獃獃淺談:設計流程與產品分析

許久沒發文(雖然距離上一篇文章不過 20 天時間),這陣子,我依舊把工作之餘的所有時間都放回在了閱讀上。18 年的 1 月份,我閱讀了 13 本書籍,幾乎打破了我往年任何月份的閱讀記錄。從小說到歷史,從經濟學到專業設計上。

期間有位小夥伴發信息問我:如何分析一個功能的可用性?把解釋從表象上升到內涵層面?是否有針對性的書籍可提供學習?成為與你一樣會思考的人?(這裡對方過譽了,我不過還是一個在蹣跚學步的設計師而已)

我知道他在鑽牛角尖,希望有此類書籍能指引他去做設計,幫助他學會分析事物的深層理論,而不僅僅是表象。

而我之所以廣泛閱讀書籍的目的,就在於此。對任何事物的思考,不僅僅需要深度,還需要廣度將其串聯,才能得到更全面的答案。

這也是市面上大部分設計師盲目追求方法論的通病內因。希望有一個通用型法則,助其解決工作上的各個難點,設計出一款成功的產品,殊不知,自己已陷入深淵。

下面進入正文。


這是一個人人都會說方法論的時代

為什麼近期市場上會出現大片的方法論呢?究其原因:是一種壞的學術風氣或普通群眾的跟風心裡導致的。

互聯網興起初期,沒有相應的專業或產品設計的學派,大部分設計師的出發點基本圍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做產品設計。當時唯一的理論點就是現在所謂的「競品分析」。

而當互聯網產品設計發展幾年之後,開始出現兩種類型的方法論:

第一種,學院派。

許多學院開始出現類似的專業,教學生如何設計產品。那先來說說這類專業的老師或教授。這些「教授」的主要知識來源是書籍和國外頂尖的學術資料,以及部分關於市場的分析資料,很少有參與實際項目設計的,即使有,也不會是什麼成功的(大)項目。因此他們建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論,這套方法論的弊端是:它並不是建立在解決實際問題為前提的基礎上的,或者說,它並不是以設計出一款成功產品的基礎來建立的。

第二種,野生派。

野生派的由來很有趣,他們能夠基於產品本身來解決問題。知道設計的初衷是「解決問題」,但是問他們如何得出這個結論時,許多人無法回答出比較令人滿意的答案。因此,他們通過學習這類方法論,來填充自己的知識背景,希望自己的話術能略顯專業。當學有所成時,作品集也由早期的講解解決方案以及作品展示,演變成了通過方法論來拆解產品做面試的講解。

各路設計師為了包裝自己,通過設計流程來給自己的作品做一個由方法論堆砌而成的作品集,一來是為了讓自己顯得專業,二來能夠更加吸引眼球。這也就導致市面上的許多設計師盲目跟風,忽略了設計的本質。

那麼專註於方法論會發生什麼問題呢?無法解決實際問題。下面舉個例子。

類似有人會問:「想了解移動端和 PC 端用戶的使用習慣以及使用場景,比如什麼樣的用戶習慣用 pc 端搜索。這些數據在哪裡能查到呀?」

這類問題,要回答也簡單,說幾點概念性的,讓人聽著覺得高大上,但實際作用卻幾乎為零。也就讓許多人誤以為這類東西是有一個總論調的,是有規範可尋的。沒有真正考慮到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

所以當純粹的基於學院派的方法論去設計產品時,就會導致設計師的重心更多的放在前期的用戶調研、產品背景等理論行為上,無法解決實際的設計問題。而作為設計師,首先要學會的是如何設計產品(後面我會說)。否則你設計的產品、功能都是經不起推敲的。

真實案例:

在一次面試中,有位設計師向我闡述他的設計方案。他告訴我他做了市場調研,進行了頭腦風暴,梳理了線上流程,研究了信息架構,並且還做了體驗地圖分析了用戶行為路徑等等,最後他告訴我的方案,是設計一種導航系統,讓信息更有序化 + 易操作。當然實際上他的設計方案與他做的分析沒有什麼關係,因為我聽了很久也不知道他要解決什麼問題,類似於一種概念性設計。

這位設計師的履歷很棒,留學海歸、交互設計專業的。因為履歷很好,我也怕埋沒人才,所以我當時委婉的拒絕了他之後,就把他推薦給我一個在騰訊的朋友。最後在騰訊面試完,這個朋友跟我說了同樣的問題,就是不知道這位設計師在說什麼。感覺說起來很高大上,但是並不落地。(後來實習的機會都沒給,我覺得挺可惜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斷層。他的分析文檔做得確實很漂亮,但是界面本身極其不合理。問了幾個問題都是從概念層面來回答,涉及到功能就說的雲里霧裡,著實無法理解。

正確理解方法論,做設計師該做的事

那這些方法論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輔助」你設計產品。

舉個例子,如:PM 說給現有產品加一個紅包功能,告訴你這個簽到是用來拉新促活的。這時候不要去分析什麼用戶畫像、數據指標、業務背景。

得去關注產品功能本身。

了解需求點,想想有啥紅包模式能起到活躍用戶的作用。怎麼設計能讓用戶覺得有趣?要給予用戶啥獎勵?關於紅包,你需要設計的點到底有什麼?

對,這時候想不到就去跟同事討論,然後看競品,這就是所謂的「競品分析」。

別去想什麼你的用戶是誰,說句難聽的:「做了這麼久了,你用戶是誰你自己心裡難道沒點 B 數么」(對不起,我說髒話了)。也許你說不出來,但是你大致能知道「餓了么」這款產品是做給誰,是用來幹嘛的吧。

經常有人問我:呆總,我想去大廠,感覺自己在小公司沒啥發展前景,真正的設計流程啥的也不懂,怕以後沒啥競爭力。(emmm…典型的被支配焦慮症)

我可以跟你說:去哪裡都一樣的,無論你在小廠還是大廠,你要關注的是產品設計本身或者說你要解決什麼問題。這個過程中你真正需要學習的就是「產品設計」這件事。

沒事就多讀讀 iOS 和 MD 的官方設計文檔;了解了解控制項的運用規則;看看你們這款產品的功能要解決什麼問題;下班多看看書,讀讀認知行為學的書籍;平時多注意你們產品的數據分析;等等,這些才是設計師需要做的事。

最後我用一句話總結上面說的內容:方法論就是紙上談兵,不要把它神化。

一位在 Airbnb 的交互朋友看完我寫的內容後,對我說:如果這個文章是我剛畢業的時候看到的,我一定會反駁你。但是工作了幾年之後,確實很認同你的說法。

下面進入實用性內容。

通用型設計流程

簡單實例解析:站酷重設計

1. 分析這個產品用來解決用戶什麼問題

因為我並不怎麼玩站酷,所以下載這個 App 之後,我在想從哪個方面切入分析。巧合的是我在 App Store 下載的過程中,看到了站酷 App 的標籤為社交。所以我的第一個思路就以此為源頭,結合「設計平台」這個屬性去分析站酷,將其定義為:設計交流平台。

之後我進入首頁,看到頂部的導航欄的切換很詭異。除了左邊的「搜索」和右邊的「更多」,中間還有個 Tab 的切換。第二排還有個標籤按鈕,功能類似於篩選。使用之後我很疑惑,重複操作了幾次才知道具體的使用方法,這樣的設計在邏輯上是有明顯缺陷的。

說明產品在架構方面能夠梳理的比較清晰,但是在實際設計方面沒做到合理,是一個典型的產品模型與用戶心理模型不符的表現。

而視覺上也明顯浪費了頂部的這塊「黃金地段」。所以這部分也可以作為重設計的基點。

之後我進入第二個頁面,從功能上來說,無論是「生活圈」和「附近的人」,都是將功能社交化。其它我也就不繼續闡述了,基本將這個重設計的產品方向定位為:設計師交流平台,主要目的是促進設計師(用戶)之間的交流。

2. 通過功能了解這個產品用什麼方案來解決用戶的問題

得出這個結論後,我分別參考了設計類產品和社交類產品,希望將功能做一個整合。當中包括 Behance、Dribbble、微信、微博、豆瓣、ins、Facebook 等各類產品。

當時我想到 Facebook 和豆瓣的小組模式,可以通過關於一組作品或一個設計種類來促進設計師建立小組的興趣式交流;以及 ins 首頁作品展示流;包括通過設計師興趣分組,將高級與初級設計師也做分類等等。

具體就不做撰述了,這裡就給各位一個思路,通過類似的方法設計一種方案來解決上面得出的產品設計目標。

3. 最後通過多個產品的分析對比,總結這樣的做法如何

最後,你可以將你設計的功能,做一個輸出。然後將其梳理過的其他產品功能做一個陳列,與別人一起探討你的設計思路,對比當中的優劣,以及具體解決了什麼問題。

要是工作中,就可以通過數據比對前後的設計方案哪個效果更好。效果的具體指標:就是你自己當初列下目標是否得以兌現。

以上分析並不嚴謹,純粹給各位一個思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當中涉及的點包括:需求分析、場景分析、競品分析、數據指標,以及具體的設計方案,更細的做法,平時要慢慢積累,通過工作實踐,書籍閱讀,不斷總結。而這,才是所謂「方法論」的真正用法,僅此而已。

註:本來不想寫這類文章,但是問的人很多,所以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說明,後期不會再重複贅述。最後,我再附上一份之前分享過的「一刀」文檔,內容也比較一般,純粹當個思考的思路就好,別當做模板,否則會走偏。(公眾號後台回復 PPT 獲取)

小結

這個月感受頗深,結尾想多說幾句,希望各位不要嫌我啰嗦。

每次發文,我都在盡量剋制自己內心的慾望。奢望我的文章在包含略微乾貨的同時還能抒發自己內心的一絲情感。所以寫文對我來說更多的是對於自我的反思,而不是傳業授道。

除去在各平台解答問題的散字,僅算上已發過的文章,以及寫給自己看的書評、影評,保底估算這一年多來寫了有 40W 字。而深有感觸的是:一路走來,從起初的低質量內容到現在算不上出彩的文筆,充其量只是讓我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路徑罷了。

雖然我基本不主動看別人寫的文章,但我一直尊重他人的輸出成果,不會對其做任何主觀論斷。因為我相信,即使內容上對我沒什麼幫助,但是筆者的思考過程,也值得學習。

與我而言:所有設計師的頭銜都應該只是 —— 設計師。(仔細品味)

謝謝閱讀,

END.

推薦閱讀:

GUI 常用元素中英對照表 / 3. Toolbar
讓移動交互更好的 7 個提示
GUI 常用元素中英對照表 / 6. Confirmation Popup
GUI 常用元素中英對照表 / 9. Button

TAG:產品設計 | 交互設計 | 用戶界面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