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電易:2018打響國產手機晶元反擊戰
中國製造在手機產業領域一直引以為傲,全世界前十大手機品牌中,中國品牌就佔據了7席。但是在晶元製造方面,絕大多數國產手機製造商仍完全依賴晶元進口。
一個小小的晶元,就這樣緊緊的扼住了中國手機製造的脖子。中國手機想要邁向中高端,必須徹底解決「芯病」。
「核芯」技術受制於人
晶元就像是一部手機的「心臟」,在手機產業鏈中佔據核心的地位。由於晶元設計和製造大多由同一家廠商完成,產業鏈條封閉性強,技術和資金門檻更高,因此,業內已形成寡頭壟斷的格局,後來者想要取得突破難度很大。目前,全球手機晶元產業被高通等幾家企業牢牢掌控。在中國手機廠商中,能夠自研晶元並且基本滿足自身需求的只有華為。由於起步較晚,中國手機晶元產業缺少核心技術和人才的困境還未得到根本改變。業內預測,2020年中國晶元行業需要的人員規模是70萬人,但目前人才儲備不到30萬,缺口較大。對晶元的過度依賴一方面會導致,受制於廠商的晶元供應量,國產中高端手機製造商對自身手機產量並沒有絕對的主導權。另一方面,近年來,手機晶元價格浮動較大,這給國產手機製造成本帶來不小壓力。同時,海外晶元製造商還擁有專利優勢,所有採用相關技術的手機企業都要獲得授權,這在無形中帶來中國手機製造成本的上升,削弱了產品競爭力。
由於進口晶元在質量上良莠不齊,使得中國手機廠商常常要為這些晶元企業「背鍋」。而有些晶元品牌認可度的下降,也連帶影響了國產手機的品牌形象。國產晶元初步站穩
面對「缺芯少核」這一國產手機行業多年的軟肋,國產手機晶元一直都在努力擺脫困境,並在很多領域都實現了零的突破,初步站穩了腳跟。華為是國產手機晶元製造領域的代表。歷經10餘年研發,華為全資子公司海思已經成功開發出100多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晶元,並申請專利500多項。目前,海思晶元已經在設計、工藝、性能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超過一半的華為手機使用海思晶元,並獲得全球市場的認可。
小米是第二家擁有自己晶元的國產手機廠商。經過兩年多的研發,2016年2月,小米公司以「松果」品牌發布了首款自主研發的晶元「澎湃 S1」,小米也成為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第4家擁有自主研發手機晶元的手機廠商。
這些探索讓國產手機晶元初步站穩腳跟。實現這些突破,離不開中國手機製造商在晶元研發上的投入。晶元製造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整體技術環境的支持,在這一方面,中國也在發力。以導航定位技術為例,目前,北斗導航系統已形成較完善的初步產業鏈,其中包括上游的晶元、板卡等配套設備。目前國產北斗晶元累計銷量突破5000 萬片。同時,世界主流手機晶元大都支持北斗,北斗正成為國產智能手機的標配。兩大領域或可逆襲
逐步站穩市場的國產手機晶元,有無可能在未來幾年實現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起步較晚的中國手機品牌正在搶抓機遇,不斷探索,擴大這種可能性。機遇之一是5G時代的到來。就目前來看,晶元技術成為5G能否按期商用的關鍵,5G終端晶元方面的研發很大程度上正處於滯後狀態,誰在這一方面率先突破,無疑就佔得了先機。人工智慧晶元是中國手機晶元面臨的另一大「風口」。人工智慧有助於打破智能手機的創新瓶頸。作為人們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智能平台,手機與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度結合只是時間問題。如今,手機晶元中是否集成人工智慧處理器,成為未來全球手機市場差異化競爭的關鍵點,可以說,誰搶佔了人工智慧,誰就搶佔了智能手機發展的制高點。這也意味著,中國手機晶元迎來了一次難得的「彎道超車」的機會。
如今,國產手機的「中國芯」正在不斷探索突破,更大規模的「攻芯戰」已經吹響號角。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能否抓住5G商用和人工智慧等帶來的機遇期,將成為中國手機晶元是否逆襲的關鍵。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芯電易(www.xindianyi.com)或搜索微信公眾賬號(芯電易搶單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