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兒聽力發育知多少?

有位美國蓍名的兒科醫生布雷壽頓,曾經做了個有趣的試驗,讓妊娠7個月的母親在B型超聲的熒光屏前,在胎兒覺醒狀態下,讓其聽母親腹壁外的格格聲,觀察胎兒對聲音的反應。結果發現胎兒頭轉向了發出聲音的方向,說明寶寶隔著肚皮聽到了。

當孩子降生到這個世界後,他們聽力的發展也是循序漸進的,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0-3個月

小兒剛出生時對聲音還不太敏感,對於50-60dB(A)的聲音,小兒可表現為眼睛睜開,全身抖動,兩手握拳,前臂曲屈(Moro反射);對大聲可有驚跳反應。大約3個月時,小兒能分辨出不同方向發出的聲音並會向聲源方向轉頭,關注熟悉人的說話,會用微笑來接受大人對他的說話,母親的聲音比陌生人的聲音更易於接受。

二、4-7個月

對於距耳60cm的35-40dB(A)等較輕的聲音作出持續可信的反應,聽到母親聲音停止活動,頭轉向聲源,對不同的(友好的、生氣的)語調作出不同的反應。

三、8-12個月

對聲音的定位能力有明顯提高,對較輕的有意義的聲音可表現出興趣,對聲場中的囀音也開始有反應,如反覆給較輕的無意義的聲音,嬰兒可產生厭煩感,而且可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反應。對名字和「不」做出反應;辨認一些遊戲中的短語(如「娃娃多大」);辨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如搖手表示「再見」)。

四、1-2歲

能聽懂簡單的指令,如反覆給較輕的無意義的聲音,小兒可產生明顯的厭煩感,控制和調節自己反應的能力增強。

五、2-5歲

能遵循指令,但指令需要簡短。

但當出現下列情況,需要警惕:

1、0-3個月:對於突然而來的巨響毫無反應,如嬰兒在睡眠中,可以製造突然的聲音,若有反應,多表現為驚跳或者覺醒等反應;不會尋找望向聲源;不會望向指令中提及的人或物品。

2、4-7個月: 不能辨別不同的語調並作出反應。

3、8-12個月:不能執行簡單指令,比如把小球拿給我;不能說出單字,如:爸、媽、燈、車等。

4、1-2歲:對在鄰房的呼喚無動於衷;不能聽懂簡單的指令。

5、2-5歲:不能遵循簡單的指令。

6、兒童時期:交流時,常常需要別人重複,有時能聽見別人講話,有時聽不見;上課常常不專心,學習新事物比其他小孩慢;常專註地望著講話者的臉,以試圖獲得更多信息,幫助理解說話內容等。

如果長時間出現上述對應的情況,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以明確診斷。


推薦閱讀:

平陽助聽器--自己如何及時發現有聽力損失?
耳聾如何選助聽器?

TAG:助聽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