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心,麵食可以導致關節痛!

導致關節炎的病因有很多。自身免疫紊亂(類風濕、系統性紅斑狼瘡),細菌病毒感染(乙肝、丙肝、細小病毒 B19),體內代謝異常(糖尿病、高血尿酸、焦磷酸鈣鹽沉積)等等都可以帶來關節腫痛。今天來說說日常飲食里的危險分子:麵食。

小麥是全球第三大糧食作物, 年產量超 6 億噸。小麥粉可被製作成麵包、披薩、麵條、饅頭、餅乾等食品 ;而且小麥粉和小麥蛋白作為配料廣泛用於食品加工中。小麥及其製品是重要的食物蛋白來源之一。但同時小麥中所含麩質蛋白也可導致疾病!

圖 1, 含麥麩的食品

在 1888 年,Samuel Gee 描述了一種疾病,它的臨床特徵是:慢性腹瀉、 消瘦、反覆口腔炎症以及吸收不良。當時被命名為 Celiac disease。然而當時並沒有弄清楚該病的病因,解開病因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當時,由於戰爭導致了食物短缺,荷蘭的兒科醫生 Willem K Dicke 發現他的一些病人一旦服用麵包或者其他小麥等製品則病情加重,而一旦不吃含「麩質」食品則病情緩解。

此後 Willem K Dicke 跟 van de Kamer 深入研究證實了是「麩質」導致了疾病。停止「麩質食物」攝入即可緩解癥狀、控制病情。自此,乳糜瀉作為一個疾病開始被醫學界認識。

在西方人群中, 乳糜瀉發病率約為 1%。我國曾被認為乳糜瀉發病率極低,。但這很可能是誤解,因為很可能是中國大量乳糜瀉病人被漏診。

中國人群乳糜瀉易感基因頻率的 Meta 分析結果顯示:中國人群 HLA-DQ2.5 單倍型和 HLA-DQ8 單倍型頻率分別為 3.4%(95% 可信限:1.3-5.5%)和 2.1%(0.1-4.1%);HLA-DQ2 抗原頻率為 18.4%(15.0-21.7%);HLA-DQ8 抗原頻率為 8.0%(4.5-11.4%)。DQB1*0201 等位基因頻率為 10.5%(9.3%-11.6%)。

除基因外,就乳糜瀉相關抗體來看,中國青年人群(16-25 歲)的 IgA 組織轉谷氨醯胺酶抗體(IgA tTG)陽性率為 0.36%(0.28%-0.46%)。 對乳糜瀉高危群體(慢性腹瀉和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也進行了乳糜瀉篩查研究, 結果顯示:

在慢性腹瀉成年患者中, 乳糜瀉發病率大於 6.5%, 而在具慢性腹瀉癥狀的兒童中, 此發病率高達 11.9%。 由此可見, 乳糜瀉在中國並不罕見。(「IgA 組織轉谷氨醯胺酶抗體」的具體意義見下述)

圖 2 ,中國乳糜瀉病人被大量漏診

乳糜瀉的名字很容易讓我們想當然認為該病主要表現是消化道癥狀。但研究證實,除經典的腹瀉、脂肪瀉、體重減輕等消化不良癥狀外,還有大量亞臨床表現。比如,較為輕微的非特異性癥狀:乏力、臨界水平鐵缺乏(borderline iron deficiency)、生長遲緩或其他原因無法解釋的轉氨酶升高。

作為風濕科醫生,筆者很自然的注意到乳糜瀉的骨骼肌肉癥狀。

雖然有研究發現大約 25% 的成人乳糜瀉患者存在關節炎;但這些研究里的患者消化道癥狀突出,病人往往會忽視關節癥狀。因此以關節癥狀主訴來就診可能性小。實際上,明確的乳糜瀉患者群里發現骨骼肌肉癥狀的價值不大。關鍵點在於,骨骼肌肉癥狀主訴的患者里有多少乳糜瀉。

一項大型隊列研究納入了 2125 例因風濕病相關主訴而接受評估的兒童。常規篩查發現 2% 存在乳糜瀉。大多數患兒都沒有胃腸道癥狀。開始接受無麩質飲食後,上述患兒的肌肉骨骼癥狀(主要為肌痛和關節痛)都緩解。

不過該研究對象是兒童。因骨骼肌肉疼痛主訴的成年人里有多少存在乳糜瀉?答案是不清晰的。經典的《Kelley and Firesteins Textbook of Rheumatology》並未把乳糜瀉列入成人的關節癥狀鑒別目錄。

另一部經典風濕病參考書《Rheumatology(第 6 版)》也僅僅是在第 38 章節《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rheumatic disease》里用較小篇幅闡述了乳糜瀉相關的關節病變。

圖 3, 面臨常見風濕病不可解釋的骨骼肌肉痛時應想到乳糜瀉

2017 年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 認為沒有必要對無癥狀人群做乳糜瀉篩查。因為到今天為止,仍未發現篩查的益處足夠大。考慮到研究不夠透徹,未來需更多研究來權衡篩查的「益處與壞處」。

不做篩查,但需要對症檢查。醫學界普遍認可:有其他原因不可解釋的腹痛、腹瀉、體重減輕、臨界水平鐵缺乏、血清轉氨酶增高者應行乳糜瀉相關檢查。

那麼對於骨骼肌肉疼痛、乏力等癥狀為主訴的人群呢?筆者個人建議:

  • 如有其他病因不可解釋的骨骼肌肉疼痛時,可考慮行針對乳糜瀉的檢查。而不必考慮患者是否有典型的消化系癥狀。
  • 對於已經可以用經典風濕疾病解釋的患者呢?不建議針對乳糜瀉檢查。但如果常規治療無效,或者有不可解釋的消化系癥狀時,篩查乳糜瀉是必要的。

骨骼肌肉、關節癥狀是如此普遍,並不是經典的風濕病都能解釋。這時風濕科醫生應該有足夠廣闊的視野去應對疾病的挑戰。

面對這樣疑似乳糜瀉的病人,我們該如何診斷呢?目前已有多種血清學檢測方法可幫助診斷乳糜瀉,包括:

  • IgA 肌內膜抗體(IgA EMA)
  • IgA 組織轉谷氨醯胺酶抗體(IgA tTG)
  • IgG 組織轉谷氨醯胺酶抗體(IgG tTG)
  • IgA 去醯胺基麥膠蛋白肽(IgA DGP)
  • IgG 去醯胺基麥膠蛋白肽(IgG DGP)

血清 IgA EMA 及 IgA tTG 檢測的診斷準確度最高。曾經有人抗麥膠蛋白/麥醇溶蛋白抗體(AGA)檢查。但目前認為該檢驗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不夠高,已經不再推薦。

由於部分病人存在先天性的 IgA 減少,應對乳糜瀉高風險人先行血清總 IgA 檢查。或者同時測 IgA 型+IgG 型的去醯胺基麥膠蛋白肽(DGP)。

乳糜瀉血清學檢查陽性後,一般會尋求小腸活檢來確診。但,上消化道內鏡小腸活檢也並非必須的。比如皮膚活檢確證的皰疹樣皮疹,同時有乳糜瀉血清檢驗陽性就足以肯定乳糜瀉診斷。

圖 4 ,臀部和肘部瘙癢性水皰,是為乳糜瀉患者可見的皰疹樣皮疹

皰疹樣皮疹:瘙癢性丘疹及水皰,好發於肘部、膝蓋、前臂近端伸側、頭皮及臀部等。真皮乳頭層發現 IgA 沉積可供確診。因為劇烈的瘙癢可導致明顯抓痕,因為這點而容易誤診為濕疹。

乳糜瀉的血清陽性,而小腸活檢陰性的情況很少見。這可能有如下因素:

  1. 曾經採用非人源 tTG 作為抗原底物行相關檢查,但這會增加假陽性率。因此,應確定採用人源性 tTG 作為抗原底物的化驗法檢測。
  2. 小腸的組織學異常可能分布不均勻,因此小腸活檢應多點採樣。採樣不夠多則容易漏診。
  3. 小腸活檢的解讀者應是足夠熟悉乳糜瀉病理的專家,不熟悉乳糜瀉病理的病理解讀者可能會漏診。

也有學者主張臨床疑似+血清陽性者即可採用「無麩質膳食」來對症治療。但「無麩質膳食」的成本並不低。確實沒有條件(或病人不願意)行皮膚或者小腸活檢,也可以先行「無麩質膳食」來治療。

目前確知麩質的主要來源有:小麥、黑麥和大麥。燕麥是否可以引髮乳糜瀉還不夠肯定。但考慮到燕麥加工時難以完全避免其他麥製品混入,在早期可以採取避免燕麥的策略。

很多調味品會使用到含麥麩的蛋白。因此應注意到調味品的成分。飲料也需注意。像啤酒、麥芽酒、淡啤酒和麥芽醋就不宜飲用。因為它們通常是由含麩質的穀物製成且未經蒸餾。

圖 5, 啤酒、麥芽酒、淡啤酒和麥芽醋都可含麥麩導致乳糜瀉

嚴格的「無麩質膳食」持續 4 到 6 周后,大多數乳糜瀉患者的癥狀、生化檢驗會改善。可以用 IgA tTG 或 IgA DGP 來監測「無麩質膳食」的反應性。如 6 周后反應不佳,則應懷疑乳糜瀉的診斷。這時必須有小腸活檢來確診乳糜瀉的診斷。

最後總結,風濕科醫生應一定程度了解乳糜瀉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疑難骨骼肌肉癥狀的剖析者。

編輯 | 黃蓓蓓

題圖來源 |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 袁娟麗,《乳糜瀉研究進展》, 食 品 安 全 質 量 檢 測 學 報 Vol. 6 No. 11,2015 年 11 月

2. 袁娟麗,《中國青年人群的乳糜瀉風險性分析》,南昌大學博士論文資料庫,2014

3. Y Sherman , R Karanicolas ,《Unrecognized Celiac Disease in Children Presenting for Rheumatology Evaluation》,Pediatrics , 2015 , 136(1) :e68

4.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Screening for Celiac Diseas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JAMA. 2017 Mar 28;317(12):1252-1257.

5. Uptodate 文獻資料庫

6.《易被漏診的皰疹樣皮炎(附圖)》,derm.dxy.cn/article/741

推薦閱讀:

TAG:風濕病 | 麵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