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中的互聯網跳槽指南

一本書讀完,我通常會用三個標準來衡量這本書的價值,第一個標準用來篩選出一本有用的書,第二個標準用來篩選出一本好書,最後一個標準用來篩選出一本牛逼的書。

標準一:讀完有所得

我讀書比較功利,當我翻開一本書時,通常會希望從中學到一些東西,只要一本書看完,達到了我的學習目的,我都會覺得這本書有價值,可以稱為一本有用的書。

標準二:讀完有所感。

「有所感」屬於一本書的附加驚喜,讀完有所得已屬不易,若讀完後還能夠讓你對某個領域有一種醍醐灌頂般的感悟,那這無疑是一本好書。

標準三:讀完有所悟

若想寫出讀完有所悟的書,除了要求作者擅長某單一領域外,還需要在其他領域中觸類旁通。讀完一本這樣的書,不僅能獲得某領域的深刻認知,還能讓你用新的思維去重新理解其他領域,也許你的世界也會因此變得簡單一點。

《人類簡史》是一本牛逼的書。

對於一個互聯網產品經理而言,最關鍵的能力是能夠「洞悉需求,做正確的產品決策」,互聯網的本質,就是更好的滿足需求。讀完《人類簡史》,你會慢慢明白,其實需求源於人性,書中所寫不僅是歷史,更是赤裸裸的人性剖析。

我們先從智人的崛起入手吧,關於智人的崛起,主要有三個要素:

1. 群居與協作

通過群居協作的方式彌補了個體攻擊力弱的問題,打不過就組部落,玩團戰。

2. 聊八卦,講故事

通過八卦找到哪些人值得信賴,通過虛構的故事組織大批量的人一起奮鬥。

3. 善於利用工具

突破肉體的能力限制,去做更多的事。

如果用產品思維來看,會有什麼不一樣呢?

在你想明白之前,不如我們先來玩一回天朝神劇的大熱橋段——穿越。

如果你穿越到了石器時代的一個智人部落,部落首領要求你要在一個月時間內證明自己的價值,否則掃地出門自生自滅,你會怎麼辦呢?

於是你想了想,一拍腦袋就去了狩獵組參加面試,但結果是長跑耐力不足,投擲力量不夠,格鬥還被女人 KO ,完美的被 PASS 掉了。

然後你告訴自己,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蛋,凡事要從基層開始干起,於是你來到了要求比較低的採集組參加面試,但結果依然不理想,你不僅樹沒爬上去,而且還摘了幾個毒蘑菇,面試沒過不說,還差點搭上自己。

就這樣悲劇與被拒不斷上演著...

一個月時間馬上到了,你依然一無所成,那天寒風蕭蕭,落葉飄零,你慢慢抬起腳,閉上眼,想邁出人生的最後一步。

這時,一條野狗恰好經過,不懈的沖你汪汪叫著。你轉過頭,看著狗,突然愣了一下,然後用力一拍腦袋:

「老子是個產品狗啊,為啥我不用產品思維解決問題呢!」

於是你就地盤膝而坐,撿起個樹枝,開始分析需求。

其實,早期的智人部落之間既競爭也合作,從宏觀的發展角度來看,必然是哪一個部落能更好的利用上面提到的崛起三要素,哪個部落就能更快的發展壯大,進而可以推想,誰能滿足此三要素對應的根本需求,誰就是部落的關鍵人物。

想到此處,你仰天長笑,然後畫出了下面這張圖。

由圖中可以看出,通過三個智人的崛起要素,我們可以推演出智人的三個最根本需求。

1. 社交需求

群居與協作必然涉及到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因此可以看出智人有社交需求,人本身就是群居動物,這個特點在基因里已經被限定,是人的最根本需求。

2. 內容需求

內容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具體可以包括八卦、故事、實事甚至是交易信息等,這些是智人認識世界、認識部落以及認識自己的基礎,這些內容既是社交的談資,也是協作的通識。

3. 工具需求

高效率工具是第一生產力, 誰能創造並使用高效率的工具,在智人的崛起中會更有話語權。

完成以上分析後,你終於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當作一款產品來塑造,用產品思維來一點一點提升自己,實現價值。鑒於手裡目前沒有任何資源,所以...從工具開始做起吧!

終於,首領給你的 deadline 到了,你拿著自己精心製作的武器給首領講解其優勢與功能,首領看完大悅,於是讓你專門負責部落的武器製作。你總算找到了糊口的營生,陽光溫暖,你笑得很燦爛。

後面的日子裡,你在幫別人製作武器的過程中,通過交流進行信息收集,並記在小本上,慢慢的,部落里誰牛逼誰傻叉,誰睡了誰的女人,誰又搶了誰的男人之類全部爛熟於心,大家有問題都來向你請教,你變成了部落里最大的內容收集與分發平台。

再後來,你借用自己的內容優勢與部落內外的權貴大 V 進行社交聯誼,並成功說服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與你所在部落合作,雙方一起出人出力攻打另外一個部落,最終取得勝利。

你為部落立了大功,不僅用產品思維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而且成功俘獲了部落中最漂亮女人的芳心。那天晚上,你約她在小溪邊,月色柔軟,流水潺潺,你們四目相對,然後你輕輕推了她的肩膀,她就勢躺在了草地上,你身子往前探,慢慢地壓在了她的身上...

正在這時,一個聲音從遙遠的地方響起:

「Cut!穿越的戲就拍到這吧,收工!」

好吧,讓我們重新回到現實來。

如果用產品角度來看《人類簡史》,你會很驚奇的發現,幾萬年來,其實智人的最本質需求沒有絲毫變化,石器時代的核心需求分別是社交、內容和工具,到了 2017 年,還是如此,我們接觸到的任何一款互聯網產品,基本都可以歸到這三大類中。

當然,我們接觸到的大部分產品都不是單一屬性,比如支付寶,主要的屬性為工具,但也有內容和社交屬性,下面的論述都將只針對主要屬性,附加屬性暫不考慮。按照這個思路來劃分,我把艾瑞2016年度11月的獨立設備數排名總榜的前十名進行了一下整理,大致情況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數據最好的是社交類應用,其次是內容,最後是工具,這個結果基本和常識相符。除此數據外,我還參考了一下我廠的應用商店各類型應用的總數量,具體數據就不公布了,整體由多到少的排名依次為:工具 > 內容 > 社交。

拿到這兩個數據後,可以看出,三種類型應用的豐富度和網路效應基本為金字塔結構。

相信聰明如你一定看出了一些端倪,基於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點結論:

1. 內容豐富度和網路效應是彼此對立的兩個指標,網路效應越強,則會使更多的人聚集在同一個平台,因此在這個領域中能夠存活的平台就會越少,豐富度就會越低。

2. 網路效應影響越大的領域,平台遷移成本會越高,一旦網路效應形成,基本難以撼動,如果人的溝通與行為方式沒有新的革命,則很難被顛覆。

3. 網路效應強的應用,一旦找到了突破點去進軍網路效應相對弱的領域,對於網路效應弱的一方而言將是相當大的打擊。

互聯網是殘忍的,強敵環伺,弱肉強食,你還未唱罷,我就迫不及待的把你踹下了場。資本寒冬到來後,互聯網也進入了下半場,面對 2017 的金三銀四,要何去何從呢?如果你是一個正在猶豫不決的產品經理,那就來看看基於以上觀點,給出的一點建議吧。

社交方向

發展前景:☆☆

跳到成熟平台:

跳到創業公司:☆☆☆☆

到了這個時間點,基本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已經消耗殆盡。大的方向來看,社交的網路效應極強,且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平台,留給創業公司的空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即使從小的方面看,想在垂直領域深耕細作,也會發現社交的場景重合度很高,也許一不小心就被巨頭覆蓋了。

所以,跳槽社交方向,成熟平台和創業公司兩極分化很嚴重。成熟平台極力推薦,既能享受平台紅利,短時間又不用擔心被顛覆,有興緻還能拓展一下新領域,欺負欺負網路效應弱的小夥伴們,簡直不要太爽。創業公司呢?兩個字足以概括:「呵呵」。

最後來看發展前景,個人以為,社交本身已經沒有太多想像空間,未來的發展只能靠與之關聯的新業務探索了,總體來看,勉強及格,給三顆星吧。

內容方向

發展前景:☆

跳到成熟平台:☆

跳到創業公司:☆

對於互聯網的下半場而言,最值得期待的可能就是內容相關的各個領域了。內容涉及極廣,從新聞到交易再到出行,只要產品本質是內容的收集與分發,則都算內容平台。舉個例子,可能很多人把滴滴當作一個打車的工具軟體,但其實滴滴本質上是一個內容平台,滴滴做的事是把司機與乘客的信息進行匯總然後再匹配分發促成交易,這正是平台做的事。

人的生活豐富多彩,內容平台也就有各種各樣的機會,這個領域非常適合垂直場景的深耕細作,潛力非常大。對於成熟型公司,有較強的網路效應進行保障,被顛覆的概率不是很高,而且平台型的商業模式也比較明確,盈利相對有保障。對於創業型公司,如果選對了市場方向,並且有資源有人脈,就有機會小步快跑發展壯大,進而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當然,內容方向也有一些問題,有的細分市場會有天花板比較低的情況,一旦觸頂,摸黑探索未來的路,就是不小的挑戰了。

工具方向

發展前景:☆

跳到成熟平台:☆☆

跳到創業公司:☆☆

多年以來,工具型產品的互聯網公司如何盈利,一直是一個難解的問題。加廣告?不僅破壞用戶體驗,而且確實 low 。付費下載?只要你敢,第二天就會有人 copy 了你的所有功能並且免費開放使用。很多公司都想以工具為起點,進而做內容,最後玩社交,一路逆著網路效應,以低維打高維,哎,你咋不上天呢?

所以,如果一個工具型產品的公司規模越來越大,這是極其危險的信號,即使找到了贏利點,你還有工具型產品的最終格局需要操心,畢竟從 BAT 到 TMD ,沒有任何一個只做工具型產品。對於創業公司而言,挑戰也一樣,好在工具型產品對交互設計和用戶體驗的要求都比較強,如果你將來想致力於此,在公司有錢燒的時候跳過去,倒是個不錯的歷練。

看在UC瀏覽器、搜狗輸入法等牛逼產品的面子上,工具產品的互聯網行業發展前景最多給三星,但如果跳出這個限制,看得再遠一些,當平台革命來臨,這個新的計算平台本就是牛逼的工具產品,而且最開始一定有很多新的工具型產品來為這個平台提供基礎服務,也許這是個新的機會。想到此,我最終給了四顆星,最後的那一顆,送給未來。

最後還要奉勸一句,已是互聯網寒潮來臨,無數公司遠比看起來的還要狼狽,跳槽務必謹慎啊!

以上。

推薦閱讀:

TAG:移動互聯網 | 產品 | 跳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