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流水線

信息要被真正記住,需要經歷感覺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三個階段,所以大腦並不是一個容器,而是一條信息處理的流水線,在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大量的遺忘,真正跑到最後的少量信息才是真的記住了。

這是我在文章《為什麼教育是把火炬點燃,不是把容器灌滿?》里提到的記憶原理。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段話,我用四張圖片來給出一個全貌。

下面的三個圓柱體分別是感覺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厚度代表記憶的保持時間,為了便於繪製和理解,比例並不準確。

感覺記憶的保存時間最短,工作記憶保存時間也不長,長期記憶最持久。

外界信息首先進入感覺記憶。

為了刷新信息,感覺記憶要快速丟棄舊的信息,大腦會自動化的篩選出重要的信息給工作記憶。

進入工作記憶的信息,如果被認為重要,會被大腦再次篩選,自動化的轉入長期記憶。

所以記憶的關鍵在於:如何讓大腦認為這是一個重要信息?

只要大腦認為重要,不需要你去刻意的重複記憶,大腦就替你完成了,你可以輕鬆的實現長期記憶。

但是大部分信息是不重要的,這些沒有進入長期記憶的信息還是會被丟棄掉。這個丟棄過程速度比較慢,所以工作記憶的丟棄箭頭要比感覺記憶的短。

長期記憶的遺忘速度非常緩慢,所以長期記憶的遺忘箭頭比工作記憶的丟棄箭頭更短。

100多年前,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並不知道這個原理,他通過實驗發現了重複記憶的規律,並繪製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現在你知道了記憶是一條流水線,如果再去分析「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你就能解釋為什麼是這樣的形狀。

圖片來自《重複記憶的冪定律》

版權聲明

  • 本文來自微信公共帳號:張英鋒

  • 版本:Alpha版 (內部測試版)

  • 本文還在完善中,將來會有大範圍的修改,所以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文革的記憶

TAG:記憶 | 記憶方法 | 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