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味道中國 The Taste of China | Vol.10

《味道中國》(The Taste of China)是真實傳媒在 2015 出品的食物紀錄片。 影片以二十四節氣為紐帶,描述了不同食物從 「採集」 到 「製作」 的過程,講述了人與食物的故事。從官方介紹了解到,這是「我國第一部在影院上映的美食紀錄片」。

Shooca Zhang

《味道中國》於 2015 年 1 月 23 日上映,首日票房 40 萬人民幣;幾乎完整一年以後的 2016 年 1 月 7 日,知名度更高的《舌尖上的新年》上映繼續遭遇票房滑鐵盧(總票房不到 200 萬)。

這兩部片子在傳播中也是常被混淆的,我有意識地嘗試將兩者做一些歸結與對比。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系列既帶起一個難得的新紀錄片高潮,又讓這個高潮在眾多的效仿、複製、拼湊之下迅速地疲軟,紀錄片時代的生命尚未真正開始又面臨沉寂。這是目前包括食物題材在內的中國紀錄片的困境。經驗的缺乏和回報的慘淡互相加劇了這個困境。

在我看來,中國的大多數「食物紀錄片」,主要是一種「食物文化紀錄片」,對於產業、對於大環境、世界的視野,或微觀層面的觀察比較薄弱,而著眼於「人世間」曖昧的煙火氣息,因此既比較「接地氣 」,也比較主觀。《舌尖》系列是一個分水嶺,既是這類紀錄片路線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後《舌尖》時代的模仿標竿。

回到影片的本身來看,《味道中國/The Taste of China》實際上總體風評並不高,除去首度試水的倉促以外,有很多硬傷也是本可避免的。首先被詬病的是影片的畫外音,不光是氣場弱,沉不住,開場就少了很多說服力,其後還時而變得更為做作,令觀影者齣戲,更不用提餛飩(tun1,應為tun2或tun)這樣的錯音。其實音色和聲音演繹更多是代人受過,我們都注意到影片有兩個貫穿始終的缺陷,一是視角錯亂,二是過份解讀。前者體現在畫外音的敘述者角色會突然從中性客觀的描述者轉為「雙皮奶我最愛吃」這樣的代入;後者體現在每個段落小節結束時,腳本語言強行升華為宏大敘事,例如「食物是表達愛最好的方式」「每個人都在食物中尋找童年的記憶」「每個男人都有自己成長的歷程」之類草率而無關的表述,給人一廂情願、強行賦予意義、強行抒情和被代表的感覺。

第二點,我個人觀察到本片的視野也有可商榷之處。食品的品類略嫌貧乏之餘,被提及的食材、菜品、食物採集故事除去個別發生在渤海灣和漢中以外,幾乎都處於中國沿海地區,其中又以南方為多,這就使得影片關注的跨度不夠大,也容易使觀眾疲倦。相對地,《舌尖上的新年》的開場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範例,用大跨度的距離跳躍剪接,放大人在視覺和心理上的複雜感受。這一點和投資方真實傳媒應該有關係,這家位於上海的公司,沒有能夠撇除地域性元素是一大遺憾。但優點是它也沒有迴避中國飲食安全等問題,比如直言不諱上海水質不好。

由於《舌尖》珠玉在前,本片採用節氣編排而非地域和食材歸類,效果是否別具一格,見仁見智。我個人感覺眾多節氣中選擇數個來拍,略顯意猶未盡,特別是每個節氣的敘事節奏也並不統一,有為差異化而差異化的嫌疑。儘管如此,我還是很喜歡它為每個過場節氣卡選用的背景和字體的。視覺包裝上有用過一些心思。攝影上也時不時有美感強烈的鏡頭出現,雖然也有部份鏡頭尤其是背景還不夠考究,部份發言、動作也有明顯的排練痕迹。我比較喜歡「醬油」「井鹽」段落的攝影和剪輯。

現在不少類似題材的片子在攝影上不太節制。像本片在開頭鋪排特寫鏡頭的用意就不明顯(除了向《舌尖》致敬之外),其中沒有了邏輯,只是一種陳列。我拿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比較來模擬《味道》和《舌尖》的製作團隊,前者從腳本到鏡頭都是比較煽情的,而後者比較匠氣。片尾的製作花絮也是很好地證明紀錄片拍攝團隊的投入(和移情),但浸入之外,紀錄片需要的還有抽離。

像許多中國典型的(應該說還有不少國外的)偏向情感向的食物文化紀錄片一樣,「手工」的價值、「傳承」的價值被提升到高的地位。像潮州手打牛肉丸、肉燕、手制牛乳片、手工釀造醬油種種,有著熟悉的「獨尊手工」的表達氣味,並強調靠天吃飯的「天意」;而工業化的世界、科技對食物的催生進化與生態的改變在這部片子里是失聯的。這種兼有浪漫主義和鴕鳥主義的風格讓我和其他觀影的小夥伴們都產生一種矛盾的心情:一方面必須承認傳統是根生蒂固的具有強大群眾基礎的中國式審美與情懷,另一方面世界範圍內新的動向、無可迴避的產業化現狀、科技和新式人文理念所帶來巨大飛越的前景可能,也帶來具有充分誘惑力的理由。

其他東西可能有討論的空間,但我注意到本片的一些段落使用了《舌尖》系列的配樂,令我當時吃了一驚,這樣的挪用如果未經授權,是一個危險的舉動。

Ivy Fan

既然是《味道中國》,那麼,中國的味道是什麼?似乎,影片並為也難給出答案,也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

中華飲食講究時令性、地域性、文化的傳承性,影片根據這些特性展開敘述,章節式地展現,這樣的敘事方式,使得內容敘述很全面,卻讓情感上出現斷片,影片在每個章節之後,刻意渲染情感,拔高立意,未免有「濫情」之嫌,敘述視角的混亂也令觀者齣戲(這點Shooca闡述很全,就不贅述)。

看到這部影片,不禁會與《舌尖上的中國》作比較,舌尖系列一般從食材、採集、烹飪、人的思路展開敘述。除此之外借食物的變化來側面展現一些社會變化,對於人與食物,人的部分,導演幾乎用同樣的鏡頭來呈現和食物有關的人,使用中近景正面固定鏡頭拍攝人物樸素真誠的笑容。相比《味道中國》,在食物背後的人、情感和文化上,《舌尖上的中國》刻畫得更為不著痕迹但深入人心。

我們把視野放到遠一些的日本,日本同樣作為東方國家,在食物影像上的探索,選材類型上更為豐富,比如,著重文化歷史的《和食》、人類學視角《真實紀錄72小時》,展示食物職人面貌的《壽司之神》等,也有各種劇情設置下的劇集和美食動漫。往往展現日本的匠人精神、對食物的尊重和日本飲食文化。

在這之前,我們看了很多歐美國家做的食物紀錄片,西方更多以科學的角度去發現研究食物,從而令大家關注食物領域存在的問題,甚至幫助相關團體解決某些問題,比如《Food Inc.》、《Fed Up》。當然也有展現食物之美和食物工作者的影片,比如《Chef』s Table》。

無論是《味道中國》還是《舌尖上的中國》,我們可以發現近幾年中國食物類的紀錄片大多以人文與情感去探索人與食物的關係,我們還可以從哪些角度去挖掘中華飲食文化?

Tian Cai

《味道中國》記錄了一年四季中國不同地區二十餘個食物的故事。從平凡人物的視角,描述了不同食物從 「採集」 到 「製作」 的過程。

// 食材亮點:

「豆腐皮」 是豆製品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食材。

從手工牛肉丸、三伏三曬的古法醬油、到注重火攻的烤乳豬,對於我來說都是新知識。其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倒是 」義烏的豆腐衣「。

紀錄片里說:作為百搭食材,豆腐衣是蛋白質含量最高的豆製品。而在義烏,山泉水是賦予豆腐衣的生命,製作簡易,晒乾就好。

// 敘事角度亮點:

中國的現代農業在哪裡?

又:我們如何找到自己記錄拍攝中國食物的新角度?

正如 Ivy 所說,中國紀錄片的敘事共性是著重中國人民辛苦農作的感情路線。這樣的人文情懷,讓觀眾產生同理心的同時,也會疑惑:中國的農耕落後在什麼階段?

Shooca 提到,國人對現代農業存在恐懼,對西方工業農業有一定抵觸。比方說,轉基因食品。這讓我也更想了解:國人對現代科學農業有著什麼樣的認知?恐懼的原因是如何產生的?

這裡可以和大家分享一個美國 MOFAD 食物博物館與 Parsons 設計學院共同舉辦的座談會:Feeding Tomorrow: Technology and the New Food Ethics(餵食明天:科技和新食品倫理) 在這個座談會討論了人們生活形態與未來科技的平衡關係。有興趣可以聽。

有一小段對話讓我覺得有些意思:你會選 「買一罐工業製作的果醬」 還是 「花一整天在家製作一罐果醬」呢?又或者 「購買一罐手工果醬」?

在現代社會,這是一個關於 」節省勞作成本「 與 」享受生活體驗「 的選擇,也體現了科學技術與人關係的轉變。中國人對於「科學技術的認知、認同、恐懼或誤解」,以及「科學對食物從生產到消費的正反影響」 或許可以成為有趣的紀錄片主題。

Foovie logo design by Shooca Zhang

Foovie 是由 ArcheX 影像團隊策劃與運營的主題放映。我們希望通過影片觀賞與分享,探索人與影像的關係,創造更多對於食物、設計、創新和商業的多元觀點。

ArcheX 是中國首個致力於食物、數字與商業設計的創新團隊

- end -

撰文 | Shooca Zhang、 Ivy Fan、 Tian Cai

編輯 | Ivy Fan

策劃 | Shooca Zhang


推薦閱讀:

TAG:美食 | 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