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機器人和星辰大海——以及德語中「火箭以及機器人三原則」的表達-呂律

我從小就很喜歡看各種科幻電影電視和書籍, 大概就是上世紀80年代從風靡無數少年兒童的日本動畫片《鐵臂阿童木》開始吧。從小到大,因為我家的居住環境始終局促,一直到現在。雖然現在身體囿於建築面積60出頭,使用面積不到50平米的住房裡(感謝父母大力支持我購買的這個小小的溫暖的房子和家——北京昌平高教新城一套兩室一廳的公寓房),參見我之前的文章: [德語語言] 居(wohnen)有所住(Wohnung)——簡述我的購房經歷

我始終很喜歡很喜歡描述遙遠太空的所有一切。

當然還有描述浩瀚海洋的所有一切。不為什麼,就是嚮往。對星辰大海的嚮往。對未知空間的嚮往。

科幻電影電視和書籍我從小到大看了很多很多,始終興趣不減。機器人總是科幻電影和小說中的主角。機器人這個單詞的由來呢?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說《羅薩姆的機器人萬能公司》中,根據Robota(捷克文, 原意為「勞役,苦工」) 和Robotnik (波蘭文, 原意為「工人」)這兩個單詞, 創造出「機器人」(Roboter)這個詞。

1939年,美國西屋電氣製造出了第一台家用機器人Elektro,讓人類對於家用機器人的嚮往變得具體可見。

等到1942年, 熱愛寫作的「機器人學之父」和科普作家以及科幻小說大師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提出了機器人三原則。

第一條: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者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第二條: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這條命令與第一條相矛盾。

第三條: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除非這種保護與以上兩條相矛盾。

除了機器人,阿西莫夫在其所設想及描繪的恢弘的宇宙空間時,所展示出來的卓越的洞察力和遠見,從上世紀50年代起,至今,仍在深刻影響著人類的宇宙探索觀科技經濟的發展。2017年,阿西莫夫的《銀河系列》首部曲《銀河帝國:基地》被選入我國人教版教材七年級閱讀書目,足以證明他作品的通俗易懂以及重要性。

1959年,美國英格伯格和德沃爾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宣告機器人從科學幻想變為現實。英格伯格也被稱為「工業機器人之父」。於是,後來,阿西莫夫對機器人三原則又增加了一條補充定律:第零定律:機器人必須保護人類的整體利益不受傷害。

我喜愛機器人。在這個飛速發展,一日千里的人工智慧時代。機器人的發展也是一日千里。它們不再僅在書本電視電影里生動地生活,而是走進了人類的生活。 我去年底買了一個小雅智能音箱。能播放音樂和有聲讀物,能聊天。很有趣。但這還不是我理想中的機器人形象。

我希望今年能給我的外甥女買一個機器人玩具,具備學習機功能。給我自己也買一個機器人,能聊天的學習機。作為一名單身離異無孩的中年婦女,我沒什麼想法去養一隻虛擬青蛙當兒子。也覺得養貓狗等寵物需要謹慎,畢竟沒時間照料。我在家裡飄台上養了一些綠植和一條小魚。但它們都不會說話。我覺得還是具備聊天及學習功能的機器人比較好。做家務有家務機器人,比如掃地機和廚房各種設備。機器人的發展已經很豐富了,在我這個普通人眼裡。

我對機器人的關注和喜愛會永遠持續。因為這是人類自認為的萬物之靈在用一種持久的激情和創造力在為自己創造夥伴——助手和一定程度上的並行於世的「同類」。就目前的弱人工智慧的發展而言,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在某一方面強於人類,能夠大力助推動人類智能在更富有創造性的領域發展。這是天大的好事。

但是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抱有警惕和疑慮的也大有人在。比如昨天,佔據各新聞媒體頭條的馬斯克(Elon Musk)。這位工程師的創造力和激情和想像力在各個領域均得以實現:互聯網領域,清潔能源領域和宇宙探索領域。昨天,這位天才的低成本重型火箭發射成功,並且兩個助推器成功回收。在經歷了無數所謂聰明人的冷嘲熱諷之後,Musk 依舊執著研發,並且終於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神人!無法言喻的牛人和天才!改變世界和歷史並開創新的宇宙探索時代的人!讓我們普通人仰望星空的眼光更為貼近實際——太空不再遙不可及。

Musk 是著名的對人工智慧報以警惕和懷疑態度的人士。前一陣,他和另幾位著名人士還獲得了有趣的「盧德」獎。這個盧德不是「路德」,不要搞錯了。這個「盧德」(Luddite)一詞源於19世紀的蘇格蘭,當時的紡織工人反對使用動力織布機和其他節省勞動力的設備。而《韋氏詞典》則將盧德定義為阻礙科技進步的人。

這實際上是個搞笑獎項。就像搞笑諾貝爾獎似的。據說有人擔心將來人工智慧大規模佔領地球,導致人類喪失生存空間, 所以極力主張和推動星際移民。Musk的成功讓星際交通和星際移民變得不再遙不可及。但是Musk的創造發明離得開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嗎。那是不可能的。

Musk 對於人工智慧的擔憂其實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但是我們知道「奇點」哪那麼容易到來。強人工智慧的出現才會對人類的存在構成一定的威脅吧。雖然現在人工智慧的大發展會令很多人失去或失去了工作,可是和前幾次工業革命不也一樣嗎?有一部分人的工作失去了,卻又在新創造出來的工作崗位上獲得了新的工作。擔憂未免有些杞人憂天。這個獎項的搞笑意味在於,我們尋求將我們人類的夢想逐一實現,卻又害怕夢想實現後的結果。

Musk 的擔憂是必要的,也是多慮的。他自己是個為了實現個人夢想付出一切的工程師。在他的夢想中,順利升空,圍繞著太陽的小行星帶飛翔的紅色特斯拉里坐著的是一位Starman,這已經是我們能想到的人類與人類智能與人工智慧結合的極致了——科技與浪漫情感的完美結合。在某種意義上,Starman其實也個機器人的化身。

所以,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地球上的萬物之靈,從來沒有滿足過。那麼製造出類似自己的「另一種人」的想法有什麼奇怪的呢?機器人要比克隆人實在好上千百倍了吧。已經獲得沙烏地阿拉伯國籍的機器人Sophie其實還是人類在替她說話,發言,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具有自主思維和感情的機器人。所以不必擔憂。參見我之前的文章: [閑時閑話] 你夢想過擁有一個機器貓嗎? [德國文化]機器人都是公民了!?——「公民」這個單詞的德語表述

[閑時閑話] 身處第四次工業技術革命,你有AIQ嗎?你知道人工智慧的德語表達了嗎?

很多人相信人類智能以及人工智慧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毀滅自身的情況。這也是像Musk這些身處科技巔峰的人可能會更清醒看到的。比如戰爭,比如將來可能出現的人類與機器人的「戰爭」。但是,沒有人工智慧的時代就沒有戰爭了嗎?這一切不足以阻擋人類前行的步伐。

人類的本性就是遷移和好奇。遷移,從陸地遷往星辰大海;好奇,從對自身的好奇,對環境的好奇,到製造類似自身「生物」的好奇。 沒有這些,我們人類今天可能還在茹毛飲血。

所以,感謝,Musk在多次發射失敗後,昨天成功地向宇宙太空發射出了目前載荷量最大的低成本重載火箭,並將自己的一輛電動汽車特斯拉送進了宇宙太空。我知道特斯拉這個偉大的人物就是從這個品牌的名稱獲悉的。參見我之前的文章: [德語文化] 再聊汽車,還有特斯拉和愛迪生

想必這也是Musk 在向自己的偶像Tesla 致敬吧。

還有多少被人為地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偉大人物,不為世人所熟知。我記得我在很小的時候, 看過《讀書》上朱學勤寫的「思想史上的失蹤者」.。很多才華橫溢的人,很多豐功偉業的人,被歷史 的塵沙給淹沒了,甚至吞噬了。

所以,像Musk這樣的曾經的「瘋子」, 曾經的「夢想家,在將自己吹過的牛一步步變成現實的過程中,也讓眾人知道了有些人不可能被淹沒,比如Tesla。比如Musk 他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是讓自己的夢想被吞沒,還是去實現它?這取決於你自己。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星球,微小但不卑微,豐富而有趣。有缺陷,又優點,有創造力。有能力去鏈接其他的星球。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德語中關於阿西莫夫和馬斯克的介紹,以及機器人三定律和火箭的表達。以下參見Wiki相關詞條:

Isaac Asimov (englisch [?a?z?k ??z?m?v]; * 20. Dezember 1919jul./ 2. Januar 1920greg. in Petrowitschi, Sowjetrussland (heute Russische F?deration) als Исаáк Ю?дович Aзи?мов; ? 6. April 1992 in New York, Vereinigte Staaten) war ein russisch-amerikanischer Biochemiker, Sachbuchautor und einer der bekanntesten sowie produktivsten Science-Fiction-Schriftsteller seiner Zeit. Zusammen mit Arthur C. Clarke und Robert A. Heinlein wird er oft als einer der ?Big Three「 der englischsprachigen Science Fiction aufgeführt.

In der Kurzgeschichte Robbie (1940) besch?ftigte sich Asimov erstmals gründlich mit Maschinen mit künstlichen Gehirnen, den Robotern. Vor Asimov war die Mehrheit der Robotergeschichten in der Literatur dem Frankensteinmuster gefolgt, was Asimov als unglaublich langweilig bezeichnete: ?Roboter wurden geschaffen und zerst?rten ihre Erschaffer「.[1] In der 1942 erstmals erschienenen Erz?hlung Runaround postulierte(假設,設想) Asimov die Drei Gesetze der Robotik:

  1. Ein Roboter darf keinen Menschen verletzen oder durch Unt?tigkeit zu Schaden kommen lassen.
  2. Ein Roboter muss den Befehlen eines Menschen gehorchen(服從,聽話), es sei denn, solche Befehle stehen im Widerspruch(矛盾) zum ersten Gesetz.
  3. Ein Roboter muss seine eigene Existenz schützen, solange dieser Schutz nicht dem Ersten oder Zweiten Gesetz widerspricht.

Elon Reeve Musk (* 28. Juni 1971 in Pretoria) ist ein global aktiver Unternehmer und Investor.[1] Er hat sowohl die Staatsangeh?rigkeit seines Geburtslandes Südafrika als auch die von Kanada und den Vereinigten Staaten. Musk ist bekannt geworden durch seine Beteiligung an der Gründung des Online-Bezahlsystems (在線支付系統)PayPal sowie mit seinen Erfolgen mit dem privaten Raumfahrtunternehmen(空間探索公司) SpaceX und dem Elektroautohersteller(電動汽車製造廠家) Tesla.

Eine Rakete (italienisch rocchetta? Spindel, woraus durch Conrad Haas der Begriff Rackette entstand) ist ein Flugk?rper mit Rücksto?antrieb (Raketenantrieb). Er kann auch w?hrend des Betriebs unabh?ngig von externer Stoffzufuhr (beispielsweise Oxidator) sein und daher auch im luftleeren Raum beschleunigen. Raketen werden insbesondere als milit?rische Waffe, in der Raumfahrt, als Signal und als Feuerwerksk?rper eingesetzt.

Raketen, die eine sehr umfassende Eigensteuerung haben und zum Beispiel beweglichen Zielen folgen, werden auch als Lenkflugk?rper eingeordnet. Im Gegensatz zu Geschossen haben Raketen lange Beschleunigungsphasen(加速階段). Wegen der dadurch deutlich geringeren Belastungen kann die Struktur der Rakete sehr leicht gehalten werden. Bei Raketen reichen die Gr??enordnungen von Feuerwerksraketen bis hin zu der riesigen Energija oder der Saturn V, die im Apollo-Programm – dem bemannten Flug zum Mond – eingesetzt wurde.

(以上圖片均出自百度圖片庫和Wiki)


歡迎大家來到這個小小的律一德語學習室,希望我的努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喜歡,歡迎掃碼關注,謝謝!

如需轉載分享,請標明出處:呂律:律一德語學習室。謝謝!

有任何問題,請聯繫我:

電話:18101072751

電子郵件:lillylu0321@sina.com

微信號:nickel0321(呂律)

weixin.qq.com/r/mzqUjD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的個人網路平台:

個人微信公眾號:律一德語學習室(lvlvgerman)

個人喜馬拉雅電台:律一德語學習室

個人微博號:呂律德語老師

個人頭條號:呂律德語老師

個人知乎賬號:呂律

個人知乎專欄:呂律:律一德語學習室

個人豆瓣閱讀專欄:呂律:我的德國生涯系列

個人簡書賬號:呂律:我是呂律

歡迎關注,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多提意見!


推薦閱讀:

數字化平台、增強現實是今年工博會的主題
不成熟的技術優先發展ToB業務
人類的未來,全讓這幫廢柴機器給毀了
厲害了!浙大研發出踹不倒四足機器人「絕影」,中國版波士頓動力來了
無人零售的核心競爭原來不是技術升級,而是...

TAG:伊隆·馬斯克ElonMusk | 機器人 | 獵鷹重型火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