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容易放棄?(二)

今天我們說說第二种放棄,即,放棄堅持

有些人在下決心做一件事情的那一刻,好像就已經透過迷霧看見了勝利的曙光,充滿無盡的希望;然而,一旦遇挫,就會像被風雨打蔫的黃瓜,萎靡不振,接著就是「算了,就這樣吧」。

特別是對於改變自己這件事。

比如減肥。

一想到減肥,壓力瞬間襲來,首先會因為設立的目標太遙遠(這是我們上次說的第一种放棄),導致很多人雖然嘴上說「苗條真好啊,我一定要減肥啊」,但是,卻遲遲不付諸行動。因為她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除了「目標太遙遠而不開始」的那部分人之外,有些人確實會痛定思痛,下決心減肥。於是,給自己制定了一系列計劃,比如每天晚上不吃飯,中午也不吃肉,只吃一些蔬菜類,等等。

這時候,人們就會遇到堅持的第一個陷阱:「想像的滿足」

人類有一個特別微妙的心理,特別是那些頻繁下決心減肥,又頻繁放棄的人,之所以如此,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在下決心的那一刻,心中規划出的「減肥後的美好」,使他已經得到了想像中的滿足。可能他意識到這種心理的存在,但是想到自己就要減肥了,這種滿足卻可以讓他呼呼大睡。

更有甚者,想到明天就要開始減肥了,今天就讓我最後放縱一次吧。於是,吃了一頓香噴噴的火鍋。

火鍋吃完了,想到明天開始就不能這麼享受了,壓力也隨之襲來。畢竟需要一個人如此下決心的事,一定是他覺得不容易做到的事。

此時,我們就會遇到堅持的第二個陷阱:「拖延」

《自控力》的作者凱利·麥格尼格爾說「壓力的增加會導致人們大腦進入應激反應,在危險面前保護個體。而維持心情愉悅也是大腦對個體的保護,此時,大腦的獎勵系統被激活,會指引個體去做一些自認為快樂的事,比如,尋求及時的獎勵,比如購物、享受美食、玩遊戲等,類似這種可以讓人得到及時快樂享受的事情。」

這也是為何有些人面對壓力會陶醉於酒色,面對急需完成的工作卻打開手機刷朋友圈、玩遊戲。甚至,因為家庭經濟因素和先生陷入不快的妻子,反而更容易去購物。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因為自己肥胖而苦惱和羞愧的人,更容易暴飲暴食。

所以,當減肥的壓力出現的時候,他就會讓自己先享受一番。

這時候,就會出現「從明天再開始」的拖延,而拖延很容易造成我們繼續拖延,這個過程會不斷強化「我做不到」的信念,最終導致放棄。

01

這就是放棄的第一個原因:拖延加劇「我做不到」的自我信念。

也可能,第二天他終於開始減肥了,做到了,然而,第三天,他就因為朋友聚會而破戒了,晚上還吃了一頓香噴噴油膩膩的湖南菜。

第四天早上,他為自己前一天的作為而感到愧疚和自責,開始自我批評,辱罵自己沒有毅力,又覺得朋友聚會不可避免,想減肥?根本就做不到。

大家可能會以為愧疚和自責會帶來決心。凱利·麥格尼格爾通過對人的自控力的研究發現,愧疚和自責並不會讓一個人更積極更有自控力,相反,當一個人因為自己做不到而充滿愧疚的時候,他不但不會做得更好,反而會更容易沉淪。「我說到做不到,剛開始都做不到,以後看來更無望了,既然如此,還是繼續吃吧,就這樣吧」。

這就是放棄的第二個原因:過度的愧疚和自責

適當的愧疚感會讓一個人得到反思自己的力量,然而,過度的自責和愧疚會讓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出現懷疑,要想堅持,那就更難了。

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些行為?又該如何解決?

02

我們該怎麼辦?

1 拖延往往是自我價值感缺乏導致的

上面,我寫到放棄的第一個原因是拖延加劇「我做不到」的自我信念。「我做不到」,本質上是「無價值感」的自我概念的延伸,而拖延的行動又會進一步反作用且加劇一個人的這種自我概念。

人們在拖延時,常常有各種理由和借口,比如,我不喜歡這件事,我現在沒有時間;我還有其他事情;今天太晚了;等等。

表面上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客觀理由,就如同減肥者會認為「今天不行,今天必須好好喝酒吃飯,因為這個聚會太重要了」。還有些人會說「我也很想去旅遊啊,但是我沒有時間,我有孩子需要照顧,我沒有錢」。但是,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在於這些行為背後反映的「我沒有價值」的自我概念以及由此延伸的「我不配」「我做不到」。我不能旅行,其實是我不配擁有這麼好的旅行,我不配花這麼多錢讓自己開心,我只能在家照顧孩子。連領導都在喝酒,我更不能拒絕聚會中的煙酒,因為我不配如此愛自己。我減不了肥,那樣的好身材根本不可能被我擁有。

是的,「我沒有價值」,所以「我做的事也沒有價值」,所以「我一定做不好」。為了避免「不好」的結果出現,拖延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因此,「我沒有價值」的自我認知,才是拖延的根本原因。

如果我們只限於表面,把拖延理解為「我懶」,就很難真正做到自己想做的。意識到問題,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只有從心裡相信自己值得擁有,才能相信自己即將做的事一定可以做好,才能有力量去行動,而不是選擇「拖延」來逃避。

2 自我諒解

學會放下過度的愧疚與自責,自我諒解。過度的愧疚與自責會讓一個人沉淪,既然如此,不如在做不到的時候學會自我諒解。

人們總是擔心,今天自我諒解了,那明天豈不是我又會繼續吃了嗎?

這裡就要說說「自我諒解」和「自我合理化」的區別:

自我諒解是:主觀上承認錯誤,同時,原諒自己在努力的過程中犯了錯,明天繼續努力奮發圖強,避免犯同樣的錯;

自我合理化是:當追求的目標不能實現或個人行為不被接受時,找一些理由為自己開脫,讓自己的行為看上去合情合理,使自己心理上得到安慰,讓自己的情緒得到緩解。就類似於俗話說的「不想做總有理由」。比如,減肥的人說「偶爾吃點酒肉沒問題的」,愛喝酒的人說「只要不過量飲酒就不會讓脂肪肝加劇的」。所以,自我合理化往往導致當事人不承認錯誤,認為自己的行為不需要改變,繼續下去也沒錯。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堅持減肥,是因為他們用自我合理化讓自己的行為一而再再而三地持續下去,放縱自己的主觀慾望,正是一點一滴的放縱,導致一段時間之後,一點減肥效果都看不到,於是放棄。

自我諒解不是放縱,這是兩個概念。自我諒解並不找客觀理由來為自己開脫,它的前提是承認錯誤,在此基礎上,接受錯誤,積極改進。自我諒解包含著對錯誤的寬恕和接納,這裡面也包含自我接納,接納自己偶爾犯錯,偶爾做不到,才能夠真正明白自己的力量和能做的事。犯錯之後,能夠自我諒解的人,才能夠更好地重新振作起來,即:放下過去的人才能走向未來。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心理能量無休止地消耗在愧疚與自責中,會讓他沉迷在過去而看不到未來,缺乏內在力量,從而自暴自棄。

愧疚是打敗自己最好的武器,自我合理化是放縱的借口,而自我諒解卻可以給自己足夠的動力。

所以,看見自己已經做到,諒解自己未曾做到,才給了堅持無限的可能。

作者:貝加,微信公眾號【西柚情感】

陪每一個主動尋求改變的人,走過一段艱難的路

推薦閱讀:

TAG:放棄 | 自責 |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