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拆解三個FinTech根本問題,我們決定告訴投資者真相

很久以前,車馬很慢,歲月很長,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建立主要依靠面對面溝通,當然偶爾也會有一些「神交」,例如書信往來,還有:「我有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有關錢的事,更是要手遞手交易才顯得安全。

可是,中國在明代就出現了錢莊,銀行雛形——票號的歷史也要追溯到清朝,在口口相傳、眼見為實的年代,存錢取錢還真是有點不方便——必須親自上門,到櫃檯去。現代銀行儲蓄之後,這麼模式還一直持續著。

但是櫃檯模式有很多弊病:排隊時間長,還經常有VIP插隊;必須到網點去,不管颳風下雨;信息不透明,想要理財,可是作為一個有操守的基金經理,為了完成公司的KPI,一般會優先推薦那些他們最想賣的,而不是你最想買的產品。

接下來的事情,很多人都經歷了。科技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也改變了公司的模式和人的工作方式,自媒體出現了,新聞可以訂閱了,每晚聚在電視機前等新聞聯播的習慣在新的一代人這裡終結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都變成了網友。。

金融公司的模式也變了。依靠FinTech,金融產品也可以和在APP上看新聞一樣,能夠實現定製化,為每個人定製體現不同喜好的個性化產品。

FinTech如何實現這一切呢?

首先FinTech會試著了解你的偏好,你的投資習慣,你在不同情境下會選擇哪種投資策略。在投資領域,「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這一準則同樣適用。就跟買房一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一旦產品契合度不夠高,投資就有可能成為一種賭博,這就是風險測評的的作用——讓你的投資不會發生大的偏離,讓「Everything is in control」。

親切且智能化的風險測評設計體驗

但是很多自稱是FinTech的公司會止於這一步,把風險測評的內容當作是唯一的篩選準則,根據測評結果直接「duang」給你一個組合產品,這個組合產品是一個事先配置好的固定資產配置包,實際上等於你買進了一個套餐。

這種做法比面對面的櫃檯模式前進了一步,但還不是足夠智能。如果一個公司的FinTech產品有10萬個用戶,分成5個檔次的風險等級,平均每個等級會有2萬人。這也意味著會有2萬人買了同樣一個套餐,可是這2萬人的資產量、資產配比結構、投資習慣、產品偏好千差萬別。

而且下單之後,投資收益也不是一條平穩的曲線,出現波動是大概率事件。每個人對波動的敏感程度又不一樣,這就會產生新的問題:要不要調倉?什麼時候調倉?調倉之後的各類資產比例又是多少?每個人的承受力不一樣,心理預期不一樣,選擇判斷不一樣,最終的結果也不一樣,在每一個重要節點都會有顧問需求。

所以,真正的FinTech不僅要在投資之前提供建議,在投資期中也要提供顧問服務;既要進行群體區分(風險承受能力),又要掌握個體差異特徵。真正的FinTech護城河是在投資者的投資期內形成的,這裡用生化奇兵的廣告宣傳語解釋這個道理非常合適:「我們皆做抉擇,但最後抉擇塑造我們。」投資者可以按風險承受能力不同分5-10個層級的群體,那麼投資產品也是有風險等級劃分的,如果把人和產品的風險等級對應起來,然後在每個層級里給到投資者足夠多的選擇,可能會產生千人千面的資產組合。

這意味著首先要有足夠量的金融產品供投資者選擇,其次要有足夠優質的金融產品被選出來給到投資者,在這個基礎上才是客戶與產品匹配度的問題。

根據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不同分為七個對應組合,每種組合都提供豐富多樣的選擇方案,FinTech和專業金融團隊雙線跟蹤監測為您的投資保駕護航

要解決個投資需求和產品的配置問題,要求FinTech有靈敏的嗅覺和提供產品策略的能力,要和人一樣靈動。雲鋒金融這麼看待這個問題:這個過程的處理不僅僅考驗的是FinTech公司對信息的獲取能力,對信息的分析處理能力要求更高,在本質上它是一個橫跨金融和科技的專業問題,要求人工智慧要和分析師一樣要真正懂金融,而不是一個僵化、程式化的解析,這也意味著在人工智慧的背後有沒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專業金融團隊做背書至關重要,這將決定FinTech的顧問水平能夠達到哪個高度。

這就要說到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需要FinTech,以及為什麼現在才出現FinTech?

現在國家在號召跟國際接軌打破剛性兌付,這種做會直接導致投資的技術難度增加——沒有兜底保障了。不過有兩種策略能夠對個人投資起到穩定作用。一個是資產配置策略,通過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來降低單項資產價格跳水和違約的風險,充分利用貨幣基金、固定收益類產品、另類投資等不同資產類型的風險和收益規律;二是及時調倉,儘可能抓住資產升值的機會來加倉,或者在某類資產有風險過大警示的時候降低此類資產的倉位。第一種是策略性質的,第二種是技術性質的。

資產配置理論其實不用多說。國際知名的投資大師和大機構都喜歡用這種方式,也早就建立的資產配置的模型,只不過普通人很難享受到,因為這些模型需要大量的監測和計算分析工作,導致這些服務價格很高。一直以來,這種「貼心」的模式只在金融機構內部使用,或者針對私人銀行的那些超高凈值客戶提供,資金門檻很高。

科技發展之後,面向普羅大眾的商業模式可行性提高了,因為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饋成本快速下降,原先的「長尾」直接成為了細分市場。對於企業,長尾需求在工業時代是不經濟的,但是在互聯科技時代變成了可以開發盈利的模式。同時,反傳統模式——從需求出發去開發產品可行度大大提高,個人需求的信息被充分收集、分析,進入生產鏈條中。饑渴營銷利用的就是這一點。

FinTech就是科技對金融領域影響的一個直接後果。對於普通投資者,FinTech能帶來兩個利好,一個是投資門檻降低了,原來的理財動不動就要求5萬起投,現在很多產品門檻只要1000元、100元,甚至1元就可以投;另一個,私人銀行服務會被普及,依靠人工智慧來分析、計算、監測反饋,每個投資者都能夠有自己的投資顧問了。

但這也要求FinTech的顧問水平要提升,要有專業度,要像私人銀行看齊。儘管科技是FinTech的核心,但是如果沒有金融的專業度作為保障,FinTech很有可能成為「假FinTech」。

如果以上述標準來衡量,很多號稱FinTech的公司只能算是入門級的水準。因為它們實質上是在平台上上架產品,拉來客戶,然後撮合交易的。科技產品可以量產,形形色色的金融產品也不少,但人才本身卻是不能被量產的。特別是金融的專業人才,沒有多年真金白銀的投資經驗,很難知道這個行業水有多深。

金融本身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能不能從金融機構獲取到高質量的產品?什麼樣的產品又是真正優質的?你的產品有沒有客觀的評價體系?你對基金管理人的了解程度有多高,他們過往的業績真實水平如何、管理能力怎樣?不同類別和風險的產品如何配置才實現最優?金融產品的結構如何設計才能降低風險?

能處理好以上這些問題,是一個FinTech公司的軟實力體現。優質金融產品的獲取能力,基金管理人的篩選能力,風險防控能力——這些核心問題目前仍然要靠人來解決。

所以,FinTech表面上是科技問題,實際上是科技和人的雙重問題。FinTech是一個拉力賽,考驗的是整個團隊實力,而不是一個依靠爆發力定勝負的跳遠比賽。


推薦閱讀:

人工智慧時代,互聯網金融與智能科技如何完美結合?
必讀 | 智能投顧/FOF的邏輯:以投資者回報為使命(上)
想轉型做財富管理?全球27家頂尖智能投顧為你解鎖新模式
智能投顧測評之六:和安邦合作的璇璣,是唯一找對智能投顧道路的公司嗎?
智能投顧的25種商業模式和5大共同特點

TAG:智能投顧 | 金融科技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