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強衝鋒槍」波波沙:備彈71發 德軍人見人怕

  漫山遍野的T-34、哐啷作響的伏特加、轟隆作響的喀秋莎火箭炮、鋪天蓋地的伊爾-2、帶頭衝鋒的政委……這些構成了愛好者們對蘇聯紅軍的印象。但單以武器論,噠噠噠冒紅火的波波沙的出場率無疑是最高的,那不同於栓動步槍的彈鼓,更將辨別她的難度降低了一整個檔次。另外,蘇軍又是二戰中使用衝鋒槍規模最廣泛的國家,而這又拔高了波波沙的歷史地位,將其稱為二戰最著名的衝鋒槍也不為過。

使用大彈鼓的波波沙同樣是各種二戰FPS的常客:從上到下圖片依次來自《COD14》《鋼鐵前線:解放1944》《紅色管弦樂2》《戰地2》的FH2模組

  但似乎不是每個人都這麼認為,「波波沙無非是索米的廉價仿製品!」「MP40天下無敵,德國的科學力是天下第一!」這些流言並非徹徹底底的無稽之談,事實上,這些半真半假的發言值得我們去辯證的看,了解波波沙背後少為人知的歷史。

蘇聯的第一代衝鋒槍;PPD-34及PPD-34/38

費多爾·華西列維奇·托卡列夫,他設計的托卡列夫手槍至今仍在服役

  在談到波波沙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蘇聯衝鋒槍的研製史。蘇聯人在1924年,為了保證彈藥的統一性,將採用6.5毫米有坂步槍彈的費德洛夫步槍停產。一年後,蘇聯內務委員會決定研製一款衝鋒槍來作為基層軍官的武器。曾參與費德洛夫步槍設計工作的托卡列夫決意設計出一款使用現有彈藥的衝鋒槍,一款使用7.62x38毫米R子彈(那甘左輪同款彈藥)且酷似費德洛夫的衝鋒槍便在當年定型,它被命名為托卡列夫1927型或PPT ,即pistolet-pulemyot Tokareva,直譯為托卡列夫衝鋒槍。

托卡列夫1927型

  托卡列夫1927型是蘇聯最早的自產衝鋒槍,但也是一款試驗性的武器。她擁有極高的射速,最高達到了1200發/分鐘,在全自動模式下可以在不到一秒內將其小小的21發彈匣清空。一款基於一戰前設計的衝鋒槍並不能滿足委員會的需求,複雜的結構和蹩腳的彈藥很難讓委員會相信這是一款精良的武器。儘管後期改用了7.62x25毫米托卡列夫手槍彈(下簡稱托彈)該槍在1931年在蘇軍內部進行了大量的測試,但軍隊並不喜歡這款難以控制的武器。

瓦西里·阿列克謝耶維奇·捷格加廖夫,其設計的DP-28有著獨特的彈盤

  到了1930年,除了托卡列夫以外,更多的設計師參與到了競標之中,其中包括了捷格加廖夫。他設計出了PPD-34,即Pistolet-Pulemyot Degtyaryova,直譯捷格加廖夫衝鋒槍。這款槍的設計源自MP-28 II,相對於基於費德洛夫的PPT更為成熟。她的射速高達800發/分鐘,但已在可被控制程度內。她採用了曲線彈匣,可以填裝25發托彈或者這款彈藥的原型7.63x25毫米毛瑟彈。整體設計採用了自由槍機開放機匣,槍機和其原型MP18 I一樣需要用一整塊鋼來進行加工,嚴重限制了大規模生產的可能性。而且,和芬蘭人在使用瑞士M/20所遭遇的問題一樣,PPD-34的彈匣沒有標準化,並不通用每一把槍。

PPD-34

  在1932年到1933年間,總計有14種不一樣的設計參與了該武器競標,但或多或少都有些難以接受的問題。因此,最終的對決在PPT和PPD這兩款相對成熟的武器之間展開。儘管PPT有一定的重量優勢(空槍PPT 2.8kg; PPD 3.2kg),PPD以其更高的槍口初速,更好的準確度,更容易控制的射速和更好的可靠性贏得了競標,在1935年成為蘇軍的制式武器之一,定型為捷格加廖夫衝鋒槍系統,1934型(Submachine gun of Degtyaryov system, Type 1934)或簡單的被稱為PPD-34。

持有PPD-34/38的蘇聯偵察兵

  在1935年正式服役時,PPD-34僅有97支的總產量。低下的產量和其源自MP 28 II的複雜結構和特別的活動擊針有很大關係。儘管後來捷格加廖夫對其生產進行了簡化,將槍管內部鍍鉻,並更換了散熱片的樣式,但改進對產量的提升並不明顯:就算加上改進型PPD-34/38,PPD-34系列在1940年前的產量也只有4174支。

第一代衝鋒槍中知名度最高的三巨頭

  世界的「第一代衝鋒槍」里豪傑輩出:上有在歐洲戰壕里胖揍英法的MP-18 I博格曼,下有在芬蘭森林裡埋伏蘇軍的KP-31,就算再不濟,也有在美國黑幫火拚警方的M1921湯普森。至於PPD-34則不是那麼有名,這和其用戶有很大原因。PPD-34主要列裝一些特殊部門,如邊防或者內務人民委員部(NKVD),沒有被蘇聯紅軍大規模列裝。在1939年,她甚至一度被勒令退役並停產。儘管最終該命令在捷格加廖夫和斯大林一番交涉以後取消,但所有的衝鋒槍均被送進了倉庫。這反映了蘇軍和當時大部分軍隊一樣對衝鋒槍不太感冒——這種既打不準又打不遠的子彈浪費器只會徒增後勤的壓力。

冬季戰爭中堆積如山的蘇軍屍體

  但1939年的「冬季戰爭」改變了PPD-34倉庫吃灰的命運。在這場僅三個月的戰爭中,芬蘭人利用了為數不多的「索米」給蘇聯人迎頭痛擊,在近戰之中屠殺著來自烏克蘭的蘇聯應徵兵。苦於沒有足夠多的競品來回擊索米的近距離掃射,蘇聯人近乎絕望地、將每一把他們可以找到的自動武器——從新銳的SVT-38步槍到老舊的費德洛夫步槍——都交給了前線戰士。1939年12月,PPD-34作為蘇軍當時唯一的衝鋒槍也投入了戰鬥,從而勉強在班組火力上有了和芬軍抗衡的能力。這把不被看好的衝鋒槍最終成為了蘇聯人的救命稻草,從某種意義上保證了蘇聯最後的慘勝。

PPD-34的彈鼓基本抄襲了KP-31彈鼓的設計

  幾乎同時,武器人民委員部於1939年末認為,25發彈匣無法充分發揮PPD-34的優勢,決定開發一款大容量彈匣。PPD的設計師捷格加廖夫據此開發出了一款彈鼓。為了與一體式槍身的PPD-34配套,該彈鼓有一個伸長出來的供彈管,但除此之外其結構幾乎和「索米」的70發彈鼓幾乎完全一致。不難想像,蘇聯人從某種途徑弄到了「索米」的設計圖或者對繳獲的「索米」進行了逆向工程。

芬蘭人使用繳獲的PPD-34

  值得一提的是,在「冬季戰爭」和後來的「繼續戰爭」之中芬蘭人繳獲了不少PPD-34。芬蘭人報告指出PPD-34的彈鼓並不可靠,槍機部件則有些過於複雜,每一隻槍的部件也因為生產時的誤差而不可以相互替換。芬蘭人也無法自行生產7.62x25毫米托彈,不得不在冬季戰爭時期向FN公司購買了一百萬發子彈7.63x25毫米毛瑟彈。在有了足夠的「索米」後,這些武器很快退居二線,分配給了國民衛隊和海岸警衛隊。

冬季戰爭的教訓:PPD-40

  「武器必需被儘可能的接近前線,以保證可以在一瞬間發揮出最大火力」是美國戰爭部在1942年對冬季戰爭的分析,也是蘇聯人用鮮血學到的教訓。他們很快就意識到了衝鋒槍在現代作戰中的效用,並開始準備量產衝鋒槍。現役的PPD-34是脫胎於MP-28 II的「第一代衝鋒槍」,複雜的製作工藝讓她難以進行批量生產,即使是改進型號PPD-34/38也需要大量的機床加工,這對蘇聯較為落後的技術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於是,在1940年,捷格加廖夫對PPD-34進行簡化處理,PPD-40就此誕生。

PPD-40

  PPD-40和其前身PPD-34外觀上最大的區別時其一分為二的槍身和新型的彈鼓。不同於PPD-34/38,PPD-40不能使用彈匣,而只能使用彈鼓。這些彈鼓取消了「供彈管」,直接卡在前後槍身之間;其槍管散熱器則保留了PPD-34/38的款式,但散熱孔較長較少。像很多蘇聯的武器一樣,PPD-40槍管鍍鉻,以方便在使用含有腐蝕性推進葯的彈藥後進行清洗。在內部結構上,捷格加廖夫取消了PPD-34多餘的撞針保護裝置:撞針在PPD-40里只是一個簡單的凸起,降低了加工難度。但無論怎麼改進,PPD-40依舊屬於「第一代衝鋒槍」,幾乎所有部件都是銑削而成,依舊難以大規模量產。

幫助生產PPD-40的女孩

  在1940年,蘇聯人生產了總計81118支PPD-40。在1941年,PPD-40則在被PPSh-41取代前生產了5868支。和很多蘇聯武器不一樣,PPD-40並沒有在其他紅色陣營國家生產過,每一支都可以保證是蘇聯原裝的。得益於其較小的產量,PPD-40較為罕見,在國際收藏市場上一支品相極佳的PPD-40售價可達近兩萬九千美元。

  但是蘇聯人不需要一支藝術品,他們需要一支可以快速生產,廉價且可靠的武器。當他們最大的假想敵——德意志第三帝國開始大規模裝備使用衝壓技術的MP40時,蘇聯人開始了新一輪的招標,尋求一款類似的衝鋒槍。

衝壓技術的勝利;PPSh-41

格奧爾基·謝苗諾維奇·什帕金,54歲就死於胃癌

  蘇聯地大物博,設計師也不只有捷格加廖夫或者托卡列夫。在眾多設計師中,什帕金可謂是社會主義系統的模範人物:出身農民的他在參軍之後憑藉自己的才能,在1920年後參與了許多武器的設計。在1922年到1938年,他為捷格加廖夫設計的重機槍設計了一個全新的彈鼓,從而推出了著名的德什卡重機槍。在1940年夏天,他開始將他的注意力轉移到衝鋒槍上,並且在1940年八月設計出了原型槍。

蘇聯空軍王牌闊日杜布和設計師施普塔尼,施普塔尼曾設計出了著名的施瓦克機炮

  在競標中出現了其他設計師,其中包括了施普塔尼和捷格加廖夫。競爭十分激烈,施普塔尼的樣槍儘管只有全自動模式,其準確度依舊比捷格加廖夫的高71%,比什帕金的高23%。儘管施普塔尼樣槍性能上十分出眾,但其生產難度極大:和捷格加廖夫的設計方案一樣,其包含了95個部件,大於什帕金的87個部件。另外,什帕金樣槍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它是三者中唯一大規模運用衝壓工藝的槍,其槍匣和散熱器皆是衝壓而成,這極大地縮短了生產時間:按照當時的估計,生產一支施普塔尼需要25.3個工時,一支捷格加廖夫衝鋒槍需要13.7個工時,而一支什帕金只需要5.6個工時(儘管後來大規模生產時,發現這一推測有誤,實際大致需要7.3個工時)。

PPSh-41,常被國人稱為波波沙

  在1940年12月21日,什帕金的設計方案正式被人民委員會國防組委會接受,定型為「什帕金衝鋒槍系統,1941型(Submachine gun of the Shpagin System, Type 1941)」,或者簡單的PPSh-41。該槍在1941年秋天開始量產,到了1942年的春天每日產量可達3000支。事實上,蘇聯人在1941-1942生產了160萬支PPSh-41,而MP40在二戰的總產量只有大致87萬支。

工廠在進行最後一步檢查

  除了大量應用衝壓工藝,PPSh-41的結構也極大地促進了大規模量產。即便是最難生產的槍管,也可以發現可以被切成兩半並調整槍膛的莫辛-那甘的槍管所取代。和當時其他衝鋒槍一樣,PPSh-41採用了開放機匣自由槍機的結構,基本上就是一個鋼坨被彈簧驅動著前後運動撞擊底火來激發子彈。和KP-31「索米」那複雜的閉氣閥不同,波波沙簡單的使用了一塊革制的緩衝器來保證可控的射速。這個頗為「復古」的設計成了PPSh-41最難生產的一部分,蘇聯人多次嘗試用其他東西替代它:他們嘗試了人造複合材料,但情況雪上加霜;他們還嘗試了橡膠材料,但在橡膠冬天會凍住,無法提供緩衝——最後,蘇聯人只好不情願地繼續使用皮革。

革制緩衝器就是最右側的那個墊片

  PPsh-41的槍口設計也頗為獨到,散熱片伸出了槍口並有角度的前置於槍口。這個設計起到了補償器的作用,不僅抑制了槍口上跳,還降低了後坐力,讓PPSh-41比PPD-40全自動射擊時更精準70%。即便該設計讓槍口火花變得更大更明顯,它依舊因為讓全槍更容易控制而受到了紅軍戰士的歡迎。

簡易的槍口補償器

  除開那標誌性的散熱片,PPSh-41最大的特徵無疑是她那與眾不同的彈鼓,事實上早期的PPSh-41隻配有71發彈鼓,沒有彈匣。這些彈鼓和PPD-40上的彈鼓除了進彈口部分基本是一樣,而PPD-40的彈鼓基本上是KP-31「索米」的仿造品。從某種程度上,PPSh-41確實是仿造了「索米」,至少在彈鼓上他們是幾乎完全抄襲了科斯金上尉的設計,而且仿製的很糟糕。當彈鼓天生的不可靠配合上了俄式粗獷量產,不難想像PPSh-41的彈鼓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問題是供彈,不少蘇軍士兵為了避免讓彈鼓內的彈簧因為壓力過大而失去彈力,不得不少裝一些子彈,削弱了彈鼓最大的優勢——火力持續性。

PPSh-41彈鼓內部構造

  除開彈簧的問題,PPSh-41的彈鼓還面臨著其他問題。PPSh-41早期的彈鼓的厚度僅為0.5毫米,這些薄薄的鐵皮很難在磕磕碰碰中保持原來的形狀,這會導致裡面的子彈被卡住。同時,儘管已經被簡化以利於量產,彈鼓的產量也構成了顯著的生產瓶頸:苦於沒有足夠的彈鼓,許多PPSh-41隻能在倉庫里吃灰。

  迫於形勢,蘇聯當局在1942年2月開始生產一種簡單的35發曲線彈匣。但和彈鼓一樣,這些彈匣的厚度僅有薄薄的0.5毫米,極易被戰場的殘酷環境所破壞。好在蘇聯當局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1942年11月將彈匣的厚度增加至1毫米並在1944年內逐漸將彈鼓的厚度同樣增加至1毫米。

彈鼓需要編號以保證正常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蘇聯人始終都沒有解決PPSh-41彈鼓的通用性問題。因為生產上的公差較大,不是每一個彈鼓都適用於每一把PPSh-41:如果槍的編號和彈鼓的編號不同,彈鼓會很難卡進去或者取下來,嚴重的會導致卡彈,如果你的槍是早期型號,甚至可能打到一半時彈鼓就從槍上掉下來。

1942年斯大林格勒;正在進行攻堅的紅軍戰士,全部使用彈鼓波波沙

  其實也不難理解,當整個國家幾乎淪陷時,對數量的要求肯定高於質量。得益於芬蘭人對質量的要求,這款彈鼓的原型——KP-31「索米」的70發彈鼓幾乎從來沒有關於可靠性的抱怨。這側面的證明了可靠性差的原因不是彈鼓設計太差勁,而是大規模量產時不可避免的陣痛。事實上,彈鼓因為其較好的火力持續性,即便其可靠性較差,在整場戰爭中依舊十分受到士兵的歡迎。

左邊為PPSh-41的彈鼓;右邊是KP-31的彈鼓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第一次有了為大規模生產而設計的衝鋒槍,又有了可靠輕便的彈匣。兩件快樂的事情重合在一起,而這兩份快樂,又給我帶來更多的快樂。得到的,本該是像夢境一般幸福的時間……但是,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脫離白學現場,儘管PPSh-41是一款可以快速量產的武器,但蘇聯人還是認為不夠快。在1942的武器競標中,蘇達耶夫的設計以只需PPSh-41一半的工時和原材料而中標,最後發展為PPS-43,成為蘇聯二戰期間最便宜,也是最後一款量產的衝鋒槍。作為蘇聯第二代衝鋒槍的究極進化體,可談的內容實在太多了,故不多說了。

PPS-43,被稱為二戰最優秀的衝鋒槍也不為過

伊萬的實戰:波波沙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在芬蘭被凍成棍子的蘇軍

  「蘇維埃寒風不刮無產階級,只刮法西斯」是對於蘇聯人只靠冬將軍打仗這一神論的調侃,俄羅斯境內的低溫無論對進攻方還是防守方都是極大的挑戰。當蘇聯進攻芬蘭時,他們遭到了斯堪威亞半島寒冬的「熱烈歡迎」,冬季戰爭的慘勝不止教會他們衝鋒槍的重要性,也讓他們知道了面對寒冬的方法。

蘇聯人對付寒冬的方法不止喝伏特加一種

  1942年,一篇來自美國戰爭部的報告詳細的寫出了蘇聯人如何應對極寒的天氣:「在莫扎伊斯克地區,也就是戰鬥發生的地方,雪在空曠的地方大概有三英尺(0.9米)深,而在樹林則會更深。天氣非常的冷,有時甚至達到了零下40攝氏度。蘇聯人使用一層薄薄的特殊極地油來潤滑他們的武器,復進簧之類的後坐力裝置也被灌滿了特殊的液體。水冷機槍的水冷套裡面的液體則被替換成了甘油。所有的潤滑劑據說都被證明至少在零下50攝氏度依舊可以提供潤滑。所有被卡彈的槍在其接受正常潤滑前都需要先將其完全擦乾,用煤油潤滑,再開火以活動機匣。」

  在報告中出現的煤油作為一種廉價而有效的潤滑劑廣泛的被蘇軍使用,在零下48攝氏度才會凝固,幾乎可以對付任何地方的極寒氣候。德國人在1941年的寒冬為自己的輕率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們槍內的潤滑劑因為蘇聯那極低的溫度而凝固,凍住了槍栓。蘇聯人的武器則依舊可靠,特殊的潤滑油讓他們可以順利發動反攻,穩住搖搖欲墜的戰線。

斯大林格勒;交火間隙中檢查武器的蘇軍

  除此之外,蘇聯當局也一直強調保養的重要性。在1955年的PPSh-41使用說明中,蘇聯人明確的說明了應當如何保養。翻譯為下文:

  「若要避免在開火時卡彈,任何人都需要:

  1)仔細學習有關保存、拆卸和組裝、清潔、潤滑和檢查的流程規定

  2)在長時間開火時,應當在發射500-1000發子彈後,對槍支進行簡單拆卸,接著將殘餘的火藥和凝成膠裝的潤滑油清除。在此之後,稍加潤滑並重新組裝槍支。

  如果戰鬥的情況過於激烈,無法進行簡單拆卸,則應卸下彈匣,將快慢機調至全自動模式,然後通過拋殼窗口往裡面隨意倒入煤油或者軸承油脂以潤滑槍機。最後按住扳機,前後運動槍機以排出凝膠的潤滑油和殘餘的火藥。」

  考慮到一般士兵一場戰鬥只會攜帶200發子彈,PPSh-41似乎擁有令人驚嘆的可靠性。但另一方面,鑒於PPSh-41那高達800發/分鐘的射速,按手冊的說法,PPSh-41又似乎常常需要清潔。另外,手冊同時指出,在消耗掉6個曲線彈匣或2至3個彈鼓後就應停止射擊以暫時冷卻,並潤滑槍機。當然,要是情況不允許這樣,直接將潤滑油通過拋殼窗灌進去後前後移動槍機也是可以達成潤滑的目的。

87個部件

  PPSh-41是一把擁有87個不同部件的工具,一款複雜到一般人很難說明其工作原理的工具。她或許比第一代衝鋒槍簡單許多,但依舊是一款需要潤滑的武器。就像AK一樣,她不是什麼神奇的自潔機器,沒有足夠的保養依舊會卡彈,炸膛。一把沒被保養過的波波沙還不如一桿繳獲的MP40——至少德國人在1941年的冬天后對保養武器還是很上心的。

游擊隊員在維護他們的武器,武器和人都是三代同堂

  士兵一般都對敵方使用的武器十分感興趣,就像美國大兵對繳獲一把魯格手槍的執著一樣,蘇聯人也常興緻勃勃地拿著MP40衝進戰場。如果在合適的環境下,譬如西歐,一把被合格的保養過的MP40確實是一把不錯的武器。但東線戰爭那殘酷的環境會將一支槍所有的弊病暴露出來,MP40也不例外。塵土和冰雪常常會進入槍匣,導致激烈交火中槍支突然卡彈。MP40那單排長彈匣的設計也很有問題,不僅容易被磕壞,也讓卧姿射擊變得十分艱難。但是這些缺陷都沒有阻止蘇聯人使用繳獲的MP40,儘管他們最終發現MP40遠不如自己原來手上的衝鋒槍順手。

戰後蘇聯電影劇照

  在1945年4月的柏林,葉夫根尼·別索諾夫中尉坐在坦克車頂衝進了城裡,和別人不一樣,他手裡抓著一把MP40。他在日後的採訪里說道:

  「在4月22日的清晨,我們靠近了一條高高的鐵路路堤,但被敵方火力所阻止。我們本來可以幹掉這些用來延緩我們行動的德國人,但問題是鐵路橋底的通道被沙子灌滿,入口也被用金屬梁相互連接的樹榦所阻擋,而我們無法摧毀這個工事。我們只好跳上坦克,繼續向前走了一陣子。

  突然之間,我們遭受從路右邊戰壕的火力,坦克停了下來。我命令道:『下車,開火!』然後整個連都跳下了車,一邊用衝鋒槍不停開火一邊向戰壕衝鋒。在我正前方有一個德國鬼子(原文Fritz,表示德國人的俚語),我嘗試用我的德國衝鋒槍殺掉他,但在之前鐵路路堤的交火時槍機進了些沙子。我抽動了槍栓,然後扣下了扳機,但它並沒有開火。德國人沒有猶豫太久,直接將他的步槍瞄準了我……

  在這個時刻,一陣短促的衝鋒槍聲撕裂了空氣。那個德國人倒在了戰壕里,死了。最後看來是德羅茲達用了一把蘇聯的波波沙殺了他,而這把槍從不會在戰鬥中間卡彈。我們跳過了戰壕,除了一些逃掉了,其他德國人都死了。安德烈拿走了我的衝鋒槍,取下彈匣後把狠狠地它扔在了一邊。」

蘇聯的德械師

  從這個資料不難看出波波沙和MP40在可靠性上的差異,不難想像PPSh-41和PPS都是數以千計德國士兵手中珍貴的武器。事實上,被繳獲的波波沙被重新編號為MP 717(r),配發給急需衝鋒槍的德軍士兵。

用波波沙俘虜蘇軍的德軍

結語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也不是所有帶彈鼓衝鋒槍的衝鋒槍都叫波波沙。即便在東線戰場,也有芬蘭人用使用彈鼓的KP-31「索米」向蘇聯人傾瀉子彈,還有一些湯普森衝鋒槍隨著美援卡車抵達了,蘇聯人自己甚至也有4種可以配備彈鼓的衝鋒槍。彈鼓雖說極易辨認,但只靠彈鼓去辨別極易認錯。

  但為什麼人們總是將波波沙和彈鼓聯繫起來呢?明明是「索米」「湯普森」和「MP 18 I」先來的……彈鼓也好,出名也好,還是讓世界知道了衝鋒槍這個概念也好。在衝鋒槍的歷史上,波波沙甚至不是第一款二代衝鋒槍,MP38在戰前就作為德軍制式裝備服役了。波波沙在這麼多衝鋒槍之中除了產量大了些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了,但軍迷,甚至非軍迷看到那標誌性的彈鼓都會高呼:「波波沙!」

上甘嶺戰役的中國志願軍

  或許這和國人普遍的蘇聯情懷有關,這把衝鋒槍跟隨老大哥的援助計劃一齊進入了神州大陸,成為新中國自產的第一款衝鋒槍;或許這和全面戰爭的主旋律有關,波波沙在1945年產量大概在500萬把,為二戰衝鋒槍產量之最,很大程度上幫助蘇聯人打贏了二戰;這或許這和國人對二戰蘇軍的印象有關,似乎他們總是手上端著波波沙,兜里揣著伏特加,然後高呼烏拉沖向納粹陣地。

位於柏林的無名戰士紀念碑,其中戰士手持的就是一把波波沙

  但無論如何,親愛的達瓦里希,讓我們喝下這瓶伏特加,拿上我們的波波沙,吻別心愛的人,走上前線吧。當今輕武器越來越昂貴,說明全面戰爭正在成為一個歷史名詞,像波波沙一樣專為大規模生產而設計的衝鋒槍,也離我們漸行漸遠,然而,對於那些使用它,或是被它守衛的人來說,它仍是一種將被永遠銘記的武器:不管它自身有多少瑕疵,在他們眼中,波波沙都是那樣的完美無瑕。

作者:阿富汗上空的鷹

傳送門:「二戰最強衝鋒槍」波波沙:備彈71發 德軍人見人怕 _ 遊民星空 GamerSky.com

推薦閱讀:

蘇30MKI不賣中國,原來可以到主席台鞠躬
日本「出雲號」游南海,軍國主義賊心不死!
將手榴彈捆綁在一起,炸毀坦克和碉堡,是真的嗎,我們都被騙了
殲31的尷尬處境

TAG:軍事 | 遊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