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覽系列】《社會性動物》第一論——從眾

首先我很抱歉,這一篇概覽實在是拖了太久,不過這種話多說無益,我先寫為敬!

在概覽系列剛開始的時候,第二期的內容《烏合之眾》闡述的就是群體心理的一些東西,在社會心理學這一塊,從眾是開篇第二章——第一章是社會心理學概述,讓你明白這門課研究什麼的那一章。

從眾在社會心理學上,或者說,在我們平常生活裡面,絕對是我們面臨最多的一種社會現象。

舉個例子。

當我聽完趙雷《成都》的時候,我覺得這種音樂就是一坨屎。

然而如果我去網上搜索成都這個關鍵詞,搜索它的評論,如果,我有膽在下面評論一句「什麼狗屁民謠,就是一坨屎」,那麼我可能會被炮轟成渣。

那這種情況下,如果有朋友跟我聊天聊到民謠,聊到《成都》,你問我敢不敢說這是一坨屎?或者說,我會不會說這是一坨屎?

絕大多數人的答案是會屈從於當下環境裡面主要的音調,而少數人,就說我自己,我會幹脆利落的表達我原本心中的觀念,與周圍人的看法沒有關係。

看上去,我彷彿能擺脫從眾的影響?

那我們換個問題——開車靠右行駛。

在國內,所有人開車都是靠右行駛,法律也是這麼規定的。我們靠右行駛,可以說是遵守法律,也可以說是從眾。

畢竟法律所管轄的不過是它所能看到的地方,在電子眼看不到的地方,法律形同虛設。

那這時候你會不會從眾?

在這裡對於從眾,我舉出了兩個例子。

一個是主觀意識判斷性的例子,對音樂的偏好本身就是一種主觀感覺,藝術沒有答案。

另一個,則是公共約定成俗的例子,已經不僅僅是從眾,而是一種社會法則。

看到這裡,你彷彿若有所思,不好意思,今天的內容才剛剛開始。

1從眾的定義

經過前面的引子,這裡也不賣關子,從眾的標準定義:

由於受到來自他人或者群體真實的或者想像的壓力,一個人的行為或意見發生了改變。

在之前引文的篇幅裡面,我們舉過一個集體約會的例子,妹紙原本的想法,在聽到朋友們紛紛發表意見之後被改變,這就是從眾。

在前文的例子裡面,對音樂原本的不喜歡,但是在環境下他人要求你表達觀念的時候,選擇附議,這是從眾。

至於後面那個?開車靠右行駛?

等下,難道有人開車會想著靠左行駛?因為觀念最開始就沒有產生過,從眾自然也無從說起,所以後面我舉的那個例子,那到底是不是從眾?

這部分,如果簡單點描述,就是當你處在群體大環境的時候,你的觀念能跟你獨處時保持一致,那麼這就不是從眾。

如果你會根據大環境的聲音,來篡改自己發出來的聲音,那就是從眾。

2為什麼會從眾?

關於「進化」這一概念,我們在文章內容層面上出現過兩次——第一次的物種起源和後面的進化心理學。

如果你看過那兩期的內容,你應該很容易理解這句話:

一個既定事實在世界上能夠延續至今,那麼其一定有它存在的意義。

這同樣也適用於「從眾」。

在《烏合之眾》裡面我們對群體的從眾行為可以說是嘲諷的絲毫不留情面,但從眾難道真的就如同那篇文章裡面所闡述的毫無意義?人類社會發展的絆腳石?

並非。

在《自私的基因》概覽裡面我們舉過一個例子,在鳥雀群體裡面放蕩個體的比例。

自然法則會讓一個群體裡面各種特性呈現一定的比率分布,放蕩的雌鳥在前期佔據優勢之後一定會促進浪蕩雄鳥的比率,這進而會損害雌鳥的利益,循環下去會得到動態平衡。

從理性情感上來講,從眾確實不是什麼好的屬性,這種泯滅個體智力的屬性,按道理來說確實沒啥用。

但是剛剛這句話裡面有一個前提,理性情感上。

權力,或者說公意吧,很多時候並不理性。

總之,上述實驗材料表明,權力機構或規範群體更為喜歡的,是那些從眾者,而不是不從眾者。(《社會性生物》第九版,P11)

而另一方,從眾不僅僅是公意的審判,許多時候從眾本身,也能給人們帶來不少福利。

心理學家針對從眾這個問題做過幾次著名的實驗,其中阿希實驗更是被多次反覆重現。

這個實驗非常簡單,就是問被試一個問題,大概可以理解成是「一加一等於幾?」

然後分成兩組,一組給三個卧底做干擾,卧底大聲回答,「3」,另一組沒有干擾。

結果是有干擾的那一組面對著明顯荒唐的回答,將近80%的概率出現從眾——他們會跟著說3,並且對此「堅信不疑」。

對此,作者提出兩個解釋,以此來解釋從眾的「合理性」。

人們總是懷有兩個重要的目的:一個目的是確保自己意見的正確性;另一個目的是通過不辜負他人的期望來贏得他人的好感。(《社會性生物》第九版,P16)

3影響從眾行為程度的因素

這一部分可能可以解釋你為什麼不遭人喜歡。

01一致性

在阿希實驗中,決定被試是否會遵從多數人意見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多數人的意見是否一致。

這個現象可以非常完美的解釋,為什麼老師對於那些刺頭學生非常的討厭。

在實驗中,打破一致性的,甚至不用「正確」的答案,比如說前面三個卧底都說3,後面附議的被試有一些,但是突然一個被試說答案是4,那麼後來被試說3的比率會大大降低。

這種破壞一致性的存在,在任何時候對著群體的騷亂製造都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

如同100%與99%的心理效應(《思考快與慢》裡面聊過這個玩意兒,還記得么?),其實在最後可以我們可以附帶一句,當下學校裡面的教育和約束,主要就是依賴於從眾效應。一個班上學生都聽話,並非是每個學生都「聽話」,而是這些學生屈服於群體的一致性之下。

02表態

如果經歷過大學裡面的班委會選舉,這一因素應該會讓你們想清楚不少當時的困惑。

在大學班委會上選舉的時候,有著非常明顯的從眾效應。如果競爭某個職務的學生,能夠說服幾個敢於牽頭的學生支持,那麼基本上對於這個職務,十拿九穩,這是前面一致性的內容。

但是,如果我們將這種舉手表決,換成不記名投票,那就會出現迥異的結果。

在人們自己的決定剛剛產生,就讓人們記錄下自己的決定,此時環境上的群體壓力尚未形成,每個人都能清楚的記錄下自己的選擇,等到隨後環境形成,比如說前面翻開的幾個都選擇A,記錄選B的學生絕對不會跟隨選A,這是因為《影響力》一期裡面我們闡述過人們的一種行為特性——前後一致法則。

事先表態可以非常有效的抵消從眾的影響,每個人會更多遵從他們最初心理面的想法,而不是「那些帶節奏的混賬想法」。

03責任

《烏合之眾》那一篇最後面我們提到過陪審團機制,並且就陪審團機制舉過一個非常通俗的例子——妹紙的閨蜜團。

責任這個部分其實用這個講有點扯,但是用實驗的例子講起來我感覺更蠢,所以將就用下這個吧。

在第二節我們講過,從眾有兩個優點,妹紙也好,閨蜜團也好,她們在不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會完全的被這一要素統治,不管結論是否正確,他們的觀念一致性會很高。

但是倘若換一個假設,如果這個決定坑了,需要其中一個人來買單的時候,那麼這個人的從眾程度會極低,她會盡量理性的去思考決定的意義。

如果人們不是需要為了結果去買單,那麼人們往往會為了迎合他人從眾。

04個體與文化

不同的人,成長的環境不一樣。

一個從小就被灌輸,聽媽媽的話,聽爸爸的話,聽老師的話,聽XX的話,這樣長大的人,對於群體和權威會有一種下意識的順從。

而另一個從小就被灌輸,不管他人的說法,你自己應該去思考做出決定,我們尊重你自己的決定,但你要為你自己的決定承擔相應的後果。

這兩個孩子長大後誰會在群體裡面從眾?不言而喻。

從眾在以日本、中國作為典型的集群主義社會裡面更為盛行(這是書上原話,P19)

05群體的身份

很容易理解,一個全部由有身份和地位的人組成的群體,對其他人有著更大的影響力。

4從眾的類別

所有的從眾行為,我們大概可以分成三種,而且這裡我們不再說「從眾」,而說是「對社會影響的反應」。

這三種分別是依從、認同與內化

在本文最初那個例子裡面,我們屈服於整個網路上的形勢,或者說環境下的形勢,而臨時性屈從改變自己的想法,這個稱之為依從。依從也是我們所看到的從眾裡面最主要的一部分,絕大多數情況下那些我們臨時性改變自己想法順從大眾看法的,都屬於此列。

依從的關鍵詞是權力

佔據著「正義」的一方擁有著對特立獨行一方的抨擊、嘲諷,這是這個例子裡面權力的體現。

上課時候老師擁有對調皮孩子懲罰的權力,這種權力促使孩子們依從於上課的規則,那些孩子們儘管心中不願,但是依然會老老實實在上課的時候「一本正經」,這一類就是依從,它跟權力正相關。

至於認同,我們不妨這樣理解,孩子們最初對於課堂規則是依從,但是在依從之後,他們在學習上享受到了其他的成就感,他們開始覺得,上課遵守規則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認同的關鍵詞是吸引,吸引認同者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某種規則,某種感覺,比如說我不喜歡成都這首民謠,但是周圍有一個我非常非常在意的朋友喜歡這首歌,那麼這就有可能構成認同。

不過吸引還有一種屬性,就是反向吸引的時候會形成反向認同。

還是拿歌曲來舉例說明,你非常討厭的時候發現你非常討厭的一個人,也這麼討厭,那麼這個時候會形成一種「認知失調」,我們會調整最容易改變的一端來修正,這裡對認知失調不做多說——只跟大家說,結果上我們往往會改變我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最後一個內化,額,靠右行駛就是內化。

5小結

在我的構想裡面,《社會性動物》這一期應該會不少於五篇,從眾是第一篇,後面還會有許多。

社會心理學的許多內容,跟我們平常生活所見有著非常高的適配度,這些心理,我們要麼自己親身經歷過,要麼就是親眼見過。這裡我們對這些行為或者說心理的對錯不做評論,但是了解這些,可以讓你更清楚的認識自己。

當妹紙在因為周圍人的聲音抑制自己心中最初想法的時候,她產生自我懷疑的可能性極高,如果沒有正確的心理學知識來給她解釋這個情況,她甚至會懷疑自己的審美。

而了解過從眾的相關知識之後,那麼我們在某些時候為了自己的一些目的,屈從於社會環境的時候,我們很清楚的知道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麼,我們對自己的行為有著足夠清晰的認知。

而這,可能就是知識給我們所帶來的福利吧,自知者明。

PS:本周我會給大家帶來第二論和一篇明理,第二論應該是大眾傳播方面的內容,明理系列是想跟大家聊聊「心理自我保護機制」,這個本來是保護我們自我人格的玩意兒,有時候卻會把我們坑出翔,嗯,我們聊的點,跟文飾心理也有不少相通之處。


weixin.qq.com/r/2jswKA7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你的閱讀時間就是最好的讚美。

倘若你意猶未盡,還請點擊上方藍色公眾號名字:「你的文具盒」——

關注我們,概覽群書,長見識;修身明理,知是非。


推薦閱讀:

維度性抑鬱症心理諮詢與研究
人活著,就是在戰鬥:記錄抗擊躁鬱症的日子
讀書|人的知覺能力是先天就有的嗎?
科學的心理學與哲學的心理學
心理學個案——性變態

TAG: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