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44個奧斯卡提名,這組卡司的新片要看
由於最近的兩篇報道
新聞素養和職業操守的話題又被吵上了熱門
政府、司法、記者
三者關係又成了大家討論的熱點
恰好在大洋彼岸也有一份同樣話題的」報紙「
正在橫掃各大頒獎禮
這就是拿到了今年奧斯卡
最佳影片提名的
[華盛頓郵報]
斯皮爾伯格、湯姆·漢克斯、梅麗爾·斯特里普
這三人的奧斯卡提名加起來快50個
不看片都知道這一定是豆瓣8.0+
簡直是好萊塢夢想卡司套餐
女主角梅姨還憑藉此片
獲得了第九十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成功打破自己立下的二十個提名記錄
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獲得
二十一個最佳女演員提名的大神
能打敗今年梅姨的人只有明年的梅姨
Anyway
這個牛逼陣容演繹的是
上世紀七十年代五角大樓文件泄密的事件
▼
1971年,《波士頓郵報》只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地方性報紙,本·布拉德利(湯姆·漢克斯飾)是一個有野心和抱負的主編,而接管了父親和丈夫事業的凱瑟琳·格雷厄姆(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是報紙的董事長和發行人。
故事隨著國防部長的助理泄露的數份稱為「五角大樓文件」的政府秘密檔案而展開。這個檔案跨越三十餘年,經歷了四個總統的任期,涵蓋了美國政府在越戰問題上的掩蓋事實蒙蔽人民的醜聞。《紐約時報》在拿到一手資料後立即開始報道,並放在了自家報紙的頭版頭條。
這個報道無疑為美國新聞界甚至美國社會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得知醜聞後遊行的民眾
作為對頭的《華盛頓郵報》自然也是焦頭爛額,主編本一方面震驚於這樣的猛料,另一方面又焦慮於被搶走的頭條;而董事長凱不僅僅操心著報社的走向,還要擔心如何在全是男性的高層團隊里生存。
但隨著聯邦政府開始對《紐約時報》施加法律禁令,郵報的機會來了。他們抓住這次機會從泄密者那裡獲得了完整的文件副本,並在本的帶領下積極整理髮行。
於是影片的高潮開始推進:能不能發行,如何搶先發行,和聯邦政府打官司的問題一一擺在眾人面前。報社的生死存亡和新聞職業的操守,政府和新聞自由的對抗成了主角們內心角斗的施壓點。
▲剛剛獲得文件的本和眾員工
本和凱作為公司里的核心人物,自然承擔起了本片內心戲的重擔。
本是一個堅守信念,野心勃勃的人,是推動報社獲取資料出版發行的直接動力。顯然,報社的報道與否已經不在於盈利,而在於新聞人的素養和國家的民主制度。
在這種社會高度上,本這樣的人一定是不遺餘力的。即使凱起先並不知情,本也已經做好了發行準備。
凱的形象就複雜很多。
凱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一位董事長。這個多面的人物是梅姨近年來接觸的最豐富的角色,角色本身就為梅姨的演技加分。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女性的地位還是較低的。斯皮爾伯格沒有對此進行具體刻畫而是通過一些細節悄悄帶過。
▲當丈夫和各職員熱議時,本的妻子在廚房遠觀
▲男性討論政事,女性閑聊家常
▲勝訴後被女性迎接的凱
在郵報的男性高層看來,凱雖然是公司的最高領導者,但她不應該也不配有實際權力。所以有凱的鏡頭常常被各種野心勃勃的男性包圍,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她也都被不停擠壓。
▲在會議上插不上話的凱
但在女性身份之外,凱和本是一樣勇敢、堅守的人。從影片中段開始。凱就從小心翼翼,不自信的女性逐漸轉變成了有氣場,有膽量的頭領人物。在發行的問題上,凱用「lets publish」一句話平息了爭論,維護了報社的新聞操守和自由。
這是梅姨自[鐵娘子]之後演的又一個領軍型女性人物。
不同的是,這個角色更要表現出前後的轉變和人物的成長,於是梅姨給人物添加了許多小細節來表現:
▲同意出版後的緊張握拳
▲對於質疑的人,之前之後表情的轉變
凱這個角色是本片的精華所在,細節又增加說服力,梅姨的新提名實至名歸。
湯姆漢克斯的演技則穩定發揮,依然保持了自己」蟬聯奧斯卡影帝「的風采。「正劇風」表演可能缺乏突破,但也絕不平庸。
令人驚喜的是,兩張美劇熟面孔出現在了配角列表裡:《美恐》里的」香蕉姐「和《風騷律師》里的」索爾「。鮑勃·奧登科克飾演的配角在影片里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個角色的魅力不亞於兩位主角。
▼
不過就劇情本身來說
怎麼看都有一種熟悉感
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到15年影片
[聚焦]
再看本片的編劇
——麗茲·漢娜和喬希·辛格
後者正是獲得第88屆奧斯卡
原創劇本和最佳影片的電影[聚焦]的編劇
講的是波士頓環球報調查神職人員性侵孩童事件的故事
喬希·辛格在接受波士頓環球報的採訪時表明,[聚焦]和[華盛頓郵報]雖然題材近似,但前者在於群體挖掘,後者在於個體選擇。與其說後者是敘事電影不如說是人物電影。確切地說,這是部「美國電影」。
在這樣的創作基礎上,每一個觀影者在看完[華盛頓郵報]都會直接地感受到美式正能量和愛國主義氣息·。
職員的堅持代表著媒體人的正義和操守
報社對政府的抗爭意味著言論自由和民主
對凱的刻畫,又毫不隱諱地顯出了女權主義
▼
斯皮爾伯格毫無疑問是愛國的。
從[拯救大兵瑞恩]到[林肯],甚至從[辛德勒的名單]到[慕尼黑慘案],他的電影都以一種斯皮爾伯格式的理想主義發揮出來:一個勇敢的靈魂一邊為正義而奮鬥,一邊抵抗外界的打擊。
在[間諜之橋]里,湯姆漢克斯是一個維護憲法,堅守信念的律師;在[華盛頓郵報]里,湯姆漢克斯是一個具有同樣立場的新聞人。
▲主人公原型本和凱
本片講的是過去的事,卻為當下的局面發聲。
[華盛頓郵報]的製作周期僅用了一年,斯皮爾伯格在看到劇本以後就立刻拍板。新聞自由和女權,是好萊塢以至美國多數人的政治正確,卻又被國家元首狂噴的點。
新聞人自己能否堅守立場,堅持真理,也是當代互聯網媒體環境下對從業者的道德要求和考量。
這部電影是拍給美國大眾看的,也是拍給自家總統看的,同時也是拍個世界上每一個新聞人看的。
但這樣為時局造出的電影有時會顯得用力過猛。
在影片還未過半時提出的出版還是不出版的基礎命題下,其言論自由、權力制約的美國精神主旨就已經呼之欲出了。還嫌力道不夠似的,在結尾處斯皮爾伯格又讓女職員接著電話把美國憲法修正案讀了一遍。
說教感讓[華盛頓郵報]的政治訴求和針對性一目了然。
[聚焦]相比下克製冷靜許多。
郵報的故事很正統,觀看者看到一半就完全猜得到結尾,但另一部不一樣,觀眾會隨著影片推進更身臨其境地期待結尾。[聚焦]不帶領觀眾思考,而是客觀地引導他們自省。
總體而言,環球報的故事比郵報的故事更勝一籌。
▼
在稍顯遜色的主旨和敘事方面的之外,斯皮爾伯格依然是好萊塢模範優等生。
畫面的處理,緊湊的銜接,甚至流暢的美國味笑點都增強著本片可看性。
影片還首尾呼應了一把。
▲開頭結尾的相同鏡頭
▲七十年代特色的巨大的印刷設備
▲當時報業工作的盛況
出彩的配角本·巴格迪肯還有這樣一個鏡頭:即將發行的五角大樓文件新刊正在印刷,轟鳴的機器震得桌子亂顫,主人公眉頭緊鎖。
即使主旨稍顯單薄,主旋律奏得響,但能夠引起觀眾共鳴,結構緊湊合理,主旨直指人心,就是一部好電影,何況還有黃金卡司飆演技。
斯皮爾伯格風格的政治驚悚片,還是有很強觀賞性的。
▼
總之
這是一部針砭時弊的好電影
這些讓媒體人眼眶濕潤
讓每個人自省的新聞題材電影
怎麼樣都不會嫌多
媒體人的操守是社會的底線
也是保護每個個體的安全線
[華盛頓郵報]的正能量
不僅僅關乎美國的政治
也正是我們國內社會所需要的
推薦閱讀:
※馬雲主動安利、這部電影到底是什麼路子?
※沒有切身經歷過,不可能感同身受
※英語電影中的經典愛情對白
※看著都覺得疼的打鬥場景——《精武英雄》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