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國,槍、矛、槊這三種古代長兵器有何區別?


自己過去寫的一篇老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矛、槍、槊的個人分析

  矛與槍既有傳承關係,又同時存在,很大程度上,叫矛還是叫槍只是一個稱呼的不同,很難定義什麼是槍、什麼是矛。兩者在很多時候雖然有使用上的區別,卻無法加以明確區分。

  一把兩米長、木杆、鐵尖的刺擊兵器,你要叫槍可以,叫矛也行,所以寫這個文也並非確定什麼是矛什麼是槍,只是詳細探討一些技術細節。

  總體來講,矛用於簡單的刺擊;槍具備多種功能;槊則加強了威力。

  無堅不摧——矛

  矛是刺擊類長兵器,槍和槊的前身。原始人在狩獵時用獸骨、尖石等銳器刺殺野獸,後來加上柄用來增加攻擊距離就成了矛。周代五兵,矛占其二,已經是主要作戰兵器之一,而到了三國時期,矛成為軍隊的主要裝備。

  發展成熟的矛包括金屬矛頭、木製矛身和末端的激,長度方面,據《考工記-廬人》記載,步兵用標準酋矛長2丈(約4米),戰車兵用的標準夷矛長2丈4尺(約4.8米)。根據目前出土實物考察,最長的是而秦代步兵矛,達到6.3米,最短的矛長約1.8米。

  矛的攻擊方式為刺擊,刃長40—80公分,如此長的刃,能夠較深的刺入或者貫穿人體,造成致命傷害。有些矛的刃只是一個長長的尖刺,有些矛則採用兩邊開刃,如同插在木杆上的劍,可以實現切割作用。後來依靠冶煉技術的進步,出現了多棱矛刃,大大增加了刺擊的威力。

  因為矛具有長度優勢和攻擊方式單一的缺陷,所以主要使用於步兵戰陣中。長矛戰陣中步兵用矛的長度一般為4—7米,位於陣型最前端的幾排長矛手穿革甲、持長矛,組成密集的矛海衝擊或防禦敵人。長矛兵不配帶其他兵器,有時在矛兵前會配備盾牌兵掩護。

  投矛相對較短,約1.5—2米,用於向敵陣投擲。有些投矛為了防止敵人撿起後反擲,矛頭只是簡單的插入矛身,一旦刺中身體或落地就會分離,無法二次使用。

  騎兵所使用的矛長度介於投矛和步兵矛之間,通常為2—3米,過長則無法操作。

  矛的優點是穿透力強,所謂「刺死砍傷」,身體正面的貫穿傷通常會立即使人喪失行動能力,而在醫療技術並不發達的冷兵器時代,這種傷害通常都是致命的。由於結構簡單,矛的製造與維護成本也較低,是最適合大批量裝備部隊的主戰兵器。

  矛的缺點是功能單一,可攻不可守,步兵長矛根本無法在單兵作戰中使用,雖然有些兩側開刃的矛具備切割功能,但它的長度決定了矛的主要攻擊方式還是刺擊。

  變化多端——槍

  槍由矛發展而來,原始的槍就是將木棍頭部削尖,古書記載:「削木傷盜曰槍」,又稱「肩二」、「一丈威」。漢代的槍與矛很相似,用長木或竹為桿,裝上槍頭,配以纓絡。槍流行於晉代,在唐代槍的風頭略輸於槊,到宋、明則達到顛峰。流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矛的使用不便、功能單一。槍通常比長矛短,便於兩手把持,所以也有「半把為槍」的說法。

  槍包括金屬槍頭、毛制纓絡、木製槍桿、金屬槍鐓,長度從1米—1.8米不等,主要用於步戰、馬戰。也有超過5米的長槍,用於守城戰中向下刺擊登城之敵。槍頭比矛頭短很多,根據需要分為尖刺、雙刃、多棱三種。

  槍融合了矛與棍的攻擊方式,使用靈活。後期的槍更加入了戈、鉤甚至刀的功能,豐富了槍的作用。如雙鉤槍,單鉤槍,錐槍,抓槍,環子槍,素木槍,拐槍、蛇槍,火焰槍,鉤鐮槍,虎牙槍,雁翎槍,十字鐮槍等。

  在使用上,要求槍兵接受訓練的時間比矛兵長得多,通常為3—6個月,熟悉攔、拿、扎等攻擊動作,槍兵隨身還會配帶刀等短兵器,是步兵作戰的主要力量。武將通常會自行配備更加順手的槍,如攻擊面積很寬的虎槍、具備多種功能的龍牙槍等。

  槍的纓絡是槍頭下的裝飾物,用犀牛尾、氂牛尾、馬尾等製作,多為紅色。搏刺時可迷亂對方,演練時可壯大聲勢。除了裝飾之外,還能吸收槍頭沾染的血液,防止血液流到槍桿,所以也稱「血擋」。

  槍的優點是攻擊方式多樣,發展到後期的槍充分吸收其它兵器的優點,幾乎成為萬能的長兵器。

  缺點是相對與矛而言,槍的製造與維護成本較高。而同矛和槊相比,槍的破甲能力較差。

  騎兵王者——槊

  槊和槍都是由矛發展而來的刺擊長兵器,目前已發現戰國晚期的出土實物。從南北朝直到唐初,大規模騎兵作戰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而面對騎兵大量配備的金屬鎧甲,矛和槍的破壞力都比較有限,於是槊有了用武之地,風行一時。

  槊由金屬槊頭和木製槊身組成,重量較大,一般長於槍而短於矛,主要用於馬戰,需要孔武有力之人才能使用。在鎧甲普及之後,槊主要用來彌補矛和槍在威力上的弱勢,可理解為馬上使用的長矛,但槊比長矛更加沉重,可以借用馬力來貫穿敵人。通常槊尖為較長的多棱形狀,比矛要厚重,能夠承受馬上高速衝擊的力量。往往還會有附加的棱起或鐵刺形狀的配重,增加威力的同時還可以用劈、砸等方式殺傷敵人。

  槊的攻擊方式主要為刺,騎兵高速衝鋒時的速度配合沉重的槊頭,可以有效突破敵人鎧甲,達到一擊必殺的目的。迴旋時還可以利用沉重的前端掃擊對方,堅固的結構使槊輕易不會損壞。

  槊的優點是攻擊力強,缺點是比較沉重,迴旋不便,所以通常騎兵會配帶鐧、鞭等短兵器在近身作戰時使用,鐧、鞭是外錶帶有橫、豎棱的金屬棍,近戰用鈍兵器,對付厚甲十分有效,初唐名將中有很多人屬於槊、鐧(鞭)雙修。在唐、宋時期,騎兵都要練習奪槊之術,可見當時馬戰還是以槊為主。

  結語:

  矛作為軍隊主戰兵器,從周至清始終存在,使用簡單,功能單一,低成本高普及,證明了「簡單的兵器才是好兵器」。

  槍作為多用途兵器也始終存在,花樣繁多,因地制宜,但發展過程中出現大量華而不實的變型。

  槊在重騎兵大規模衝鋒的年代所向無敵,稱雄於一時,而在後來的騎射年代則無用武之地。雖然威力超群,但槊對士兵、馬匹和戰術的要求都很高,是特定條件下的一種有效兵器。


矛基本是步兵用的,也是這三樣中最長的武器。長度大約在2~6米之間,大部分步兵用矛是4米左右。因為太長,無法單兵作戰,所以矛必須配以集團戰法。

槍是最短的,長度大約1米~2米,同時也是最方便的,可以單兵作戰,不需要配以集團戰法。

槊是和重甲騎兵幾乎是同時存在的武器。槊比矛短,比槍長,份量最重有破甲能力。但正因為份量較重,所以單兵作戰能力弱,敵人靠得很近時無法騰挪,必須用鐧、鞭防身。這也是小說中隋唐武將幾乎都用鐧、鞭的原因。

對於重甲,用刀砍是無效的。鐧、鞭是份量較重的金屬棒,可以用來砸重甲,效果反而遠遠強於刀。

槊就是為了破重甲才存在的。重甲騎兵淘汰後,槊也不需要了。重甲騎兵、槊、鐧、鞭幾乎是同時出現,又同時退出歷史舞台的。

PS:

中國騎兵的主戰武器其實是弓

即使中國最盛行重甲騎兵的時候,騎兵也基本都帶弓箭。趙武靈王是胡服騎射,秦始皇兵馬俑里的騎兵俑有用弩的。隋唐騎兵同樣帶弓,唐太宗即使如此。所以中國騎兵無論用什麼武器,從來都帶著弓。中國全面進入輕騎時代後, 騎兵幾乎就只用弓箭和馬刀了,只有少數能力強的騎兵依然還用長武器,叫做驍騎。


《通俗文》:「矛長丈八謂之槊。」

《博雅》:「矟,矛也。」

《釋名》:「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殺也。」


我就糾個錯,木工尺是0.197米,丈八也才3米5


槊是錘與矛的結合。錘隨後演化為狼牙棒。於是槊就變成了狼牙棒上頂了個矛頭。於是槊頭就變得非常長。槍和矛倒是區別不大,在古代經常互換稱謂亂叫一氣。有人說槍桿是軟的矛桿是硬的,還有人說槍短矛長,也有人說槍頭小矛頭大。個人認為長度說比較靠譜。古語云七尺為槍,八尺為棍,長矛一丈零八寸。丈八長矛,約2.6米,而槍大約七尺,不到兩米。關羽身高九尺,一般人說七尺男兒,所以大概也就是一個人的身高吧,不到兩米,一米七八的樣子。

我還是ps下吧,古代的鈍器都很小,什麼兩百斤的大鎚子都是吹牛逼的,能有個十幾斤的金瓜已經很牛逼了。一點大的鐵疙瘩捶死人已經是分分鐘了。榔頭照人鎬下去也出人命了。古代的鐵的鎚子也沒有影視劇里那麼誇張,一點點大的。一般的狼牙棒都是木製再插滿釘子。當然我前文說的是從鎚子演化而來的。要是真像戰國無雙島津義弘一樣那麼大一鎚子你就是力能扛鼎也掄不動啊。


矛兵的訓練周期最短,一般三個月~半年就可以成軍了。以遠距離突刺為主。

槍兵訓練時間長,因為槍法繁複。招式上以點為主。走的是輕靈路線,用巧勁。招式上能兼顧中近距離。

玩槊得天生神力。除了普通的擊刺,還有棍棒的招式。就是掄圓了砸,雖說槍矛也能砸,但槊是主業,沒有神力掄不圓潤,只一下招式就兜不轉。

針對以上招術,武器上矛硬、尾巴一般平。

槍軟韌

槊必須兩頭配重,尾巴上也有大錐子疙瘩。有些人說槊長,但步槊是短的。

主要還是訓練的科目不同。


首先,矛和槍都是鋒利武器,,槊屬於重擊武器。

矛多為硬質桿,比槍要長,靈活性較差,常見於步卒列陣作戰中。

槍多用有彈性白蠟桿作槍桿,靈活性比較佔優,招式也更多,更常見於馬上作戰。

槊的常見形態為槊桿前段安裝一個鈍器圓頭,槊桿的長度是三者中最長的,只能在騎兵作戰中使用,因為槊的使用方法和製作工藝都非常複雜,導致只有少數(財大氣粗的)武將才能用的了。


一丈以上為矛一丈以下為槍


轉帖自《一輩子的槍》,很早見於網路,原作者未可考。搜索於百度。

內家槍法成形於宋代,在宋以前,比如唐代雖也有羅成這樣的名槍,但流行的還是馬槊,如單雄信、尉遲恭。馬槊就是矛,矛和槍形狀完全相同,但用法根本不是一回事。矛、槊用的是硬木,而槍是有彈性的白蠟桿。眾看官萬勿小看這點細微之別,用有彈性的白蠟桿是個革命性的進步,內家功夫從此正式形成。大槍的神勇全靠內家功夫做底,不然就是一根死木頭,一無是處。

原文寫的挺有意思,可以看看。

一輩子的槍! ——中國古代大槍


推薦閱讀:

TAG:軍事 | 戰爭 | 武器 | 武術 |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