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悲喜並不相通,但美食可以

1

美食類節目在網上大熱還得從2012年開始說起。

之前在中國並不是沒有美食類節目,但大抵是因為大家被天天飲食這種廚房類節目洗腦了,電視和網上基本所有關於美食的視頻都是教人做菜。

2012年,一位叫做陳曉卿的導演用一部《舌尖上的中國》改變了這個現狀。

其實當時,大家並未對這樣一部紀錄片抱有太多期待。又是放在二套播,又是冷門的紀錄片題材,播放時間還是在晚上9點——那正是電視劇的黃金時間,沒有人會去專門看一部紀錄片。

可,還是火了。

第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平均收視率有0.5%,第四集的收視率有0.55%

「超過了同時段的所有電視劇,基本和BBC的那些紀錄片差不多了。」總導演陳曉卿在聊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語氣平淡,可依然能感受到電話那頭的自豪。

《舌尖上的中國》的爆紅是從網路開始的。第一集的《舌尖上的中國》剛剛播出之後,立刻在微博上立刻引起了爆紅。當時的和菜頭髮布了一條微博:

通緝令:

現通緝捉拿飯最鮮一人。姓名陳曉卿。主要飯醉事實:攜眾秘密製作美食饕餮大片《舌尖上的中國》,於午夜播放,影響無數節食空腹減肥熬夜男女,陡增半夜社會不安定因素。

該片內容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里,色香味形,撲面而來,誘惑之力難以抵禦。解釋男女,掩面午夜,碩胖之人,仰天狂歡。

和菜頭一向挑剔,可這條微博卻難掩欣喜之情。

到了《舌尖上的中國2》出來,和菜頭更是專門寫了篇文章說陳曉卿。文章題目直接就是《飯醉通緝令:陳曉卿》

而個時候已經不需要和菜頭自來水,《舌尖2》和《舌尖1》剛出來時候不一樣,還沒播出就被幾家大的網路平台搶了版權。

2014年,《舌尖上的中國2》收視率遠超同時段的所有節目,不算整個網路平台的觀看量,收視率達到了2.57%

或許下面這個例子更加直觀些——

《舌尖上的中國2》播出的那陣子,我宿舍那位一天在召喚師峽谷奮戰25個小時的重度網癮舍友,會在九點左右準時退掉遊戲,拿出準備好的泡麵和火腿腸:

「你們都他媽別說話了,《舌尖2》要開始了,還不過來看!」

2

《舌尖上的中國》帶火了的是一大波美食類節目。大家驚奇地發現,原來美食類節目大有可為。於是各家電視台同步發力,推出了一系列美食類節目。

與此同時,一幫著名的老饕和名廚也一時間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大明星。

但是,無論是買進《地獄廚房》模式的東方衛視,還是央視自己推出的《廚王爭霸》都沒有真正達到《舌尖上的中國》的熱度。

而2017年,陳曉卿從央視離職,這也表示《舌尖上的中國3》可能遙遙無期。

但真正悄然而起的是另一股勢力——美食類UP主和直播,而一般看這類視頻的朋友都會稱他們為吃播

提到吃播就不得不提一個人——木下佑嘩。這個出生於1985年的女生是目前日本在YOUTUBE上最紅的視頻up主。當然,她有一項天賦旁人難以企及——她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胃王。

木下佑嘩最早出名是在日本的綜藝節目上。她最早是在便利店工作,由於參加大胃王比賽而逐漸被人知曉。可那個時候的木下佑嘩還不算出挑,因為她在大胃王的節目里並不算特別能吃,也不算特別好看。

情況發生轉變依然是在網路上。2015年6月2日,木下佑嘩第一次在YOUTUBE上吃下了3公斤炒麵,這個視頻立刻爆紅。而各種不可思議和伴隨讚美而來:

「她為什麼這麼能吃?」

「她究竟能吃多少?」

「她為什麼吃的這麼多還這麼瘦?」

「仔細看看,她吃飯挺可愛的。」

獵奇和質疑紛涌而來。可過了不久,大家都習以為常。之後沒有多久,木下佑嘩在網上吃飯的視頻被字幕組搬運到B站上。現在點開B站里木下的視頻,已經滿屏幕都是:

「木下真美。」

「承包我老婆!」

木下的爆紅成為了一個現象。在日本,有社會批評家刻薄地說了這樣一句話:

在階級固化的(日本)當下,年輕人想要出人頭地,恐怕只能拚命吃東西了。

隨即,網路上開始引發了一波吃播熱潮。中國版本的大胃王木下也應運而生,許多吃播都把自己能吃作為賣點來自我營銷。

可畢竟人人都不是和木下一樣天賦異稟——木下的胃壁比平常人要厚實很多,所以能吃下一般人五六倍的東西。有些UP主吃完之後為了保證身體不發胖,往往是採用催吐的方式來保證身材。

與之相對應的,是更多種類型的「吃播」的探索和出現。

開箱類吃播就是。這類UP主會買或者通過一些其他途徑,來獲得一些比較流行或者奇特的食物,一邊吃一邊和觀眾分享自己吃的感受。受這類UP主的崛起,自熱火鍋、單兵軍糧等都變成了熱門產品。

還有一類就是自己做飯自己吃。在B站上,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UP主就是這樣,他會花大量的時間去自己找食材,再一口氣吃掉。在快節奏的當下,絕大多數人不能有這麼多時間去處理食材,最終卻只是為了吃上一口熱騰的飯。

「從他身上能感受到那種對於美食真切的熱愛。尤其是他在冰天雪地里,一個人吃烤肉的那個視頻,我看了很多遍。我也很嚮往那樣的生活。」

另一個也關注了這個UP主的朋友這麼和我說。

3

「不忙的時候我都是九點多到家,然後一般都是還沒吃東西。」

「我是一個對吃不是很挑,一般就是一家店能吃一個月的那種。有一次,我在公司樓下的米粉店吃了一個月的牛肉河粉之後,老闆娘把我拉到一邊和我說:』你別老吃我們這個,不健康的。』」

「但是沒辦法,工作挺忙的,壓力也大。一個人晚上經常是點外賣解決。」

「一般就是這個時候會看吃播。看他們吃就覺得很香啊,也能聽著他們說的笑話笑一笑。更多的是覺得有人陪自己吃飯吧。」

在我問起為什麼會喜歡看吃播的時候,我的一位朋友用微信和我傾訴這些。她一人在北京工作,從事互聯網行業,壓力大節奏快。而像她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

當下的年輕人往往面臨著比之前更多的壓力。快節奏的生活讓年輕人們不再能以精緻的要求去對待飲食。一個人吃飯變成了常態,而這個時候,吃播恰好能填補一人吃飯的孤獨感。

在幾年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單身料理》。在文章里,我提到了一點:在日本有一種飯叫做單身料理,一般是類似蓋澆飯這樣的快餐。往往是工作到深夜的上班族來吃。大家匆匆吃完自己碗里的飯,然後再去投身到工作中。

幾年之後的中國正在和日本越來越類似。每個人都變成了「孤獨的美食家」吃飯這件小事,逐漸變成了例行公事和休憩的理由。

飯吃的是什麼不再那麼重要,一個人吃飯也並非不可接受。從吃播這個現象里不難一點以窺全豹,發現當代年輕人的一些特點。

從「戀與製作人」到「青蛙旅行」,再到「吃播」,戀愛、娛樂和吃飯,每一個爆紅的現象或產品背後,反應出的是當代年輕人選擇陪伴方式的改變。而網路正在逐步逐步取代人類,提供這樣的陪伴。

可是吃飯依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一餐好飯能夠帶來的不僅有身體里的滿足感,更有一種精神上的充實。

在福建人的方言里,有一個詞叫古早味,意思是家鄉的味道。在《舌尖上的中國》有這麼個故事:離鄉四十年的福建華僑程世坤,回到家鄉,參加祭拜。離鄉幾萬里,橫跨大半個世紀,召喚他回來的,不僅僅是親情,更是因為這口熟悉又迷戀的古早味。

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理由,春節將至,在外工作的人也早早訂好了機票,踏上回家的旅程,再也不用在異鄉一個人吃飯。

一個人吃飯也很滿足往往是一種借口,人類的味蕾奇妙之處就在於此:就算離鄉萬里,一席古早味也能瞬間帶來回家的感覺。它柔弱卻堅實的矗立在每個人的記憶深處,就算模糊了印象也能夠記起。

或許真的和《舌尖上的中國》里說的那樣: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但美食可以。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不會談(buhuitan001),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舌尖上的中國》里的食物,真實食用感覺是怎樣的?與解說中的描述出入大嗎?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進賬一個多億元是否屬實?它的商業運作是怎樣的?
為什麼長得越丑的魚越好吃?
說說你吃過的最好吃的燒烤在哪裡?
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TAG:美食 |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