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峯楠(Ted Chiang)在其作品中持有一種什麼樣的世界觀?

本題被收入【蘋果核讀書會#10】特德·姜主題圓桌 專題討論。


在2013年特德·姜接受的一次採訪中,他談到了科幻小說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學,可以認為是對自己作品中世界觀的提煉。

我認為科幻本質上是一種後工業革命時代的敘事。一些文學評論家總結說,那些傳統的善惡之爭的故事總是遵循這樣的模式:世界很美好,邪惡入侵,英雄們奮戰,最終擊敗邪惡,於是世界又重新變得美好了。如那些評論家所說,本質上這是一種保守的敘事,因為它總是傾向於讓世界維持現狀。這也是犯罪小說的常見模式——秩序首先被破壞,但最終恢復。

科幻小說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敘事:一開始是我們熟知的世界,接著新發明或者新技術帶來了變化和混亂。在故事結尾,世界被永久的改變了,永遠不會回到本來的樣子。因此,這種故事模式是積極的,它暗含的信息並不是我們應該維持現狀,而是改變不可避免。新發明或者新技術的影響——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不可避免,我們必須去面對。

對照特德·姜的具體作品來分析其中關於改變的主題:

《你一生的故事》:女主角認識世界的方式被七肢桶的語言改變了

《領悟》:兩個主角進化成了超人,為如何改變世界而決鬥

《除以零》:女主角的世界觀崩潰了,夫妻兩人的裂痕也不可彌合

《七十二個字母》:人類用新的方式繁衍了下去

《人類科學之演進》:後人類超越了人類所能理解的領域

《前路迢迢》:預測器(通過證明世界無法改變)改變了世界——而且這無可避免

《軟體體的生命周期》:人工智慧寵物對世界的影響

《賞心悅目:審美干擾鏡提案風波紀實》:審美干擾鏡對世界的影響

《達西的新型自動機器保姆》:自動機器保姆對世界的影響

《呼吸——宇宙的毀滅》:世界本身不可避免的在緩緩走向死亡

特德·姜在這篇訪談中還談及了他喜歡的另一種模式:

……「概念突破」……也是一種我很喜歡的故事模式,因為科幻小說中最酷的元素之一就是它讓你戲劇化的呈現科學發現的過程,那種頓悟宇宙中某事物的瞬間。對於科學家們來說這是科學最吸引人的部分,我在科幻小說中也想看到這些。

同樣,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也都包含這樣的元素。

也就是說,特德·姜筆下的世界強調這樣兩個特點:

1、它不是靜止的,而是充滿了變化,不可逆轉的變化。

2、這個世界的本質是可以認知的,不僅可以被讀者認知,也可以被故事中的角色認知。

採訪原文:Interview: Ted Chiang


我覺得他的小說與其說是科幻,不如說是哲學/認識論「幻想「小說(無法歸類的fantasy)

剛剛讀完《你一生的故事》感覺腦洞方向更像博爾赫斯+斯威夫特+勒奎恩

最愛的還是關於認知模式的《領悟》(讓我想起博爾赫斯寫過的超憶症少年的故事……智商太高也累人……)和討論神學的《地獄是上帝不在的地方》。最後一篇關於審美干擾鏡的還無情地諷刺了美學PC/body positiveness 23333

感覺作者很細緻地把每個短篇都當作論文來寫,所有的設定都像是premodern+postmodern的結合。

另,感覺Ted Chiang是抱著非常開放心態的不可知論者(神學上也是一樣)

關於他是宿命論者的說法並不能同意(「小說人物的觀點並不能代作者發言」)


特德姜是一個完完全全披著科幻外衣的宿命論者和人文主義者。

他從來不討論什麼是科學,什麼是非科學,他討論的重點,一直是「那些人類引以為自豪的領域,比如語言、審美、藝術,能不能被標準化,數字化。」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伊藤計劃三部曲?
在污染世界中用愛污染這個世界的我|周末小說
劉慈欣是否能與阿西莫夫相比較?
星雲獎也學奧斯卡爆烏龍,科幻行業明天何去何從?

TAG:科幻小說 | 科幻作家 | 姜峯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