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理論入門》讀書筆記 Chpt.3,4,5

喬納森?卡勒 (Culler J.). 牛津通識讀本:文學理論入門(中文版) 譯林出版社. Kindle 版本.

Chpt.3 文學與文化研究

什麼是文化研究?

  •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就是以我們簡稱為「理論」的範式作為理論指導所進行的實踐活動。「理論」能說明實踐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它就像是最廣義的文化。//由此,文化研究往往是在解析文化中普遍價值和建構關係的不同側面:全部文化研究成果的集合,也就是文化中普遍價值和理論的部分。
  • 文化研究的課題就是搞清楚文化的作用,特別是在現代社會裡,在這樣一個對於個人和群體來說充滿形形色色的,又相互結合的社團、國家權力、傳播行業和跨國公司的時代里,文化如何進行,文化身份又是如何構建,如何組織的。

文化研究的雙重血統

  1.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法國結構主義:結構主義認為文化即一系列實踐。應該對這些實踐的規則,或者叫程式加以描述。法國文學理論家羅蘭·巴特尤其感興趣的是:通過說明那些在文化中看似自然的東西,其實是基於偶然的、歷史的建構,來破解神秘感。
  2. 英國馬克思主義:這種理論把大眾文化(mass culture)(與「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相對立)視為一種強制的意識形態的組合,視為某些意義,它們起著把讀者或者觀眾置於消費者地位,並為國家權力的運轉進行辯解的作用。(Raymond Williams 《文化與社會》、《漫長的革命》)

文化研究的源動力(張力)

  • 大眾文化暗示文化是強加在人民之上的,通俗文化暗示文化是人民自己的表述。
  • 文化研究就是探討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受文化力量的操縱,以及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或者用哪些方式使文化力量為其他目的服務。
  • 文化研究一直與身份的不確定性,與身份的形成、體驗和傳導的多種方式緊密聯繫。

文化研究與文學研究

  • 文化研究就是把文學分析的技巧運用到其它文化材料中才得以發展到。它把文化的典型產物作為「文本」解讀,而不是僅僅把它們當作需要清點的物件。
  • 理論的作用一直就在於擴大文學作品可以回答的問題的範疇,並且把注意力集中在它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式抵制它們那個時代的思想,或者使其複雜化。
  • 關於文學和文化研究關係的兩大議題:

1、什麼是「文學經典」

  • 文學理論把華茲華斯從一位歌頌自然的詩人變成一位現代主義的重要人物。真正已經被冷落的是那些「次要」的作品。它把讀者從其它作品中拉走,而只為少數幾本文學著作提供新的語境,擴大它們的議題範圍。
  • 文化理論創造新的語境,發掘新的作品。這些作品或被增補到傳統的文學課程中,或被作為單獨的傳統。
  • 對挑選經典的標準是什麼這一問題的三種回應:
  1. 哪些作品應該成為研究對象,從來就不由接觸的文學價值來決定。
  2. 傑出的文學價值的標準在實際應用的時候一直受到非文學標準的干擾。
  3. 傑出的文學價值這個觀點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爭議的問題。

2、分析文化對象的適當方法

  • 兩種分析方法:閱讀就是對每一點敘述結構都保持敏銳的注意,並且著力研究意義的錯綜性;而社會政治分析則認為一個給定時代的所有連續劇目都具有同樣的意義,都是社會結構的表述。

文化研究的目的

  • 文化研究因此相信它自己的知識成果是應該,而且能夠,創造變化的。
  •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英國,研究通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反抗。在美國則不然:它與激勵文化研究的政治運動很少有關聯,倒是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信息資料豐富的,跨學科的領域。

Chpt.4 語言、意義和解讀

  • 文學既包括語言的各種特點,又包含對語言的一種特殊的關注。

文學的意義

  • 意義至少有三個不同的範疇,或者叫層面,即詞的意義、一段言語的意義和一個文本的意義。
  • 詞可能會有的各種意義構成一段言語的意義,這段言語又是講話人的一個行為。文本就是作者建構的東西,它的意義不是陳述,而是它做了什麼,它給讀者什麼潛在的影響。
  • 意義的基礎是區別。思考文本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對照比較,或者叫找出區別,賦予它們內容,再從中作出推斷。

索緒爾的語言理論

  • 語言的每一個成分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它獨立的特點,正是因為在整個語言系統中它與其它成分有差異。
  • 能指(the signifier)和所指(the signified)本身各自是聲音層面和思維層面的程式化的劃分。不同的語言對聲音層面和思維層面的程式化的劃分是不同的。
  • 每一種語言都不僅僅是一個形式系統,而且是一個概念系統:一個程式化的符號系統,世界是由這個符號系統組成的。

//索緒爾的符號理論認為語言具有任意性,這種想法啟發了文本意義研究中的對比通路;當代認知語言學則認為語言同樣具有象似性,這是由人類相似的生理條件決定的(王寅《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體驗哲學》)。語言的象似性可能激發起意義研究中對於相似的重視。

  • 語言既是意識形態的具體表現,是說話者據此而思考的範疇,又是對它產生質疑或進行消解的基地。//這是與認知理論相符的。
  • 從索緒爾到喬姆斯基,(普通)語言學的(主要)任務就是描述英語(所有人類語言)的結構,以解釋這些句子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意義。

詩學與解釋學

  • 詩學(Poetics)以已經驗證的意義或者效果為起點,研究它們是怎樣取得的。
  • 解釋學(Hermeneutics)以文本為基點,研究文本的意義,力圖發現新的、更好的解讀。
  • 語言學模式認為文學研究應該採用第一種方式,也就是詩學的方式,力圖搞明白作品是怎樣收到現有效果的。但現代批評卻大多習慣採用第二種方式,把對具體作品的解讀作為文學研究的結果。
  • 現代批評傾向於解釋學而非詩學的原因:
  1. 意義往往不是一望而知,意義是需要探討的。
  2. 一般來說,人們研究文學作品不是因為他們對文學的功能感興趣,而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作品能夠告訴他們一些有意義的東西。
  • 讀者的「期待視野」(Expectation Horizon)決定了文本的解讀方式。//女性讀者會改變我們對給定文本的理解(傳統解讀一直把讀者假設為男性),使我們意識到文本中性別代碼的重要性。

解讀(從解釋學的角度)

  • 從解釋學的視角看,通常被看作文學批評「派別」的,或者用理論「研究方法」研究文學的都會對一部作品到底是「關於」什麼的這個問題作出某些獨特的回答。
  • 重要的不是你得到了什麼答案;重要的是你是怎樣得出那個答案的,你怎樣處理文本的細節,使它們與你的答案相關。
  • 對於解釋學的闡述常把恢復解釋學和懷疑解釋學區別開來。
  1. 恢復解釋學力圖重新建構產生作品的原始語境(作者的處境和意圖,及文本對它最初的讀者可能具有的意義)。
  2. 懷疑解釋學力圖揭示文本可能會依賴的、尚未經過驗證的假設(政治的、性的、哲學的、語言學的假設)。
  • 更有針對性的也許是以下兩點區別:
  1. 認為文本從其作用上有值得注意的事情可講的解讀方法。
  2. 「表徵型」解讀,把文本作為非文本的東西的表徵(representation),作為某些假設為「更深層的」東西的表徵,認為這才是意義的真正來源。//在文化研究中,當某一部作品是某種文化實踐的一個例證時,這種方法有助於對那種實踐的解釋。

意義、意圖和語境

  • 四個因素:意圖(intention)、文本(text)、語境(context)、讀者(readers)——究竟哪一個決定意義呢?
  • 它(意義)既是一個主體的經驗,同時又是一個文本的屬性。它既是我們的知識,又是我們試圖在文本中得到的知識。
  • 或許可以說,意義是由語境限定的,因為語境包含語言規則、作者和讀者的背景、以及其它任何能想像得出相關的東西。// Relevance, Sperber & Wilson
  • 意義由語境限定,但語境沒有限定。其實可以把理論話語引起的關於文學解讀的主要變遷理解為語境的擴大,或者叫語境再描述的結果。

Chpt.5 修辭、詩學和詩歌

  • 詩學——通過描述程式和使程式成為可能的解讀活動來說明文學效果的嘗試。
  • 修辭學(Rhetoric)——對富有說服力和表達技巧的語言的研究:語言和思維的技巧可以被用來建構卓有成效的話語。
  • 詩學作為對文學資源和策略的描述是不能被說成只是對修辭手法的描述的,但詩學可以被看作延伸的修辭學的一部分,這種延伸段修辭學對各種語言活動的資源進行研究。

修辭手法

  • 通常,修辭手法的定義是對於「普通」用法的變換或偏離。
  • 轉義手法和修辭手法都是語言的基本的結構,不是例外,也不是歪曲。
  • 隱喻(一種轉義和修辭)是認知的基本方式:我們通過把一種事物看作另一種事物而認識了它。//Metaphors We Live By, George Lakoff
  • 隱喻是語言和想像的基礎,它的文學力量依賴於它的不協調性。
  • 四種主要轉義方式:
  1. 隱喻(metaphor):通過一種事物認識另一種事物,將一種範疇和另一種範疇相聯繫。//基於相似性
  2. 轉喻(metonymy):從一種事物轉到另一種與它相聯繫的事物,通過把事物按時間和空間順序聯繫起來而創造秩序。//也譯為借代、換喻。基於相關性
  3. 提喻(synecdoche):以局部代替整體,從局部中推斷整體的性質,並且使局部能代表整體。
  4. 反諷(irony):把外表與實際相提並論,實際發生的與期待的正相反。
  • 修辭學的基本概念:語言有其基本結構,這種基本結構是各種話語的基礎,並使它們產生意義。

體裁

  • 對於讀者來說,體裁就是一套約定俗成的程式和期待。
  • 在古典理論中,作品根據由誰敘述大致分為三類:
  1. 詩歌或抒情詩:敘述者為第一人稱。
  2. 史詩或敘事詩:敘述者以自己的聲音出現,但也允許其他角色以自己的聲音出現。
  3. 戲劇:全部對話由角色進行。
  4. 小說:通過一部書與讀者交談。(與其它三類不同,小說是一種現代體裁)

作為文字和體裁的詩歌

  • 一首詩既是一個由文字組成的結構(文本),又是一個事件(詩人的一個行為、讀者的一次經驗,以及文學史上的一個事件)。
  • 作為文本的詩歌:主要問題在於詩歌語義的(semantic)和非語義(non-semantic)的特點之間的關係。
  • 作為行為的詩歌:主要問題在於寫作詩歌的作者與(詩歌中的)說話者,或者是在其中說話的「聲音」行為之間的關係。//其中可能存在三個主體形象:1、作為歷史人物的詩人;2、一首詩歌作為一段言語的發聲者;3、詩人的一系列詩歌建構成的詩人形象

抒情詩的誇張表達(作為行為的詩歌)

  • 抒情詩超驗的熱烈追求是與修辭手法相聯繫的
  1. 呼語法(vocative expressions):一種對實際不在場的聽眾講話的轉義手法;
  2. 擬人法:把人類的特點賦予非人類的事物;
  3. 活現法:讓無生命的事物具備講話的能力;
  4. 誇張法:要整個宇宙聽見詩人的聲音,並且按照其要求去行動。
  • 敘事詩重述一個事件,而抒情詩則是努力要成為一個事件。
  • 呼語法既力圖使某些事發生,又力圖揭示這些事的發生是建築在文字手段的基礎之上。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J. L. Austin

韻律文字(非語義部分)

  • 詩歌咿呀道來,突出的是語言的非語義特點——聲音、韻律、字母的重複,由此產生魅力或重疊。
  • 通過韻律的組織和聲音的重複,達到突出語言,並使語言陌生化的目的,這是詩歌的基礎。
  • 詩歌是一種能指的結構,它吸收並重新建構所指。在這個過程中它的正式風格對它的語義結構產生作用,吸收詞語在其它語境中的意義並使它們從屬於新的組織,變換重點和中心,變字面意思為比喻意義,根據平行模式吧詞語組合起來。

解讀詩歌

  • 詩歌解讀的一致性程式:努力把一首詩作為一個藝術整體去解讀。讀者要在詩歌中確認對立,而後分析詩歌的其它成分,尤其是比喻的表達方式怎樣與這些對立結為聯盟。//「比喻的表達方式」這裡應該指語言的基本結構和特點。
  • 詩歌解讀的重要性程式:詩歌,不論表面怎樣短小,都應該與一些重要的事情相關,因此就應該認為具體的細節都是有普遍意義的。//就解讀方式而言,詩歌解讀應該起到對詩歌解讀傳統的推進作用。

在利用修辭手法方面,詩歌也許應該作為一種詩學的探索去解讀。


推薦閱讀:

文學即人學

TAG:文藝理論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