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傷媽媽的一句話,沒有體諒的家庭最悲涼
列夫·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而這不幸的家庭里,卻也有一個相似點,那就是沒有體諒的家庭最悲涼。
一位媽媽在微信上跟我分享了自己遇到的一個場景:
長途汽車上,一位媽媽抱著6個月大的寶寶,旁邊坐著孩子爸爸。
途中孩子哭鬧,媽媽一直試圖哄著,沒辦法就只有用母乳愛撫孩子,而一旁的爸爸換著各種姿勢在睡覺,起初以為他根本聽不到孩子的哭鬧聲,偶爾聽到他不耐煩地說了句:「哭的煩死了!」 似乎吵著他睡覺了!此時,媽媽表現出很抱歉,沒有帶好孩子,趕緊又母乳了。
我也是一個媽媽,完全理解這位媽媽的不容易,似乎媽媽有母乳是萬能的,殊不知餵奶是一個很辛苦的!我都想幫忙抱抱孩子,再看看那位爸爸,睡得那叫一個香!真想臭罵一頓!
這樣的場景,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了。
因為在很多男人的眼裡,覺得誰有奶誰就該帶孩子。
所以你常常會看到叫囂而不耐煩的爸爸,還有滿臉愧疚的媽媽。
所以小寶寶哭了,叫著妻子,你快去喂。
理由很簡單,因為你有奶,我沒有啊。
可是,有時,小寶寶並不是要喝奶,而只是希望能被父母抱抱。
或者是拉了臭臭需要換一塊尿布。
孩子大一點,一吵鬧,煩躁的爸爸直接打過去。
還罵罵咧咧,「都是你媽慣的,找你媽去。」
也許,孩子只是希望得到你的關注,得到父親的回應,讓你陪他玩一會呢。
沒有體諒,既傷了孩子,也傷了妻子。
孩子到底該誰來帶?
現實已經把答案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媽媽帶。
因為媽媽細心體貼,母愛有著超乎尋常的能量,給孩子最好的保護。
我們人類、甚至大多數的動物都是在母親的懷抱里長大的。
可這並不是說爸爸就可以不管不問。
只負責掙錢的爸爸,在孩子的心裡永遠留著一個缺憾。
上次兒子幼兒園放寒假前做了一次特殊的分享。
要孩子們給父母頒一個獎。
在老師們錄的視頻里。
很多孩子給媽媽頒了「最佳炒菜獎」,因為媽媽每天給我炒菜,都是我愛吃的,媽媽很辛苦,我愛媽媽。
還有孩子給媽媽頒了「我的最愛獎」,因為媽媽是我最愛的人。
而給爸爸頒的獎呢?
一個男孩說,我給爸爸頒發一個「最佳上班獎」,因為我的爸爸總是在上班,上班!我知道爸爸很辛苦,但我還是希望爸爸能多陪我玩。
還有一個女孩給爸爸頒了一個「最佳喝酒獎」,因為爸爸總喜歡喝酒,在外邊喝酒,回家也喝酒,我希望爸爸能少喝一點酒,要注意身體。
台下的爸爸媽媽們,有的笑著,有的沉思著,還有的默默流淚了。
孩子們的眼裡,爸爸媽媽都是自己最愛的人。
他們是奔著父母兩個人而來的。
渴望爸爸也能多陪陪自己。
可為什麼有這麼多爸爸理直氣壯地把孩子拋給妻子呢?
答案就是沒有體諒。
沒有體諒的丈夫甚至會說出最傷媽媽的一句話:「你不上班,在家連孩子都看不好。」
這句話的打擊很大。
因為丈夫說這句的時候,佔據著至高無上的理論高地。
我上班掙了錢,你沒有掙錢,所以你就應該看好孩子。
看似無懈可擊,字字有理。
可是他沒有顧及到一個母親的感受,母親愛孩子,跟掙不掙錢沒半毛錢的關係。
而你卻覺得掙錢了沒這看孩子的責任,而沒掙錢的就有責任。
而且更讓人心痛的是忽視了一個媽媽為家庭做出的貢獻。
並非你所說的沒有上班掙錢。
她們只是把自己的時間、精力搭進去,把自己融入了家庭之中。
結果你說她沒上班,帶孩子不是上班?
要不請一個月嫂,請一個鐘點工,請一個做飯阿姨,或者請一個保姆試試。
就怕你掙的那點錢,遠遠不夠。
何況,你真的是把妻子當保姆么?
那麼,別怪妻子不把你當丈夫。
如今很多做了爸媽的朋友聚到一起。
談論的大多是孩子該怎麼養。
在感慨歲月如殺豬刀一般時,又往往蹦出一句:「你計劃生二胎嗎?」
有時,看到一些朋友幸福地說「正在計劃著呢!」
你只要一查,絕對會發現她身後有一個體諒她愛她的好老公。
而急忙擺手的媽媽,往往說不敢生,沒錢沒錢。
還有的媽媽一言不發,心裡默默滴血。
恨不得把生下來的整個娃又塞回去,然後重新做決定生還是不生。
她們往往是被丈夫傷透了。
盧梭在愛彌兒里提到「家庭的位置」。
說每一個幸福的家庭里,爸爸有他自己的位置。
這個位置理解起來其實就是愛自己的妻子、孩子,愛這個家。
「丈夫和妻子應當互相選擇。所以應當由你自己去選擇同你相配的人,但你要選擇一個誠實的男人,他的人品要能夠使你感到喜歡,他的性格要同你的性格相適合。只要他有幹活的能力,只要他有好的品行和愛他的家,他就可以算是一個有相當的財產的人。如果他能以自己的美德使他的職業受到人們的尊重,他的社會地位就是很光榮的。」
其實,做一個好丈夫也不難。
卻也很難。
推薦閱讀:
※有個逗比媳婦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關於「出軌」的說明
※又一個孕婦因為丈夫拒絕簽字險些喪命!這次劇情出現了霸氣反轉
※為什麼問題不能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