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山列島海戰Seekrieg 4兵棋推演與考據之三:海戰復盤與兵棋推演
海戰復盤
11月14日0時5分,田嶴觀通站發現目標。雷達測得的目標參數有多種說法。
「方位137度,距離15海里,航向50度,速度12節。」
——《檔案里的中國海軍史》第402頁「田嶴觀通站雷達在方位147度,距離15海里處,發現自大陳錨地出航的敵軍艦1艘。」——《通信兵故事13:恪盡職守篇(下冊)》「該目標航向62度,速度12節……」
——《「鐵拳頭」顯神威--擊沉「太平號」護衛艦的功勛魚雷快艇》
0時52分,1中隊以89度航向開始接敵。
0時57分,岸上指揮所發現接敵速度不夠,命令快艇增速至23節。
本文在圖上作業時,出於簡化目的,假設0時52分到0時57分為均勻加速至23節,0時57分後保持23節勻速前進。
1時25分,「太平」號進入高島雷達的盲區。
這片高島雷達的盲區可能是位於田嶴島東偏南方向的東磯島造成的,可以根據在推測雷達站的位置,比較隨意地划出一片可能的雷達盲區。如果根據《檔案里的中國海軍史》所言進行圖上作業,從0時5分到1時25分,「太平」號航行了16海里,它的位置應當在下圖中藍色線段的右上端點處。這個位置位於可能的雷達盲區外,與交戰過程中「太平」號一直處於雷達盲區中的情況不符。
此外,不論航向是50度還是62度,都不指向漁山列島。「太平」號要去漁山列島,必須中途改變航向。關於「太平」號被擊沉前的航速和航向,「太平」號上的馬順義回憶:
「我們出海以航向正北000,速率十節向北往漁山方向航行……」
——《檔案里的中國海軍史》第403頁
《世界魚雷艇戰史》認為這是建立目視接觸時「太平」號的航速和航向:
「當時『太平』號以10節航速向正北行進,魚雷快艇的出擊正對其左舷。」
——《世界魚雷艇戰史》第637頁
考慮到「太平」號是正常航行,出海後保持10節的航速是一種比較現實的推測。假如12節是雷達測速得到的,那麼可以採信12節一說。但高島的雷達並沒有測速功能,航速12節可能是根據測量多個時刻下目標位置後進行圖上作業得出的,帶有較大誤差。故本文採信10節一說。綜合起來,本文認為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目標參數是:方位147度,距離15海里,航向62度,速度10節。據此進行圖上作業。可能的誤差來源主要是雷達測角誤差(正負4度)、測距誤差(正負約0.1海里)、測航向誤差、測速誤差以及雷達站位置誤差。
本文無法解決的疑點在於「太平」號何時轉向正北。由上圖可見,在1時25分,「太平」號恰好位於南漁山的正南方。不妨假設「太平」號就在此時轉向正北。
1時26分,155艇發現右前方燈光一閃,紀智良命令「快艇向閃光方向加速前進」。
1時28分,1中隊發現目標,朱紅禧用望遠鏡識別,確認目標為「太平」號,下令「向左展開,準備戰鬥」。
這四艘魚雷快艇的加速度不好確定。在Seekrieg 4中,對艦艇的加速度規定為:艦艇在2分鐘內最大可以增加其最大航速的三分之一。根據這一規則,1時26分1中隊的速度為23節,在1時26分到1時28分這兩分鐘內,1中隊的平均速度可以達到37節。
約2分鐘後,「太平」號的雷達和艦上當值的馬順義都發現了這四艘魚雷快艇。
「『約在一點三十分左右,雷達發現方位330有四個快速目標。我一聽報告,立刻拿望遠鏡往這個方向搜索,看見少許白浪花,表示他們正在加速。……並下令警戒中的艦尾的三十二炮(太平艦三門三吋炮之一)和駕駛台前的四十公里炮,對準方位330,距離6000碼追瞄。』」
——《檔案里的中國海軍史》第403-404頁
依照這些描述進行圖上作業,如下圖所示。
可以發現,馬順義的回憶和之前的圖上作業對不上,而之前的圖上作業中,最大的假設就是1時25分「太平」號轉向正北。但不論怎樣調整「太平」號轉向的時刻,都無法同時滿足方位330,距離6000碼兩個條件。本文只能放棄採納此回憶。
此外,方位330是左舷30度,處於左前方。「太平」號位於艦尾的三英寸主炮理應無法向這個角度射擊。相比之下,下面的說法更可信,因為「太平」號的2號主炮是指向前的。
「槍炮官周官英中尉立即指揮2號3寸炮、1號2號40毫米炮和中甲板官員步台側的1門20毫米炮向左舷射擊,同時艦長操船進行了規避,及時躲過了至少2-3枚魚雷。」
——《世界魚雷艇戰史》第637頁
還有一條經常被提到的信息,即「太平」號相對1中隊處於距離37海里,左舷45度的位置。
「1時28分,快艇編隊在距離37海里,左舷45度處發現目標。」
——《檔案里的中國海軍史》第402頁「……右前方發現燈光一閃,隨即熄滅,事後推測可能是敵艦人員開艙門使艙內燈光外泄,這時在海圖室作業的葛綿綿也報告,敵艦應在距離37海里,左舷45度處。」——《世界魚雷艇戰史》第634頁
但37海里這一距離實在太大,要知道田嶴觀通站發現「太平」號時,「太平」號與雷達的距離才15海里,到此時怎會還相距37海里呢?況且155艇已經在「右前方發現燈光一閃」,「太平」號怎麼會跑到左舷45度去呢?考慮到蘇聯海軍習慣以鏈為海上距離單位,人民海軍可能也如此,1鏈等於0.1海里,或許原文是37鏈,此後以訛傳訛,成了「37海里」。相對而言,下面的說法更可靠。
「1時28分,一中隊發現敵艦,距離20~30鏈。」
——《擊沉「太平」號》
20~30鏈即兩三海里,這符合之前天氣預報中提到的能見度2.5海里。假設1時28分「太平」號與1中隊的距離是2.5海里,那麼可對此前的圖上作業進行修正。
發現「太平」號後,155艇上的海上指揮部立即向岸上指揮部報告,並通報各艇組成左梯隊接敵,以155、156艇主攻,157、158艇牽制。但這一戰術沒有奏效。155艇為了避免妨礙其他艇的動作,向右轉向避讓,156艇則為取得一定的提前角向左轉。這樣,主攻兩艇的距離迅速拉大,負責牽制的157和158艇則插入其間,形成了一個鬆散的單橫陣。此後很難繼續追蹤每一艘快艇的航跡,本文的圖上作業到此為止。
具體描述魚雷發射情況的文獻僅有一篇——《擊沉「太平」號》。
「1時35分30秒,155艇在與敵距離約10鏈時發射2條魚雷,並釋放煙幕、打開消音器,以35節航速撤出戰鬥。157艇於1時34分50秒向左轉向縮小敵舷角,1時36分20秒,距敵5鏈,發射魚雷2條,同時也釋放煙幕,高速撤離戰鬥。156艇位於157艇左右側,1時36分40秒,該艇發射魚雷2條。此時,『太平』艦開始射擊,發射曳光彈。我158艇跟進157艇轉向,打開消音器,採取35節高速向敵衝擊;1時37分距敵艦5鏈,發射2條魚雷。敵艦以火炮向我艦射擊,當我艇轉向後,發現魚雷命中敵艦,海面上掀起了巨大的水柱和黑煙。」
——《擊沉「太平」號》
兵棋推演
Seekrieg 4兵棋推演的第一步,是對環境因素的量化。海戰發生時風力2-3級,在Seekrieg 4中,這樣的風力不影響各種海上作業。能見度2.5海里,約合5063碼。查表得知,一艘40DP的簡稱對一艘1DP的小艇的能見度在完美條件下為18400碼,夜間能見距離減少60%,即夜間完美氣象下的能見度為7360碼,可見當時海上能見度為夜間完美氣象下的69%,對應的能見度等級為8級(37%~85%),屬於能見度較佳。1954年11月14日是農曆十月十九,但馬順義回憶當晚有低雲層,因此海上是否有月光尚待考。
「太平」號發現1中隊四艘魚雷快艇之後,首先進行跟瞄,再等值更軍官向艦長報告後開火。考慮到可能雙方時鐘存在誤差,有些炮彈打得太偏沒有被人民海軍指戰員注意到,「太平」號的開火時刻不會早於1時30分,不會晚於1時36分。Seekrieg 4以2分鐘為一回合,經過這樣分析,在被魚雷命中前,「太平」號的射擊機會有一到四回合。
下面根據Seekrieg 4的高級命中率規則估算「太平」號的Mk 22型3英寸/50火炮的命中率。
上表意味著「太平」號的Mk 22型3英寸/50火炮在沒有月光的情況下,對魚雷快艇的命中率為1%;在有月光的情況下,對魚雷快艇的命中率在第一回合為1%,後續回合為2%。
Mk 1博福斯40mm雙聯高射炮和厄利孔20mm高射炮缺少對海火控系統,其命中率遠遠低於1%,但根據規則,還是將其命中率設定為1%。此外,這些火炮很少根據上次射擊的水柱進行校正,只能進行彈幕射擊。根據規則,命中率為1%的火炮在進行彈幕射擊時,其命中數減少40%。
該距離下啞彈率為15%。考慮到123bis型魚雷快艇干舷低矮,可以將規則中擊中上層建築和炮塔的可能性去除。在上述兩項條件的作用下,最終的有效命中率還會再下降45%。
Seekrieg 4的規則對射速也有規定。對於需要觀測水柱校正的射擊,在目標距離2500碼以內時最大射速為每分鐘5發,在2600碼到5000碼時,最大射速為每分鐘4發。彈幕射擊的最大射速是其兩倍。考慮到1時35分155艇距離「太平」號約1海里,近似認為1時34分以前二者距離大於2500碼,1時34分疑惑二者距離小於2500碼
Mk 22型3英寸/50火炮的高爆彈傷害值為6(基礎傷害值為3,高爆彈傷害為基礎值的2倍),只要命中一發且不是啞彈,就可以使一艘123bis型魚雷快艇失去戰鬥力。下面分情況討論「太平」號的Mk 22型3英寸/50火炮使魚雷快艇31大隊1中隊任意一艘艇失去戰鬥力的概率P1。
博福斯40mm高射炮的高爆彈傷害值為1.2,有效命中一發以上也可使一艘123bis型魚雷快艇失去戰鬥力。下面分情況討論「太平」號的Mk 1博福斯40mm雙聯高射炮使魚雷快艇31大隊1中隊任意一艘艇失去戰鬥力的概率P2。
不論有無月光、是否為第一回合,博福斯40mm高射炮的命中率均為1%。由於彈幕射擊規則,實際命中一發以上需要在計算中命中兩發以上。根據二項分布公式可以計算得到下表。需要注意這是雙聯火炮。因為Seekrieg 4會對傷害取整,所以這兩發必須在同一回合命中才能造成傷害。
厄利孔20mm高射炮的高爆彈傷害為0.2,高爆曳光彈傷害為0.1。分別需要有效命中五發和十發才能使一艘123bis型魚雷快艇失去戰鬥力。根據二項分布的特點,可以知道一門命中率為1%的炮彈在一回合內命中這麼多發的概率是多麼低下。博福斯40mm高射炮使一艘123bis型魚雷快艇失去戰鬥力的概率已經如此低,厄利孔20mm高射炮殺傷力更可以忽略不計。可見,「太平」號對魚雷快艇的主要威脅來自具備完善對海火控系統和單發殺傷能力的3英寸主炮,且殺傷概率與開火時刻密切相關。實際中,「太平」號沒有對魚雷快艇形成有效殺傷,這固然可能與國民黨海軍缺乏訓練有關,但也是被客觀因素所決定的。
下面討論魚雷攻擊的命中率和殺傷率。此戰中四艘魚雷快艇除了155艇在1海里的距離上發射魚雷外,其餘三艘艇都在5鏈的距離上發射魚雷。Seekrieg 4的魚雷命中率公式如下:
其中,目標船長度和兩船距離需要使用相同的單位,本文都用米;敵舷角指的是兩船連線與目標船航向之間的夾角;相對追蹤誤差受目標船航速、目標機動方式和魚雷類型影響。「太平」號的全長為89米,水線長為86米,對魚雷攻擊應採用水線長。「太平」號發現魚雷快艇後進行了加速和規避機動,相對追蹤誤差的計算如下表。
由於155艇對「太平」號建立目視接觸時的相對距離只有2.5海里,四艘魚雷快艇即便以35節的航速,也能在四到五分鐘航行完這段距離,而實際上魚雷分別是在建立目視接觸後7(155艇)、8(156、157艇)、9(158艇)分鐘時才射出。這說明本戰中的四艘魚雷快艇進行了機動,發揮自身速度和靈活性遠遠超過「太平」號的優勢,尋找合適的敵舷角。因此這裡敵舷角均取80度,實際可能更接近90度。
首先計算155艇的魚雷命中率。距離1海里,合1852米,代入公式,保留小數點後兩位,得到0.33。查魚雷命中率表,0.40對應的命中率為6%。這就是155艇的魚雷命中率。可見,歷來評價155艇提前發射魚雷,是有原因的。
其他三艘艇的距離只有0.5海里,只有155艇的一半,代入公式得到0.66。查魚雷命中率表,0.66對應的命中率為32%。這是其他三艘艇的魚雷命中率。
「太平」號被命中的魚雷數量期望是2.04枚。
「太平」號不被魚雷命中的概率是:
「太平」號被一枚魚雷命中的概率是:
「太平」號被一枚魚雷命中後還能保持戰鬥力的概率只有8%,故「太平」號遭遇此次魚雷攻擊後失去戰鬥力的概率為89.2%,可謂凶多吉少。「太平」號被一枚魚雷命中前機艙和通信室之間,當即失去戰鬥力。「太平」號沒有當場沉沒,還能緩慢倒車,一直等到拖航艦艇趕到才沉沒,對它而言已經算一個相對「幸運」的結果。
結語
本文基於Seekrieg 4兵棋,對漁山列島海戰進行了復盤式兵棋推演。基於圖上作業和兵棋推演,對一些文獻上關於這場海戰的描述進行了考據。根據Seekrieg 4兵棋的規則,探討了這場海戰的結果。推演結果表明,這場海戰中沒有出現小概率事件,Seekrieg 4兵棋對這場海戰具備較好的模擬能力,僅可能需要對雷達探測快艇的能力進行修正。
參考文獻
- 馬駿傑. 檔案里的中國海軍歷史[M].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4.
- 劉致. 世界魚雷艇戰史[M].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4.
- 趙志輝. 通信兵故事[M].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1.
- Norman Friedman. Naval Radar[M]. Conway Maritime Press Ltd, 1981.
- 李巍. 擊沉「太平」號[J]. 現代兵器, 2009(8):67-69.
- 朱洪禧. 擊沉「太平」號——記人民海軍第一次魚雷戰[J]. 海事大觀, 2006(4):75-77.
- 馬駿傑. 功過是非「太平」艦[J]. 現代艦船, 2009(10A):52-56.
- 梁永勝. 「鐵拳頭」顯神威--擊沉「太平號」護衛艦的功勛魚雷快艇[J]. 黨史縱覽, 2003(2):46-47.
- Tony, DiGiulian. NavWeaps[EB/OL]. www.navweaps.com.
- Ivan, Gogin. NAVYPEDIA[EB/OL]. http://www.navypedia.org/index.htm.
- Торпедные катера типа ?Комсомолец?[EB/OL]. https://ru.wikipedia.org/wiki/Торпедные_катера_типа_?Комсомолец?.
推薦閱讀:
※決戰時刻——瓜達爾卡納爾海戰(三)
※特拉法爾加海戰中英國違反戰列線,採用雙縱隊突破的戰術為什麼取得了勝利?
※如何評價遊戲《大海戰2》?
※俾斯麥號對於英國的威脅大不大?
※舊日本海軍航母(九):祥鳳 瑞鳳的姐妹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