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第騎士英雄譚》與中國武俠風

我上一次讀這本書已經是15年的事了,當時似乎是讀到第6卷。這次回坑,先讀了短篇集(第0卷),然後從7一口氣讀到12。我雖然一次性讀六卷,但落第這六卷倒不是連著的,中間有個斷點。從第一卷到第九卷可以被當成落第的「第一季」,而從第十卷開始則是「第二季」。因此對作品的分析與評價,有必要從這兩季的割裂與傳承說起。

落第第一季,作為學園-武鬥題材輕小說,私以為被當作同題材天下第一併不過分。學園武鬥的重點自然偏向武鬥,要是偏向學園的話就該應用另一套評判標準了。對武鬥的評價,肯定得看武打環節描寫得怎麼樣,這一條是硬功夫,靠奇技淫巧補不上。而落第是輕小說裡面屈指可數的武戲靠譜的作品,更是我唯一一個認真的一個字一個字的把武打場景讀完的作品。是的你沒有看錯,除了落第之外,其他的作品的武戲我全都是以快進模式看的,從來不在乎細節。15年的那麼多動畫化的武戲,跟落第相似度最高的應該是學戰吧,但學戰的打鬥描寫真的是……差強人意吧,也不算太糟糕,沒有落第的話看起來還湊合。

既然我認真看了,那麼我肯定會關注一下設定,尤其是設定的合理性。對於合理性,我的原則一向是只要作者不打自己的臉,我絕對不先動手。女主「最強」男主「最弱」是很容易被想到的構築策略,但能把這個策略用好,真心不容易。比如說魔劣就硬是一把好牌打的稀爛,劣等生這個設定完全是廢的,其意義根本體現不出來,甚至不配被稱為扮豬吃虎。落第前九卷的戰術性設定雖然不能算天衣無縫,但大體上肯定沒毛病。各種奇奇怪怪的能力八仙過海群魔亂舞,而一輝的能力屬於最適合給輕小說男主配備的類型:下限極低而上限極高。以一輝觀之,落第的所謂「魔力」,指的其實是魔力值上限。大家的魔力值上限是與生俱來、恆定不變的,因此「魔力」就被用來當作衡量戰鬥力的第一道關卡。史黛拉被稱為最強,正是因為她的魔力值上限最高。但我們先不說戰鬥風格相剋的問題,更大的缺陷是,同等強度的招式,消耗的魔力未必相同。用我熟悉的表達方式來講,如果說史黛拉是一套強度極高的T0卡組,那麼一輝則是一套基礎卡堆里混了一張「零費30/30,衝鋒,回合結束時消滅己方英雄」,而他的戰鬥方式就是找機會把這張卡抽出來,在合適的情況下打出去。

先動手的是作者。落第這部作品,初期規劃就到第九卷的一炮(其實是10炮)完結。但中間某個時間點,創作團隊膨脹了,決定開第二季。第二季吃了太多的初期設定,因此讀10與11兩卷的時候非常難受,就好像前面全都白看了一樣。所謂吃設定,並不一定是作品內的設定自相矛盾,能low到這種程度的作者基本也就完蛋了。比較緩和的吃設定一般表現為風格突變,從而背離了讀者的期待。史黛拉這個實力可以拿冠軍的亞軍,到了第10卷被雜兵各種錘,被寧音按在地上反覆摩擦。雖然寧音的確比她強很多,但你們早幹啥去了?寧音說的都對,可你讓一個剛剛還牛逼到不行的人接受了(看起來)近乎回爐重造的訓練,怎麼看怎麼彆扭。輕小說對這一點還算比較注意,(我印象中的)漫畫和網文好像有不少類似的毛病,每當主角提升一個層次之後,整個舞台上的實力分布全都變了,剛當上斗王就發現身邊的人已經換成了一批鬥皇。這正是我對落第最不滿的地方。

不過如果強行無視這個嚴重的問題,那麼落第第二季依然非常精彩。繼續分析第二季的劇情。第二季拋棄了學園武鬥之後,舞台移到了歐洲某個小國,史黛拉的老家。雖然舞台過去了,但唱主角的還是以前的主角,更尷尬的是,很多重要反派還是之前的反派。來到這個「法米利昂」國,度過最初的一場歡迎儀式,兩位主角遇到了麻煩:鄰國挑釁。最開始只是儀式性的比武,但反派的介入使得比武變成了有約定期限的生死相搏。扮演師父的寧音等人認為他們水平太差勁,因此他們想辦法提升自己水平……然後想到了愛德懷斯。不要問為什麼,我也納悶這思路是怎麼轉過去的。反正來都來了就順便去她家轉一圈?能接受嗎?

10與11兩卷所塑造的反派,是我見過的相當差的一屆了。落第的大反派,基本都是愉悅犯,缺乏明確的作案目的,只想為了搞事情而搞事情。重要反派的做事動機莫名其妙,這在極少數作品裡或許能成為閃光點,但在大部分作品裡往往是失分點,因為會嚴重削弱主角的(以及讀者的)榮譽感與使命感。幹掉一個高智商的敵人,可以顯得自己智商更高;幹掉一個睿智呢?進一步地,個人做事莫名其妙可以理解,畢竟世界上有那麼多人,找出一批睿智還是很容易的。但牽涉到大型的組織、機構、協會乃至國家,行事就不太可能毫無章法,越大越不可能。

落第的毛病並不是個例,很多輕小說都有反派格局太低的問題,主角格局太低也是同樣的出處。在我看來,問題的來由可以被歸結為「世界系」的遺毒。雖然當下的世界系作品非常少,但好多作品都或多或少的繼承了世界系的一個特點,而這個特點放在非世界系裡無疑是個缺點。那就是——將極小視點(主角個人)與極大視點(世界)直接相連,而無視了中間的一系列層次。用人話來說,就是主角個人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與世界命運之間有著強烈的關聯性。這種關聯性在特定的構築下有奇效,但對普通的作品來說只會顯得可笑。世界系遺毒的話頭先留在這裡,以後再繼續討論。

橫跨落第全書的一個特色——坐好坐好不要激動——是武俠風。我在讀第一季的時候,總感覺戰鬥描寫有很多向中國武俠小說學習的地方,但只是「感覺」,很難找到實錘。我不太擅長分析具體文本,希望有對此感興趣的文學高手能來做個對照。當我開始讀第二季的時候,武俠的氣息簡直撲面而來,不需要逐段分析也能證明這一點了。我隨便列舉一些證據(不限於第二季)。

魔力與「內力」「內功」神似,一輝是氣宗大環境下的劍宗。

決鬥競賽與「比武XX」的大流程。

會死人,但一般不死主角。

對戰場上各種細微之處的精準掌控,製造各種翻盤的合理化借口(不過這一條比起風格問題來,更多的應該算是水平問題)。

從場上打到場下,江湖規矩與江湖規矩的逐漸被破壞。主要指紫乃宮天音。我在讀七八兩卷的時候非常想知道一輝是如何打敗天音的,讀完之後我只想說,雖然天音的表現很不錯,但一輝的水準就有點low了。

神秘而武功高強的白衣女子,隱居的大雪山,山腳下慕名而來的挑戰者。主角們去訪問她,然後在她的指導下通過修鍊而提升功力。具體操作主要是苦修和點撥。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不知道海空陸讀不讀金庸,我認為他很可能讀過。可惜終究只學到一些「靈感」與「意象」,對大局的把握還是有所欠缺。

快要失去耐心的我,在12卷看到愛德懷斯的正式亮相之後,又立刻把好感度拉滿了。愛德懷斯簡直是武林高手與萌妹子的完美融合,我差點產生了史黛拉股藥丸的錯覺。我都忘了這幫人去歐洲到底是為了幹啥的,只要有愛德懷斯我就能繼續讀下去了。


本來想再多寫幾段,但我馬上就要出發去偏遠山區扶貧了,大約10天上不了知乎,所以就先講到這裡吧。

提前祝大家情人節快樂。


推薦閱讀:

《蓮見律子的推理交響樂 比翼的威尼斯船歌》簡短的掃雷
《銃皇無盡的法夫納》本篇完結紀念
【輕小說簡評】《古書堂事件手帖》:比書中記載之物更重要的事
你說不是輕小說就不是?你誰啊?

TAG:輕小說 | 落第騎士英雄譚 | 武俠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