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英語母語者聽得懂英語醫學術語嗎?

1. 醫學專用辭彙,在他們眼裡會不會是生僻字?

2. 作為四級水平的口腔科醫生,想增進與國外患者的交流,學口腔醫學英語嗎?還是僅僅學一些常見的對話?

更新:

看了大家的評論和回復,很受用,謝謝!


先說結論:

1、多數醫學術語,基本是完全聽不懂!(完全是題主說的「生僻字」)

2、不要用醫生的思維推測病人是否聽得懂,英語母語者的某些聽不懂,真的令人匪夷所思!(比「生僻字」還可怕!)

我在2003~2015年一直在北京和睦家醫院做外科醫生(詳見《什麼樣的高端私立醫療會更成功一些?(記:離開和睦家的日子(四))...多圖預警》),這十二年的前五到七年內,我們科的病人基本都是歐美病人。深切有感觸於醫學術語(medical terminology),基本不是他們辭彙範疇中的東西,基本都不能夠理解。

如果把美國英國加拿大的病人作為一個核心參照系的核心,其他英語比較好的日耳曼語係為主的人(德國、丹麥、瑞典挪威、荷蘭一線等傳統北歐系,法國不算哦~)為輔,可以把他們的聽不懂分成如下三大類:完全無知狀、辭彙替代、誤解。

一、生活中完全沒有,所以對此類術語完全一無所知。

無論是否是母語語言,都可能因為頭腦中缺乏能夠解碼名詞的儲備知識,而產生完全聽不懂。

比如一個病人的診斷是「組織細胞增多症」,對普通漢語母語者沒有比較多醫學知識的人,答案就是「啥?」。「組織細胞增多症」的醫學術語「Histocytosis」對於普通英語母語者沒有比較多醫學知識的人,答案一樣是「啥?」

............

如果醫生沒有那種「說人話」的意識,無論面對哪種母語者,發現病人似乎不懂,都對著Ta繼續用術語說話:

Your histocytosis is caused by abnormal proliferation of Langerhans cell...

您的組織細胞增多症是因為朗格罕氏細胞異常增殖導致的...

...(病人用眼神告訴你「啥?」)...

...........

然後,如果醫生繼續沒有那種「說人話」的意識,無論面對那種母語者,發現病人似乎不懂,都對著Ta繼續用術語說話:

Let me explain. Langerhans cell is a special dendritic cells, locating in skin and mucosa. Theyre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 of skin and mucosa, containing organelles called Birbeck granules.

我解釋一下。朗格罕氏細胞是種特殊的樹突狀細胞,在皮膚和粘膜里。他們是皮膚和粘膜抗原呈遞細胞,含有叫做伯貝克小體。

.........

到此為止,我們已經把一個難以理解的醫學術語「Histocytosis 組織細胞增多症」,成功地轉化成為了7個普通母語者難以理解的醫學術語了:

  1. 「proliferation 增殖」
  2. 「Langerhans cell 朗格罕細胞」
  3. 「dendritic cell 樹突狀細胞」
  4. 「antigen 抗原」
  5. 「mucosa 粘膜」
  6. 「organelles 細胞器」
  7. 「Birbeck granules 伯貝克小體」

當然,只要醫生繼續保持「不說人話」的風範,這個循環還可以無限轉下去。同時,還要考慮到有些教育程度不高的英語母語者,他們對「cell 細胞」和「abnormal 異常」也是一知半解的...

二、通俗詞把術語過度替代,醫生和病人產生「雞同鴨講」的狀態

有些聽不懂,真TM的是匪夷所思的!

比如,美國病人聽不懂「Hypertension 高血壓」的大有人在,這不是美國醫學科普不足的問題,而是過好的美國醫學科普,產生了術語被替代問題。因為普通美國病人都天天聽媒體裡面講「High blood pressure 」「High blood pressure 」「High blood pressure 」,雖然實際意義上,High blood pressure = Hypertension,但是如果醫生主動使用「Hypertension」,70%以上的美國病人回答仍是「啥?」

然鵝,「diabetes 糖尿病」也是因為非常好的美國醫學科普,70%以上的病人可以聽懂也可以主動正確運用... 令人遺憾的是,有些中國醫生念「diabetes」經常念不對,還要老被美國病人正音,太汗了...

(diabetes的念法 ≈ 帶啊鼻涕絲;形容詞diabetic念法 ≈ 帶啊掰tick(註:掰要念得短促點兒才正宗~)。這兩個詞的第一個e發音是不同的)

《赴美行醫:故事、觀點和指南》一書的209頁有一個對照表,可以作為類似問題的參考

再來一發地圖炮!有一個有點像「甜咸豆腐腦兒之爭」的東西,就是 sputum英國痰 v.s. phlem美國痰

理論上來說,sputum更接近「痰」的醫學術語的。但是不知道為啥,多數英國的病人,能聽懂也能主動運用sputum來形容痰;而美國病人能聽懂也能主動運用phlem來形容痰。但是換位運用,多數結果就是「啥?」「這也叫痰?」

所以,醫生們(尤其在高端醫療工作的)應該做到能夠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什麼人,吐什麼痰」的基本素質,這才叫「痰吐不凡」!

三、詞義漂移,或者腦補錯誤

先拿漢語的醫學術語舉個例子:闌尾炎。有一些非醫療工作者是可以準確理解闌尾炎的意思,還有一些人會把闌尾炎和盲腸炎混為一談,而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疾病。據說這種混為一談,可能是受日語的影響。

在英語裡面的醫學術語,因為多數都沒有漢語裡面的醫學術語那樣平易近人,所以其實這減少了普通人望文生義的麻煩。比如 「ankylosing spondylitis 強直性脊柱炎」,對於英語為母語的普通人來說,這就是完全兩個高冷裝逼的無法理解的拉丁字元,但就因為這樣的完全不懂,也就只能和醫生交流之後,才能獲得正確理解 + 正規治療。而對於漢語母語的普通人來說,「強直性脊柱炎」就完全可以望文生義,往往內容並不足夠正確,很容易中了莆田系類的圈套。(大家不信可以用「醫學檢索神器」百度查一下「強直性脊柱炎」,然後專門找有V的看,哈哈哈)

所以,漢語裡面的醫學術語產生這方面問題的機會多、害處大,英語中的醫學術語因為不接地氣,反而好很多。

實際工作中,我最常見遇到的英語裡面醫學術語詞義漂移的,就是「cholesterol 膽固醇」。由於某種原因,我發現很多美國病人會把所有的脂類物質都用「cholesterol」替代,比如指著一大塊兒黃油,說:「full of cholesterol」

黃油裡面其實是飽和甘油三酯(saturated triglycerides),尤其是工業合成的食用黃油,和cholesterol 膽固醇 沒有絲毫關係。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如果是在日常生活中,這個無所謂的。但是如果涉及到和病人談起來降脂治療,涉及到要討論降低膽固醇cholesterol還是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就比較麻煩了。因為病人頭腦中只有一個混搭辭彙「cholesterol」,感覺是先要給病人補一節有機化學精講課~~~

以上也就是我十幾年接觸英語為母語的病人,比較粗糙淺顯的經驗總結。我覺得用「醫學英語」這個說法,是具有非常非常非常強的誤導的。因為醫學術語完全不是英語,是上古、中古的拉丁語基底的很多歐洲語言的混搭形成的,英語為母語的非醫療專業人員是看不懂聽不懂的,就根本不是英語!比喻一下,對於普通人來說,無論是閱讀還是聽起來,就像漢語中混進了俄語化的蒙古文或者日語化的滿文。

所以,正確的稱呼,應該是醫學術語(medical terminology),或者是「英語中的醫學拉丁語」。

最後,來極端的例子,出自我們某位前同事:

- Doctor: Ms. XXX, I believe you are having a condition called "acute cholecystitis", you may need a surgery...

- Patient: Sorry, Doc, please speak in English...

如果想讓中國醫學院畢業的醫生能直接和英語為母語的病人非常順暢的交流,尤其在將來的多點執業和自主執業狀態下,絕不是托福雅思之類的考試能cover的,需要很多反覆訓練、時間投入和多用心思。

===

附:題主可以看《赴美行醫》這本書的第161~223頁裡面,從各個角度很詳細說了以上的問題。感謝一下能在知乎里找到的相關的作者: @李嘉華 @楊岩 ,還有衛昕、周艷、李曉陽等。


英語醫學辭彙是大多數要麼拉丁語要麼希臘語借詞。但是!!!但是!!!拉丁語和希臘語與英語不是一個語族的,這感覺就像漢語借用藏語單詞或者羌語單詞或者西夏文單詞或者嘉絨語單詞。

考慮到歐洲採用希臘文和拉丁文單詞作為學術術語歷史悠久,比較好滴融入本族語中。綜合考慮,拉丁語和希臘語借詞可以類似對比漢語借用的先秦之前的文言文。

綜上,我個人感覺,老外碰到醫學術語的感覺就像我們西醫書裡面混入大量古代中國醫書對各種病症的描述,簡單點說,相當於摻入大量生僻的中醫醫學名詞。

具體事例詳見高票回答……

--------------------------------------------------------------------------------------------

以下為廢話,主要是關於學英語的了,對英語詞源沒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選擇性忽略。

看到好多回答都在拆詞,但是感覺有的朋友拆詞拆得有點問題,我也隨便拆幾個單詞,順便也可以給大家展現一下詞根的力量:

比如:

pediatric 兒科

-iatric來自拉丁化了的古希臘語iatrikos,治療。

ped- 來自古希臘語的pedo,兒童。

知道pedo指兒童之後,我再來一個agogos,古希臘語是引導,領導者的意思,那麼

pedagogy字面意思就是引導兒童,即是教育學,教育就是在引導兒童啊。

同理和iatric有關的詞,比如:

podiatric 足病科

pod是腳的意思,這個pod是印歐語裡面廣泛存在的同源詞,和英語的foot同源,學過歷史語言學的同學們應該都知道這個例子,比較經典,表現形式還有pus、pede等。

比如tripod 三腳架,millipede 千足蟲、馬陸(現在還知道求是蟲的知乎er麻煩舉個爪),octopus 八爪魚、章魚。以上三個數詞tri-三,milli-千(可以聯想法語),oct-八(想不通的想想october十月,最早古羅馬人三月才是一月,一年一共十個月,順便點一下sept-七,nov-九,dec-十)。

cardiology 心臟病學

cardio - 來自古希臘語kardia心臟,這個詞和英語的heart是同源的。

logy來自古希臘語logos,本意是說話,學說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

obstetrics 婦產科

這個詞是個拉丁語單詞,這個詞和拉丁語的阻礙是同一個詞根。

這個詞還有個來自日耳曼語的表達midwife,這個詞不好理解,順便提一下。mid是和德語的mit同源,相當於現代英語的with,介詞,表示某種媒介。wife這個詞最早指女人,後來詞意變了,才指老婆,比如後來用wifeman指女人,慢慢就變成了woman。所以這個詞的意思是某種起媒介作用,幫忙的女人,意指接生婆。

dermatitis 皮炎

dermato-來自是古希臘語,皮膚的意思,簡寫為derma

-itis是古希臘語一個形容詞後綴,表示和什麼有關,後來用在疾病中,表示相關的炎症。

所以上面一個詞是皮炎的意思。

gerontology 老年病學

geronto是古希臘語geron老人屬格的變化,兩個部分合起來,gerontology就是老年病學的意思。

同理,如果知道cracy(來自希臘語,表示統治),gerontocracy這個詞就很好理解——老人政治。

gynecology 婦科

gyneco-女人 misogynist 厭惡女人的人

orthodentist 牙齒糾正醫生

ortho-正統,引申為糾正

dent- 拉丁語牙齒的意思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這本書:

這本書Session4-6就是在教常用醫學用語。


一般的英語母語者是大部分都聽不懂的!醫學英語的辭彙很大部分是有茫茫多的拉丁希臘詞根詞綴組成的,看著都是26個字母拼的,其實骨子裡套路根本不一樣,完全就是另一套語言,就是大部分醫生上醫學院前也都是不知道的。

他們知道的醫學術語僅僅來自於電視,網路上流行的,新聞最近報的多的,talk show總說的,以及電視上廣告打得多的。

偶爾一些描述癥狀的術語也會懂一點,比如palpitation心悸,原來考CS的時候說盡量說成heart racing讓病人能聽懂,後來臨床工作起來以後發現原來直接說palpitation很多病人是能聽懂的!不過即使如此我還是盡量用英語普通話和他們溝通,畢竟患者有時候為了顯得不那麼傻,聽不懂也不好意思問,這樣做以防萬一。

一些其他的比如阿茲海默病,GERD 或者 acid reflux返流,Mono傳單,等等看起來好像挺複雜,但是架不住這些病很流行,電視上曝光率很高,其實大部分人還是知道的。一般的手術名詞病人都不清楚,appendectomy就沒有appendix surgery更容易理解,所以有時候也挺痛苦的,畢竟溝通是雙向的,他們不記得名字只能說出來哪個器官做了手術,自己還要從一堆病例里調查一下到底是什麼手術。

作為醫生的解決方案也很簡單,就是能用動詞,能手舞足蹈的描述的盡量不用言簡意賅的術語,一般病人都明白怎麼回事。

近兩年很多事情因為媒體,自媒體youtuber什麼的跟進很快,所以普及了相當多的術語,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在門診看了一個病人跟我說糖尿病飲食怎麼做?當時我本人也在研究這方面看了很多文章,就跟她聊了聊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沒想到我還沒解釋呢病人就恍然大悟了,還跟我說具體怎麼吃怎麼吃特別詳細,最後才明白原來是Dr。Oz還是什麼電視上那種talk show 的醫生有一次在電視上推薦了blabla。 我一合計,看來美國人民也信養生堂啊!

至於你是口腔四級的水平,我建議你單獨練練口語,畢竟四六級是不包括口語的,你分數多高可能口語都是一片空白,總不能患者來了用紙筆交流吧。另外四六級對於英語術語的cover基本為0,建議從頭好好把本職的術語也學習一下,具體操作參考我的帖子楊岩:醫學生如何提高英語水平?

除此之外,建議把很多常見的操作啊 病啊做成英文的圖文並茂的小卡片,到時候拿著卡片跟患者說,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我個人就有這個經歷,患者說膝關節左上方有壓痛,我說有可能是股外側肌Vastus Lateralis 的肌腱炎,說了半天她也沒懂,我就給她用ipad AR展示了一下這個肌肉怎麼走形怎麼個起止點的,幾乎不用說話人家就聽懂了。我在家裡錄了一段這個視頻你可以參考一下,看看口腔有沒有相關的app可以做到相似的效果。

APP 名字叫 Complete Anatomy 2018 +Courses


聽不懂

醫學英語實際上是拉丁語或者希臘語。

比方說 腎結石 renal calculi,再學術一點,nephrolithiasis , 喵喵喵? (nephro , 腎的lithiasis, 體內形成石頭)普通人搞不懂的,醫生要告訴他們這是kidney stone.

比方說帕金森症的癥狀包括運動機能減退(Hypokinesia)運動技能減退有不同程度,從Akinesia(無運動)Bradykinesia(非常緩慢的運動)Dysarthria(構音障礙)Dyskinesia(運動障礙)等。。。

如果大學以上學歷,學過拉丁語並且沒丟下的可能能看懂,30-40%吧。。

另一個問題是,他們非常喜歡用 xxx綜合症這個說法來代替對疾病的描述。xxx是發現人的名字。

比方說多毛症 ,醫生喜歡說werewolf syndrome 。。

我有先天性預激綜合症,這邊流行叫wolf -parkinson-white 沃爾夫帕金森懷特綜合症。。

喵了個嘰,如果你去醫院看病, 醫生說你得的是王氏綜合症,由於你有遲-霍氏綜合症所以治療時要停用阿司匹林不然會有趙-錢-孫-李氏綜合症的風險

喵喵喵?

說白了,我覺得這就是在刻意的維護醫生的精英形象和神秘感。

然後醫患溝通就成了問題。我院入職培訓的時候會強調美國有一半人只能使用小學水平的英語,不要用太難的詞。全院人人都要培訓,不光是醫護。。

培訓里還有例子,醫囑時不要 xxxxxxx 說了一堆然後問,你聽懂了么。和國內一樣,病人沒聽懂也會說聽懂了。

而要用他們能聽懂的詞表述,然後讓病人複述一遍。


醫學專用術語其實絕大多數都是拉丁語和希臘語,普通人不懂很正常。醫生使用術語是因為簡潔精準(一個詞可以表達好幾個詞的意思),但是面對病人時還有一套本地語言口語化的「翻譯」。

另外,在歐美民間,醫學術語往往被稱為:

「中文」


老闆是五十歲的英國人,有一次一個員工上班摔成了粉碎性骨折,我要去和老闆彙報這個事。

因為畢竟是彙報病情,我想著還是要嚴謹一點,於是打開有道詞典,查了粉碎性骨折的英文先念了一遍,沒聽懂,於是把手機拿給他看,結果老闆一臉懵逼。

最後只能用硬翻,告訴他the bone was smashed into pieces,他一臉恍然大悟。

所以我覺得太專業的應該聽不懂


聽不懂。

舉個例子,Intern在查房的時候彙報:" Patient was found to have vertebral degenerative changes which could potentially explains his chronic back pain."

我們到床旁說:"Sir, your back bone has wear and tear. That may cause your back pain."

把醫學術語轉化成通俗的語言應該是醫生的基本功哦,如果想體現一下B格的話,可以加一句:

"In fancy medical term, we call it degenerative changes"


1 常見的病可以,複雜了需要解釋的,特別專業的,是聽不懂的。需要進一步用簡單的詞來解釋。不過他們也有用簡單的詞來解釋一些病,一些癥狀。比如暈車,就叫car sickness.

作為非醫學專業的我們,很多中文醫學,治療方法,都是不太清楚的。這個和自己的知識儲備量有關係。

2 四級水平的中國人,和外國人普通交流就很有問題了。不用說進一步探討。不過你可以試試,看看實際情況。患者很有可能會覺得聽你講話很吃力,或者跟你解釋一個概念比較吃力。


很多情況下不能。我們上學實習時候有一項硬性考核規定就是和患者交流溝通時候不可以用術語或者用了之後你得給患者解釋,不可以留下一臉懵逼的患者。

比如我被我的preceptor 錘過一次因為我給人解釋葯咋吃時候順嘴就把高血壓就給說成hypertension了,正好碰上病人好像不太知道這詞,趕緊抽自己一嘴巴改成high blood pressure


難。

以前還在上學時候的某天我去超市,排在我前面的大嬸跟我聊天:

大嬸:小妹,買了那麼多速食麵!

我:最近期末呀 T_T

大嬸:(同情)好好看書!第一門考什麼?

我:histology

大嬸:哦!原來你是學歷史的!(oh! You major in history!)

我:……………………no

his·tol·o·gy

hi?st?l?jē/

noun

the study of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tissues.


英文太難了,atherosclerosis這種直接能把人家聽蒙圈了。但其實中文都常常聽不懂啊。

「大伯,你這個沒啥大問題,退變。」

「大夫,你說啥?」

「我是指,只是有點骨質增生」

「啊?」

「長骨刺了!」

「哦懂了!!」


確實他們不太懂醫學專業辭彙,對他們來說完全是另一種語言。

不懂的包括:

1.一些由詞根構成但生活中不常用辭彙,比如tachycardia和bradycardia(心動過速和心動過緩),hydrocephalus(腦水腫,不過日文叫水頭症,這個說法倒是蠻確切)

2.一些常見疾病或癥狀的學名,比如epistaxis(鼻衄)和melena(黑便)

但是,有些專業辭彙或縮寫因為媒體也會報道,所以會了解:

癲癇epilepsy,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心肺復甦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最後一類最神奇,是他們老百姓熟知但是我們國人大多不知道的疾病,因為人種差異導致了疾病譜差異,再加上媒體宣傳較多:

hemochromatosis(血色病,一種鐵沉積症),cystic fibrosis(囊性纖維化)

上圖來源於加拿大某「對抗囊性纖維化」組織的廣告。


坐標墨爾本,我的帶教老師去為患者取道具,我和患者聊天說這個道具可以幫助你改善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集合不足,一種功能型眼病),患者一臉懵逼不知道我說什麼(我相信你們看中文也不完全知道是什麼病),此時帶教老師回來和患者說「 It can help you control your eyes」

於是,現在我經常和自己的患者說:呃,這個,可以幫助你控制自己的眼睛。


英語是一個直接看單詞大多數情況下不能解釋意思的語言,一般一個單詞的解釋都是要很長的幾句話,不同語境下不同用法解釋。

醫學單詞反而是一個借用希臘語拉丁語組單詞比較有邏輯的地方。我老公是希臘人,會的那一點希臘語最有用的就是在醫學和數學中。

比如:

兒科醫生Pediatric

分解為Pedi(希臘語兒童孩子的意思)

Atric (希臘語Yiotros醫生的意思)

腳科醫生 Podiatric

分解為Podi(希臘語腳)

Atric (同上)

老年學 Gerontology

分解為 Geron (Geros 老年人)

Logy (希臘語 Logia 學說的意思)

但我們在國內這樣抓詞根的學英語方法在英語母語者中很少見。一般學醫學和任何其他學科都會有一個glossary(單詞列表解釋意思)也是這個原因。邏輯也一般簡單直接。所以很多英文的各學科教材比中文教材更易懂。因為編者不會假設讀者懂任何術語。


不能。曾經一個外國朋友問我一些關於頸椎手術的問題,我一開始用專業英語回,他一臉蒙蔽。不得不把每個專業詞都用普通英文解釋一遍


當然聽不懂

醫學術語,就相當於是醫護人員之間的「黑話

在國外,醫學英語也是需要專門學習的,它與公共英語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添翼鄭老師:(免費公開課)如何學習醫學術語?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醫學專用辭彙,在他們眼裡會不會是生僻字?

就算一些不是生僻字的詞,在醫學中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比如,thyroid storm中,storm是指的風暴的意思,thyroid storm對於普通人來說,應該怎麼翻譯呢?哪怕翻譯的出來,其實也不懂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thyroid storm這個詞,在醫學術語里叫甲狀腺危象。


推薦看下美國國家圖書館網站做的一個「Medical Words」小動畫

Medical Words?

medlineplus.gov


不用謝,點贊就可以,么么噠


好懷念當年教我們醫學英語的70歲老爺爺。。。

作為一枚有多年醫學英語口譯經驗的標準兼職議員,必須要說,醫學英語還是有很多規律的,詞根詞頭就那麼幾個,學醫學基礎課程時多看幾頁英文教材,沒事看兩篇新英格蘭文獻,自然就記住了。

然而,普通外國人聽我們說lap chole大概就和中國人聽到醫生說中胚層一樣,雲里霧裡。就連我科一個米國醫學交換生來了,在我們的英文早交班上都說,好多詞他都不太熟。。。


不能。

你作為中國人能聽懂專業的醫學中文嗎?一樣的道理。


作為一個一般的漢語母語者,以下的每個字你都認識,可你能明白其含義嗎?

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

電子環切術

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

宮頸上皮內瘤病變

人乳頭瘤病毒

骨髓間充質幹細胞

譫妄狀態

反常呼吸運動


應該不是很懂吧。

比如咱們講中文的,有個臨床常說的詞叫,備皮,如果不解釋,普通人會怎麼理解這個詞?

反正當年我,眼淚都快下來了,我以為做個闌尾炎還要先從身上切塊皮備用……


哈哈哈哈不但聽不懂+看不懂,甚至看著長單詞還讀不出!每次看著上課的時候都能看到白人問號臉,亞洲人問號臉,黑人問號臉和墨西哥人問號臉。每個集體懵逼的瞬間都讓我覺得自己不再是個孤獨的外國銀(? ̄? ??  ̄??)


雖然答不對題,但是醫學僧真的是相當於學了雙人份的英語……曾經我在背單詞,弟弟秘書是個英語系畢業的,走過來看看,說句一個都不認識就轉身走了……


漢語母語者能聽的懂漢語的醫學術語嗎?


Not really.

I was asked to buy some cream/gel for alleviating folliculitis decalvans from a local drug store the other week. The salesgirl, a native English speaker, apparently didn』t know what the condition was and kept asking if it was clitoritis (I had no idea what was on her mind, though). So I had to put it like 「irritation caused to hair follicles on the scalp that leads to hair loss」 to get what I needed.


肯定不一定都懂,即使受過高等教育。

語言和所代表意思是兩碼事,你能夠認識「薛定諤的貓」這幾個字,

但是你知道它代表的是什麼意思么?

作為一個辭彙愛好者,拿Word Power Made EasyVocabulary Builder裡面的一些辭彙問過讀研究生的美國朋友,裡面的一些辭彙完全可以在他們「裝逼」了。

但是,這又能夠代表什麼呢?也不能夠說水平就高了

好了,回到你的問題,我寫過幾篇算是閱讀量和轉載比較多的文章,就是關於英文辭彙的文章。

  1. Word Power Made Easy
  2. Vocabulary Builder

為什麼要用詞源學記憶辭彙可以參考網上的各類貼子。以下的辭彙都是通過詞源意義上去解析,切記不要鑽牛角尖。以下的辭彙都是提煉出來的,書中不僅有詞源分析,擴充的辭彙還插入了大量的典故、故事,各種學習方法的介紹和比較,各種奇特的語言現象的分析與評論。如下的兩張圖片來自其中一章節,主要引出了家庭成員的詞根和延伸的單詞,包括最常用的父親和母親,以及其他的如兄弟姐妹等等的延伸辭彙。這一章節為重點章節。

為了方便舉例,如下內容是從原文抽離出來。

Tele-來自希臘詞根,意思是distance距離,所以凡是有tele-出現的單詞都和距離有一定的關係,比如以下的辭彙

Television電視:vision的意思的看,通過遙遠的距離也可以看到的發生了什麼。

Telescope望遠鏡:scope的意思是看,可以看見遙遠的距離的物體。如果是可以看到細微的下的物體的東西就是microscope顯微鏡,micro的意思就是微小。如果能夠看到物體內部發生了什麼就是endoscope內窺鏡,endo-的意思是內部。

Telemetry遙測技術:metry的意思是測量,可以通過遙遠的距離測量。

Telegraph電報機:graph的意思是寫,distance writer。telegram電報,graphy指機器,gram指的是具體的產物。

Telephone電話:phone的意思是聲音,聲音可以通過遙遠的距離傳輸。

Telepathy心靈感應:pathy的意思是feeling,通過遙遠的距離也能感受到的,通常發生在雙胞胎之間

Telemarketing電話推銷:marketing的意思是市場營銷,通過遠距離來完成營銷目的。

Teleconference遠程會議:conference的意思是會議,通過遠距離完成的會議。

上述的辭彙的意思都與詞根tele-距離有關係,而且以上每個辭彙的另外一詞根也可以構成其他辭彙,比如scope, metry, graph, phone, endo, micro, 等等。用graph舉例來看看是什麼情況

Graph-來自希臘詞根graphein,意思是寫。

Calligraphy書法call來自希臘詞根kallos,美麗,漂亮的意思。Beautiful writing。

Cardiograph心電圖機cardio意思是heart,所以意思為heart writer。那麼心電圖就是cardiogram,cardio還可以構成其他單詞如cardiology, cardiac等等。

Photograph照片:photo的意思是光,written by light。

Phonograph留聲機phone的意思是聲音,a sound writer。

Biography自傳:bio-意思是life,life writing,如果加上一個auto,意思是self ,就變成了autobiography自傳。

carnis=flesh 肉, voro=to devour 吃,

herba=herb 植物, omni=all 所有

那麼以下的辭彙的意思就是非常的簡單了

  • Carnivore 食肉動物
  • Herbivore 食草動物
  • Omnivore 雜草動物

以上詞根又可以與其他的詞根或者詞綴組合成其他的辭彙。比如omni-可以組合成omnipotent, omniscient, omnipresent, omnibus等辭彙。

對於學科類別的辭彙也可以使用這種方式:

Sphere=ball,hemi=half,litho=stone, neo=new ,meso=middle,paleo=old,Bio=life therm=heat…

Hemisphere:半球

Neolithic:新石器時代

Mesolithic:中石器時代

Paleolithic:舊石器時代

Biosphere:生物圈

Hydrosphere:水圈

Lithosphere:岩石圈

Atmosphere:大氣圈

Thermosphere:熱大氣層,熱電離層

Troposphere:對流層

Stratosphere:恆溫層

Ionosphere:電離層

備註:

更多英語學習方法和資源下載

請關注公眾號:Ricepanda(ricepandas)


在美國的註冊護士表示以前每次用醫學術語跟病人解釋某個病某個葯某個檢查的時候都很跳戲,覺得怎麼用你的語言跟你講你會聽不懂?是不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喵喵喵?後來就放棄了,跟病人交流直接過濾成好理解的白話英語,不過跟醫生查房還是正經地用醫學術語。

所以回答題主的問題

1: 醫學術語確實對他們來說是生僻字,以前一起上課的美國同學都問過我thrombocytopenia是什麼意思這種問題,因為他們確實是不知道。

2: 儘管醫學英語患者聽不懂,很多東西白話英語也能勉強說明白,但是如果你想跟患者好好交流,我還是認為你有責任學口腔醫學術語。


一般的中文母語者完全不接觸醫學的話也會有很多專業術語聽不懂的,不信的話找個門診蹲門口聽聽就知道了~


4級英語根本不能衡量一個人的英語溝通能力,這是一個啞巴考試。

與患者溝通為目的,你要學會用簡單通俗的語言把口腔知識表達清楚,也是有技巧的。

絕大多數病人並沒有興趣知道細節,他們只想知道結果。但作為醫生, 你就需要懂很多。

專業辭彙?有些患者會懂得醫學辭彙比較多,但和註冊醫生懂得的專業辭彙的深度和廣度是無法比擬的,因為這是職業的要求。

醫生在國外都被訓練成運用2套英語的辭彙,隨時隨地按情形切換。

  1. 專業辭彙是和醫療行業同行溝通的正式語言,是必須使用的。

    在澳洲還必須用固定的格式化的對話。

    如果不使用專有名詞,那是我們不夠專業資格的表現。
  2. 另一套容易理解的辭彙也是在和患者溝通的時候必須使用的

    如果我們對患者使用專業名詞, 同樣會被投訴、也達不到信息交流的目的,更不要說知情同意、理解安慰、解釋病情了。

以下幾類人會知道比一般人更多的醫學英語:

  • 高度關注自己健康的
  • 受教育程度高,尤其是老師、律師
  • 特別是先天性疾病、罕見病、自身免疫病、癌症、血液病的患者
  • 想去找醫生挑釁有人格障礙的

例如: 患者的手「粉碎骨折」。

面對患者的解釋畫風必須是這樣:

Mr Smith, I am afraid your arm is broken into 3 pieces. But please dont worry.

I will organise a bone doctor right now for a review. I am sure they can fix that for you.

Let me get you some pain relief first.

打電話給骨科醫生卻必須是另一種畫風:溝通的格式也是像八股文一樣固定的。

Identify:

Dr Rawson. This is Mike, I am a Registrar from Emergency.

Situation:

I have a referral for you.

Mr Smith is a 60- year -old man with close comminuted fracture to the right distal radius due to mechanical fall today.

Background:

He is right hand dominant and he lives independently. His co-morbidities include type 2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 He is not on anticoagulation or anti-platelet.

Assessment:

On examination, he is stable.

No other injuries found.

Neuro-Vascular intact on his right arm.

Recommendation/Management:

Analgesic was given and he is comfortable.

Please review this patient in ED.


這個話題我深有體會。我是個來華六年多的美國人。另外,我還是特別喜歡醫生、醫院相關的電視劇,像《良醫》、《實習醫生格雷》、《實習醫生風雲》等等,所以我對這樣的術語應該比一般的非專業的美國人熟悉一些。

現在在中國看病什麼的都不成問題,不過我記得12、13年去看病的時候總是特別費勁。那會兒,我中文不是特別好,跟人交流還是有些困難,更別說到醫院看病,那就是個很頭疼的事。12年夏天因各種原因,我好幾個月都沒有食慾,胃有很多問題,幾個月瘦了20斤左右。後來,我決定去看醫生,用中文勉強給他講了我所有的癥狀。做了各種檢查以後,他上來用英文跟我說You have gastritis。

當時聽完這句我就一臉懵逼,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能猜gas一詞是「氣」得意思,應該跟gastrointestinal system,就是腸胃系統,有關。醫生看我不明白只跟我說,「你不是美國人嗎?」他叫個護士問了「胃炎怎麼說?」

雖然我之前沒學過「胃炎」這個中文單詞,但是一聽就感覺很容易懂:

胃-stomach

炎-inflammation

一般來說,美國人只會認識那些比較常見的疾病,像糖尿病(diabetes)、癌症(cancer)、腎結石(kidney stones)等等。因為像 @慶曉筱已經提到的,英語里的醫學術語絕大多數都是拉丁語或者希臘語來的,如cardiovascular(心血管)、cardiopulmonary(心肺),所以很多人對此毫無概念。

我個人啊,來了中國以後才學到了很多疾病到底是哪兒的問題(因為中文的這些術語很make sense,看是什麼問題直接這麼起名)。Hepatitis是很多人經常會聽到的一個詞,但是22歲以前我都不知道具體會影響身體的哪個部位。到後來有一天我看一篇中文文章的時候遇到了「」肝炎病毒「突然發現hepatitis原來跟肝臟有關。

該學術語嗎?

對於題主的問題,要不要學常見對話還是領域術語,我個人建議你還是先學比較常見的對話。該知道的術語可以學習:

1、(Orthodontic) Braces(牙齒矯正器)

2、Crown(牙冠)

3、Cavity(蟲牙/蛀牙)

4、Gums(牙床)

5、Teeth(牙齒)

6、Gum Disease(牙齦病)

7、Gum Inflammation(牙齦炎)

8、Floss(牙線)

9、Flouride(氟),比如Flouride toothpaste

10、Filling(補牙)

無論如何,跟外國病人聊天的時候,除了這些最常見的詞,他們可能不會很清楚那些術語是什麼意思,因此我建議開始練習如何描述問題具體是什麼,而不是直接說個英語(拉丁語/希臘語)術語。發現有些詞經常遇到才決定記下來。跟人簡單溝通問題稍微好一下。

希望這麼回答有幫助。


聽得懂……個屁,在搶救室收過一大洋馬,問她有沒有dyspnea,她一頭黑人問號臉,想了想問她有沒有feel hard to breathe,立馬點頭 yes yes


那他們一定是不認識的,只認識最最基礎的。

以前室友是個眼科的在讀研究生(40歲),他老婆是大學英語系教授,後來在澳洲教翻譯,英文「好到爆」那種。

然而,這個眼科醫生每天回家主要內容就是被單詞,而我和他老婆,還有另一個澳洲人室友,總是一臉懵逼。他背的我們一個都不認識!

我在澳洲這邊看醫生,有時候有些病我得提前查下字典(好慚愧),後來發現GP(全科醫生)也是經常不認識。

這也是英文的一個弊端。你想想生活中的單詞:pig - pork? cow - beef? 直接pig meat,cow meat不好嗎?沒有我們中文望文生義的功能。

再說數字;中國報電話號碼 13455674731 一秒報完。試試英文?

而且 11就是10+1,他們偏偏有個新的辭彙eleven!

西方人數學不好,會計不行,就在找根源啊。有些人就猜測,那是不是我們的數字讀起來太複雜了?


就像對與漢語母語的人來說,纖維性空洞型肺結核。也許不能理解,中國話叫做肺癆,也許會有點概念吧。


鼻衄—流鼻血

epistaxis-nose bleeding


英語的醫學術語詞多為希臘語構詞,少部分是拉丁語構詞,只有更少的部分,多是一些常用的病名之類,才有日常英語詞的表達。如果學過一些醫學常用的希臘語詞根,可以字面上看懂近半的醫學術語。對於普通人,反正也用不著,大多是理解不來的(漢語的醫學術語都很容易從字面理解,但是深究其含義也得專業學習)


不能。而且不僅僅限於醫學,正所謂隔行如隔山,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術語,很多都不能被外行所理解,我現在的職業是碼農,由於入門是英文教材,看一些中文術語我都蒙,更別提外行了。

其實驗證的方法根本不需要問英語母語的人,你可以拿一些中文醫學術語問問身邊不從事醫學的人,看看他們能不能懂,以我給人的經驗,我的理解上限大概是紅細胞,白細胞了。舉個簡單例子,帕金森症,我覺得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癥狀。


我說肉鹼脂醯轉移酶,庫欣綜合症你能不能聽懂啊??

你要是聽不懂,把他們翻譯成英語,英國佬估計也聽不懂。


菜市場大媽聽得懂腎錯構瘤么


事實證明聽不懂。

2009年我在上海參加第一次雅思考試的時候考口語的時候,正式考試結束,口語考官好奇問我學醫哪個分支。我答內分泌學endocrinology. 她沒有聽懂。大家知道雅思考官必須是英語第一語言的native(是不是搞語言學的另說)。

然後我解釋了一通包括甲狀腺疾病和糖尿病,她明白了。

多年以後我做臨床研究,病人磕磕絆絆跟我講自己吃的藥名,我也稀里糊塗地按音節記錄,雙方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有種莫名的幽默感。後來我慢慢記住了常用藥名,幽默感慢慢消去了。

再後來參加過一點點臨床實訓,原來用英語執醫有兩個體系,自己的知識體系全部是醫學英語專業詞,但是對著病人必須避免專業詞,避免出現交流障礙引起病人焦慮。

中文在這裡的優越感凸顯了,起碼你能望文生義!英語里你一點機會都沒有,不懂就是不懂。

再往深了說,英文在消除全民文盲率和提升全民知識素質上並沒有起到正面作用,而中文,或者說改革以後的簡體中文,做到了。


常見的醫學用語比如 肺炎啊,中風啊,都能聽得懂,也能寫的出。

一些比較專業的術語,尤其是拉丁詞源的那些,則未必。

比如,sphygmomanometer (血壓計),甚至很多醫生都不怎麼用這個詞,而且也會舌頭打結,讀不出來。

或者比如說,dysphagia (吞咽困難),雖然普通人都知道 difficulty of swallow, 但是大部人並不知道 dysphagia 這個詞的意思。

再比如說,Incus (砧骨),拉丁語好的人能夠明白這是 「砧形的」 意思,而有的人則完全 get 不到。

另外,醫學英語有大量的縮寫,這些縮寫,只有受過訓練的醫護人員才明白是什麼意思。所以,普通人幾乎沒有任何可能聽懂/讀懂一份醫療記錄。

不過也別太小瞧了他們,雖然詞根來源複雜,但是母語者因為見過的詞多,有時候還是能猜到一下東西的。比如 arachnoid (蛛網膜),我的同學們基本都知道這是個 「spider something」, 而我到現在還不知道 arach- 和蜘蛛到底有什麼關係...


去花市買花,不算特別大眾化的花卉,一般會標註類似拉丁語的植物學名,如果不大拗口的,譬如秋海棠,begonia大家也就好接受;如果比較拗口生疏的,原產地又在南美非洲澳洲之類荒僻之地的,都會有俗名,譬如Strelitzia reginae 就叫bird of paradise,中文裡叫鶴望蘭,更棒。

醫學名詞也差不多吧?


我說個真事,在國外出差,不知道吃了啥,拉肚子。 拉肚子在我看來不是病,挨兩天就好了。好漢架不住三泡稀,拉了兩天就不行了,身體發虛,只得看醫生,又不知道拉肚子怎麼翻譯。 要不說我聰明呢,略一思考:

Doctor, I keep on shitting without stop!

沒想到他懂了,開了點葯就吃好了。


-你小孩2個月後有沒有服用糖丸預防脊髓灰質炎?

-那是啥?

-噢,預防小兒麻痹症

-我們認為你的父親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

-大夫,這嚴重嗎?

-目前尚無能夠治癒AD的藥物,只能緩解癥狀,嗯對,老年痴呆癥狀

-看你血檢報告有點低容量性低鈉血症,給你開個鹽水,掛完就好了

-這就行了嗎醫生,有沒有其他注意事項?

-沒事兒別擔心,下次再拉肚子用食鹽泡點水喝,你就是有點脫水

-接下來我們要給你用強的鬆了,長期應用之後你臉可能會變胖,而且會有很多痤瘡,這是一些正常的不良反應

-痤瘡是不是很難看呀?

-還好,就是痘痘

編的不好編不下去了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缺血-再灌注損傷、心房纖顫、動脈粥樣硬化、大葉性肺炎、全身適應性綜合征、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肉芽腫、畸胎瘤、門脈高壓、移動性濁音、弛張熱、M膽鹼受體阻滯劑

隨便拉一個說中文的沒有醫學背景的人看一看是不是每個字都認得但合起來就看不懂了...


不請自來。醫學學習課程里有一項會實際考到的內容叫做「用一般人能聽懂的語言解釋這個醫學問題」 explain in laymans terms.


對於廣大圈外人來說,我們物理系用漢語甩出一堆專業術語一樣會聽不懂


不好意思,沒好好審題。。。(逃

____

研究生上《定量地震學》(quantitative seismology),由某陳姓院士講。開堂第一節課,陳院士介紹seismology(地震學)的由來時說,這個詞的詞根seismo來源於古希臘語,歐美普通老百姓一般是不認識這個單詞的,通常提到地震他們想到的就是earthquake。


要不是廣告,"三精雙黃連","氨酚偽麻片"我們也不知道是啥


常見的感冒發燒當然懂,複雜的一樣和國人不知道。比如谷氨醯轉肽酶過高會怎麼樣?一般人可能連谷氨醯轉肽酶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吧!谷氨醯轉肽酶在英語中是Glutamyl transpeptidase,即使是美國人英國人沒接觸醫學方面只是肯定是不知道的。


中文也聽不懂啊,可能你每個字都認識,合起來啥意思就懵懂了。同樣英語母語的能聽懂一些音節,前後綴,但不明白確切意思


80%以上人是聽不懂的,老病號的話還是能夠順暢交流。貼一個今天的病人的Drs note,各位看看看的懂幾成?


答案是不行的。

小夥伴的nhs的診斷書

病名後面專門給了一整個introduction做顳顎關節症的介紹emmmmm

你說native speaker能看懂寫這個幹啥……墨盒錢不是錢啊(滑稽


They speak English, doesnt mean they know every single Medical or Scientific term.

They have similar reactions as you and me when they have to face the term, "Gosh, what dose this long weird word mean, Im gonna ask senior students or google before dolishly talking to supervisor"


他們看不懂的…

大一第一節解剖課之後炸開了的班群

當時剛剛去上學,英語水平其實不太好,看到本地人都聽不懂的時候真的瞬間感覺壓力減小了一半……

然後就是課後大家一起組隊背單詞啦


好問題


中國人也聽不懂中國醫生說的專業性辭彙啊!!!!


醫學英語感覺就是另一門語言了 o(╥﹏╥)o


說的好像用中文講醫學術語一般患者聽得懂一樣...

專業性質的東西一般非相關領域的還是勉強吧。


不要講英語母語者,就連土生土長的美國醫學生也要天天背單詞,可想而知,至少在畢業前,他們大半是不懂的


我女朋友連bureaucratic這種高中詞都不知道

。。。怕不是愛上了個傻子(°ー°〃)


在讀了三年醫學院後,終於能聽懂了呢~


我想提問者也是醫生,知乎精英也都是中文母語,或者漢語十級的歪果仁。

那麼請看下面一段中文醫學描述,回答一個問題檢測你是否理解中文

題目:

矯正型大動脈轉位是正常原始心管的彎曲突向右側,故名右翼,使右心室位於右側靠前,而左心室位於左側靠後。如在發育過程中心管彎曲不是向右而是向左,即稱左襻,則解剖學右心室位於左後方,成為動脈系統的心室,而解剖學左心室位於右前方,成為靜脈系統的心室。此時,動脈干仍分隔旋轉,但位置顛倒,主肺動脈位於右後方而升主動脈位於左前方,儘管大血管位置有倒轉,但肺動脈仍與靜脈心室相連,而主動脈與動脈心室相連。房室傳導束之左、右分支仍分布至與之相應的解剖心室,但因心室位置相反,故傳導束亦相反。

問題:

矯正型大動脈轉位的血流運動路徑與正常人一樣嘛?

答案:

一樣的,要不幹嘛叫矯正型。

重點來了,各位知乎精英,漢語十級,理解的了中文醫學術語嘛?

就算是醫生,非心臟科醫生也不一定能看懂。

就像你和我說 皮革馬利翁效應(著名心理學理論),我一樣聽不懂,隔行如隔山。

我的建議是,和外國人聊天,最重要的是聊天對象的背景,和聊天的目的。一、聊天對象是醫生儘管專業名詞講,聽不懂的或者你發音對方不理解的,換個詞解釋。對方有醫學知識背景,總能知道你說什麼。聊天對象不是醫生,就簡單了,heart broken,bone broken,head broken,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二、聊天目的,對方是來旅遊的,你一定要介紹自己的論文多專業,不合適。對方來醫院參觀,你一個勁聊天氣,也不合適。

總之,選擇對方理解的方式和合適和話題進行溝通。


完全不懂好嘛,學校要求學校幾年每一個年齡在25到50這個區間裡面的女性去做宮頸切片,我打電話去medical centre預約不小心打去了國際學生部,我重複了幾遍宮頸切片測試,對方叫我說英文。


你想要杯熱巧克力,跟酒店侍應生說Hyproglycemia沒用

得說Low blood sugar。


可以聽懂一部分。長期在英語環境下的人很可能掌握許多基本的拉丁文和希臘文詞根。這樣遇到某些專業名詞時可以大概推斷是個什麼意思。其它學科的專業名詞同理。


自己跑來回答問題。我學的護理,英文水平不高 只是過了四級 後來學了半年醫學英語 來了新加坡醫院上班。其實開始也完全不懂 只是因為專科醫院 每天說的東西都一樣 聽久了也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 雖然還是不會寫。感覺醫學英語沒公共英語有意思 比較枯燥乏味 但作為職業發展的話 還是不得不學。


一般native speaker啊,Penny算不


去看病基本靠猜


我看到的題主的問題(因為知乎的問題是可以隨便改的,我還是從現在開始養成個習慣,把當時看到的題目重複列一下在開始答題):

1. 醫學專用辭彙,在他們眼裡會不會是生僻字?

2. 作為四級水平的口腔科醫生,想增進與國外患者的交流,學口腔醫學英語嗎?還是僅僅學一些常見的對話?

emmmmm,先答第二題:

需要啊啊啊!保險起見正確的操作(老師教我的套路)是:先用患者能理解的話解釋一下,再加個過渡句「Basically in medical terminology, we usually describe such a case in this way @#¥*()』l%-+=/;:,.」(亂碼部分為專業解說)

至於第一題:

這麼說吧,有兩件事是我可以肯定的:

1、歐洲的醫學院(聽說北美也有)都有一門課叫做medical terminology,專門學醫學術語的

2、我一個英國(還是澳大利亞的來著?)同學terminology考了十幾次只及格過兩次還是三次

PS.解剖方向的術語基本是拉丁文,治療手段的術語混雜大量古希臘文,而這兩者與現代英語的差距,都可以類比為我國文言文和現代國語的差距

PSPS.睡前翻了下別的答主的回答,發現不少人有著「中文好歹望文生義」的想法@best shot,對此,我的看法是:英文也可以啊親!

來來來,作為國內國外醫學院都勉強算是待過的我來好好對比下

例如一位答主舉的例子「atherosclerosis」

其實可以根據詞根劃分為athero/sclero/sis,among which :

athero- means artery ,sclero means being hard and -sis means a condition

普通的英語母語者可能不知道血管那個前綴,但是硬化的狀況能懂,可以蒙

那麼我們反過來看中文的醫學術語呢?

比如青枝骨折,青枝,OK不懂,骨折?哦!懂了個大概

所以啊,重點不是望文生義,而是有無受過相關訓練


無論母語是什麼,一般人都會多少接觸一些醫療方面的用語,比如自己生過病,家人朋友做過手術,甚至電影電視,或者廣告新聞。同時,大多數人對於一些醫療術語的了解又流於表面,甚至只是知道一個詞卻完全不了解意義。比如大多數人都聽過腦垂體增生,但是腦垂體是什麼,增生又是一種怎樣的病變,腦垂體增生意味著什麼,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解釋清楚的。

所以,如果想要增進與外語為母語的病人的交流,既要懂得醫學專業外語,又要能用簡單的語言解釋術語。不然給病人扔幾個專業辭彙病人能聽但不懂,要不就光是簡單口語說半天也說不到治療的正文上,那不就是尬聊了么……


想像一下,你自己去醫院聽醫生講醫學術語是什麼感覺。

那麼,likewise,他們也是同樣的感覺啦!


有些還是能懂的,在新聞常出現的譬如malaria之類的。

但是大部分應該是不懂的,上次和同學一起同一個美國老太太爭論,我說我的專業是stomatology她非說是dentistry,說我們這個-logy是一個具體的分支而不能指廣義的學科(她第一次聽到這個單詞),雖然說有點道理但是又有一次和美某大學醫學專業(非口腔)聊時,提到專業,我也說了這個然後他們就秒懂了。

( ????? )

---------

剛看了有些答案又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和一外教聊時我說了gingiva他懂了,但是我一帶教老師接診給一外國人說gingiva人一臉懵逼,據她所說,她後來將表述換成了gum人家才懂,所以這也要因人而異吧。

還有我學的鎖骨往往是clavicle,但表述的時候往往是collarbone。

之類的情況還有很多。


中國人都聽得懂中文醫學用語么?

什麼叫聽得懂?


看情況啊,相關專業的肯定能看得懂啊。非相關專業的就很難說了~


兄dei們,咱們想想自己能不能聽得懂醫生說的那些專業辭彙不就好了嘛


聽不懂,但是也不會完全聽不懂,取決於學歷。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還是可以聽懂一些的。但是跟國內聽不懂的狀況不一樣。醫學英語借用拉丁和希臘詞根,如果知道詞根代表的意思,就可以聽懂。一般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學過一些拉丁語和希臘詞根的知識的。


這你就讓我想起了

『你知道肚臍英文怎麼說嘛?哼哼』

『umbilicus.我是醫學專家』


英文是個低級語言,再造詞能力比較差,各種借用詞導致辭彙量很大,聽都聽不懂。而漢字呢,是哪怕你是外行也能猜出個大概意思 譬如 「本徵激發」 字面意思很能猜猜,本徵= 某東西本來狀態下 激發=可能這物體裡面什麼東西往外跑。稍微解釋一下能理解了。

、本徵半導體:

沒有雜質和缺陷的半導體,叫做本徵半導體。

實際上,摻雜半導體在高溫下也可以轉變為本徵半導體。因此,本徵半導體就是兩種載流子(電子和空穴)同樣都對導電起作用的半導體。

2、本徵激發:

定義:當半導體的溫度T&>0K時,有電子從價帶激發到導帶去,同時價帶中產生了空穴,這就是所謂的本徵激發。


看受教育水平吧,生活大爆炸里,謝耳朵建議胖妮去看耳鼻喉科醫生,說otolaryngologiat,就聽不懂,只好說throat doctor


作為一個中國人

你聽得懂中國醫生的專業術語么?

圖侵刪


推薦閱讀:

移動筆記:五款英語背單詞軟體體驗評測
熟練掌握四門外語,我是如何做到的?(2)
最新TED演講:中國人真沒自己想的那麼窮
MWRP讀物推介|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Huckleberry Finn
老實人如何嚴肅地學英語

TAG:英語 | 外語 | 英語口語 | 醫學 | 醫學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