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信仰道教?
信仰道教需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它的信徒
拜師,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學習道教要看什麼書?大學畢業?碩士?博士?身高?體重?好人?壞人?年齡?男女?緣分?犯了錯可以入道么?拜師入道是不是很難?我到哪裡找師父啊?
很多人問過我,相信很多人也迷惑過,這是個常見問題,也是個難回答的問題,更是一個容易被居心叵測的人詐騙的問題,如何談起呢?我常給朋友們說的一句話就是,讓人迷信很簡單,讓人有正確的信仰太難了,就用我寫過的一些文字做開頭吧:
來人問,道何憑,我有感,頌來聽:人隨人後便為從,人跪人下便為令;人在谷底易流俗,人在山上仙道逢;三人眾口可毀金,為人偽字誰不曾?人在吏前聽使喚,人前也言他人聽;人嘗他食必償還,人財一多侈字成;人有擔當方為大,人有本心體悟中;紅塵有道千秋在,低頭便入此門中。
上面的看的懂不,看不懂,我們再說個故事:有人私信與我:「仙長好,請問如何入道?」「請問仙長如何拜師?」由於我不可能時時刻刻在電腦旁,三十分鐘左右看我沒回復,便說:「狂妄之極,什麼狗屁道士,不好好修行,還上網玩微博!一看就是披著身道袍的騙子。」「終於知道為什麼佛教發展比道教好了,裝清高的臭道士。」
現在可以切入正題了,拜師究竟需要什麼條件,進入道教學習需要什麼條件,入道需要看什麼書。我認為,真的要學習道教,認識道教,拜師入道,學歷資本無所謂,好人壞人無所謂,男女年齡無所謂,最重要的是一顆明智的心。
學歷只是知識的考核體系,不代表一個人真正的內心,同樣,年齡男女代表也代表不了更多,雖然世界上好人多壞人少,但是如果人人都想收好人做徒弟,就要收個道德完備的徒弟,那麼,誰去度化其他人?是人就可能有犯錯的時候,關鍵是有沒有擔當的責任,哪怕現在沒有,以後會不會有?道教是修行的過程,是完善自己的過程,在追尋信仰的路途中,不斷改掉自己的缺點,哪怕神仙也不是天生就是神仙,關帝還要經歷兵解呢,呂祖還需要被點化呢,何況我們這些凡人;玉帝也需要在人間磨練的,如果都摒棄了有缺點的人入道,談何慈悲?
見到不好的就躲的遠遠的,見到好的馬上就要收為徒弟,見他粗陋而鄙之,見他良善而愛之,這樣的看法沒錯,但是作為宗教,應該包容更多,修行不是去粗陋選良善的過程,而是化粗陋為良善的過程。
談到這個問題,是給想入道學習的人一個自信,任何人都有缺點,哪怕你要拜的師父也肯定有缺點,你學會的是端正自己,有自信有明智的想法,誰都有缺點,誰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你再崇拜的人吃的也是飯、拉的也是便便,當然,如果有人說不食人間煙火、吃便便拉飯我也沒辦法。
是不是覺得貧道說的有點狠,不狠沒辦法,就跟追星一樣,很多人甚至不顧自己不顧父母,只想追星,你追的星,難道拉的不是便便是金條啊?只有正視這些問題,才能夠正視自己,不要盲目迷信他人,也不要盲目相信宗教,任何宗教都有好有壞,任何人都有好有壞;入道有缺點不怕,現在改不了也不怕,慢慢來,在修道的過程中,能夠最後找到自己的路就好。
談談我收的徒弟吧,他們中絕大部分都是好的,最起碼在師兄弟相處之時,都是很單純很二的一個狀態,拜師入道後,他們學習的是一個心態,一個去掉人與人之間不信任隔膜的機會,因為我收的徒弟多,我以後還打算收更多的徒弟,他們都有缺點,甚至有些人的缺點可以歸結為壞人的範疇,但是一旦皈依了,就是我徒弟,我可以容忍他們,甚至他們對我犯錯,有的徒弟和金仙觀的一位師弟算計過我,但是回頭就好,我徒弟承認了錯誤,有擔當,照舊修行,除了公開判出師門外,我可以容忍他們的所有錯誤,我也會督促他們改正,修道,本來就是個相互提攜的過程,師徒之間也要相互學習。
他們大部分是網上皈依在我門下,但是只要起了道名,承繼了法脈,就是我的徒弟,當初拜師的時候都讓他們考慮好了,我也說過,拜師只有一次,是師父不是師傅,他們給了我肯定的答覆,心念一動,徑達九天,在乎的不是形式,而是發願,這個師徒的名定了就定了,無論俗家出家都在道教約束範圍內,除了俗世的約束,
還有道門的約束,犯了錯,不僅僅有國法家規的懲罰,還有冥冥中道教的約束與因果,當然,話說多了,其實無非是一顆心,道教有很多規則,這些規則考驗的就是人心而已。
可能看到這裡有人說,梁興揚你怎麼好壞不分啊,什麼徒弟都要收,好人壞人都收,做了錯事你也不逐出師門?包括這幾天也有人說,讓你亂收徒弟,看你徒弟中間也有壞人吧?
如果做錯了事就不能尋求改正自己的機會,那麼道門廣開的時候,難道還要寫上只許好人入內不準壞人進門啊?如果做了錯事就逐出師門,那麼是不是讓他一錯再錯,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崎嶇更陰暗呢?不逐出師門,改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錯誤,而絕了他人的向道之心!
宗教信仰不應該局限在一年兩年,五年十年,而是放眼五十年一百年一千年,看的更長遠一些,我們這一代人,需要承擔我們的責任,或許這個責任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文化,把我們破碎的傳統文化體系逐步重塑起來,或許恢復不了原來的樣子,但是至少我們能夠有一個標準和信仰的約束。
不可否認,一些宮觀或者師父有這樣那樣的條件,但是,真正拜師入道,需要的就是心,無論怎麼方式的皈依,都是皈依,都是道門弟子,不在乎形式,不在乎外在,你需要尋覓的是自己真正的內心。如果你做錯了事或者現在正在做錯事,入道就給你加上一個枷鎖,如同把權力關進籠子里的說法,你需要的是慢慢控制自己,把自己心中的惡慢慢關進道德的籠子里。
惡中有善的萌芽,會不斷督促我們改正如果你願意行善向善,那麼,入道就給你增加二隻遨遊天下的翅膀做個快樂的鳥人,咳咳,我邪惡了, 善上更有善的動機,那麼我們可以更好的幫助到其他人。
如果你覺得自己知識不夠,可以跟道友們學習,可能一個道友不願意或者沒時間跟你探討,就多找些道友,可以學習更多,當然不要被騙。如果你覺得自己貧困沒資格拜師,那麼我告訴你,很多高額的拜師費都是騙人的,
拜師磕頭要拜師禮的,哪怕網上皈依,以後見面也應該有這個禮數,但是師父也要回給你見面禮,是個相互的過程,不是單方面的付出,不在乎金錢的多少,是個禮節。
說了那麼多,再來句詩詞吧:「我願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哪裡來的?是發掘內心的善與道、真與美而來的,不是說從天上掉下來的;如同太極的陰陽一樣,每個人都有善惡,你認為再壞的人身上其實都有可以向善的地方,環境改變人,人也改變環境,只要有了向道之心,秉承善的理念,總會讓自己通融自在的,入道僅僅在於你是否願意低頭。
為什麼說低頭呢?不是你梁興揚剛說了不要迷信,怎麼入道還要低頭的。低頭說的是最起碼你要有敬畏之心,當然,不要理解成畏懼之心啊,因為敬而畏,敬重先賢的對道教文化的集成,敬重他人對道教的弘揚與承繼,敬重他人的善良與真實,低下頭,不僅僅是叩拜神靈,還要審視自己的內心,或者說叩拜神靈的同時,審視自己的內心,正視自己的善惡與好壞,正視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無緣無故的事情,也不存在無緣無故的壞人,包括信仰的不端正,我們也很憤慨,但是也應該深深自責,我們做的不夠,我們宣傳的正法不夠,無論佛教還是道教,都做的不夠,當一些人找不到正確的信仰的時候,當因為人的好壞而區分緣分的時候,當因為個人好惡而拒絕他人入道的時候,當因為各種原因對人生迷茫的時候,當因為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容易被邪教所誘惑,被迷信所誘惑,如果說要真正弘道,真正信佛,應該從宏觀的角度,讓更多的人認識正信。
道門廣開,不在於條件,而在於心,道學廣博,不在於書籍,而在於心,向善向道,有尋求完善自己的動力,有讓自己受到約束的想法,均可入道。當正信的朋友們更多的時候,就不會有那麼多迷信出現,就不會有那麼多邪教給我們的生活增加那麼多的苦難了。
佛教講無欲、道教講無為、佛教講放下、道教講看開,入道,在於你,這個道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只要找到你真正的信仰,做到不迷信就好,找到你的引路者,找到你的修行同參,一起前行,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傻來一起鬧,人生就這麼簡單,信仰就這麼簡單,不要把信仰看太輕,也不要太信仰看太重,看的簡單一點,單純一點,保持自己一顆明智的心,讓自己低頭叩拜下去的時候不失去本心,讓自己抬頭起來的時候能自尊自信,無論你選擇信仰道教還是選擇信仰道教,我都尊重你的選擇。別人不收你、那你被各種條件嚇怕或者你找不到適合的師父,可以找我,我幫你介紹最起碼靠譜點的朋友吧,當然,他們也有缺點,你也要學會包容。 心中有正氣,萬邪不侵,胸中納自然,天地包容。拜師沒條件,也有條件,就在於你的心而已。
首先得讀書,讀很多很多的書
推薦閱讀:
※截教和闡教在道教歷史上確實出現過嗎?
※捨棄妻兒出家是自私的嗎?
※道家講究養陰,為什麼又有說最後修鍊成為純陽之人呢?
※天人合一是否真有可能,為什麼?
※天師府的張家和孔家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