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廠、七聖廟、妙峰山:10部2017年影視人類學優秀影片

2017年中國民族學學會影視人類學分會年會舉辦了第2屆學會獎評議。影視人類學學會秘書處組織的專家評審從36部入圍作品中,評選出中國民族學學會影視人類學分會「學會獎」獲獎的10部紀錄片。分別是:《神聖的治療者》《喜馬拉雅天梯》《卯節》《七聖廟》《毛坦廠的日與夜》《魂歸何處》《妙峰山》《祖魯》《北灣祭事》《姑婆》。

10部2017年影視人類學優秀影片

1.神聖的治療者

59分鐘,編導:雷亮中 攝像:龐濤 雷亮中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攝製,2014

影片是關於僜人的信仰與醫療的專題民族志影片,是喜馬拉雅山地民族影像民族志研究項目成果之一。影片通過當地僅有的巫師色畢為僜人婦女鄧紅羊的治療儀式出發,展現僜人傳統治病儀式過程和當地人的信仰與疾病觀念,醫療選擇及其實踐。同時,影片也力圖表明當地人日常醫療實踐深受傳統信仰觀念和現代醫療資源分布這一結構關係的雙重影響。僜人信仰為萬物有靈。信仰的幾個層次:德;打洛等。

其中,「德」是僜人規模較大送鬼活動, 送所有的大鬼,也有豐收慶祝祈求平安之意,舉辦時間不固定,因耗費巨大(殺牛,牛也是財富象徵),也能為舉辦者贏得社會聲望;「打洛」則是指為去世的死者舉行的送鬼活動,殺豬殺雞,目的是將死者的靈魂順利送到,以免找活人的麻煩。有時,同姓家族也可以集中為本家族死者舉辦此儀式;還有就是為病人、產婦、搬遷等舉行的送鬼活動。

在僜人的觀念里,鬼導致人生病,「送鬼」治病是十分重要方法。同時,現代醫療在僜人現實生活中有著重要影響。本片僅有的(來自印控區)巫師色畢對僜人婦女鄧紅羊治療儀式出發,展現僜人傳統治病儀式過程和當地人的信仰與疾病觀念,醫療選擇及其實踐。同時,本片也表明當地人日常醫療實踐深受傳統信仰觀念和現代醫療資源分布與經濟這一結構關係的雙重影響。片中僜人婦女達卜羅紐·鄧紅羊腰腿疼痛,有時甚至無法行走。她去當地縣醫院做了檢查和治療,但卻沒有任何療效。縣醫院醫生建議她去內地(如成都)去治療,否則有癱瘓風險。然而,這意味著需要巨額的醫療、長距離交通、食宿等費用語言以及語言、文化等方面的阻礙;巫師色畢也認為她得了 「教麻努」病,需要「送鬼治療」,否則會癱瘓。

鄧紅羊是從夏尼村的達卜羅妞家族嫁到新村的德勒·美友夏。她娘家達卜羅紐家族曾經舉行過大規模的殺牛(豬)送鬼活動(如「德」、「打洛」儀式)。隨著當地大巫師(「瓜」)消失,後人因為經濟原因和缺乏儀式主持者而中斷了這些祭祀和供奉的「送鬼」活動。已經中斷的儀式導致了大鬼(「教麻努」)影響後人主要是家族女性得病。這種從家族緯度的傳統信仰(殺豬送鬼的傳統義務中斷或者破壞祭祀場所驚擾鬼神)是關於疾病本土文化解釋。因而,在送鬼治病儀式過程中需要鄧紅羊本家族(達卜羅紐家)提供部分儀式物品(比如雞爪谷酒、錢)為病人「送鬼」,病人才能康復。同時,儀式中的祭品的文化象徵意義(小到大遞進,鬼/病人/巫師共享豬的八個部位、生熟之分,家族性,責任與義務,食物的分享等)可以看到當地的信仰和社會關係以及巫師傳承中斷對家庭以及個體的重要影響。


2.喜馬拉雅天梯

88分鐘 導演: 蕭寒、梁君健 編劇:梁君健

出品:杭州潛影文化創意

建於1899年的上絨布寺位於珠峰北麓,距峰頂約20公里,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廟,相傳蓮花生大師曾在此修行。阿古桑吉是寺中唯一的僧人,他將珠峰視作空行母的化身,人類不應當打擾她,但他的兒子卻是一名畢業於「西藏登山學校」的出色高山嚮導。這所全球唯一持續招生的登山學校主要面向珠峰腳下的兩個縣招生,目的是花四年時間把牧民的孩子培養成勇敢堅毅的高山嚮導,他們將在每年僅有幾天的登頂期到來之前鋪路、修保護繩、搭建從大本營到8400的所有營地、搬運物資和行李,給登山者專業協助,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登山客的安全,好讓他們不斷突破自己,前往獨自無法抵達的高處。


3.卯節

45分鐘,編導:張小軍 拍攝時間:2015年8月

出品: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貴州荔波水族卯節——卯節,是《中國節日影像志》子課題項目之一。水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黔南州三都縣和荔波縣境內,其節日主要有端節、卯節和艾節等,端節和卯節為地域的循環節日,具有通過節日和祭祀儀式結成地域聯盟的明顯特點,有「中國的庫拉」之謂。不同地區的村寨有各自的節日循環圈。端節主要分布在三都縣都柳江流域,卯節主要分布在荔波縣樟江流域。水族有「過端不過卯,過卯不過端」的習俗,即過端節的村寨聯盟不會過卯節,而過卯節的村寨聯盟不會過端節。

端節分為七個批次。每個批次的節日是由幾個村寨聯盟共同組成,有二十多個村寨參與,以此為基礎形成一個更大的地域共同體循環交換圈。卯節分為四個批次,有十多個村寨參與;在樟江流域形成一個四個批次的節日地域共同體。這兩個節日濃縮了中國西南和東南地區一些具有循環特點的節日,如侗族的三月三,漢族的端午龍舟巡賽,苗族的鼓臟節等。這些節日循環促進地域聯盟,反映出中國民間社會的集體智慧。在人類學中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4.七聖廟

62分鐘 朱靖江 鬼叔中 聯合導演

攝像:鬼叔中,朱靖江,陳汝輝,張子介,張鳳英,陳瑤,黃凱恆

出品: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福建省寧化縣安樂鄉夏坊村至今保留著游儺習俗,每年農曆正月十三日,夏坊村的吳、夏、賴三姓村民都要前往村中的「七聖廟」,請出供奉於廟中的「七仙祖師」面具,裝扮成面目猙獰的儺神在夏坊各自然村進行全境巡遊。儺神所到之處人人稽首,「儺神」手執竹須左右揮舞,為社區追瘴驅鬼,為子民祈福延祥。夏坊村的游儺習俗保留了儺文化的原始韻味,它的組織實施過程反映出地方宗族社會潛藏的矛盾衝突以及它自我調節的方式。時至今日,「七聖游儺」廟會已演變成夏坊及周邊客家地區一項重要的節慶習俗。


5.毛坦廠的日與夜(上、下)

50分鐘+ 50分鐘 編導:賈丁

出品:中央電視台

在中國,高考,每年一次,周而復始;舉國上下、命運攸關。它是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的考試,是觸及千萬個中國家庭神經的考試,更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考試。毛坦廠,大別山麓的一個不到3萬人的小鎮里,外來的復讀生和陪讀家長接近2萬人,本地人卻成了少數族群,毛坦廠鎮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高考鎮」。

毛坦廠中學,復讀生8000多人,應屆生3000餘人,佔全體在校生的近一半,號稱「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校牆將世界一分為二,牆內是如流水線般的課堂,補習中心的班主任程曉東帶領160多位高考補習生為再一次的高考衝刺,補習生何飛從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到公然反抗,最終和目標失之交臂。校保安隊長吳俊和應屆高三生吳世康是一對相處並不融洽的父子,升入高三,吳世康的成績從全校前300名一落至3000多名,父子矛盾一觸即發,在父子的努力下,吳世康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考上全國重點大學。

在毛坦廠中學,高考倒計時牌從140天到100天、到58天、28天、0天,備考的緊迫感時時壓迫在所有師生和家長的心中。 在「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里,內心的廝殺和身體的無影搏擊掩映在每一年的280多個日與夜中。


6.魂歸何處

57分鐘,編導:王寧彤

2017年,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中國傳媒大學聯合製作

1994年,一群在中國生活了十四年的越戰後寮國的苗族難民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他們選擇了靠近中國邊境的琅南塔省哈瑤村定居,並以在中國學會的橡膠種植技術換得了寮國的身份。中國的巨大橡膠市場,讓這個村逐漸成為寮國最富有的村寨之一。

從中國中原一帶到東南亞再到世界各國,苗族的歷史幾千年來就是一部遷徙史。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革命戰亂,世界性移民,全球化浪潮,以及崛起的中國經濟在改變著寮國邊界苗民的生計方式,重塑著他們的流動的認同。

影片記錄了這個苗村2016年的苗族新年慶典,回歸難民韓冉雄家,老大不僅是巫師,還割膠、做中文導遊;老七在中國念書,是27歲未嫁的老姑娘;侄子是回村找媳婦的美國苗族……世俗的生活與神靈的信仰在苗歷新年的村寨中交織,節日濃縮的時空讓人們團聚在一起,「想像的共同體」分享著流動的記憶,傳統的儀式以及生活的變遷,展現了大時代背景下跨境苗族的生活狀態以及精神訴求……


7.妙峰山廟會四百年的歷史

118分鐘,編導:范華 攝製時間:2015年

出品: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北京妙峰山廟會——妙峰山廟會 四百年的歷史,是《中國節日影像志》子課題項目之一。妙峰山廟會是華北最隆重的朝山進香的宗教活動,從農曆四月初一到十五有十幾檔香會來表演,在山頂上也有很多茶棚專門為香客提供饅頭、粥、茶水等。廟會的第一個重要儀式叫「開山」,開山儀式從子時開始,有上千個香客來燒頭一炷香。范華先生近二十年來一直在研究妙峰山的廟會,他對參加廟會的文會(茶棚)和武會的會長(板兒頭)也很熟悉,幾乎認識所有住在妙峰山當地的村民,他們都非常了解香會的歷史。

這部影片用影像表現出古往今來廟會的傳承和連續性。如今,在妙峰山廟會還可以看到十多檔香會。如:開路會、五虎棍、少林、中幡、地秧歌、高蹺秧歌、小車會、旱船、太獅會、花壇、天平、石鎖、雙石會,還有很多其他的,比如:八仙會、修道會、竹馬、跑驢等等。


8.祖魯

56分鐘,編導:劉湘晨 拍攝時間:2015年2月

出品: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新疆蒙古族祖魯節——祖魯,是《中國節日影像志》子課題項目之一。祖魯節是蒙古族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10月25日,每到節日信眾們均通過點燈的方式以此紀念藏傳佛教格魯派宗喀巴大師的圓寂日。影片記錄了彭才和才才一家人和鄰居巴登才次克,在喬格隆爾冬牧場過冬期間過「祖魯節」前後的生活和節日過程。


9.北灣祭事

47分鐘,編導:王海飛

出品: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中心

這是一部反映游牧民族傳統信仰的存在和表現、與宗教的關係以及現代化背景下民族群體對信仰儀式記憶與建構的影片。郭強是湖邊子村今年推出負責祭祀鄂博儀式的「頭星」。也是本片的主人公。湖邊子村地處河西走廊中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鄉,這裡的裕固族世代游牧,近幾十年來逐漸定居,很多人由牧民變成農民。

湖邊子村的鄂博叫北灣鄂博,是村裡唯一的鄂博。祭祀鄂博儀式是湖邊子村裕固人傳統的信仰儀式和民間節日,1958年後中斷,20世紀90年代末,在村裡一些老人的主持下又恢復起來,每年一次,農曆二月初二舉行。裕固族各部落或傳統村落都有自己的鄂博,但湖邊子村的鄂博有一些特殊,最大的不同是儀式過程中要以傳統方式宰羊並將羊頭、羊心獻祭,將羊血潑灑於鄂博之上,當地人稱其為「紅鄂博」或「葷鄂博」。

「頭星」是祭祀鄂博儀式中的關鍵人物,負責儀式準備、儀式過程和儀式後的交接,為輪流負責制,由群眾共同推選產生,多是村落中能力較強、認真負責的年青人。本片以2017年湖邊子村選出的「頭星」郭強為主要人物線索,通過記錄鄂博修葺、建設和祭祀的全過程,呈現出鄂博祭祀儀式在恢復過程中裕固族人的文化心理表達。影片將不同時期鄂博祭祀儀式中核心環節的影像並置,嘗試通過持續的影像記錄與比較,展現湖邊子村的裕固族人對儀式核心環節的群體記憶與建構,闡釋古老的游牧民族在今天的自我認知與文化變遷。


10.姑婆

92分鐘 編導:楊宇菲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清影工作室 2016年6月出品

影片以客家農村一位獨身修行守齋堂的齋姑為拍攝對象,拍攝了雲香姑婆所經歷的齋堂倒塌、拆除到重建的一年四季,呈現了客家女性的公共空間。影片紀錄了齋姑群體的宗教信仰、社會互動,探討在男權為主的客家社會中女性如何利用宗教實踐走出家庭並獲得社會資源,追求女性主體性。通過口述生命史、遁世修行的生活,呈現出客家女性在隨歷史洪流跌宕的一生中所迸發出的生命力量、豐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對命運、生死、孤獨、傳承等主題的情感態度。

本文轉載於微信號「視覺人類學觀察」(ID:mucvac)

作者:張小敏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加微信?aotujing-doc 進紀錄片分享群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推薦閱讀:

重構?抑或解構?——讀《華夏邊緣》
善意的謠言 | 人類學研究筆記 vol15

TAG:紀錄片 | 人類學 | 文化人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