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經隨筆(一)

他如理作意:『這是苦。』如理作意:『這是苦集。』如理作意:『這是苦滅。』如理作意:『這是導向苦滅道跡。』當他這麼如理作意時,三結被舍斷:有身見、疑、戒禁取。

——經藏·中部·根本法門品·一切煩惱經(2經)

在佛陀教法中劃分修行者的標準是十結,根據十結的舍斷程度,有了沙門四果:入流果、一來果、不還果和阿羅漢果。其中入流果需要斷除的三結正是有身見、疑、戒禁取,因此根據這段經文片段,可以得到最標準的證入流果的方法,即如理作意四聖諦。

「如理作意」在佛陀教法中是一個常見的詞語。「如理」的「理」就是佛陀教法;「作意」的標準含義是思,廣義可以指代思慮、思維、審慮。如理作意,就是要以佛陀教法的視角去思考你觀察到的現象。

能夠「如理作意」四聖諦,和徹底的捨棄無明是兩回事。對於入流果而言,需要做到的是如理作意四聖諦,僅此而已。一個普遍的誤解就是只要是聖者就必須不能有貪嗔痴,這是錯誤的。事實上對於純粹的入流果而言貪嗔痴與凡夫無異,因為入流果並未舍斷貪嗔痴,成就入流果只是開始舍斷貪嗔痴。所以經藏中的」法眼凈「,以及坊間說法」悟後起修「,以及」見道「,即是對入流果的恰當描述。

有了」如理作意「,還需要理解四聖諦。四聖諦是佛陀教法的核心,關於四聖諦的精確描述可以在經藏·長部·大品·念處大經(22經)中找到。在佛陀教法中,苦的本質就是五取蘊,即五蘊在貪愛的作用下不斷集起、消散的現象。如理作意苦,就是首先要觀察到苦,然後思考這苦與貪愛的關係,最終你會發現所有的苦都是貪愛不被滿足的體現;然後根據佛陀的描述漸次的觀察十二緣起,確認十二緣起中各個環節相互依賴而「此有故必有,此滅故彼滅」的必然無誤的特性;最後根據佛陀的描述將無明、貪愛和苦建立起必然的關係,得出「只要無明就必然會苦」的結論,即完成了對四聖諦的如理作意,同時也為了捨棄無明建立了決定性的開端。

看上去如理作意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然而事實上相當多的修行者都沒有如理作意。比如,有的修行者在禪定中搞出了一些不如法的神奇境遇,並認為這個境界是佛陀教法的境界,然後由於自己對佛陀教法不了解,從而看到其他文字資料中提及這種神奇境遇,便認為這種境遇是如法的,然後成為了這種文字資料的擁護者,自認是佛法,這就是不「如理作意」的體現;另一種不如理作意的體現就是自己製造出了很多佛陀教法中沒有的名相概念,或者是錯誤理解了佛陀教法中名相概念,開始自己胡來。這都是很沒有效率的。

佛陀教法本質上是一門方法,正確的定位出名相概念,然後按部就班、按圖索驥的根據佛陀說的話一步一步的來就行了。事實上,能夠如理作意四聖諦的門檻並不是太高,對禪定也沒有特別的需求,因此不要抱著「自己不行」的想法。如果方向正確,那麼只要努力付出就一定會有進步。相比於最終的解脫,這種努力付出其實是值得的。

推薦閱讀:

佛家講心轉萬物,隨緣,請問眾位師傅如何由心生髮改變而不與本性相違,那這個心轉究竟是如何轉!?
佛教說人有前世和今生,那為何我感受不到前世?
每天4點起床,打坐12個小時,禁言禁手機...內觀禪修是怎樣的體驗?
佛教是不是完全免疫了飛面神教的嘲諷?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