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車音響系統哪家強?

對於愛車上的音響系統,有人覺得一套高品質的音響是剛需,也有人覺得只要能出聲就行。我覺得他說的很對——

可鑒於成本的考慮,大多數車企的大多數型號的車都無法配備高品質的音響系統。這也是為什麼汽車後市場會有音響改裝升級這個服務項目。既然對於一部分人來講,好的音響系統是剛需。那麼很有可能在幾個備選車型里,有一套出色的音響系統的車最終會成為選車的關鍵因素。為此,有一部分車企就會投入資金讓國際知名品牌的音響廠商為自己某一部分車型打造音響系統。

雖然車企和音響廠商合作現在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但真正做出讓大家都頷首稱讚卻鮮有耳聞。究其原因,無非還是因為成本問題。為了把控成本,甚至有些車型在之前還對音響系統頗為重視,可車型更新換代之後,基於成本的考慮,會把原來高品質的音響系統減配掉。因為目前絕大部分國人選車,音響系統表現是否優秀遠遠不足以撼動選車的決策。

然而,就在這種減配音響的趨勢愈演愈烈的時候,有些品牌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不減配,還把音響系統打造成一個賣點來追加投資。譬如,寶駿560律動版搭配燕飛力士、江淮瑞風A60搭配JBL等,無論最終做出的成色如何,總歸是要比之前好很多。這或許從側面佐證了國人現在對於車內的駕乘體驗也注重起來,而不僅僅把車當成一個代步工具。

既然不同車企搭載了不同品牌的音響,那麼群雄之中,到底孰強孰弱呢?我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給幾款知名品牌的音響在車裡的表現做個簡單的測評。希望可以給選車時比較注重音響系統的朋友做個參考。(該測評只針對音響系統,略微涉及顏值和NVH。其他系統均不在考慮範圍。)

這次選擇的車型有三款:一是最近炒的非常火熱的沃爾沃90系列。新鮮出爐的好幾款車型都是寶華韋健(Bowers&Wilkins,以下簡稱B&W)執刀打造,這個必須聽,論壇里已經把這套系統捧上天,我們來看看它是否有必要「落地」。二是一直以注重駕乘體驗聞名的梅賽德斯-賓士,其搭載的柏林之聲早就已經家喻戶曉。想必合作了那麼多年,相互之間的配合早已輕車熟路。最後是一直比較有性格的雷克薩斯,與其合作多年的馬克萊文森雖然並不如柏林之聲那麼名聲顯赫,但在專業領域屬於無人不知的地位。

這次測評遇到的最大的障礙是,我沒有沃爾沃,也沒有賓士,你猜的沒錯,毫無意外,我也沒有雷克薩斯。那為什麼我要選這三位呢?因為我沒車,所以我只能求助於4S店。沃爾沃相關負責人聽到我的來意表示很歡迎。賓士和雷克薩斯都是找當年汽車學院的師兄弟約到的時間。其他車型沒約到,所以沒測評 (⊙?⊙)。

如果大家想要看其他車型音響測評,那我只能選擇呼聲比較高的幾款車,厚著臉皮硬闖4S店了。

和各家4S店約好時間後,還專程向朋友借了一台專業相機來給測評配圖。可是後來發現,專業設備厲害是厲害,但有些功能一時半會兒還真摸不透。朋友沒空教我,就只能提前借來,拍幾個樣張學習一下。我對自己的作品還是打高分的:

業餘攝影師帶著專業相機開始做音響測評啦!!

測評之前,需要講清楚一些概念方便大家理解。本人是從事汽車音響改裝升級,也就是後裝。現在的市場情況是,在汽車音響改裝領域,基本上都是追求皇帝位的最佳聽感,而對於車內其他位置,調教的時候在保證皇帝位效果的前提下盡量做到最好聽(這是所有帶有DSP系統才能有的追求。如果系統內沒有DSP,那麼各個位置的聽感差別不是很大,因為沒法把一個位置做的非常好聽)。後裝的優勢是器材品質可以按自己預算隨意搭配,專車專人定製。雖然技術上不如音響廠商那麼厲害,但可以用器材的優勢來彌補。 而原車就已經搭配的高端音響,因為是整個工程師團隊去專車專用開發,包含車機、DSP、功放、喇叭的數量和位置及朝向。可以在保證所有乘客都有相對均衡的聽感的前提下,再預設出一種或多種皇帝位的數據。 設備和技術上的優勢不僅可以做到上述這些,還可以在保證預期效果的前提下把系統成本降到最低。因為原裝的系統和車內其他系統的關聯性很高,而且各個系統都是經過反覆測試,所以優勢就是使用方便而且穩定。但劣勢也很明顯:如果你鐘意的車型沒有可以選配的高端音響,想要好的音響效果,就只能選擇後裝。 以上就是原裝(前裝)和改裝(後裝)的區別。

概念普及完畢,測評開始:

首先是體驗的是沃爾沃搭載的B&W,這試聽的車型是V90 Cross Country T5 AWD 智尊版,原車標配B&W音響系統,裸車官方售價:57.88萬(店內展示車只有這一款搭配了B&W音響)。官方給出的資料是全車採用19個揚聲器,1400瓦功率。前後門均是三分頻系統,加上中置的兩個中高音揚聲器和後排頭枕後面的左右兩套中高音環繞揚聲器,還有尾箱左側內飾板里的低音炮,總計19個揚聲器。未標配此套音響的車型,選配價格為25800元。

下面我們就從各個方面來做測評:

關於聲場:

B&W一直以來都是把追求最真實的聲音作為品牌文化,所以演播廳駕駛員均在模式選擇的第一位(該模式就是不帶有任何誇張的音效處理,駕駛員位置是皇帝位,在該模式下,駕駛員位置可以享受到正確的聲場和原汁原味的聲音),其他模式次之。獨立舞台音樂廳是通過演算法到達的特殊體驗,是為了豐富更為特殊的體驗,還配合了強度和環繞的量感調節以滿足不同需求。本次的測評重點放在演播廳模式,重在體驗原汁原味做到什麼水準。

演播廳總共提供了三種子模式,分別是駕駛員全車後排。在使用駕駛員全車模式的時候,後排頭枕後的兩個環繞是不工作的。只有在使用後排模式的時候,後面兩個環繞才出聲,為後排乘客營造更優秀的體驗。

坐在主駕駛位置,用駕駛員模式試聽。用測試曲目《left-right》測試聲場寬度,聲場的寬度左邊為A柱下端,右邊為中置喇叭右邊的Bowers&Wilkins標誌處。兩邊聲場高度處於同一水平線,比儀錶台高度稍高。在測試聲場深度時,歌手的結像在方向盤正前方的雨刮連桿處,結像清晰穩定。

【主駕駛視角的結像位置】

【側視結像位置示意圖】

當用全車模式時,歌手結像移至儀錶台中央。用後排模式的時候,結像偏向門板上的中高音喇叭處,同時明顯感覺到主聲場到了身後,而非前面。

坐在副駕駛聆聽時,用全車模式歌手結像在儀錶台中央偏左偏下的位置。用駕駛員模式的時候歌手結像在右側門板中高音處。

【副駕駛結像示意圖】

坐在後排時,無論是用駕駛員模式還是全車模式,結像都偏向門板中高音處。在用後排模式時,結像在正前方前排座椅靠背上。

關於音質:

說實在的,在體驗之前,個人並未對音質抱有特別高的期待,覺得不要砸B&W的招牌就好。因為在此之前,太多的車企用名牌音響作為宣傳點,可做出的成績鮮有出色。但體驗過這套B&W之後,必須承認,這次合作,夠走心!

原車的音響系統一般我會做如下分類:

【1】有些車的音響,聲音小了聽不清,聲音開大光吵人。這類屬於有些喇叭還好著,還不如壞了。

【2】有些車的音響,高音悶、中音渾、低音硬。聽也勉強能聽,但聽會兒就煩,老想關掉。這類屬於有些喇叭還活著,它已經死了。

【3】有些車的音響,整體表現沒啥大毛病,就是聲音不清晰、不真切、分離度差。聽也能聽,但沒啥風味兒,就適合聽廣播。這類屬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4】很少一部分車的音響,整體表現均衡,分離度也OK,清晰度也能接受,就是沒聲場,樂器人聲窩在一起。這類屬於高不成,低不就。

【5】極少一部分車的音響,不但整體表現均衡,分離度和清晰度很有很高的水準,聲場有多種模式,且表現很好。這類屬於可遇不可求。

【6】有一種人,讓你見了以後會覺得上帝不公平,憑什麼美麗賢惠又大方、楚楚動人腿又長。有一種音響也會讓你有這種看了就心動,聽了更心動。

這次試聽曲目為《The Tennessee Wolts》、DJ、《一念之間》,分別展現了不同樂器、風格還有高中低音。整體表現三頻銜接非常平滑,沒有聽到任何一個頻段有突兀的地方。中高頻細節很豐富,圓潤耐聽。高頻在表現非常豐富的細節同時沒有任何生硬感和毛刺感。要知道,全車的高音單元振膜都是金屬的(不過外觀和傳說中的鑽石高音非常相似,難道同一款?),必須豎大拇指!之前在宣傳資料里看到系統里用的低音炮是改良後的氣流低音炮,重量只有2公斤。試聽前還擔心這是節省成本之舉,怕是會影響到低頻表現。試聽後就完全打消之前的顧慮,低頻量感恰到好處,氛圍感也營造的非常出色。。

為了能聽到盡量貼近真實效果,用了一個之前買的外置麥克風(雖然高頻延展和真實情況相差還是很遠,但也可聽出整體的素質很不俗),具體情況大家聽錄音:沃爾沃V90CC原車B&W寶華韋健音響效果

在用演播室駕駛員模式時,駕駛位有非常清晰的人聲和樂器結像。聲場寬度約有儀錶台的五分之三,深度已經略微破出前擋風玻璃,在雨刮連桿處。在用這個模式情況下,無論是聲場定位、細節表現還是動態範圍,我都聽不出任何瑕疵,表現無可挑剔。再加上與原車內飾設計非常融洽的結合,我覺得,這套B&W音響完全可以歸結到第【6】類里。當然,非要說提升空間肯定是有,但考慮到選配的價格是25800元,可以感動到流淚了。4S店工作人員說加裝這套音響大約需要三四個月,快的話可能兩個月就能拿到車,慢的話也是5個月前後。值得等值得等~

關於操作:

界面的操作邏輯很簡單,非常容易上手。基本談不上有學習成本。 屏幕顯示細膩,反應靈敏。不能放光碟,可以插U盤和藍牙連接。測試iPhone se藍牙連接播放無損音樂和插U盤播放無損音樂音質上沒有可聞區別。

關於NVH:

很遺憾,能爭取到試聽已經滿意了。按照這台車的擺放位置,想要開出去動態體驗不太實際。但怠速聽音樂的時候,發動機聲音從來沒有出來「搶鏡」,即便是在換曲的空當也沒有出來刷存在感。

關於顏值:

自己感受業餘攝影師的作品:

【這才是我真正的攝影水準】

總結:如果要買這個車,鐘意的型號沒有搭配B&W的話。個人非常推薦選配B&W,別說三四個月,等半年也值得。絕對把耳朵伺候的舒舒服服!車機也簡單好用,內飾也簡約奢華。嗯,除了沒出去跑一圈試試動力和操控,其他都挺合我胃口,雖然目標客戶並不是我。

接下來體驗的是賓士。

賓士的店在一個比較繁華的街區,店很大,店內的顧客也比較多,這導致我只能體驗沒有顧客在看的閑置車。而閑置的就只有車棚底下的S400……

雖然S400的價格已經夠買兩台V90CC了,但音響系統和車價並不成正比。這台S400上搭載的並非頂級大柏林。而是9聲道590瓦功放推13個揚聲器的小柏林。應該是和S320L上的小柏林一樣的系統。網上資料顯示,選配價格為7600元。後來我問那個什麼領導,他的報價讓我震驚了!

關於聲場:

可能是因為是小柏林的原因,試聽到的這個系統聲場表現算不上好。在主駕駛聆聽聲場寬度雖然有儀錶台一半那麼寬,但是高度並不是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右邊聲場寬度是在中置喇叭位置,高度也和儀錶台平齊。但左邊的高度就明顯降到比門板中音單元位置稍高的高度上。造成整個聲場有些傾斜的狀態。而且人聲和樂器的結像都基本在左邊門板中音喇叭偏右上的地方。推測是系統內並沒有做延時數據,中置喇叭混合了左右聲道的音頻來儘力彌補主副駕駛位的立體聲效果。也正是缺少了延時,造成這套系統的聲場表現欠佳。之後的體驗也讓我覺得聲場這個點非常可惜。

【主駕歌手結像位置】

關於音質:

和之前那套B&W的系統聲音還是有明顯的風格上的差異。B&W的聲音溫潤如玉,厚實耐聽。這套小柏林的聲音更偏向清亮,聲音乾淨清澈,低音表現很渾厚。整體感覺更注重「下盤」。也分別試聽了《The Tennessee Wolts》、DJ、《一念之間》。在音質上並沒有什麼瑕疵,聲音雖然並沒有B&W那樣高品質的質感。但考慮到價格只有B&W的三分之一不到。也是很能讓人接受的。但一百多萬的車上不直接配大柏林呢?我都覺得不平衡……

給這套小柏林錄音的時候後半段聲音有明顯的變化(大概是在2分24秒,不知道為何,我上傳的兩個視頻顯示只有2分18秒,實際讀條讀完後依然有聲音的)是在主機把高中低音增益全部歸零後的改變。錄音傳送門:賓士s400原車柏林之聲(小柏林)音響效果

鑒於聲場上欠佳的表現,我覺得這套音響可以歸為第【4】類。以這個品質來推斷大柏林,顏值肯定沒得講,加上音質的表現我覺得妥妥的第【6】類沒懸念。

關於操作:

這套系統可以放光碟、可以連接手機藍牙。可是我嘗試了兩次都沒發現我的手機藍牙,放棄了……

用過賓士的人都應該直到這套系統還是蠻好用的,就是需要稍微學習一下。用習慣之後盲操也是沒有問題的。而且賓士操作旋鈕的質感真心棒!

關於NVH:

同樣,噪音控制的很棒。導致我根本就沒注意過這方面問題。

關於顏值:

還是自己體驗:

【這是賓士柏林之聲音響系統的特色】

個人覺得賓士無論是內飾還是系統的選擇還有大面積液晶屏的選擇都把受眾更面向年輕人一些。

因為車在車棚里,導致很多想要拍照的地方光線和外面反差太大。這種專業相機我又玩兒不轉,拍了很多都糊了,就不放出來辣大家眼睛了。

總結:

S400沒有直接配備大柏林應該是商業因素的考慮,畢竟選配大柏林利潤最大化嘛。我的建議是如果中意的車型可以選配小柏林,也可以選配大柏林。我當然是慫恿上大柏林。畢竟有些車想裝,出錢也沒得選。但如果預算比較緊,對整體效果聲場什麼的也沒啥要求,小柏林也是可以聽的,畢竟7600這價格算是非常良心了。

彩蛋:最後我去跟一個被稱作「主管」的人道別的時候,順便問了下加裝這套音響需要多少費用,周期多長? 「主管」說:這套音響啊?五萬多,得等半年。我嚴重懷疑他的身份……

最後體驗的是雷克薩斯。

理想情況下,我說的是理想啊,我想體驗的車型是GS 300h豪華版。車價在同一水平線上才好對比嘛。可惜4S店不是我家開的,店內工作人員說展示車只有那輛配有馬克萊文森的音響系統,並且告訴我雖然車型不同,但音響配置相同,效果差別不大。我順著小哥指的方向看去——雄偉的LX570!!

關於聲場:

發現馬克萊文森的演算法和B&W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用《left-right》測試左右聲道的時候發現右邊聲場直接就到了右邊儀錶台邊上,做到和後裝系統一樣的聲場佔據整個儀錶台,而且左右高度在統一水平線。但是人聲的結像出來的時候又出乎意料,這個時候又不是像後裝那樣把人聲結像定在儀錶台中央,而是和B&W一樣,結像在方向盤正前方。但有一點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人聲結像並不穩定。無論男女歌手,結像總會飄忽不定的往中置喇叭那邊飄。好像中置喇叭稍微有些搶聲場。

聲場深度基本就在擋風玻璃處,雖然深度並不深,但聲場高度卻是這三輛車最高的,這得益於高音單元安裝在A柱上。在音響設置里有環繞的模式可以開,打開之後感覺聲場更開闊一些。至於只有高中低音的調節,嗯,聊勝於無。

關於音質:

非常典型的美式風格。高頻靚麗,但並不過量,也不會有刺耳導致不耐聽的情況。和B&W對比呢,B&W是那種非常圓潤舒適的高頻表現,ML是那種靚麗一些而又略顯粗獷的感覺。低頻夠勁而顯得略微有點過猛。整體感覺三頻銜接並不是非常平順,但聽感不錯。這並不像是銜接沒做好,而是俺就是這風格的味道。不過主機上可以按照個人喜好調節高中低音的增益和衰減。整體就是很明顯的美式風格。相比於後裝的諸多美系的音響產品,這套系統的整體素質還是很高的。 但聲音品質並不如B&W那樣出色,並不僅僅是風格問題。

關於操作:

這是我必須要吐槽的點!!!!!作為一百多萬的車,這樣的操作設計簡直反人類!!! 這個操縱按鈕也是可以左右撥動來選擇的,但是!阻尼做的差到爆!!別說行車途中操作了。我就是在原地操作都因為阻尼做的很差而導致操作頻頻出錯。如果在路上,呵呵,把我逼急了我自己都不知道會不會把這個按鈕拔出來扔了!!SHIT!! 非常影響行車安全!!零分!!

【不會這輛展示車的這個操縱按鈕是壞的吧……】

關於NVH:

說實話,啟動時候的聲音充分展示了這輛車強大的實力。但還好,關上門之後就沒那麼誇張了。鑒於郵箱已經報警,我就不踩油門測試了。

關於顏值:

如果不是低音喇叭網罩上貼著馬克萊文森的標,只有聽到聲音之後才知道這是套好音響。音響相對於賓士和沃爾沃來講,外觀太低調了。

總結:

這套馬克萊文森的音響和小柏林相比,風格差異明顯,各有千秋,但馬克萊文森在聲場方面勝出。但因為相貌平平,所以可以歸結為第【5】類。

本來想諮詢選配的價格和等車時間問題,結果在我試聽的時候車郵箱報警,油快乾了…… 所以這套音響沒來得及錄音。而且我來了之後,本來冷清的4S店忽然來了好幾位看車的顧客。為了不打擾生意,就沒有再諮詢選配的事。而回來之後發現網上也沒有查到相關資料。有相關資料的朋友還望分享一下。

總算寫完了,來個大總結吧:

沃爾沃和B&W這次合作非常成功,整個影音系統無論是從音質、聲場和操作上都找不出短板。再加上很有質感的輕奢風格內飾以及酷酷的外觀,確實讓人很有駕駛它的慾望。很可惜沒能體驗到大柏林的系統,不過小柏林7600元和大柏林44000元的價格定位確實也不太好和沃爾沃搭配的B&W做橫向對比。雷克薩斯的馬克萊文森確實能滿足非常多車主對於音響系統的要求,只是我不想再討論那個操作體驗了。

這三個品牌與車企的合作算是已經有了金字招牌,但之前我提過,有很多一線音響品牌和車企合作之後並沒有做出令人滿意的音響系統。這也導致很多擁有這樣所謂豪華音響系統的車主在聽到系統表現之後還是選擇了改裝升級來提升音響效果。至於是哪些品牌和車企做的系統名不副實,日後再總結成一片專門的測評供大家參考。

【完】


推薦閱讀:

岑寧兒:四城行吟,刻成新的起點
【音樂欣賞】「舊約全書」平均律鋼琴曲集-BWV871
執子之手
喜歡你

TAG:汽車 | 汽車音響 | 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