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真的去中心化嗎?

摘要:本文對中心化的迷霧進行了認真剖析,認為互聯網並沒有改變當前社會中心化的實質,而所謂的互聯網去中心化本質是對舊有格局的顛覆,是中心的轉移,而並非去中心化,甚至互聯網時代中心化程度還大大增強。

互聯網的「去中心化」迷霧

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互聯網進入中國以來,互聯網大潮風捲殘雲般地席捲了中國的各行各業,尤其是在信息傳播行業,更是如此。原來的信息傳播渠道主要是報紙、電視、電台等老三樣,但是隨著第一代自媒體的崛起,人人都擁有了在公共輿論空間發聲的權利,傳統權威媒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要麼轉型,要麼倒逼,哀嚎遍地,整個景象給人一種感覺:似乎信息的大量爆發增加了每個人的選擇權,每個人變得更加自由,不再依賴於過去的壟斷傳媒來獲取信息,整個社會正在快速地去中心化。但是,事實正的是這樣嗎?

互聯網發展的現實

我們將時間進一步往後拉長,然後再來看一下信息傳播領域的發展現狀:目前的主流互聯網自媒體平台主要有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等公司,雖然名義上每個人都可以在這些平台上發聲,但是根據數據統計,在這些平台上,絕大部分的流量都被少部分頭部自媒體所佔據,這也符合傳統的二八法則,即20%的自媒體吸引了80%的流量,這難道還不是中心化的回歸嗎?分析其背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信息的大量爆發似乎增加了每個人的選擇權,每個人變得更加自由,不再依賴於過去的壟斷傳媒來獲取信息,但是,由於個人能力的有限,海量的信息也使得個人對信息的選擇變得更加困難,因此,最後還得依靠專家系統來加以判斷,進而誕生新的權威系統。

再以其他互聯網領域為例,在出行市場,原來每個城市的計程車市場基本上都被少數計程車公司所壟斷,但是隨著滴滴的誕生,互聯網模式很快將原有的壟斷模式徹底摧毀,各種打車軟體競相出現,但是最後經過市場的多次合併,在計程車市場,一個更加可怕的巨無霸企業由此誕生,它幾乎壟斷整個出行市場,而且還在進一步往其他領域擴張。也許我們可以說,它最初確實是打破了原有的壟斷格局,去除了中心化,但是結果卻是加劇了中心化。這樣的例子也出現在網購市場。原來在C2C興起的時候,幾乎人人都可以在淘寶上開店買賣商品,由此迅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網上市場,但是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各種假貨充斥其間,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日益偏向於傳統的品牌和品牌企業,從而使得B2C成為主要模式,總而言之,網購市場也經歷經歷了一輪由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過程。

互聯網「去中心化」的實質

由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互聯網去中心化本質是對舊有格局的顛覆,是中心的轉移,而並非去中心化,甚至互聯網時代中心化程度還大大增強。互聯網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顛覆原有的經濟社會格局,使得傳統的壟斷巨頭土崩瓦解,而互聯網新貴則隆重登場。總之,就目前而言,真箇社會不變的是依舊充斥著各種中心,變得則是中心主體已經改名換姓。


推薦閱讀:

花錢「買兇」:自亂陣腳的通付盾正走上窮途末路?
解決碎片化方法論–污染原則

TAG:互聯網 | 中國經濟 | 互聯網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