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黑父母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
文/須盡歡 校對排版/Z.T
·
楔子
這兩天的熱點話題,怎麼都避不過北大留學生拉黑父母六年,十二年不回家的事情了。
想來一定有很多的父母都內心隱隱作痛,又或者再乍一看標題的時候便去指責這個寫下萬字長書的「孩子」不懂事,矯情,甚至不懂感恩,不孝。而網路上,同時又有一大波一看標題同時內心隱隱作痛的孩子通過不同的渠道來宣洩曾經內心的苦悶與無奈。
單從這一兩極分化的表象就可以看出,父母依舊不懂,不理解甚至不願意去了解孩子的內心;孩子長大了依舊有很多不願意放下,不想去原諒,不肯包容父母的心結。
一方等待被感恩,一方等待被理解。
1
我,一無所有
很遺憾,大家都沒有等到。待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再回首感慨,一切似乎都水到渠成,然而心結依舊是心結,只會把這個心結傳承下去,循環下去而已。
關於王猛的萬字書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脫離實體談感情是空洞的。還是建議大家先看完,之後再來看我後面的內容。
很多人會認為,全篇的內容無非來源於一個核心矛盾——王猛渴望得到「主權」,而他的父母不願意,或者沒有意識到,從方方面面都在控制王猛。王猛在多次溝通未果後只能選擇逃避。
在王猛的內心,父母的行為並不是對他的愛,即便是愛,也是他不願意接受的,那種「必須聽我的」,那種「你的一切都是我賦予的」等思想讓他感覺自己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活。他只是父母在玩模擬人生里操控的角色而已。
所以,這樣家庭里的孩子真的可以自嘲一句,「我,一無所有」。
2
沒有靈魂的匹諾曹
每個人的生活,人生,無論過程還是結果,其實都是自己去努力爭取的。當一個人被告知從物質到精神都只是一個牽線木偶或者傀儡的時候,內心是崩潰的,他會失去方向,失去自我。
我們必須要明白自己的願望是什麼,或者更重要的是,明白我們需求的感情是什麼。
他的情感,想法,內心感受似乎都不重要,可以去嘲諷,可以去肆意批評,可以去不分場合的責罵。彷彿總有一天這天底下的孩子都會理解他們的愛,總有一天孩子會明白作為父母的心情。但有些事情,一旦留下印記,那就是一輩子,縱然化解,也會感慨一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他在父母那裡得不到安全感,得不到精神情感層面的保護。縱然物質上的給予似乎充滿了關愛的溫暖,但是在內心深處,一直是一塊孤獨的堅冰。
從他的萬字書信中可以看出,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時刻想著控制他,綁在身邊,過分喜歡包辦他的一切。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從父母那裡得不到積極的回應,用他的話說,是「 從不保護我,一切都是我的錯」。
有時候我們表面的溝通與交流只是反射弧的一種條件反射,我們會口是心非的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不僅如此,我們還會自我安慰,為自己讓自己不舒服的言行找到一些理由和借口。
很多已為人父母的人似乎根本不理解這種感受。他們認為是王猛矯情,是王猛心理有問題,認為他將成長的陣痛甩鍋給父母,推卸責任,四處訴苦。卻忽視了王猛國外專業的心理諮詢診斷和自己心理學專業的研究。
他們沒有看到,王猛一直在努力自救。他轉了心理學專業,向心理醫生傾訴了6個小時,多次想要對家人直抒胸臆,坦誠溝通卻得不到期盼的回應。在不斷回憶與梳理中,種種痛苦的回憶不斷反覆循環。
他渴望能找到那個「自己的原因」,從而邏輯就能自洽,「是我的原因,都是我的問題,父母一切為了我好,是我的錯」。一旦他梳理到最後能完成這樣的閉環,他便解脫了。但他過不了自己那一關,因為他的內心就是痛苦的,他和父母的相處就是緊張,焦慮甚至不安的。
他過去二十多年能騙得了父母,卻永遠無法騙的了自己。他是從小到大的乖孩子,但他的內心卻是另一個面孔。
與弗洛伊德、阿德勒、榮格齊名的一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她的《我們內心的衝突》里寫過這樣一句話——「虛假的冷靜根植於內心的愚鈍,絕不是值得羨慕的,它只會使我們虛弱而不堪一擊」。
很顯然,王猛完全可以繼續演下去,但他實在不願意做沒有靈魂的匹諾曹,他渴望控制自己的人生。
3
釘在恥辱柱上的白眼狼與他的修羅場
有時候,人的無意識內驅力,會為了利己的目的而利用他人,所以必須在他人面前表現體面。萬字長書里有很多的段落話語都可以看出父母對他的輕視,小到在他幼年不合時宜的嘲諷,大到拿他作為和別人爭論虛榮的擋箭牌。在他的內心,他的安全感需要自己去給予。他並不知道和父母相處的下一秒鐘,會有多少的焦慮來襲。
他是真的找不到解決的辦法了,所以他選擇逃避。
再說他的父母,自始至終,面對孩子都是極強的優越感,讓孩子自小到大便充滿畏懼。加上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機關工作環境,那種面對陌生人的優越感和「自以為是」、「武斷專行」滲透到了家庭當中。將那種偏執固執的價值觀生搬硬套在內心敏感卻又精神獨立的子女身上。
而內心的敏感也是他們造成的。給予一個孩子物質上的渴求遠沒有讓孩子精神上趕到幸福重要。因為總有一天孩子可以不需要靠你給予物質,那時候,他便會去追求自己的精油渴望了。
這種平地而起的傲慢,是摧毀他們家庭關係最大的罪魁禍首。王猛的文中已經清楚明了地指出了問題的來源和所在,並渴望和父母達成共識。解鈴還須繫鈴人,其實只要父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後面的一切都迎刃而解。然而他們仍然固執己見,一邊拒絕接受,一邊說將問題拋給了王猛。
所以,王猛一切的努力在父母面前都是無力的。
倘若父母在教育孩子,孩子不願意接受的時候,很多父母連試圖去努力溝通的意願都沒有,直接用身份和音量又或者自己定的某些規則去制約、處罰孩子。但當孩子經過不懈的努力渴望讓父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而父母壓根就不願意接受的時候,孩子本身是無奈的。不論他年齡大小。
他的身份,就是孩子,改變不了,他沒有任何辦法。即便努力爭取,也會被其他人扣上不孝,不懂事的帽子。他根本沒有任何辦法,毫無道理可講。
即便如此,王猛本人依舊嘗試著和父母溝通,並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強迫自己遵守著父母為自己定下來的一些列規則。他想找一個出口宣洩壓力,但是父母的各種做法完全把他的話語懟了回去。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很多言行對孩子造成了什麼影響,給他的心理帶來多大的傷害和壓力。甚至把問題的責任甩給了王猛自己。
「白眼狼就知道說以前的事」似乎是中國式家長習慣性失憶的理由。
即便是讀了王猛的一萬五千字書信後,他的父母依舊習慣性的把問題甩給了王猛。可能在他們眼中,王猛早已經不是那個乖孩子,甚至是忤逆父母的不孝子,再上綱上線一點,你很難想像如果王猛回到家中,會面臨如何的「困局」。那時候,「家」不是家,而是彼此鬥氣的修羅場。
孩子忘不了鞭子和傷痕,尤其是那些在他們內心邏輯不能自洽的傷疤。但父母卻總是不斷提醒炫耀自己給予的每一顆糖。
王猛是幸運的,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可以完全經濟獨立,在物質上不受父母任何牽制。
王猛也是不幸的,因為他北大高材生的社會身份,讓很多局外人忽視他在家庭里「孩子」的身份。他回因為「不孝」,他的「忘恩負義」會被很多偏激派家長釘在「道德」的恥辱柱上。
4
生命換不來的歉意
但細思極恐的是,有多少孩子,因為物質上不能經濟獨立,而包裹自己的內心,不願意去和父母分享自己最內心的想法。又或者像我前面說的,用一種看似冷靜的自我安慰來說服自己的邏輯線,繼續重複著自己身上發生的故事呢?
這不禁讓我想到2016年四川達州那位高考後自盡的孩子,在他的QQ空間里訴說完自己的困境後選擇用生命來抗議。可他用生命都換不來父母的一句「我錯了」。他的父母在看完遺書的第一反應就是「他為什麼不想想我們對他的好」。
想到知乎上的「孩子」說的「你只有用生命才能換來他們的反思」和微博上「父母」說的那句「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才能滿意」。似乎都把問題抬高到了生死。
但其實只要發自內心的幾句溝通就足矣。
曾經在我大學的時候聽過這樣一句話「空間要是有父母,那等於死了一個號」。
比起朋友圈之前的三天可見被很多人詬病,你可曾看到有人去詬病「分組可見」?真正不喜歡的就拉黑了,工作上的給工作上看的,但給父母看的一定不是自己最真實的生活。
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網的發展,早已經沒有什麼教育方法是金科玉律。但父母的言傳身教對於孩子的成長真的無比重要。
在一些父母的眼裡,孩子除了花自己的錢和班裡考第一外,似乎已經沒有了別的存在意義。而當一個不能向別人家炫耀孩子乖巧懂事成績好的孩子,似乎就只剩下花自己錢這一條了。
或許,就像我之前說過的牽線木偶,模擬人生里的角色,更貼切的說,很多父母眼裡,孩子只是自己財產的一部分,而一個塑造一個成功的產品自然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孩子在生命里的前18年,大多數時間都是和父母相處。在和父母溝通交流的時候往往也只是重複父母與自己交流的一個映射。
或許不僅僅是和父母的交流。很多父母的自以為是,草木皆兵,會讓孩子在很多時候如同驚弓之鳥。每一個過分敏感或是內心脆弱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經歷過家庭內的白色恐怖。很多對父母的回應也只是機械性的應付任務。
或許,更可怕的不是反抗,而是習慣。
5
尾聲
寫到這裡,文章就快結束了。只是結合這個事件,多說了兩句,所謂情斷難斷家務事,但家庭問題最根源的地方都在於彼此的尊重、信任與空間。而當出現問題的時候,認識問題的客觀態度是我們必不可少的。
大多數人面對孩子時,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但孩子也是第一次當孩子。很多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會潛意識裡像對待成人一樣去交流,也潛意識裡要求孩子像成人一樣和自己溝通。
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去關心自己孩子的真實想法,而是武斷的認為孩子「應該」去怎麼想。其實縱然你不去了解,也要給他們表達情感的機會。如果意識到自己有問題,及時的去溝通,一句「爸爸媽媽以後注意,你說得對」有時候勝過千言萬語。
有時候一切所謂的反思都是南轅北轍的找借口。受過教育的王猛父親並沒有去看國外專業的心理諮詢診斷,也沒有去思考王猛這樣的原因,而是直接將王猛的情緒歸類於「遷怒於家人」這五個字上。這種中國式家長的傲慢再一次將彼此的距離推得越來越遠。
無獨有偶,近日騰訊新聞公布的《朋友圈年度親情白皮書》,裡面提到有過半的子女曾經屏蔽了父母查看自己的朋友圈,準確數字在52%。這還不包括我前面所提的部分內容可見分組。
所以,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和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了呢?
其實,很多父母隨著孩子的成長,也有所改變,但是曾經成長的過程讓太多的子女不敢去「鋌而走險」的分享自己最真實的生活和內心的想法。而父母與孩子之間不是說不能存在問題,而是在於出現問題以後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去解決。
想想看,身在職場都能控制好與周圍人相處時的情緒,為什麼面對自己的孩子,有時候反而會愈發的急躁呢?
永遠不要對自己的孩子,說出惡毒的花語,或者做出傷他心的事情。你不知道你的一句無心之失會讓他/她背負多大的心理壓力。孩子從一出生起就是孤獨的,父母的言傳身教無疑對他人格的塑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是在讓他成人,而不是把他馴化成聽話的動物。
這篇就到這裡吧。期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家這個地方找到最溫暖的港灣和最快樂的回憶。
推薦閱讀:
※認識新年 | 老鼠娶親在初三的原因,這麼有意思
※專註力培養的第一個階段——探索與專註力:2歲
※我家孩子太黏人了,怎麼破?
※寫字姿勢不端正的孩子怎麼教呀?
※認識新年 | 大年初一,為什麼要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