嚷著要脫單的是你,一閑下來就宅在家的也是你 | 內向者如何找對象?
不喜歡social的內向者,到底要如何找對象?——像我一樣的內向者們,可能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你可能會說「我們不是不想,而是沒機會談啊!」
你看,工作日的時候,每天下班就累得不行,乖乖滾回家癱著。
周末中午醒來叫個外賣,寧可縮在被窩裡刷劇看小說,也不願意出門社交。喔,唯一的社交活動可能就是王者峽谷兩日游。
想叫我們出來玩兒?做夢!根本約不出來!
等到某一天突然意識到,好像連續一個月都沒有新認識過什麼人了,這時又開始幽怨地喊著:「好想談戀愛吶,上天何時能賜我個對象?」
為什麼那些每天都嚷嚷著「又被喂狗糧啦!」「好想談戀愛吶」的單身狗們,還是每天宅在家裡,讓自己接觸不到除了同事、同學以外的人呢?
你當然可以裝得外向 但那樣很累
作為一個內向者,我們也有想過要努力地變得更social一些,努力去尋找和人認識的機會。
但這會形成一個悖論,萬一我很費勁地偽裝成一個外向的人,去到了那些我認為會出現另一半的社交場合中,認識了那些享受其中的外向者們,成功和一個人交往。結果在一段時間以後,對方終究會發現我的「真實面目」:宅在家刷劇!
好比一條內向的小魚,遊歷於外向者的水域中,Ta所遇到的人大概率是個真正的外向者,他們是真正喜愛社交活動的人,而你,真正需要的是獨處。
內向的人當然可以去扮演成一個活潑開朗的外向型人,就像戴上一張面具,問題是,你無法永遠戴著它,你一定需要喘息的時間。
這就要說到內向/外向者的本質。
打個招呼就耗光我的精力 撐不到找對象那一步了
外向的人可以從社交中獲得能量,他們需要「吸取」旁邊有很多人的那種好氣氛,因此會主動尋求很多社交。
然而,內向的人天生覺得大部分人際交往都非常耗費心力,因為這種「無用」的社交對他們來說代價十分昂貴,他們會本能地迴避無意義的社交——閑聊(small talk)。
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外向者因為更喜歡社交,從而掌握了定義社交環境的權利,使得內向者在其中更加難以自處。
比如,類似於社團聚會、party的集體活動中,外向的人會更加從容自在,可以和大家談笑風生。但內向的人則被無盡的閑聊消耗光自己的精力,變得疲憊不堪,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顧忌別的事情。
因此,內向者往往會在參加集體活動前後,花一些時間調整情緒,獨處就像是一種「回血」的手段一樣。
內向≠註定孤獨終老
更悲劇的是,內向者們除了要克服自己內心的障礙,通常還要面對外界的很多誤解。
「你不是不喜歡和人說話嗎?那為什麼還要交朋友?」
「既然你不愛和人打交道,那一定也不需要跟別人談戀愛了?」
「其實你們最願意孤獨終老吧?」
這真是天大的誤會……
一個人是內向型的,並不意味著Ta就不喜歡、不需要別人的陪伴。內向者和外向者一樣,大家都會有社交、親密感的需求,只不過在交往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而且,總不可能戀愛的都是外向的人,內向的就活該是單身狗吧。所以內向者找對象的困難,其實大多時候是自己給自己設的障。
首先,約會在內向者聽來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許多內向者在約會之前都充滿驚恐,因為預期即將到來的約會要花費巨大的精力:需要計劃外出、與不熟悉的人談話(有時候還要沒話找話)、思考下一句要說什麼、整理情緒……
內向者們一想到這些,就覺得「太麻煩了、不如不去」,於是又順理成章地宅著。所以他們總是在約會沒開始之前,就先被自己的種種設想嚇得退縮了。
正因如此,內向者不是喜歡主動邁出第一步的類型。但是,他們身上散發著獨有的神秘有趣的氣質所吸引到的人,遠比他們自己想像的要多。
也正因如此,比起主動追求別人,他們更容易作為被追求者。
其實,內向者並不是拒絕所有的社交,只是比起社交的廣度,他們更追求質量和深度。Huffington post為那些想要脫單的內向者們提供了一些建議:
- 找到一個適合你的環境
可能外向的人會在聚會、party上遇到另一半,但內向者更傾向於小群體的社交,也許在興趣愛好小組、志同道合的志願者群體內,他們建立關係的第一步會邁得更容易些。
- 記住所有談話都是從閑聊開始的
對於內向者來說,深度的討論往往比閑聊更加輕鬆。但是所有的談話都要由淺入深,記住所有的閑聊都有一定的目的,降低對於它的預期,也許能減輕自己在聊天中的負擔。
- 怕社交,那先當網友也不錯
內向者更傾向於把「真實的自我形象」放在虛擬社交中,例如線上交流、微博;而外向者則更願意在面對面的傳統社交里展現真實自我(Amichai-Hamburger,Wainapel & Fox,2002)。
- 不要試圖「變成」一個外向的人
為什麼要偽裝成一個外向的人?!難道內向的自己還不夠可愛嗎!
或者,也許內向者們一邊抱怨自己單身,一邊又選擇不去social的原因就是:其實他們心裡知道,在現階段,單身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狀態。
參考資料
Amichai-Hamburger, Y., Wainapel, G., & Fox, S. (2002). "on the internet no one knows im an introvert": extroversion, neuroticism, and internet intera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Multimedia & Virtual Reality on Behavior & Society, 5(2), 125.
Laney, M. O. (2002). The introvert advantage: How to thrive in an extrovert world. Workman Publishing.
有溫度有態度的心理學知識:關注公眾微信號「簡單心理」
聽心理課/參加心理訓練營:www.jiandanxinli.com/learns
預約心理諮詢:jiandanxinli.com(或下載簡單心理APP)
心理諮詢師專業學習課程:https://uni.jiandanxinli.com/
推薦閱讀:
※中國有哪些流行卻不正確的價值觀
※乳糖不耐受的中國人多麼?
※王路:命
※來自日本的神奇發明……呃,好像有點一言難盡
※摘掉眼鏡後,如何使眼睛有神(更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