦檜遺臭萬年。批評秦檜說他背上千古罵名,而不會說:上帝會懲罰你的。


關於某些有關信仰及宗教的說辭的思維陷阱

思維陷阱多源於過於簡單化、直接化、標籤化等捷徑思維方式,以下是幾個常見的例子:

1、中國社會問題太多,道德崩解,是因為缺乏信仰

陷阱:道德≠信仰

社會問題有很多原因,中國社會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道德水平下降現象,其原因主要包括:

(1)經濟發展快,制度建設沒跟上。其實西方國家在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同樣出現很多類似的社會問題,資本追求利潤起來什麼都敢做,並非中國特色,而西方當時是有宗教信仰的。

(2)媒體發達以及互聯網的普及,使得曾經難以被公眾所知的事件紛紛暴露,給公眾造成道德水平下降的印象,也一定程度上對公眾起到了負面示範效應。

(3)政治思想上的限制導致精神追求受限,從而導致物質追求更流行,導致犬儒主義流行。

2、中國社會問題太多是因為缺乏信仰,應該推廣宗教/宗教勸人向善,所以應該推廣宗教

陷阱:信仰≠宗教

信仰是你的信任所在,是最終極的信念和行為準則,不僅指宗教。信仰包括原始信仰(神話傳說、先祖崇拜、圖騰等)、宗教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猶太教印度教等)、哲學信仰(中國哲學的道家、儒家等,西方哲學)和政治信仰(馬克思主義等,也可以算源自西方哲學)。中國也曾有儒教、道教,前者已經被消滅,後者規模不大且比較低調。

哲學是建立在理性、思辨的基礎上,講究邏輯,探求本質,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提倡獨立思考和判斷;而宗教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因素上的,提倡信。自由民主和平善良等等,都是理性結合人性的結果,反觀宗教,時常站在這些的對立面。

中國傳統哲學有完整的精神修養和為人處世的原則,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認為「人人皆可成聖」,追求天人合一等等。當今國人受科學教育較多,對傳統文化了解較少,不了解中國哲學,哲學思想缺失導致行為失去正確指導。

3、信仰自由,所以必須尊重宗教

陷阱:自由≠不允許限制和批評

宗教自由指在宗教方面每個人都有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包括信教的自由、不信教的自由、信這個教的自由和信那個教的自由等。宗教自由還必須以遵守法律為前提,包括不允許在非宗教場合傳教、不允許干涉他人信仰、不允許在教育體系內傳教等。非宗教場合傳教,是對人的不尊重,是違法的。傳教的被打上「有信仰」「善良」的標籤,反傳教的卻被認為是「偏激」「杞人憂天」,這不是傳教的阻力重重,而是反傳教的阻力重重。所謂宗教自由,最首要的是保護人們質疑宗教,遠離宗教,不受宗教約束,不受宗教評價的自由。出生即入教,無法接觸到其他思想的孩子,其實很可憐。

4、無神論者沒有信仰,容易道德墮落。

陷阱:無神論≠沒有信仰

無神論只是一種觀點,無神論者可以有宗教之外的信仰。無神論本身同樣能給人生許多重要的啟示,這些啟示有的可能跟某些宗教啟示相同,有的則完全不同:

一、追求真理,即使真理讓你不舒服。

二、不要僅僅因為你希望某件事是真的,就去相信它。

三、如果你要讓你的人生有某種意義,應該由你自己去尋找。

四、生命只有一次,要努力讓你的這一生過得有價值,不要寄希望於來世。

五、不要迷信外來力量,不要崇拜權威,要相信你自己。

六、與其盲目地服從某項道德規範,不如發現自己的良心。

七、對非常的現象要特別保持非常懷疑的態度。

八、僅僅因為某件事物很流行,並不意味著它就是真實的。

九、如果需要做出認定,就認定那些容易檢測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

十、所有的信仰都必須能夠接受質疑。

一個觀點:一個人必須先是人,後是信徒;作為人,就必須有與他人相處的理性;所以基於理性和人性的世俗制度和道德標準,應該先於宗教和戒律。宗教常常出事,就是因為很多信徒只有宗教而沒有理性,而很多宗教教義讓信徒對不信教者有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和傲慢,容易做出反人性的事情。

一個比喻:宗教就像是一套現成的操作系統,你只要相信和運用就行了,不需要問為什麼;哲學就像一本系統編程教材,告訴你系統應該具備什麼功能,應該如何實現。選擇宗教很方便,選擇哲學更理性。


誠如前面的朋友所說,千年來中國人並非沒有信仰,儒、釋、道,各種「民間信仰」「祖先崇拜」…… 但是能貫穿於中國歷史的信仰其實並不多,而且這個所謂的「信仰」不僅不純凈,而且傳承真的太難。試問封建統治者能允許一個比他地位還高之神靈成為人們心中信仰的對象么?他能夠允許宗教的法則和道德準則凌駕於帝國的集權統治之上么?集權統治的生命在於統一的社會、統一的思想,嚴刑峻法往往並不能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要想維護長期穩定統一的局面,一種合適的、迎合統治需求的官方意識形態非常重要(在現代社會大概也是這樣的),從法制上訓誡人們,遠不如從道德上訓誡人們更深入、更有效、更具有奴役性。

所以統治者們對人們的信仰各取所需,不斷改造、廢棄,有需則用,無用則廢,看看中國的歷史,從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董仲舒對儒家面目全非的改造、清代的卧碑禁令與極端的獨裁政治。漢武帝外儒內法,汲黯曾對漢武帝說:「內多欲而外施仁義」,漢武帝大怒而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信仰並不能稱其為信仰,而只能稱作一種官方意識形態,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在那麼長的封建歷史中沒有信仰中國人卻可以平穩度過。「信仰」只是被something else所替代了。

其實,封建社會的穩定和許多要素相關,每個朝代開始,往往都有一段比較清明的政治,社會漸漸從戰亂中恢復過來,在這個期間信仰大概是不怎麼重要的。等到社會繁榮,物質生活極大地豐富了,物質上的滿足也就促發了精神上的思考,這時候所謂的官方「信仰」也開始發揮作用了。對比西方,教會是獨立力量的存在,反而使得世俗君主的權利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他們的宗教,使得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逐漸划出了清晰的界限,世俗君主和宗教教皇各管一端,信仰也就自然形成了。


信仰不一定是宗教類。

信仰每個人都有,如果大家的信仰相同,那就是一個群體的信仰,這就是一個有信仰的群體,或者民族;信仰不同,無法統一概括,也不能說這是個沒有信仰的群體。

我堅信每個人生而有他的信仰,大的小的,有意識的無意識的,篤行著的不篤行的,被其他人認可而有存在感的,不被認可而被剝奪存在感的。

誰也沒有評判別人信仰的公平法則。這本來就是個互相矛盾和衝突的社會。


信仰又不等於宗教信仰。怎麼敢說千年來中國沒有信仰?再說了就是說宗教信仰中國人也不是千年來沒有。只不過從來沒有單一宗教壟斷很久罷了,尤其是流行的那幾個一神教。

有宗教信仰就一定沒有問題嗎?歷史上因為宗教而發生的愚昧的事情還少嗎?且不說因為宗教爆發的戰爭,無論歷史還是現代(以色列不是又在中東跟阿拉伯人掐起來了?)前陣子看報道一個愛爾蘭女人因為醫院不給她流產而死。她並非不想要孩子。但是孩子保不住了眼看要胎死腹中,能救母親的辦法就是引產。醫生護士卻基於天主教信仰而拒絕為她做手術。最後在孩子死去三天後她也死了。本來能夠挽救的生命啊。宗教真的是問題的答案嗎?


不能因為發達國家過去有信仰,(雖然現在發達國家還有信仰,但是只佔一小部分和宗教信仰文化而已)就說中國也需要信仰。 這是表面的。

由信仰產生哲學,由哲學產生科學。【科學才是社會進步的手段】。

過去發達國家不知道科學才摸索出信仰來解釋和改善社會與生活。這是發達國家走過的曲折道路 【宗教信仰】 。而慢慢形成現在發達國家【哲學和科學】的先進自由社會。

所以現在中國可以參考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成果,根本不需要愚蠢的去模仿重複別人的錯誤【宗教信仰】。完全可以通過學習普及科學來提高國民素質,推動社會進步。


其實很簡單,當時是很低層次下的度過,就好像大家都不清楚該怎麼過,最後湊活過, 但一旦有比較後,就很難這麼過了。 有的時候思路一變天地寬,思路未變兩頭堵。 也可類比一下,好像是天枰,兩邊各1g它也平, 兩邊各1kg它也平,但是兩邊承載的東西可是大不一樣。


LZ把「沒有信仰」改成「沒有統一的信仰」,就對了


哈哈,這裡先得說,這個問題已經越界了。王兄、李兄都不會正面回答,但他們都明白箇中奧妙。

宗教都各自信奉自己的「神使」。而且,自有宗教以來,十字軍東征、基督教天主教之爭、清洗女巫術士、猶太教渡過紅海,能說明深么?耶穌為什麼要被殺?

用金庸先生的話:聖教主鴻福無邊、壽與天齊、千秋萬載、一統江湖、萬歲萬歲萬萬歲。

只能這樣說了。

但有些是能說的,民間的宗教除伊斯蘭教有明確的教義外,其他都是純公司化的盈利集團而已,例如少林寺,他對「弘揚佛法」有一點建樹嗎。道教,如果出來「傳道」那他絕對不是,道教講求悟道--研究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以此來講,他不是一個社會機構,而是一個學術組織。


三教合一又沒出現過統一的信仰寄託,最多也就稱之為多元文化而已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