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8月17—18日降水天氣過程分析

17日午後,北京部分地區開始出現降水。18日清晨,市區內雨勢明顯加強,整個北京城都籠罩在連綿細雨之中。與之前的幾次降水過程相比,這次過程顯然溫和了許多,沒有狂風暴雨和電閃雷鳴,大部分地區水霧瀰漫,小雨連綿不絕,空氣中濕度很大,部分地區能見度下降至1公里以下。據中央氣象台資料顯示,截至18日14時,北京平均降雨量達到中雨級別,懷柔、延慶、昌平和海淀部分地區達到大雨量級。此次降水天氣過程的特點是持續時間較長,穩定性降水為主,雨勢平緩,雨量分布均勻。結合中央氣象台最近幾天持續發布的預報顯示,本次降水天氣過程屬於「意料之中,情理之內」。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次降水天氣過程產生的幾個主要原因。

1、 河套倒槽

2016年8月18日08時地面天氣圖

從18日08時地面天氣圖上可見,河套地區有東北—西南向低壓倒槽在發展。蒙古高原上有一股冷空氣沿西北路徑南下。冷空氣在東移南下入侵我國北方地區的過程中,與河套、華北等地相對較暖濕的空氣相遇,促進了河套倒槽的發展。倒槽東北端伸向太行山脈並形成了一條暖式切變線。切變線南側即倒槽前部均為偏南風,切變線北側為偏東風。暖式切變線的南側是高溫、高濕氣團集中區域,有利於連續性、穩定性降水的發生。正如圖中顯示,08時降水天氣出現區域均集中在切變線南側。

2、 850hPa切變線

2016年8月18日08時850hPa高空圖

2016年8月18日08時850hPa風場疊加12時30分可見光衛星雲圖

在低層,河套—華北地區存在一個低壓區,區內風場呈現明顯的閉合環流形勢。其環流中心位於呼和浩特附近,中心向東北方向有一條暖式切變線。切變線北側為偏東氣流,南側為西南氣流。切變線兩側氣流的輻合為成雲降雨提供了很好的動力條件。從風場分布來看,華北南部存在一個西南風的較大風速帶。在這個區域里,西南風的風速在10-12米/秒左右。北京處於大風速帶的前端,是風速輻合區域,風速的輻合能夠促進低層空氣抬升,有利於降水的發生。

從空中水汽條件來看,河套北部、華北大部分地區為高濕區,相對濕度達到85%以上。高濕中心位於華北東部,太行山脈東側。切變線南側的西南風使水汽能量不斷向華北中東部聚集,水汽的輻合有利於降水天氣過程的持續,也有利於地面降水量的增加。

3、500hPa淺槽的作用

2016年8月18日08時500hPa高空圖

500hPa,歐亞地區維持兩槽一脊的形勢。我國中高緯度地區處於兩槽之間,受到較平直西風環流的影響。西風環流上,在二連浩特—太原之間有一個淺槽,華北中東部處於淺槽前部。淺槽的東移靠近,有利於整層空氣的抬升,為此次北京地區降水提供了有力的動力條件支持。

4、降水的結束

隨著冷空氣的侵入,河套倒槽發展成氣旋並東移。地面冷鋒與18日夜間壓過北京城區,伴隨冷鋒過境,降水達到強弩之末。今晨,空中系統依次過境,北京地區雲量逐漸減少,雲底抬高,迎來新一輪的晴好天氣。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微信公眾號:SynHong

推薦閱讀:

TAG:天氣 | 降水 | 氣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