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感性的解析度?
看李如一有此用法
李如一那用法也不是他原創的,我記得他說是在一期《GQ》日本版裏看到了佐藤可士和的採訪,「感性的解析度」一詞就是出自佐藤之口。
首先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感性是個名詞,即英文的 sensibility,不是「某某是個感性的人」的形容詞用法。作爲名詞的感性在中文裡用得不很普遍,而且 sensibility 翻譯成感性是否合適也值得商榷。不過我們暫且沿用。
Sensibility 的意思接近於「感受力」。看英英詞典的解釋應該很明白了:
the ability to appreciate and respond to complex emotional or aesthetic influences;
然後我想談談 8HPencil 小姐的答案裏引用的 Ben Shahn 的話。Shahn 生於 1898 年,卒於 1969 年。我覺得在 2015 年談感性、談美學,那個年代的人——哪怕是大師——的說法是不能照單全收的。
就比如他的那句「不要小瞧任何東西或任何人」吧。在 Shahn 的那個時代,世界上的信息總量還不是很大,這句忠言可以理解。但在今天,一個「UGC」的時代,創作完全民主化,壁壘消失的時代,真的要無差別地把時間分給任何東西和任何人嗎?顯然是做不到的。
在過去,你跟一個古典音樂演奏家說:不要只聽古典音樂,也應該聽聽流行和爵士,還應該經常去看看美術展覽,或許還算得上一種於人有益的忠告。在今天這都是徹底的廢話。你不再需要聽這樣的提醒,就好比今天我們不再需要別人告訴我們「性愛不是見不得人的事」或「女人應該和男人同樣有平等工作的權利」。「不要小瞧任何東西或任何人」就是這樣的一種忠告。人類社會一旦跨越了一條無法回頭的界線,某些傳統智慧就會過期。它或許仍然是「對」的,但已經無效了。
又如「嚴肅對待所有嚴肅的東西」。事實上,在 Shahn 去世前五年,Susan Sontag 已經在《Notes on 『Camp』》一文裏告訴大家,有時妳嚴肅對待一個嚴肅的東西,出來的結果卻是不那麼嚴肅的。而在今天的中國,我們都知道很多東西是不需要被嚴肅對待的。雖然認真當然不等於「輸了」,但有時認真確實就已經輸了。
最後,Shahn 開出的書單貌似廣泛,但其實只做到了時間維度上的廣。數學書在哪?化學書在哪?植物學書在哪?而今天我們可以讀到的東西要比 Shahn 那個時代多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你真的不能想當然地認爲只有 100 年以前的書纔是真正的有價值、值得讀的「經典」。
原則上我並不反對 Shahn 的話。但具體到執行層面,我們必須接受世界的劇變,並深刻體認這種變化對於知識、美學和文化的影響。2010 年代不是 1960 年代,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自覺。Listen well to all conversations and be instructed by them and take all seriousness seriously. Never look down upon anything or anyone as not worthy of notice.
In college or out of college, read. And form opinions! Read Sophocles and Euripides and Dante and Proust. Read everything that you can find except the reviews.
Ben Shahn. The Shape of Content.
翻譯:
抱著虛懷若谷的態度,聆聽別人的談話,並且審慎對待。不要小瞧任何東西或任何人。不管你是否還在上學,閱讀,並且形成自己的想法和主張!讀一切你能找到的東西──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德斯也好,但丁和普魯斯特也好──但不要讀書評。*所以不要看翻譯了,還是看原文吧。1. 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身體狀態不好的話,一切感覺都遲鈍。2. 有機會的話,多接觸各領域被公認是最頂尖的傑作。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各個領域做到極致的話是什麼水平。有比較才能分辨。3. 試著了解各個領域裡面形容不同感覺的專業術語。很多時候,如果你不能描述你感覺到的事物的差別的話,你也無法真正消化這個差別,也無法與別人交流。比如設計師是怎樣形容她們使用的顏色的(一個例子:NIPPON COLORS),品酒師或是咖啡沖調師是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她們嘗到的味道和香氣的(比如下圖,咖啡的香氣環),各種音樂表情術語,如果對某個領域感興趣的話,應該多學一下。
4. 多在通感的方向上想。比如,問自己,剛才聽到的音樂中的那段,如果換成是觸覺的話,是個什麼感覺。
5. 為了仔細分辨某種感覺,可以試著遮斷其他感覺。比如,聽音時閉上眼睛,會聽得更清楚。6. 合法的提高興奮程度的物質,比如咖啡因。欲提高「感性解析度」,其方法,想來莫過於繪畫與寫作。
不過想先說說題主的用詞:「感性解析度」。這個詞用的好,平日里與同學朋友交往,總是覺得一些人在感官上,或是部分方面的感受能力上,有所欠缺,可他們大多非愚鈍之輩,有些甚至很靈光。我自己用「採樣率低」來描述他們,不過此詞太偏,不易傳播交流。
——
先來說說繪畫。
若讓你說出家中擺放的物什,憑空說出,恐怕多有缺漏;而若讓你畫出,則易說全。各位可試一試,看畫出與說出的,差別有多大。
究其原因,大約是因繪畫會「逼迫」你觀察,即便是在腦中內觀,也是極細緻的。速寫、素描,乃至中國畫,都可使你細緻的觀察對象,去體會對象,只不過訓練的方面不一樣。
速寫、素描,為西人藝術,初學講究「求真」,點滴細節,不可漏過。如此,則可細查物件之細節、紋理、材質、明暗,等諸多幾何關係。
中國畫,多講求神韻、氣韻,為外視而內觀之功夫,大抵若《文賦》所言:「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心游萬仞」。亦是另一等「感性功夫」。
而後便是寫作。
寫作忌油滑,須澀住。澀住了,「解析度」便高了。文若油滑,搬弄成語、典故,雖才氣四溢,卻易失自己的本心,「解析度」便低了。今人有謂某某文章為「才子書」、「才子文」,讀之暢快,然而文多油滑,油滑則易泄,泄去了那些「解析度」,使人心粗疏。
意旨在「提高解析度」的寫作,需斟酌字句,此漢語言最擅長之事,是因漢語為「孤立語」,一字之差,意境大變。
人需學得些辭藻,因語言會影響思維,細緻的語言,會引出細緻觀察以及感受。古漢語辭藻最為豐富,古之士大夫言辭亦尤豐盛,故多有「垂淚」之典故,「江州司馬青衫濕」,亦有言語的功勞。而後,現代作家或次之,然猶高於一般民眾,故文人心思仍是最細。多有人建議閱讀字典,亦此道也,有《藻林》可觀。
然而亦需知曉語言之限度,若維特根斯坦所謂「凡不可以說的,需保持沉默」之言。蓋因語言有其限度,若神思極細密,極廣大,超出語言的限度,說出反使心思粗疏。故文章、音樂、繪畫,至情極深之處,不可以言,言必有失。濫言者,多油滑,看似精緻,實則粗疏。
繪畫寫作之外,另有門徑,便是「學問」。凡做為一門學問,其「解析度」必須得高,不然難以稱為「學問」。將各類愛好、知識,掘為學問,是向深處探尋,感性之「解析度」自會提升。此一為滿足好奇心,二為認識世界,而非為他日誇耀之用。
細緻的「解析度」耗人精力,如同高解析度屏幕需高配置。故需頤養精神,使心思清明,體格健康,此為基石。多讀經典小說、看法國電影,多做愛以及哭泣。
購置解析度良好的阻抗分析儀
不太了解李如一。
不過小時候看過的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那是一個關於繪畫解析度的話題。所以我猜……應該多看多動手練習吧。至於如何多看,如何多動手練習,知乎上關於讀書、攝影、繪畫、寫作的建議應該都有用。一方面觸類旁通,看看其他領域怎麼看怎麼練,在你的領域裡也可以用。另一方面我猜這些需要運用「感性」的領域裡一項提高了,整體的解析度也會提高。推薦閱讀:
※跳出你的概念思維,你就會獲得嶄新的自我
※得癲癇病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為什麼 對最親的人越沒有耐心?
※全家人長得都很好看偏偏自己長得丑是什麼感覺?
TAG: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