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鋒| 追尋「真我」之路
毛姆是一個公認的會講故事的人,故事中的人物有血有肉像是活生生的人物在我們面前演繹故事的精彩,每一個人物飽滿生動,個性鮮明,耐人尋味。今日讀畢《刀鋒》愛上了毛姆為我們呈現的生動故事,不得不佩服毛姆生動而又現實的筆觸,給人一種沁人心脾的感受。故事發生在一戰後動蕩的社會大背景下,故事主人公拉里自從戰後歸來像變了一個人,由此故事帷幕緩緩拉開....
拉里是一名孤兒,由父親生前朋友鮑勃?尼爾森養大,尼爾森是馬文的醫生,他給拉里充分的自由與關愛,隱瞞拉里還未成年的事實送他去戰場當飛行員,進入一個法國的飛行中隊,滿足拉里飛行的願望。一個樂觀開朗的男孩,戰後歸來卻變得沉默寡言,把一切看得毫無意義,戰場發生的一件事對他打擊很大:他們在一次執行任務時遭遇敵機的堵截,他的部隊好友愛爾蘭小伙為救他犧牲,這件事給他帶來很大的打擊。他說親眼看到一個死人讓他心中充滿了羞恥,一個只比他大三四歲的孩子,有著那麼多的活力和衝勁兒,人又是那麼好,剛才還是活蹦亂跳,可現在成了一塊殘破的肉,瞧上去就像從來沒活過。拉里的憤怒大過悲傷,這件事中的罪惡讓他崩潰。於是就有後來他對人生意義的探尋「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
他一路探尋為的就是對罪惡這個問題尋得答案。他在書中尋找答案卻無疾而終,去巴黎「流浪」兩年卻毫無所獲。後來與伊莎貝爾解除婚約,他去做礦工,去農莊干農活,後來來到波恩,遇到一位恩斯海姆神父,於是開啟了他宗教之旅。拉里來到恩斯海姆神父所在的天主教修道院,卻仍沒有找到答案。他疑惑為什麼人們不去信任這樣的上帝「世界並不是他創造的,但他總是將壞事的惡劣影響減至最少,他比人好得多,智慧的多,也偉大得多,他與自己並未創造的罪惡搏鬥,並且讓你希望他最後能夠將罪惡鬥倒。」之後他開始在歐洲各地流浪,後來乘船去了印度,他本身並沒有帶著多大的目的去往印度,但是就是在印度他解除了他的疑惑,他接觸到印度教,研究輪迴,在瑜伽修行者甘尼許先生處找到了他一直以來追尋的答案——印度的吠陀經哲學。整個過程其實是從罪惡這個問題出發的對人生意義的探索,探尋世界善與惡、生與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的,當我們要求某種東西永遠存下去時,那只是我們的愚蠢之念,不過,不及時行樂比這還蠢。」最終的探索結果拉里解釋道「當最高實在這個世界上顯露他自己時,善與惡天生就是一種相互存在的關係。沒有地殼那令人無法現象的恐怖震動,就沒有喜馬拉雅山的壯美。」拉里對物質看得很淡「幸福並不存在於物質之中,而是在精神領域,錢只是成功的象徵」。當毛姆對他說「錢給了我幾乎是我在生活中最看重的東西——獨立。你想不出,當我想到只要我願意,就可以讓這個世界上的隨便哪個人滾蛋時,我的心裡有多麼舒服」拉里馬上反駁「可我不想讓這個世界上的隨便哪個人滾蛋,如果我想就算銀行賬戶里沒有錢,我照樣可以讓他滾蛋。知道嗎,錢對你來說意味著自由,對我卻意味著束縛」。
拉里就好像行走於塵世之外,不受塵世熏染的一個聖潔的人,他追求著終極真理,達到一種精神富足。他說他要靠「平靜、剋制、熱情、無私和節慾生活,禁慾能夠帶來強大的精神力量」。拉里是一個超凡脫俗的人,嚮往快樂存世,不被凡世羈絆。他也是親身踐行著他的心中執念,不被慾望所獲,以一種堅定的執念與勇氣過著他心中所往的自由生活。
作為拉里的襯託人物,伊莎貝爾,格雷,艾略特,索菲和蘇珊,是不可缺少的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
艾略特是一個追求社會地位,遊走於上流社交界的極度虛榮勢利的人物,但是毛姆給了他一個善良、溫暖和幽默的個性特徵,是一個能帶動氣氛的有趣的人物。在經濟大蕭條後,外甥女伊莎貝爾和格雷破產,他十分關心他們,把巴黎的住處留給他們,自己去了里維埃拉,他非常關心自己的家人。
伊莎貝爾是一個普通大眾的典型,她美麗,現實,愛慕虛榮,她雖然愛著拉里,卻因為不理解拉里,無法與拉里過貧窮的「流浪」生活,最終嫁給了愛著她的格雷。格雷給了伊莎貝爾嚮往的生活,在毛姆筆下,格雷是一個正直,善良,富有責任感的人物。
索菲是一個邊緣人物,她曾有著令人艷羨的幸福家庭,一場突來橫禍把她的人生軌跡打亂,她變得放蕩酗酒墮落,以此抵抗命運的遭遇。最後遇到拉里就在要結婚的前三天突然消失,拉里的出現突然改變她過去墮落的生活,也許她無法忍受最終逃走,最後她以悲劇收場,慘遭割喉。
蘇珊是一個妓女,她遊走畫家圈,當了無數畫家的模特並與畫家同居,同時她也學到了她的不同情人的畫風並將其轉變為自己的風格,最終也得到了一個幸福結局,她要嫁給阿希爾。
最後拉里不知所蹤,毛姆與其失去聯繫,到底拉里是不是過著他所嚮往的理想生活,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拉里一定過得很幸福快樂,他找到了人生的真諦,他要去踐行自己十多年探尋的真理。無論他的執著堅持最終結果如何,我相信我們都會被拉里的純凈超然所打動。By伊菲米爾 禁止轉載
2018.1.13
推薦閱讀:
TAG: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 刀鋒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