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的路,慢慢地走——《孩子,你慢慢來》

在你翻開這本書之前,我要告訴你的是,這是一位母親記錄自己孩子成長的溫情之作,通過一些敘事性的片段,可以啟發母親如何教孩子學會生活,在此分享幾個片段和自己的感悟。

一【蝴蝶結】

「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裡這間零亂的花鋪。

醫院裡,醫生正在響亮的哭聲中剪斷血淋淋的臍帶;鞭炮的煙火中,年輕的男女正在做永遠的承諾;後山的相思林里,墳堆上的雜草在雨潤的土地里正一寸一寸地往上抽長……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

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這是龍應台描寫的一個小片段,她總是這樣娓娓道來。我想這,大概就是「歲月靜好」的另一種樣子吧!這時陪伴在側的,由愛你的男人變成了你愛的男孩,他太依賴你了,時時刻刻都要和你在一起。但請你,一定不要煩,如果把扎蝴蝶結這件事放到整個人生,放到時間的長河中,還會覺得它慢嗎?況且只有,只有這短短的五六年而已。等他上學了,工作了,結婚了,他的世界再也不會只有你了。

二【黃昏】

「媽媽騎車載著華安往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道古舊斑駁的小木橋,橫枕著悠悠的流水,心裡有點凄涼,於是側臉對華安說:「小橋——」

「小橋——」安安用脆脆的聲音回答。

「流水——」

「游水——」

「人家——」

「鴨鴨——」

「古道——」

「五道——」

「西風——」

「蜜蜂——」

「瘦馬——」

「狗狗,媽媽你看,狗狗——」

? 腳踏車上兩個影子,沿著小河漸行漸遠,漸漸融入了天的顏色,就看不見了。」

多麼熟悉的一個場景——送孩子上學。你還記得你上次送孩子上學是多久之前嗎?我們以為有太多太多要做的事情比這件事重要,所以放心地把接送孩子這件小事交給老人,交給司機,交給保姆。殊不知,錯失了多少給孩子引路的珍貴性瞬間,孩子認識這世界萬物的第一次都是在媽媽的陪伴下,這將多麼有成就感啊!母愛,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可替代的。

三【一隻老鼠】

「老師會根據作業表現給予相應的數量的老鼠印章。而安安只得了一隻老鼠。

媽媽從抽屜中抽出一張紙,「來,我幫你把線畫好,很簡單嘛,一行就好——」

「為什麼?」安安忍不住了,生氣地注視著母親,從椅子上滑下來,大聲嚷著,「為什麼我要再多寫一行?你總是要我寫得好、寫得漂亮,我只是一個小孩,我沒辦法寫得像你那麼好——」

淚水湧上了他的眼睛,他咆哮著說:「你總要我得兩隻老鼠三隻老鼠,這麼好那麼好,我有時候也要得一隻老鼠——我也有權利得一隻老鼠,就得一隻老鼠呀……」

不知道你有沒有面臨過這樣的場景?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否有勇氣像安安一樣大聲說出自己的店想法?不知道他說出來之後你又會有怎樣的反應。我想,這值得我們深思。是啊,寒假到了,面對自己考了80分孩子其實並沒有覺得比考100分的同學有什麼差別,而恰恰是家長之間的相互比較讓孩子覺得考80分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有時候讓孩子考100分是為了我們自己,可孩子也有權力只考80分啊!不要把這當作唯一一把度量你的孩子的尺子,他是那麼特別,那麼可愛。

他可以和別人不一樣的。

四【尋找幼稚園】

德國的幼稚園裡,房間不像「教室」,倒像個家庭起居室。一個角落裡是玩家家酒的地方,放著娃娃的床、衣櫃、玩具廚房、小桌小椅。另一個角落裡疊著厚厚的海綿墊,是聊天和翻滾的地方。右邊的牆角下鋪著一張地毯,玩積木造房子就在這張地毯上。左邊的牆角下有一張矮胖的方桌,四周圍著矮胖的小椅子,剪紙勞作就在這張桌上。其他還有幾落桌椅,散置各處。

讀到這裡,再對比一下我身邊的幼兒園,真的是天壤之別。幼兒園就是用來玩的地方。但是在中國,大部分家長把它當作為一年級做準備,到了大班甚至還有一些專門的幼小銜接課程。父母每次回家都會先問孩子:「幼兒園老師今天教了幾個字,幾個拼音,你會背了幾首古詩......」著名幼兒教育思想家蒙台梭利說過「一個孩子不能成長和發展,往往是因為有個成年人壓抑了他。通常這個人首先是孩子的母親,其次是父親,最後是他的老師。」在孩童時期,對孩子錯誤的引導,很可能壓抑了他的靈性,我們以為讓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其實不然。讓這棵小樹苗任性而自由地發展,我們大人需要做的只是在孩子旁逸斜出的時候把錯枝修剪。

五【野心】

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沒有它空曠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

我認識到龍應台女士其實是一位很有思想和野心的作家,作為一個獨立女性,她有好多好多夢想要去完成,要出書,要環遊世界,要拍紀錄片......但同時她又很享受做一個母親,享受為孩子做一頓簡單的早餐,享受孩子在胸口的撒嬌.....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我想這對於現代女性來說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六【後記】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時常想起自己童年的某些片段,那時候天總是很藍,日子總過的太慢。媽媽在院子里鋪上棉花做被子,我躺在軟綿綿的雲朵上打滾兒。中午吃完飯之後,有時候在院子里晒晒太陽,有時候就被小夥伴叫去跳皮筋。我們玩跳皮筋也是有賽制的,先是「石頭剪刀布」決定誰和誰一組,最高級別的挑戰是,兩個人一人拉皮筋的一端,然後舉過頭頂,選手則需要快速助跑,翻個跟斗越過這條高高的線才算成功。就那樣一直玩到灰頭土臉,才肯盡興回家。

人生很長。童年很短。孩子,你慢慢來。


推薦閱讀:

家有兩寶,為什麼他們都覺得我只愛另一個?
老公只喜歡玩手機,卻不願意陪孩子
把爸爸的皮鞋藏起來,快!(致常年出差的爸爸們)
好爸媽是什麼樣?
不要過度信奉延遲滿足

TAG:家庭教育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