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爺的年終彙報,我只關心驗貨員們吃什麼

面臉丹如朱頂鶴,

  髭髯長似綠毛龜。

  欲知相府生辰日,

  此是人間祭灶時。

——宋·孫緯《獻壽》

昨天是小年,灶王爺上天庭述職的日子。年終彙報前,老百姓為了粘住灶王爺的嘴,「上天言好事」,少向玉帝打小報告,一般都會供奉各種美食祭灶神。灶王爺吃完大餐,打著飽嗝,就上天做彙報了。

先上一張灶王爺的年畫鎮樓。

各地祭灶神的習俗也各不相同。洒掃除塵、剪紙貼窗花、殺年豬……而作為吃貨的小編,還是最關心這天大家都給灶王爺(自己)吃什麼。

我們的QC驗貨員來自全國各地,小編尬聊了N個群,集齊了浙江、江蘇、山東、山西、廣東、廣西、福建7省小夥伴的家鄉風俗(反正也不能召喚神龍)。南方陣營的湯圓、年糕、荸薺、米餅各顯神通,北方陣營的餃子代表團也不甘示弱。

小年夜,讓我們灶起來!

一、魯東的花饃饃

在山東半島的人們又大多自農曆臘月二十三,家家忙做大棗餑餑(又稱大饅頭)、團圓餅、壽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團圓,日子過得年年有餘。此製做起來比較麻煩,發麵後醒面,再揉面再醒面,然後再做成各種花樣的麵食造型後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後才下蒸鍋,此蒸出來的麵食又稱之為「面花」,「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非常好吃,但很費工夫。

二、魯西的粘糕

在山東魯西地區民間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每年臘月廿三,是家家戶戶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入口綿軟,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三、晉西北的麻糖

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灶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天,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新年帶來饑荒,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四、廣西的米餅

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製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五、廣東的湯圓、甘蔗

惠州民間稱「送灶君」,也稱為「送灶主阿公上天」、「祭灶君」等。在送灶君這一天,大家都要燒香燭、備元宵、柑桔、紅蘿蔔、茶水,外加兩條帶尾梢的甘蔗。元宵、柑桔、茶水自然是給灶君吃的,而元宵是必備品,意思是用來糊灶君的嘴,讓他不要亂說凡人是非。

六、福建的荸薺

福建的福州祭灶,荸薺是必不可少的,取其福州方言的諧音,寓意「好運從年頭一直延續到年尾」。

七、江南的廿四團

蘇州祭灶的供品主要是米粉糰子等甜品,叫做「廿四團」,一般用糯米製作,有鮮肉、豆沙、蘿蔔絲等餡。在蒸好的糰子上點上印子,區別不同的餡。

2月8日小年夜,貿點點50000名QC,2000+縣市共團圓!祝大家吃好喝好!


推薦閱讀:

Tandoori坦都里烤雞腿,要不要這麼香.....
德國有大閘蟹吃嗎?
贛縣有哪些美食推薦呢?
旅行青蛙,我們的蛙崽兒都吃的什麼?
市面上的下飯菜罐頭醬菜腌菜哪種最好吃?

TAG:品控 | 美食 | 質量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