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就看楊子姍和趙又廷 ——《南極之戀》

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踏上南極,拍攝故事電影。

中國拍的

在平均氣溫零下25度,最低氣溫可達零下89度的環境下——

數十名工作人員攜帶近十噸器材,與大自然用以抵禦人類的最後防線,展開長達一個月的搏鬥和交融。

過程中,他們有幸目睹極美的景色。

同時,也領略到極惡的「天地不仁」。

一名考察員,僅僅下樓梯時,忘記把手拿出褲兜,就摔成粉碎性骨折。

更有甚者——

雖然走出了樓梯,卻在前往目的地時,遭遇未知災難,消失無蹤。

有人在A樓到B樓之間就走失了

不見了

南極,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第七大陸」。

在這塊人類文明所不能及,足以引發無限遐想的地域里,到底會拍出怎樣的電影?

至少,前無古人。

沖這一點,我有必要寫篇文章,讚歎它的勇敢與開創性——

《南極之戀》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一書里,茨威格曾為首輪踏上南極,途中卻不幸罹難的探險家斯科特立傳。

零下50多度,斯科特凍僵垂危時,茨維格對他如此評價道:

一個人雖然在與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

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

這段話,也可用到《南極之戀》當作破題。

故事情節簡單明確。


以下內容含劇透

兩男兩女乘坐飛機,在南極慘遭風暴。

機毀,兩人亡,只剩下主人公一男一女。

坦白講——

就開頭的墜機場面而言,我只能勉強給到及格分。

或許好萊塢看太多,當飛機撞上冰山時,我總覺得,有點假。

這是技術原因。

國內落後的特效技術,使飛機產生一種塑料感,缺失大片應有的爆炸性視覺衝擊。

但好在,特效並非它的重頭戲

作為災難電影,《南極之戀》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大場面」,多數是由實景拍攝

飛機很快過去,而後直接拍實景,這下總不會落後於國際了吧?

導演吳有音說:

如果你真的來過南極

感受過大自然的壯麗

你是很難忍受人工特效的

因此,開場沒多久——

吳富春(趙又廷 飾)從飛機殘骸旁醒來,面對的就是真·白茫茫南極大地。

看這件皮草,我們就知道,他是個土豪。

土豪,往往有一個特點:

過於愛惜自己的命。

因為錢太多,為了錢付出的人生太多,所以總是怕自己突然會死,怕自己從前的努力失去意義。

發現機艙內,荊如意(楊子姍 飾)沒死,吳富春並沒有馬上施救。

因為,如意的腿被壓住,飛機又很快會壓破冰層,沉入海底。

救她,意味著自己也可能會死。

當然,猶豫半晌後,富春還是選擇救出如意。

為何要猶豫半晌?

因為他聰明,知道如意是高空物理學家,曾經多次考察過南極。

而自己,對南極一無所知,只是個想來賺錢的投機分子。

寒風刺骨,反覆斟酌,使他意識到:不救如意,意味著自己必然會死。

救人,並非出於惻隱,只是出於判斷,權衡自己的利弊。

這是殘忍理性的自私

救出如意後,兩人發現同行者娜塔莎斷了氣息。

富春急忙想走,如意卻堅持要帶上娜塔莎的屍體。

自己活著都難,還要帶個屍體,理由?:

海底又黑又冷

不能把她留在這

這是浪漫感性的無私。

而後,兩人找到一間小木屋。

裡面的資源,可供存活75天,必須在此時間內找到救援。

但,如意的腿斷了,只能躺在床上。

富春只好用自己的腿,每天在小木屋和野外往返。

如意告訴富春:

你平時用右手,所以你的右腿比左腿強壯

你以為是筆直走,其實會往左偏

你要學會通過觀察身體和影子的夾角

保持基本方向

再往後,由於雪地對太陽光的反射極強,富春得了雪盲症。

雙眼看不見,趔趔趄趄走到小木屋前。

是如意用呼喚,指引他找到家門。

長期缺乏維生素C,又使如意感染了壞血病。

鼻子出血皮膚角化

如意很快將要面對死亡

是陪伴,還是獨自前行?富春必須作出選擇。

發現沒?

本片的故事,是根據中國古代哲學家,對自然界客觀規律的解釋——「陰陽論」編排而成。

《易經》里說,世上所有東西都是陰和陽。

地是陰,天是陽。

女是陰,男是陽。

眼是陰,腿是陽。

所以,富春眼盲時,是「陰」的如意指引他回家;如意腿斷時,是「陽」的富春代替她啟程。

世間萬物,皆如地球,是由海陸交織而成的「圓形體」。

無論缺少海水,還是缺少陸地,都會使地球不再「完整」。

人也一樣。

如意缺少強健的體魄,富春則缺少知識和勇氣;如意能在小木屋內運籌帷幄,富春則可於野外身體力行……

什麼是人世間最好的愛情?

古代先哲,早已得出過結論:

以我之陽,補你之陰。

當你缺的東西,剛好是我有的東西,那麼經過長期磨合互補,我們就會像地球那樣——

交織,壯麗,圓融,和諧,唯一。

《南極之戀》傳達的愛情觀,比當下某一些國產電影高明太多。

它沒有都市情侶的無病呻吟;

沒有錯綜複雜的世俗糾纏;

沒有無聊單調的磕磕絆絆;

甚至兩人情定時,都沒有一顆客觀存在的戒指。

沒禮服,沒證婚人。

什麼都沒有,卻比任何堂皇的儀式更能打動人。

為什麼?

古代著名哲學家,同福客棧首任雜役,郭芙蓉曾說過一段話:

什麼才最能證明兩個人相愛呢?

不是卿卿我我,而是外部壓力

外部壓力越大,需要克服的困難就越多

在一起的動力就越強,感情就越真摯,越刻骨銘心

所以你信我一句話:愛情來自壓力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以往看韓劇,主人公總會得個絕症。

傑克和露絲,羅珠和梁祝,秀才和芙蓉……總有些情節,要面對死亡的威脅。

生與死,能給愛情以最大的壓力。

但並不是說,其中一人死了,這個愛情就會得到升華。

比壓力更重要的,是與壓力對沖的情感,及情感表達的真實性

打個比方——

《小時代》的顧里,誠然身患絕症,卻很難讓我們動容。

因為——

影片最後,顧里設了個局,讓男友看到自己和別人上床,意圖以此讓兩個人的未來,躲過絕症將要引發的困難境遇。

換句話說:她不與絕症的壓力對沖,反倒在壓力面前全方位棄守愛情。

這是世間庸俗低劣且一廂情願的思維方式,它玷污了作為人類最美好的情感的純凈。

《南極之戀》不同。

富春和如意,面對著比絕症更強橫的壓力。

稍有不慎,便天人兩隔。

但,他們並未棄守愛情。

一次釣魚,富春跌入冰底。

刺骨的冷水,深淵的壓力,使他昏迷不醒,對生命失去了追求的勇氣。

他想,與其上去等死,不如就在這死。

可轉過頭,他又想:

我死了

她怎麼辦?

第一次,我拯救你,是因為我自己想要活下去。

第二次,我拯救我自己,是因為怕你一個人沒法活下去。

影片進入後半段,富春不得已離開小木屋,完成最後一次遠征探尋。

他要如意在家等,可當他帶救援隊回來時,小木屋卻被雪崩突然擊碎。

極夜降臨,富春冒著生命危險,獨自啟程尋找如意……

第三次,無論活著還是死去,我們都要一起見證愛情。

這是合理的人性轉變,它意味著富春從貪婪自利,逐漸勇敢追求與壓力對沖的完整生命。

在這個快餐時代,可能有人要問:這樣的愛情,你不覺得很肉麻……嗎?

不覺得。

想想我方才說過的話:

比壓力更重要的,是與壓力對沖的情感,及情感表達的真實性

《南極之戀》最珍貴的,就在於它的主人公,並不僅僅與壓力對沖,更將堅韌的情感表達的極為真實

相信我,通過此片,你會愛上趙又廷

怎麼說?

對於在座的男性,我想先提個問題:

假設有高圓圓守在家裡,誰會捨得遠赴南極,冰天雪地凍一個月?

這是一種多麼高尚的敬業精神!

在南極,為了還原角色,趙又廷不能像別人那樣,穿特製的極地服和防冷麵罩。

他只能穿皮草,難看又不保暖,拍完一個鏡頭,馬上就得裹被子。

《三生三世》的男神太子,活生生被凍成閏土二愣子……

片中,由於雪地對太陽光的反射極強,富春得了雪盲症。

事實上,趙又廷拍戲期間,真的得了雪盲症。

灼傷流淚,見光不能。

原本需要修養三到四天,但為了趕戲(南極不能久留),翌日又開工。

結果,他也因此留下後遺症,至今仍然無法面對強光,採訪時被燈照到都會刺痛。

登場甚至無需化妝。

長久外景,直接把皮膚凍裂,比任何附加裝飾都更真實。

結尾與自然的最後搏鬥,無數雪花硬生生打到臉上,其表現不亞於小李子《荒野獵人》。

我們看到的每個震撼實景,都是趙又廷用生命在拼。

還記得郭芙蓉那句話嗎?

愛情來自壓力

但要我說:

大多能打動人心的東西,其實都來自壓力。

人類不斷對抗壓力,堅持超越種種困境,是戲劇之所以動人的核心,也是人生之所以壯美的真諦。

特別是,拍一部災難戲,只有當演員的生命,真正經歷過劇烈衝擊,才可能賦予人物豐富飽滿的寫實感。

也只有人物足夠寫實,觀眾才可能置身其中,不去質疑他的真實性。

下面這段台詞,如果出現在《小時代》,很多人會覺得肉麻、虛假、矯揉造作。

但,當你目睹過富春/趙又廷經歷的種種寫實災難,就能感受到他從生與死之中體悟再傳遞出來的真性情:

無論環境,是好是壞

無論健康,還是疾病

無論你剩幾顆牙

或者你真變一個瘸子

我都會愛著你

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

相忘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

總體而言:

《南極之戀》可能是2月起始到春節檔前,唯一優質的國產片(不信你去看看別的)。

雖然略有瑕疵(特效粗糙),但蓋不住它大部分的真實。

在這太多「業內人士」都緊盯小資男女錢包的「小時代」,它的劇組敢於奔赴南極,用前無古人的方式,刷新國產電影的類型。

可敬,有突破性。

豆瓣7.0,國產愛情中難得一見。

最後,我還想對圓圓再說一句:

你有他在,我放心了。

微信搜索添加公眾號:

luowj1996

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影視文章。

你的點贊與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推薦閱讀:

曾經的輝煌與現在的凋零 十部往屆金像獎獲獎最多電影
未知而複雜的性——《不道德的故事》電影評論
《黃土地》:承載著中華民族深重苦難的大地
杜志國:我有一個好兒子
無問西東.什麼是真實的你?

TAG:影視 | 影視評論 | 電影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