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現在香港電影的懷舊風?

比如這兩年的《殭屍》是向以前的殭屍片懷舊的,《澳門風雲》是向賭神懷舊,甚至翻拍的一些喜劇片等等。這些片子里到處是當年經典的影子,卻形似神飛,讓人覺得索然無味。。這樣的影片除了撈錢還有什麼作用?


我以為一個人只有在窮困潦倒時才會懷舊,然而並不是這樣的,香港電影一直在懷舊,只是我們太年輕,並不知道人家在說什麼。。。。。。

Tell Laura I Love Her——《新難兄難弟》

時值九十年代的香港,父親楚帆(梁家輝飾)講義氣,兒子楚原(梁朝偉飾)卻冷漠實際,二人無法溝通,矛盾不斷,母親(劉嘉玲飾)夾在二人中間左右為難。中秋節楚帆心軟放走匪導致自己受傷昏迷。

  當夜正值木星和月亮交疊,楚原誤打誤撞掉入一口施工用井中,卻重返幾十年前和風華正茂的父親及春風街鄰居重新相識.......

這片子很小的時候看過,隱約記得是有關父子矛盾與親情的故事,後來,看過《大魚》《奇怪的她》,同樣是講述子女與長輩的代溝、衝突、和解。穿越時空,父子成兄弟,對《新難兄難弟》的這種印象一直存在,一直到昨天再次看過。

重義氣的的士司機梁威夫婦、靠賣血為生的譚二叔、勢利的包租婆、在舞廳工作的白瑩、剛從鄉下走出來的無知女孩玉芳、作威作福的黃大班等。......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一所破舊的危樓,一個社會的縮影,一切人情冷暖,盡嘗心頭。終於有一天,危樓被颱風吹塌,眾人團結起來,一起協力同心建設家園。

——你以為這是《新難兄難弟》里春風街街坊鄰里的故事?錯,這是1953年電影《危樓春曉》的劇情梗概。《危樓春曉》的主要演員有「華南影帝」吳楚帆紫羅蓮、高魯泉(高佬泉),少年李小龍也在這部電影出演過。

你是不是覺得《新難兄難弟》春風街各個人物的故事好老土?——這就對了!電影完全化用了1953年的《危樓春曉》,並以搞笑調侃的方式表現,比如吐槽為什麼一有人說自己的凄慘身世就下雨打雷,這些都是五六十年代電影的常用伎倆(媽的,貌似60年後的我們還在用,擦。。。)。

《危樓春曉》的演員人名在《新難兄難弟》里都成了角色名稱,楚帆、紫羅蓮、高佬泉、小龍。而《新難兄難弟》里其他的角色名稱也全都有「梗」:

楚原——真·楚原還客串了,與梁朝偉飾演的楚原說道「你是楚原的話,我是哪個啊?」

張活游——真·楚原他老爸,與吳楚帆齊名的影星

雷洛——五億探長·呂樂

寶寶——早期粵語片童星·馮寶寶

李嘉誠——影片里還沒發財,不過是個晚上貼塑料花打零工的屌絲

《新難兄難弟》里老爸楚帆總是叨念「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出自1953年《危樓春曉》吳楚帆飾演的角色之口,影片開始時,梁朝偉飾演的楚原抱怨老爸的舊觀念,未嘗不是90年代年輕人對舊年代老人們的嘲諷與否定。

再往深里講,《新難兄難弟》拍攝於1993年,第一間香港人自己的電影公司成立於1923年,正好70年。90年代正年富力強的香港電影人創造了自己的盛世,對於那些「老傢伙」「老規矩」是陌生的。

結尾處,梁朝偉飾演的楚原開始理解了父親,是代表90年代黃金時代的香港人對古早粵語片的肯定。

Tell Laura I Love Her,Laura是誰呢?主角的母親?主角的父母?我想是指早期的香港電影,這些電影製作粗糙、低成本、價值觀幼稚,於世界影壇毫無地位,但是我們、我們的父輩就是看著這些電影長大,他們是而今香港電影的「父親」,90年代的我們發展的很好,但是,我們不會忘記那些古早的電影,Tell Laura I Love Her!

吳楚帆病逝於1993年2月23日

《新難兄難弟》公映於1993年12月11日

毫無疑問,這部電影是為紀念早期香港電影的標誌人物——吳楚帆先生——而創作的,巧合的是,也趕上了《危樓春曉》誕生40周年、香港獨立創作電影70周年。

memory lane記憶小巷,春風街,藏在父親的「百寶箱」內。

從李鐵、吳回、吳楚帆、張活游到張徹、楚原、姜大衛、李小龍,再到徐克、吳宇森、雙周一成,再到而今蓬勃發展的華語電影,觀看《新難兄難弟》就像是乘坐時光機。——我們現在在緬懷九十年代的電影、故事和人,而九十年代的電影在緬懷更久遠的電影、故事和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孤島無前路


然而題主早已看穿一切。

沒錯。掛著情懷的羊頭,賣賺票房的狗肉。

起碼,我受落。這不是什麼壞事。懷舊的片子雖然不算質量上乘,起碼比一些瞎鼓搗的玩意兒強。

陳木勝這個港片的工匠級導演,永遠不會有神作,但是起碼每部片都遵循著港片的無腦火爆老路子,結果他媽的一拍變異人,比屎還屎。

殭屍這片子也絕逼比彭氏兄弟後期的電影來的更帶勁兒。


人們對過去的懷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現狀的不滿


大陸都在拍青春,香港懷舊也沒什麼不一樣,大家都是一個時代的一波人。有人舊事新提想講情懷,有人就想側面襯托呼籲什麼,情懷是好的,情懷這的東西拿來下一杯酒不失為美,但是只看著市場跟風過了就顯的矯情,另一面看,是瓶頸,希望有心人好好拍走心的東西,能走出新的領域。


可是比起現在的,我還是更喜歡懷舊風的電影。


十分同意樓上那句「 人們對過去的懷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現狀的不滿。」 。

其實電影裡面向經典致敬/調侃的現象也不是現在才有的,只是現在爛片泛濫爛得太扎眼了,才讓人注意,懷疑起所謂致敬其實是一種消費吧。除了像《港囧》這樣純賣情懷的片子。…… 這幾年一直看到微博上許多營銷號大v在發一些「當年的女明星」「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之類的內容附上圖片/視頻,底下一大堆人評論轉發。現在也發現有很多90後00後喜歡看老電影,追憶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其實為什麼我們要懷舊,為什麼要看老電影?其實就是那句話, 「人們對過去的懷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現狀的不滿」。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年的爛片放到現在至少甩惡棍天使梔子花開這種電影幾萬部北京遇上西雅圖吧?……情懷之所以有人買賬,是因為我們真的想看看有沒有我們所懷念的那個年代的電影的影子…可是不可能了 一切都變味了。嗯。


有些導演有這種情節,想向前輩致敬。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影評人 | 香港電影 | 影視評論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