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訓練強度的一點想法

今天早上刷知乎,看到有人發表了文章講「關於強度的迷思」,很好奇,遂點進去看,結果略失望,可能大家對於訓練強度的理解還是存在許多誤區,但是都在發表各自的觀點。

這篇文章中有不少觀點存在問題,剛好貼出來做個科普吧。下面是那位作者文章內容的截圖:

先說第一道紅線畫的內容。從總體全身訓練角度來講,5*5的深蹲確實全身性強度會高很多,我們都知道深蹲是一個全身性練習動作,但是它也一定是存在著重練習區域的,就是下肢,或者還包括核心,但是彎舉和卷腹都是區域性練習動作,而且用了5個小時這個強度,那麼這就是一個耐力型練習強度。所以 A 用全身性的訓練動作和區域性訓練動作做對比本身就是不對的 B 用5*5這種最大力量式的強度和5小時這種耐力性訓練的強度直接做比較也是不對的。

再說第二道紅線畫的內容,「重量、RM」這個。其實RM就是重量,那這句話就說了兩個「重量」。RM其實指的是「能夠重複練習X次的最大重量」,而不是指「重複X次」,所以12RM指的是能最多舉起12次就完全力竭的重量,而不是指12次的重複。

所以不同人的12RM是不同的,比如我是個瘦弱的運動康復師,我卧推的12RM是30kg,而作者是大肌霸,作者的12RM可能就是80kg,所以不能要求作者用30kg推12個一組。

作者的第二個問題。

其實問題的點同上,確實前者是12RM的,後者是5RM。不過表述應該這樣表述,10kg的重量做側平舉,這個重量對於前者是12RM,對於後者是5RM。

但是,但是。裡面還涉及到一個問題,前者飛快甩著做的,姑且不論動作是否標準,前者練習的強度是力量訓練中的「速度力量」,後者練習的強度是「一般力量」或者「最大力量」。所以,不能用速度力量與一般力量直接對比,就好比短跑運動員重在速度爆發力,舉重運動員重在慢速的大力量。

這裡又採用了多個變數去對比,並不是控制了一個變數,對比起來又很麻煩。

上面說過了不同的人本身負荷強度能力就不同的情況。姑且不論100kg與80kg,就只說這個下蹲10cm和下蹲到底。

肌肉力量的增長有一個特點,在哪個角度訓練,就在哪個角度獲得力量。所以,下蹲10cm的人在10cm區間之內獲得了力量增長,下蹲全程的人在全程之內得到了力量增長。下蹲全程的人當然覺得總強度很大啊,因為克服重力所做的總功就很多,比10cm的多多了。但是從需求角度講,各取所需罷了,不能用需求不同去做對比。

作者的第四個問題,老實說,我不懂這兩個訓練體系,不瞎作評論。

那看看作者的第五個問題吧。

上面我們舉過短跑運動員和舉重運動員的例子,那這個也是一樣的。

大級別力量舉的運動員長期練習並需要的能力就是下肢的強大力量,但是上肢只需要做到卧推就行了,那麼引體向上與雙杠臂屈伸就不是他的常規練習,對他來說必然困難。

街頭健身高手,姑且認為這是個練習上肢的高手,那麼引體+雙杠臂屈伸對他來說都是他常規訓練項目,必然不會有太大難度。

這個問題太忽略了不同項目的所需不同了。所以這個比較,可以說明不同項目的需求不同,但對於大部分的訓練強度指導,沒有太大的意義。

從這段來說,作者的出發點應該是很好的,我們都很反感哪些亂七八糟瞎說話的人,但是也希望,在提出自己的疑惑的時候,能夠多思考,或者多參閱一些資料。

以上這些,分享給大家作參考,如有錯誤,歡迎指正,最好能貼出相關文獻或者書籍。

當然,覺得我說的還有點道理的朋友,也歡迎關注我的知乎,比較懶,不是那麼喜歡回答問題,但心情好可能會寫寫文章。

謝謝大家。以上言行,如有得罪,敬請諒解。


推薦閱讀:

請問孕婦如何科學有效的健身瘦身呢?
身材好的人絕不會忌口的食物——礦物質
如何让自己在健身运动中获得愉悦感?

TAG:健身 | 健美 | 肌肉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