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空的意思就是說沒有自性,否定自性的存在,對嗎?

我看了寬謙法師的心經講解,寬謙法師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指的是「性空」
「性空」的「性」指的是「自性」,意思就是永恆的、不變的、獨立的,
「性空」的「空」沒有意義,就是一個否定詞,否定自性的存在。
「性空」的意思就是沒有任何事物是是永恆的、不變的、獨立的,
一切事物都在不停的生滅、變化、相互影響。
但是我看楞嚴經,裡面又說「自性」就是佛性,是人們心中本來就有、本自具足的。

我有點糊塗,到底自性是什麼? 「佛性」和「性空」有沒有矛盾?


法師的這個說法,是最常見的說法,當然是沒有錯。只是這個性空意,和小乘是共通的。大乘對其也有其它的說法。

若性空只是指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獨立的東西,這根本不是佛教的獨有之義。不信,你可以在街上隨便部一人看有沒有永恆不變獨立不改的東西?只怕絕大多數人也會答沒有。難道都證了空?

於大乘來說,自性這個東西是因執取而有。因為一切法只是從心而生。從心而生就談不上獨立不改,永恆不變。一法從心生時,並不稱其為法,但是只要我們要感知,即要賦予其一定的名字,作用,這個就稱之為自性。所以在大乘佛法來說一切法執即有其自性,不執即無。而這個空,即是說彼所執為無。你所執取的東西,並不是如你所說的有,而只是你的執取,所以說其為性空。即是說此執取,不真實,是如幻有。可以想像你在一場電影之中,電影中的東西全部本來是無意義的,只因為我人的分別,才產生了這是車,這是某人,這是某事的分別。這種產生於自心觀念的分別,即賦予了其自性。這些東西相對於,電影中的人來說可以說是真實有的。而相對於看電影的人來說,就可以知道電影里的人事物,都不是真實的存在。這種知道其不真實存在,知道其是假,即稱之為性空。從佛教看來,即是一切法都不是真實有,都是虛假的,都不過是妄執,因心而生。

而第二個,楞嚴所說的自性。是說的能生諸法的這個能生,這個能生是無時無地不在的。還是如上所說,電影里的人事物固然是假,但是這個能放映電影的東西是有的。只是電影里的人事物,是不可能感知到這個放映機的。再回到現實,等於說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發生的一切,都不過是如電影一般不真實的存在。但是這個能生這一切的東西,卻是存在的。但是這個東西,因為你在這個世界上所思所想所做,所見聞覺知都只是這個能生所生之法,所以不可能觀察到這個能生。也就是如上所說,電影中的人事物,不可能知道放映機的存在。頂多只能算是猜測。

最後,建議題主可以百度佛教詞典,這些東西都有定義。一詞多義,是很常見的事情。


佛告善現。

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法皆無有想 亦無無想。若無有想亦無無想。當知即是菩薩順忍 亦是修道 亦是得果 亦是現觀。

複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以無性為聖道。以無性為現觀。達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由是因緣。當知一切法皆以無性為其自性


「性空」,也就是其性本空,沒有真實的自性,是虛妄法,色受想行識都是「性空」,但不能因為色受想行識「性空」,就說能出生色受想行識的「空性」如來藏也是「性空」。為什麼說色受想行識「性空」呢?因為可以觀察到這些法都是有生有滅的,是被出生的,是無常的,不是恆常存在的,而「空性」如來藏是不生不滅的,正因為有如來藏不生不滅,才使得因果與輪迴得以實現。有一個譬喻,就像我們看到的大海,表面波浪起起落落,這些波浪都是依於有大海而說的,不可能說沒有大海而有波浪,如果說大海是「常」,波浪就是「無常」的,如果沒有一絲風吹動,就沒有波浪了,但是大海還是在的啊。

佛法是真實可證的,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是可證的,心經所說的就是這個不生不滅的真心如來藏,而經就像指向月亮的手指,真正的「持經」不只是讀誦書寫,而是實證,我們應該順著這個指向月亮的手指去找到月亮。

想了解心經的真實義,推薦中西書局出版的《心經宗通》這本書。

書籍目錄

自 序

引 言

第一章 《心經》在說什麼?

第一節 說眾生心故名《心經》

第二節 說菩薩心故名《心經》

第三節 說佛心故名《心經》

第四節 說種種心故名《心經》

第五節 《心經》是般若諸經的精華

第二章 《心經》與解脫道之關係

第一節 解脫道之意涵

第二節 出三界生死

第三節 無餘涅槃所滅之我

第四節 解脫之意涵

第五節 大乘二乘解脫之異同

第六節 《心經》與解脫道之關係

第三章 《心經》與佛菩提道之關係

第一節 佛菩提道之意涵

第二節 修證佛菩提智之法門即是佛菩提道

第三節 《心經》與佛菩提之關係

第四節 中觀之層次差別

第五節 《心經》所說如來藏是外道之神我、梵我?

第四章 《心經》與禪宗祖師公案之關係

第一節 禪宗公案之宗旨是什麼?

第二節 禪宗公案是從哪裡來的?

第三節 禪宗公案有深淺差別

第四節 《心經》與禪宗祖師公案之關係

第五節 八識、九識、十識之差別

第五章 《心經》之密意

第一節 觀自在菩薩之密意

第二節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之密意

第三節 度一切苦厄之密意

第四節 五蘊即是空、不異空之密意

第五節 是諸法空相之密意

第六節 菩薩心無掛礙之密意

第七節 三世諸佛依般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密意

第八節 《心經》之密意

附錄:群疑解析(答疑摘選)

附: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


在您現階段的理解範疇里,

可以這樣認為——

自性就是佛性,也就是空性。

我們的自性本空,證得了這個空性就能成佛,也就是每個人都具有的這個佛性。

至於性空的意思是不是就是否認存在

——並不是這樣。

依文解意,三世佛冤。

很多人聽到一個空字,就把自性啊,佛性啊。一切切啊,歸於了「沒有」。

從邏輯範疇來說,其實他是有一個「沒有」,這不是畢竟空,這還是「有」。

狹義來說,

佛說的意思是,這個集合里沒有任何元素,而把空理解為沒有的意思,是這個集合里有一個元素,而這個元素等於0,

所以,這就還落在了「有」的一邊,有一個「沒有」,依然還是「有」。

而佛說的空的意思,有兩層含義:

一個是遍滿,無所不在;

一個是不動,從來沒變。

那麼每個人有的這個自性,也就是都能成佛的這個性,也叫做佛性,

這個性質本身,是無所不在,也從來沒變過的。

所以,自性=佛性,自性是遍滿不動的,也就是是空的,也就叫做空性。


注意概念:空性≠性空,空性≠空相;空性=佛性=真如=第八識如來藏常住體性,空相=緣起性空=蘊處界法的緣起生滅不實的現象。而」自性「是指某樣東西的真實不壞的實在性——比如蘊處界的緣起法,就是不實在的,所以無自性;而第八識如來藏,是不生不滅的,所以有自性。這個真實心的體性真實存在,可以讓人在證悟之後,現前體驗祂的運作,但是祂的法相卻又是無形無色的空法,不是色法,不是物質的法,祂的「有」並不同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眾生的精神體──見聞覺知六識心以及思量作主意根第七識的有性所以又叫作空性。  

很多人分不清這幾個詞,究其原因,主要是拿著錯誤的、不完整的小乘法,卻當做大乘法來修學,認為佛法即是「緣起性空」,淪為斷見外道的思想。

真心第八識如來藏的空性才是究竟的依止,而不是依止祂出生的虛妄的緣起法。

應該要依不生不滅的第八識空性,來說蘊處界的緣生緣滅、無有真實不壞之自性(緣起性空),才是阿含解脫道的正說——而不是反過來說。

剛才 @李吉瑞菩薩的回答很充分,我簡單總結了下,請題主務必仔細閱讀思維。

推薦視頻: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一):第17-19集 (第17集)-虛空非空性

(講稿: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一):第16-20集)


第一種誤會佛法的人,就是用緣起性空來解釋般若,認為一切法緣起性空就是般若所說的空性,把空性當成法性是空無,不能了知空性與空相之真實義理;「空性」是說真心的法相是「空」,但卻有真實的體性,其性可用,稱為「空性」;「空相」是指空性所出生的蘊處界諸法,都是緣起緣滅,皆是因、緣和合而生,無常變異,終歸壞滅,無有真實不壞之自性,故又名緣起性空。如是「空性」為常住不滅,是一切眾生的真實依止,是可用之法。如是常住可用之法,經由參禪而找到祂,就會生起解脫及法界實相的智慧,這樣實證才有意義。而「空相」(緣起性空)僅是蘊處界諸法之一種現象而己,這種現象終歸於無,是生滅法,並無實體,是不可用之法;依於緣起性空所建立之涅槃有如空中樓閣,根本無法建立,純是想像之法;想像之法純屬妄想,無「實」可取。如是「空性」與「空相」二者之義涵有如天壤之別。 

  又蘊處界諸法雖是緣起性空,然卻依「空性」之如來藏而有,故阿含解脫道是依無餘涅槃中的本際如來藏而說蘊處界緣起性空,不是像印順否定如來藏而說緣起性空的。否定如來藏而說緣起性空,即是「斷見論」者,是外道,於佛教中不得名為「法師」。而《心經》的意旨在說真心空性與蘊處界空相非一非異之關係,又因真心與蘊處界和合運作,均是「空」的法相,故合稱「諸法空相」。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雖然皆是生滅法,但若不由「真妄合和」「非一非異」之關係與事實,吾人將無法依於五蘊而找到常住的真心。故學佛者不應執取五蘊中之任何一法為常住不壞我,亦不應捨棄五蘊去求取真心,這才是《心經》的原意。 

  《維摩詰經》云:「法不屬因,不在緣故。」第八識如來藏不是因緣所生之法,有因有緣所生之法,必會因滅緣散而斷滅。蘊處界都是緣起法,所以其性無常歸於空無,這就是前面所說的空相;而空性第八識如來藏,無始劫以來,從無一剎那斷滅過。第八識如來藏是一切法的根源,非是生滅法,所以祂無所歸,不可歸於任何一法;有所歸的法,必是生滅法。若離空性心如來藏,即無有蘊處界一切法等;因此,一切法不得離第八識空性心而有;如果說緣起性空的解脫道可以離開空性心第八識如來藏而修而證,則緣起性空的解脫道,與死後斷滅的外道論相同,也與自然外道蘊處界無因而有之緣起法相同,成為外道法。若無第八識空性,入無餘涅槃時蘊處界全都滅盡了,則一切都成了斷滅空,何異斷見外道的斷滅空?由這個緣故,不可從蘊處界緣起生滅變異之法,反過來解說不生不滅之空性心如來藏,那真是戲論。應該要依不生不滅的第八識空性,來說蘊處界的緣生緣滅、無有真實不壞之自性,才是阿含解脫道的正說。 

07 第五章 悟錯的知見

空性,就是講自性彌陀,即是我們的自心如來─ ─ 如來藏。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楞嚴經講記》第九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第一義空就是講如來藏空性,因為祂從來離蘊處界法,離六塵、離無明、離無明盡,不在一切法中,但祂出生了一切法;如此實證了,才能叫作第一義空智。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勝鬘經講記》第一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11月初版首刷,頁112。)、

空性,講的就是不空的如來藏,因為這個空確實有真實性,不是緣起性空,所以稱為不空如來藏;緣起性空是沒有真實性的,可是如來藏這個空,有真實性,所以不能說祂是緣起性空的空無。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勝鬘經講記》第四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5月初版首刷,頁261-262。)

  空性的意思則是說,如來藏有真實自性,不是想像法。真實自性的意思是說,祂能出生蘊處界等萬法,使得蘊處界具有緣起〈藉緣而生起諸法〉以及性空〈所生諸法其性無常故空〉的現象,祂這個自性就叫作空性。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勝鬘經講記》第四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5月初版首刷,頁266。)

空性乃謂一切有情各自皆有之常住心;以此自心能生有情之蘊處界,說之為心。佛愍世人著於有法,說之為空性,對治世人執有;但為對治斷見外道著於一切法空,亦於初轉法輪《阿含經》中及三轉法輪中說為有性——能生一切法。另外祂還具有空性,這個空性也是祂的自性之一。為什麼是空性?因為祂無形無色,也因為祂不落入三界六塵法中,所以是空性。為什麼不叫「空有性」?因為眾生執著有,所以不叫做有性,所以故意叫祂做空性。如果有個世界的眾生統統執著空,那就告訴他們「如來藏阿賴耶識是有性」。所以這個空性心,如果要具足的說,應當叫做「空有性」,因為祂也具足了能夠出生「三界有」的種子,因為一切眾生、一切的三界有,都是從祂而出生的。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宗門血脈》公案拈提第四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5年5月再版,及《起信論講記》第一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五刷,及《心經密意》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5月二版十三刷)

佛法的真實性,其實只是空性如來藏與有情互相交合在一起而產生的;如果不是蘊處界有,就沒有二乘菩提的蘊處界緣生性空,所以蘊處界有與緣生性空同時存在,互相交合在一起。菩薩實證二乘菩提這些道理以後,進而觀察空性如來藏與蘊處界有交合在一起,也觀察蘊處界有是如何從如來藏空性中生起的,由此而實證諸法如何由如來藏藉緣生起,而諸法確實無常而其性本空,因此實證緣起性空,不只是現觀蘊處界的緣生性空而已。然而緣起性空卻與空性如來藏及蘊處界有交合在一起,從來不分家,如同交蘆緊緊地綁在一起;這樣觀察出來時,空與有根本就是不分家的,根本就是同一家,所以就不再出現執空與執有的過失了,這時就是住在「空有二俱非」的智慧境界中了。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楞嚴經講記》第八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世尊又開示說:「你原來並不知道如來藏中含藏著的自性是能生色法的,而這個能生色法的如來藏卻又是真實的空性;如來藏心的體性是猶如虛空一般無形無色,卻是真實的色法,因為祂能出生色法,名為性空真色。」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楞嚴經講記》第五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如來藏心的妙真如性中本有無形無色的真實火性存在,山河大地宇宙之間的火性,本來就是共業有情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中的大種性自性的功能,所以火大的自性是存在於如來藏心中的;但火大的自性並無實體,純屬如來藏心妙真如性的大種性自性所生,所以是性空真火;雖然如來藏心中的火性無形無色而名為空性,但是這個空性所攝的火性才是世間真正的火。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楞嚴經講記》第五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如來藏妙真如性能夠運作大種性自性,這種六塵外的知覺性才是眞覺,而這種真覺正是真實底空性;也唯有如來藏妙真如性這種空性才會是真覺,與六識覺知心只能在六塵中運作底妄覺完全不同,所以 佛陀稱之為「性覺真空,性空真覺」。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楞嚴經講記》第五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舜若多性」是說空性,或者說虛空的不可壞性;藉虛空不可壞的體性,來比喻眞實空性的不可壞。「就好像虛空不可壞的體性一樣,也像是空性心的金剛性不可壞一樣,即使不可壞滅的虛空體性可以銷亡,而我阿難這個金剛心,是絕對不會動轉或退失的。」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楞嚴經講記》第五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虛空之性─空性─為什麼說是頑虛呢?是因為全無一絲一毫的功能或作用,只是一無所有──空無。(節錄自平實導師著《楞嚴經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3月初版首刷,頁42。)

佛在經中說:為了對治眾生執著世間有,所以說如來藏是空性。本來如來藏應依祂圓滿具足諸法的體性而叫作「空有性」,因為祂一方面具足了空性――體如虛空;而且祂的體性永遠都是清凈性,本來就在無生無死的涅槃之中,全無三界有的自性,當然應該說祂是空性心,因為祂根本不與三界有等煩惱法相應。可是祂在與三界煩惱不相應之中,卻又擁有出生三界有的自性,能夠執藏三界有的一切種子,也有大種性自性而出生與顯現三界有等種種法―三界萬法因此而出生―三界有都由祂出生,所以空性心如來藏又具足一切有,不是無性的名言施設法。因此應該說如來藏的自性是空有性――圓滿具足空性與有性。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楞嚴經講記》第八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

佛言空性者,乃謂眾生之第八識如來藏—無餘涅槃之本際。也就是實證第一義深入了解並深入思惟過後,才會知道法身是一種空性。雖然是空性,但是它是真實存在,不是像虛空、頑空一般地一無所有。什麼是第一義?也就是了義。說的是空性,但不是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的頑空。是指一切有情眾生生命的本源、根源,我們稱之為真如、真心、自性彌陀、菩提、涅槃、佛性、如來藏……許多名稱,這些說的都是同一個東西。所以空性者,非如印順、昭慧、傳道師徒等人所謂緣起性空也,乃謂自心真如之無形無色而有能生萬有之功德力用,名為空性,亦名空、識、真相識、如來、我、如來藏、無住心、非心心、所知依、阿賴耶、異熟識、實際、本際、自性彌陀、自心如來.....等無量名。因此,空性─涅槃本際之如來藏。自心真如之無形無色而有能生萬有之功德力用,名為空性,亦名空、識、真相識、如來、我、如來藏、無住心、非心心、所知依、阿賴耶、異熟識、實際、本際、自性彌陀、自心如來.....等無量名。

(節錄自平實導師著,《楞伽經詳解》第六輯、第八輯、《狂密與真密》第一輯,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及《念佛三昧修學次第》,佛教正覺同修會)

2、空性


楞嚴經中哪裡說了:「"自性」就是佛性,是人們心中本來就有、本自具足的」?

寬謙法師的解說是非常清楚,非常正確的!

題主請注意!好幾個回答是蕭平實的托。

更多的是,都自以為見地高過寬謙法師,顛三倒四地賣弄名相。其實「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癡」而已。


心,有真心妄心之分。

(緣起)性空,說的是妄心。

自性、空性、佛性,三個詞的側重不一樣,不完全等同,但說的都是真心。

每位眾生有八個心,或者叫八個識,所謂「八識心王」是也。

真心=第八識如來藏

妄心=前七識(七轉識)

南無佛法僧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搞得這麼複雜。

第一個法師講的性空的性,指的是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東西,也就是主宰意,比如這個桌子,是由木料和工人再加上有這個需求等等因素因緣和合而成,各種緣起的條件所促成,並非是這個桌子在沒有緣起的情況下,自己組合而成,所以它當下是性空的,正因為是性空,才有生滅,這是在俗諦層面。在真諦層面,沒有生滅,沒有這個桌子的實實在在的個體存在,而在中道層面,既不停留於有也不停留於無,離開了有無,非有非無,亦非有亦非無等等的對待,是佛的境界。

第二個《楞嚴經》的自性,是指的自性天真佛,也就是我們本具的佛性,也叫圓覺妙心,這個心無形無相,遍一切處,如如不動,不來不去,也叫如來。

佛性和空性的關係

佛性也是空性,但是空性中還有靈知靈覺的心性,能生一切智慧、一切妙用,無情只有空性,沒有辦法產生有情的種種作用。


自性是甚麽? 佛性和空性有沒有矛盾?

這兩個問題要先了解何謂自性?

樓主用了心經兩句作為引子.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法師回答是空性是沒有錯的. 是對的. 一切法, 一切相, 皆因緣而生. 因緣生,因緣滅,無實自性. 故說明為空性. 所以色是空性的內容, 空也是空性的內容. 不然就不能容萬物. 不能生妙有. 這一句是在說明一切法. 一切現象的真相是空性的展現.

在這一句中的空性. 在說明相無實自性. 沒有真實永恆不變的事物(色), 也沒有永恆不變的空. 因為所有相皆是色空不異的. (心經接著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好了. 了解了心經這個空主要在說明相用的空性後. 我們來了解一下佛性, 自性. 這是心性部份了.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說明一心生二門. [心真如門], [心生滅門]. 由這二門再引伸說明[心性相用]. 佛性, 自性是在說明心性部份.

所以樓主問題的自性. 就是心性的部份, 不要跟說明因緣空那個空性混淆. 所有法都是方便指引. 不要執取名字相. 這個先要了解.

心真如是本自具足的. 六祖慧能大師開悟後說: [何其自性本不生滅 ;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不動搖 ;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 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 這幾句已經詳細告訴一切眾生我們心性就是這樣的內容.

如可以這樣了解, 那空性跟佛性又怎會有矛盾呢? 何其自性本不生滅. 就是空性的立場. 生命不因為因緣而生, 故不滅. 這個生命本覺的立場就是這樣清淨圓滿的.


萬法的自性是空(沒有常在的真實存在性,有的只是幻性,並不是沒有幻性),法身的自性也是空,但萬法是有生有滅的性空、或空性,法身是不滅不生的空性、或性空,若能深知萬法的性空,就可能明見到法身空性,若能明見到法身的空性,就得到了成佛的皈依本性,這成佛的本性就喚作佛性!


實名反對 @趙慶光的回答 我兒子也許是個傻瘋子 不過我看這個人水平也高不到哪兒去

楞嚴經中哪裡說了:「"自性」就是佛性,是人們心中本來就有、本自具足的」?

寬謙法師的解說是非常清楚,非常正確的!

題主請注意!好幾個回答是蕭平實的托。

更多的是,都自以為見地高過寬謙法師,顛三倒四地賣弄名相。其實「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癡」而已。

反對的原因

1 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益生癡

應為

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

經文不熟

2 其上下文為 引用不全 《雜阿含》39:「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陰)攀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色、受、想、行)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3 原始佛教對「名色」的定義

 隨佛法師Bhikkhu V 眕asama著

選錄自 《原始佛法與佛教之流變》? 2010

一、「名色」原義之釋疑

佛陀教法的核心是「十二因緣」,見「十二因緣」是為「見法」、「正覺」,也稱為「見佛」。見《雜阿含》296經1、《毘尼母經》卷第四2:

「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緣生有老死),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

「阿難!若人見十二因緣,是為見法,亦得見我。」

在「十二因緣」中有「名色緣識(n mar 眕a-paccaya vi?? na),識緣名色(vi?? na-paccaya n mar 眕a)」的教導,而「十二因緣」提到的「名色」,指的是甚麼呢?這問題一直是佛教分裂以後,部派之間爭論的主要議題之一。在後世分化的各部派中,有將「名色」說為名聚及色聚3,又有說是尚未長出六根的「受精胚胎」4,或者認為「名色」是「色、受、想、行、識」等五陰5,又有學者以為是「色、聲、香、味、觸、法」6,對於「名色」的解說是非常的分歧。如果要探究此一課題的真相,應當從各部派傳誦的古老經說中,依據當中共同的說法來勘定。

釋迦佛陀對於身心活動,是以六根、六境為緣而有六識(六觸入)來說明。見於大正藏《雜阿含》214經7、《相應部》『六處相應』93經:

《雜阿含》214:「有二因緣生識,何等為二?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眼、色因緣生眼識,彼無常,有為,緣生。……此三法和合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相應部》35.93:「諸比丘!緣二法而生識。諸比丘!如何緣二法而生識耶?以眼與色為緣而生眼識。……凡此等三法之合會、集結、和合,諸比丘!稱此為眼觸。……以耳與聲為緣而生耳識……以鼻與香為緣而生鼻識……以舌與味為緣而生舌識……以身與觸為緣而生身識……。」

將六根、六境為緣而有六識,因為根據古老經法的共說,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是色法,色、聲、香、味、觸等五外境也是色法,另為意根所緣的法境,是精神活動的受、想、行等非色的名法,所以六根與六境總稱為「色、受、想、行」等四取陰。在此之下,六識依六根、六境之緣而生,又有用五陰來表達說為「識依色、受、想、行住」。見大正藏《雜阿含》39經8、南傳《相應部》蘊相應54經:

《雜阿含》39:「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陰)攀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色、受、想、行)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相應部》22.54:「諸比丘!於色封滯而住識者,以色為所緣,止住於色,近依喜而住,生長、增廣。諸比丘!於受封滯而住識者,乃……近依喜而住,生長、增廣。諸比丘!於想封滯……乃至……諸比丘!。諸比丘!如說「我離於色、離於受、離於想、離於行,而施設於識之來往、死生、長益、廣大」者,無有是處。」

此外,因為六根與六境總稱為「色、受、想、行」等四取陰,而法境的受、想、行是為非色的名法9,所以「色、受、想、行」簡稱為「名、色」。因此,六根、六境為緣而有六識的說法,又有說為「名色集則識集」,將六根、六境為緣,轉說為「名、色」。見於大正藏《雜阿含》41經10、《相應部》『蘊相應』56經:

《雜阿含》41:「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身,如是識身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謂名色集是名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

《相應部》22.56:「諸比丘!以何為識耶?諸比丘!六識身是[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諸比丘!此名為識。依名色之集而有識之集,依名色之滅而有識之滅。」

由於緣六根、六境而有六識,根、境、識俱足名「觸」,所以將六根、六境為緣,轉說為「名、色」的說法,在《雜阿含》又有「識」與「名色」生「觸(根、境、識三者具足)」之說。見大正藏《雜阿含》294經11、《相應部》『因緣相應』19經:

《雜阿含》294:「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相應部》12.19:「諸比丘!被無明所覆、渴愛所繫之愚夫,生如是之(識)身,依此(識)身與外之名色,如是依此二者,有觸、六觸處。」

由以上諸經可知,《雜阿含》及《相應部》中的「名色」,是指「六根、六境之緣」了。後世的部派佛教,有以為「名色」是受精胚胎,或說「名色」是色、受、想、行、識等五受陰,又如分別說部有主張是名聚及色聚,都是和傳統經說有著難以契合的差異。

二、「名色」之異說、異義

在說一切有部傳誦的《相應阿含》(誤譯名為《雜阿含》)中,另有「名色」是色、受、想、行、識等五受陰的見解,造成《相應阿含》的傳誦,在「名色」的解說上出現自相矛盾的問題。見《相應阿含》298經:

《相應阿含》298:「云何為識?謂六識身: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緣識名色者,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說名,是為名色。」

根據說一切有部《相應阿含》298經的說法,「名色」是色、受、想、行(又說為思)、識等五受陰,將「名色」改為「色、受、想、行、識」,完全是不通的說法。因為在《相應阿含》41,298經都說到「識是謂六識身」、「名色集是名識集」,而《相應阿含》288經提到「十二因緣」的名色與識時,說到「名色緣識,識緣名色」。試問:如果「名色」真是「色、受、想、行、識」等五陰,那麼「名色緣識,識緣名色」也就是「五陰緣六識,六識緣五陰」,這要作何解?這不成為無解、不通的玄題嗎?

但是在分別說系銅鍱部《相應部》中,同樣傳誦此經的《相應部》『因緣相應』2 經,則有不同《相應阿含》298經的說法。見《相應部》『因緣相應』2 經、『蘊相應』56 經;《相應阿含》41經:

《相應部》12.2:「諸比丘!何為名色?諸比丘!受、想、思、觸、作意,以此謂之名;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之色,以此謂之色。如是此名與此色,謂之名色。諸比丘!何為識?諸比丘!此等有六識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

《相應部》22.56:「以何為行耶?諸比丘!六思身是。[謂:]色思、聲思、香思、味思、所觸思、法思是,此名之為行。依觸之集而有行之集,依觸之滅而有行之滅。」

《相應阿含》41:「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

在銅鍱部傳誦的《相應部》『因緣相應』2 經,保持了「名色」是「色、受、想、行」的說法,但又增說了「觸、作意」。『因緣相應』2 經將「名色」在「色、受、想、行(思)」之外,增說了「觸、作意」,是無法契合『六處相應』93經的「緣二法(根與境)而生識」、『蘊相應』56經的「識為六識身;依名色之集而有識之集」與『因緣相應』12 經「名色緣識,識緣名色」的說法。「名色」的內容增說了「觸、作意」,這應是部派自增的新義、新解,勢必造成自說不相合的問題。

註解:

1.見大正藏《雜阿含》296經;南傳《相應部》『因緣相應』SN 12.20經

2.見《毘尼母經》卷第四:參大正藏T24 p.820.2-13~14

3.見婆藪盤豆造《俱舍論》卷四『分別根品第二之二』:參大正藏 T29 p.18.2-20~24;187.2-2~6

「色聚極細立微聚名,為顯更無細於此者。此在欲界無聲無根,八事俱生隨一不減。云何八事﹖謂四大種及四所造色、香、味、觸。無聲有根諸極微聚,此俱生事或九或十。有身根聚,九事俱生。」

「何者為名聚等?偈曰:名句及字聚,號言文總集。釋曰:此中名謂所立號,如色聲等;句謂所立言,隨量能成就所欲說義。如有為皆無常,如是等。」

4.見《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參大正藏 T27 p.119.1-5~8

「云何名色﹖謂結生已未起眼等四種色根,六處未滿中間五位,謂羯剌藍、頞部曇、閉屍、鍵南、缽羅奢佉,是名色位。」

5.見大正藏《雜阿含》298經

「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說名,是為名色。」

6.見日本學者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一書所載

7.見大正藏《雜阿含》214經;南傳《相應部》『六處相應』SN 35.93經

8.見大正藏《雜阿含》39經;南傳《相應部》『蘊處相應』SN 22.54經

9.見《大乘義章》卷四:參大正藏 T44 p.547.2-5~8

「言名色者,心從詮目故號為名,身形質礙,稱之為色。良以心法冥漠難彰,非詮不辨,故從詮目說以為名。故楞伽云:以名宣說無色四陰,故說為名;色相形現可以現見,當相名色。十二因緣通而論之,皆是名色,良以此支色心始具,名色相分段故偏名支。」

10.見大正藏《雜阿含》S 41經;南傳《相應部》『蘊處相應』SN 22.56經

11.見大正藏《雜阿含》S 294經;南傳《相應部》『因緣相應』SN 12.19經


個人的理解,性空,不是說這個空是對性的否定,而是說,這個空是性的一種屬性和狀態。

比如,一個杯子,裡面裝滿水,你可以說它滿了,如果把水都倒掉,它是不是就屬於空的狀態呢?

貌似是這樣,可所謂的空杯子,它不也是裝滿了空氣嗎?從這個角度看,空杯子恰恰是滿的,而不是空的。

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並不是說一切有形的物質和現象都是不存在的,都是虛無縹緲的,都是否定的,它們確實都存在,但由於我們的自性不應該被這些凡塵俗事牽掛,所以我們應該在自性的角度把這些事和物看空。所謂的有形色相,不過是虛的,而我們的無形自性才是實的。

如果把空理解為否定,或沒有,那倒是把這個「空」具象化了。

另外,所謂的自性,就是人的天生屬性。人的天然屬性是帶有佛性的。

你可以去看看初生的嬰兒,他們是沒有你我觀念的,沒有自我觀念的,也就沒有了我執。

而佛性,恰恰是要摒除人對「我」這個概念的執念。

從這個角度來講,每個人的自性里,都包含了佛性,所以人皆可成佛,但人的佛性被我執所迷惑,所以就要通過自我修鍊,把「我」去掉,但這又何其難?!


修行不夠,無法回答。


「性空」的「空」沒有意義,就是一個否定詞,否定自性的存在。

非也,心經的「性空」,即「諸法空相」,這個空是實相,是絕待,是三諦圓融之空,是不但中。如果說僅僅是否定的意思,那只是但空,判教屬藏教,離心經的境界差十萬八千里。

因為讀了幾遍天台宗法師的心經述解,便來賣弄了,但是肯定說得不好,甚至不對,不如去讀佛言祖語,那是肯定沒錯的啦~

【思維導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解 V2.0 - 可修在賣弄 - 知乎專欄


一個是二轉FaWheel的內容,一個是三轉FaWheel的內容。兩處的自性當然不能看作是同一個。

你可能對寬謙的講解理解錯了,如果一個事物有自性,那麼這個事物就應該是永恆的、不變的、獨立的


自性一詞不同宗派和語境不同,中觀所言的自性不同於禪宗所言的自性。濟群法師有篇《漫談自性》,清楚說明了幾種不同的自性的含義,您可以搜一下讀一讀。想研究義理,這個一定要分清楚。

另外,佛性一樣可以「空性」,因為所空的那個自性並不和佛性意義重合,所以不要畏談空性,華嚴經里說「性空即是佛」。


法師的講法往往都會有側重點,是在一定語境下進行的講解。離開語境以後去分析,可能會產生對立。


您好,勝義諦和世俗諦。勝義諦也即空性,本體不存在,包括,你,我,桌子,柱子,乃至菩薩,佛陀等遠離四邊八戲,通通都不存在。當然以上描述這些在顯現上是存在的,二者不可以分開,也不可能分開。當我們觀察一切顯現的東西,一張桌子,分析到最後,桌子的本體就沒有了,現代科學的物理學的最小分子也不能斷定,無窮小,不可說。但是這張桌子從顯現上就真正在我們眼前,是不是很神奇呢,如夢似幻。


推薦閱讀:

現在的佛弟子還需要修習禪定嗎?
如何理解《金剛經》中: 若干種心如來悉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謝謝!
遇到逆境時會有精神崩潰的體驗,但逆境解體之後又沒了,這是怎麼回事?
禪修後,出現這些反應是正常的嗎?
學佛了覺得人生都是假象,可以偷懶了。慢慢發現好像一點懶也偷不到?

TAG:佛教 | 佛學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