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是怎麼拍抗日神劇的?被推上神壇的《鳴梁海戰》 到底有多考究?
編者按:朝鮮王國時代的水軍將領李舜臣,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謂是大名鼎鼎。雖然歷史上朝鮮半島有過許多的政治名人和名將,但是韓國人對於李舜臣的迷之偏愛,使得他如今被推上了無可置疑的神壇。在2014年上映的古代戰爭片《鳴梁海戰》,可謂是將韓國人對於「李舜臣」的造神表現的淋漓盡致。那麼這部電影,在歷史考證方面,又是一個怎樣的水準呢?
▲《鳴梁海戰》海報
《鳴梁海戰》主體的劇情較為簡單,基本就是在漆川島海戰之後,原本強大的朝鮮水軍遭遇重創,因此不得不召回此時被下獄的李舜臣。明白海上防禦重要之處的李舜臣,決心依靠僅剩的12條板屋船,與來勢洶洶的日本水軍決一死戰。
▲電影中的鳴梁激戰
公平地說,韓國拍攝海戰題材的作品可謂是得心應手。為了拍攝這部電影,道具組更是直接做了一個板屋船的實體模型。
▲電影中的板屋船
其實,提到李舜臣和其所率領的水軍,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那個著名的朝鮮龜船。但在朝鮮當時的水軍中,真正擔當主力的,並不是李舜臣所發明的龜船,而是許許多多的板屋船。板屋船是一種吃水較淺的大型平底船。它和日本當時的主力戰船關船一樣,都屬於一種近海戰鬥的船隻,在外形上多少有一些相似。不過和日本的關船相比,板屋船作為朝鮮水軍的主力船隻,它要大得多。在萬曆朝鮮之役和後來17世紀時期,板屋船一般全長有26·13~27·03米。在朝鮮西部近海多礁石的環境下,板屋船的大小絕對稱得上驚人。不過,上下組裝的船體結構降低了板屋船的強度。當時,一艘板屋船上一般配有18~22副弓箭,10~14條火銃或火槍,24~26門中小型火,100~120船員。
▲古畫中的板屋船
龐大的船體和如此之多的負載,造成的一個結果是,板屋船的行動其實非常緩慢。電影中,板屋船那近乎機械動力一般的速度,在歷史上自然是天方夜譚。在漆川島海戰中,板屋船倖存了12艘,依然足以構成強大的戰力。影片中,李舜臣下令旗艦拋錨應敵,並利用漩渦阻礙敵軍的戰術,實際上正是針對板屋船笨重,以及船載火炮難以有效殺傷敵軍的的弱點,而採取的戰術。
▲電影中板屋船載員
▲載員量巨大的板屋船
▲電影中的火炮,雖然它很迷的射程是一個槽點,但是只是能夠對敵艦進行阻礙的威力,還算是還原
與同時期的歐洲和明朝戰艦相比,板屋船稱得上是皮薄餡大,但是日本在這一問題上,比朝鮮更糟。當時,組成日本主力的戰艦主要分為三種:作為大型戰艦的安宅船;數量最多的關船;充當偵察和傳遞消息的小早船。有關於安宅船的記載,最早可見於14、15世紀。它一般大於板屋船,但是緩慢的航速,以及缺乏有效的重火力,使得安宅船實際上戰鬥力並不比板屋船好到哪裡。
▲電影中的日本艦隊,領頭的便是一艘安宅船
▲安宅船,主要作用更多的是作為旗艦
在電影中出現最多的,則是日本的關船。關船最早,是瀨戶內海地區的海賊設置關卡,強行向海商收稅時所用的船隻,因此被稱之為關船。電影中重要的反派人物來島通總,便是出身活躍在瀨戶內海的著名海賊——村上水軍。
▲身著迷之大鎧的來島通總
▲電影中的關船
關船的船型小於板屋船和安宅船,但是與之相對的,關船無論是靈活性還是航速都比前兩者優秀。但是關船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這種船一旦遭遇碰撞,就很容易造成嚴重的船隻受損。因此日軍在行動時,往往每艘關船之間都會保持一頂的間隙。電影中,李舜臣一開始採取擾敵,以及後面用板屋船碰撞的戰術,實際上是可行的。影片對於當時日本水軍的幾種戰術也都有較好的復原。甚至片方還考證過一些村上水軍所獨有的戰術,並在電影中成功復原。
▲火繩槍射擊
火繩槍在日本也被稱之為鐵炮,在當時的萬曆朝鮮之役中,日本鐵炮可以說是日軍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它同時也是當時日本水軍的主要武器。不過村上水軍由於戰術更多是接舷戰,因此鐵炮的使用在桃山時代之前其實還是比較少的。
▲大筒
很長時間,大筒一直被一些人誤以為是火炮。其實火炮在日本應該被稱之為「國崩」。大筒作為一種火力支援武器,在陸上以及海上都有使用。當然就如電影中,日本的鐵炮竟然打不穿朝鮮木質的盾牌一樣,電影中大筒的威力,也被導演刻意削減了。
▲電影中的烙培玉
▲烙培玉
所謂烙培玉,是當時瀨戶內海地區一種比較常用的海戰武器,無論是村上水軍還是毛利水軍,都對於這種近戰武器情有獨鍾。這種武器的功能類似於中國的「震天雷」,也就是一種簡易式手雷,在作戰中,點燃引信,然後投擲到敵方船上。不過歷史上的烙培玉個體,相對於電影中的較小,因此使用時大多是會將幾個烙培玉綁成一束,或者直接通過大筒擊出。不過由於這種武器的威力較小,因此根本不足以對船體進行大的破壞,所以大多是用來殺傷甲板上的船員。
▲接舷戰
接舷戰可以說算得上是世界上所有海盜們的看家本領。就如電影一開始那樣,一個日本海軍將來島通總被「污衊」為海賊王,當時日本的水軍,幾乎都有著海賊的背景,因此對於接舷戰也是得心應手。再加上日本軍艦普遍缺少遠程打擊的火炮,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接舷戰更加有利於發揮他們所擅長的鐵炮、烙培玉等武器。加之朝鮮水軍一方在近戰肉搏方面的缺陷,這就更使得日軍習慣於使用接舷戰。當然,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赫赫有名的龜船,之所以上面會有大量帶釘的鐵甲,正是對於日軍接舷戰的防禦。事實證明,這一方法的確非常有效。
▲電影中正在建在的龜船,可惜最終慘遭叛徒付之一炬
總的來說,導演還是非常用心地想要拍攝好這部電影。雖然電影中的許多細節,都有瑕疵。比如兩方戰艦幾乎逆天的航速,火繩槍和火炮不科學的射程,結實到魔幻的船體,以及朝鮮水軍一方,竟然在海戰中身著重甲。但總的來說,導演在這部電影中,也已經算是用心,畢竟萬曆朝鮮之役題材的海戰電影,甚至說關於整個16世紀的海戰題材電影,都實在太少太少。
最後電影評分環節
對朝鮮和日本兩方的船隻還有戰術復原,
但是許多的細節和常識性錯誤:2分
前半段大量拖慢節奏的抒情和主角出色的演技:1分
後半段雖然精彩,但是卻節奏混亂的大決戰:2分
貫穿全劇的對「恐懼」和「勇氣」的精神表達和成功渲染:4分
總分:9分 選擇觀看
▲《啟示錄》海報
最後要為大家推薦的,是由梅爾·吉布森執導,達莉亞·赫爾南德茲,魯迪·楊布拉德等主演,於2006年12月08日在美國上映的電影《啟示錄》。這部電影是以行將崩潰的瑪雅帝國作為背景,算得上是關於印第安國家戰爭題材中,難得可貴的佳作。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時之沙,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