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貝母嬰護理中心:寶寶為什麼會不聽話?

吃飯的時候,孩子就是不進餐廳,待在沙發上玩玩具。「趕快進來吃飯!」媽媽大叫。可是,孩子還是沒動靜。

洗衣服的時候,孩子非要來幫忙,不停地往洗衣盆中加洗衣粉。「別給我搗亂!」媽媽大叫,可是,孩子觀望一會兒繼續他的搗蛋行為。

在朋友家中,孩子總是和弟弟搶玩具,弟弟拿起哪個他就要哪個。「聽話,你是哥哥,把玩具放下。」他能聽你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所有的媽媽都對這些場景不陌生,像這樣的例子他們甚至可以舉出上百件,更因此得出結論:自己的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管的孩子。當你覺得孩子難管時,不妨換個角度,是不是自己管得太嚴了?

約束孩子雙手,不如給孩子自由

吃飯的時候,孩子不吃飯,就當沒有看見,而是和爸爸交談:「今天的紅燒肉真不錯,你多吃點,一共才這麼一點,再不吃就沒有了。」因為想要和爸爸競爭,孩子可能聞著香味就來了。

洗衣服的時候,小傢伙拿起洗衣粉,不要發飆,而是說:「下一個步驟是用手搓。」小傢伙停頓了一下,媽媽趁機說:「你可真是我的好寶貝,都會幫助媽媽洗衣服了。」他可能就會靦腆一笑,放下洗衣粉,用手去嘗試搓洗。

朋友家中,孩子伸手就要去搶弟弟的玩具,不要動怒,而是說:「寶貝,你能給弟弟演示一下媽媽手中的這個玩具是怎麼玩的嗎?」孩子被求助,會興趣大增,放下弟弟的玩具,專攻媽媽這邊的玩具。

面對叛逆期孩子,正如上面案例中體現的,只要父母真正做到尊重 孩子,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大膽地把選擇權交給孩子,孩子是不會 與父母作對的。父母管得越緊,孩子反抗越激烈。父母要做到的是欣賞、 肯定、接納孩子。父母要給孩子更多的寬容、關愛、交流,了解孩子的 需要,為什麼要這麼做。

放開操控孩子的手,給孩子一定的選擇和自由,例如在選擇衣服和食物等方面,都可以交給孩子自己選擇。如果父母一直要求孩子服從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規定來,以自己的喜好為標準,甚至用嚴厲的方式要求孩子聽話,那麼孩子的個人需求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和尊重,就會發生總是和父母「對著干」的情況,最後很可能以報復性行為來表達心中不滿,如打架、偷東西,將來甚至有可能做出自暴自棄的極端行為。反過來,如果孩子一開始就獲得了足夠的尊重,後面的「作對」也就不存在了。

自由不是放縱,管教要有度

有的父母已經能夠認識到要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也注意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和自由,但是孩子有時候還是會提出任性的要求,或是故意搗蛋。這時候又該怎麼做呢?

當然,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把自由還給孩子並不是要溺愛和縱容。當孩子確實犯了錯誤,父母批評孩子是必須的。但是,這種批評必須是就事論事,這樣才不至於引起孩子更大的反彈。

幼兒期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孩子各方面能力都是不足的,每件事從不會到會,對於孩子來說都是特別大的跨越,因此這個過程需要特別大的肯定。如果父母不斷地用「笨蛋」來否定孩子,孩子就無法建立自尊心。孩子經過這麼一頓數落,心中難免會產生多種消極情緒,很可能變得自卑和意志消沉,又或者變得自暴自棄。

批評應該就事論事,而不要否定孩子本身。孩子在屋裡踢球,弄壞傢具,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在屋裡踢球的殺傷力,要告訴孩子踢球的注意事項,引導孩子去外面練習,不能惡言惡語,攻擊孩子其他方面,甚至否定他整個人。再比如孩子吃飯的時候可能會把衣服也弄得髒兮兮的。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指出孩子自己的吃飯能力還沒掌握好,告訴孩子哪裡還要學習,但是千萬不要用「你是個笨蛋」「沒用」「討厭」這類話語指責孩子,因為這樣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反抗心就像彈簧,你越是壓縮,他越是想要擺脫你的控制,最後彈得更遠。掌握好一個度,給孩子一個舒適的空間去學習他該學習的事情,這才是最正確的教養方法。

推薦閱讀:

TAG:母嬰 | 寶寶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