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心理諮詢

這是一篇討論負能量的文字。

美國醫學界有個「七月效應」,一到七月,醫院裡病人的死亡率激增12%,醫生們嘗試了各種研究,都無法解釋這個現象。直到加州大學一項研究,給出了讓人們大跌眼鏡的答案。

為什麼七月病人的死亡率激增?因為六月醫學生們畢業了。

心理諮詢也是如此,心理治療也是治療,直接在心靈上「動刀子」的行為,或許比身體的治療還要危險。

曾經有學生問申荷永老師:「心理諮詢安全嗎?為什麼有人說心理諮詢很危險,而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呢?」申老師回答道:「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激活過毀滅的原型。」

而心理諮詢的工作,卻要求諮詢師們時常都要面對「毀滅的原型」。

心理諮詢師面臨哪些困境

共鳴性創傷

持續不斷地近距離接觸情感傷痛和疾苦所帶來的緊張感,是臨床工作與生俱來的,特別是對心理創傷的治療,給諮詢師所帶來的遠遠不止是緊張。

心理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會遭受到「共鳴性創傷」,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接觸來訪者的創傷經歷,會對諮詢師的心理狀況造成持久的影響。並且創傷意象會進入諮詢師的記憶中、人格中,對諮詢師的生活產生方方面面的影響。

根據研究表明,在心理治療師中間,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鬱症)、酒精濫用、不正當性行為以及自殺的發生率相當高。還有常常與心理工作相伴而來的身體上、心靈上和社交上的隔絕,給從業人員的情緒調節能力帶來沉重的負擔。

此外,做心理治療師的工作,會對婚姻、親子關係,以及朋友關係和社會生活都帶來負面影響。

據說在美國,心理工作者的自殺率僅次於拳擊手,當然這僅僅是據說......

現實生活的困境

有一個不得不說的事實,那就是心理諮詢絕對不是一個好職業,每年美國低收入排行榜前十中,mentalhealth必然上榜,從不缺席!想通過心理諮詢賺大錢的可以醒醒了,富豪排行里從來沒有從事心理健康行業的。

不僅如此,又因為心理工作的危險性,治療技術越來越精細、複雜,心理諮詢師的培養周期也越來越長,導致了經濟條件不好的人,根本無法從事心理諮詢行業,所以在國外拿到執業資格的心理治療師數量並不高,拿到執業資格的治療師們,沒有不超負荷工作的。

中國近些年來也向國際看齊了,雖然准入門檻還是很低,但是業內對於專業培訓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外心理治療師的處境,可以預見在國內不久就會出現。

不僅如此,越來越精細複雜的治療,對於來訪者而言,也是越來越負擔不起,醫患矛盾的緊張程度,超乎想像。總的來說,心理諮詢師面臨的現實生活困境,就是六個字「收入低,壓力大」。

自我價值的困境

心理諮詢師是一個「不人道」的職業,每個人生活的意義,都是希望自己「有用」,希望在生活中感受到被需要的感覺,自戀是人的本能。

而心理諮詢工作要求諮詢師們在工作中必須時時覺察自己的自戀,並且決不能從來訪者身上獲取自戀,還要抱持來訪者,滿足來訪者的合理自戀。

心理諮詢的工作,還常常讓諮詢師們感到無助,每一個來訪者都是特別的,每一個來訪者在諮詢過程中,對諮詢的反應都不一樣,所以諮詢師想從工作中得到肯定的反饋而確定自我評價是不可能的,這些反饋總是變動不居,讓諮詢師常常處於不安之中。

即使經受過專業培訓拿到執業資格的諮詢師,來訪者在初始訪談的平均脫落率也達到一半,這種「被拋棄」「被嫌棄」的感覺,也是諮詢師日常的一部分。

所以心理諮詢工作讓諮詢師的自我價值時時面臨考驗,諮詢師只有學會自我悅納,才有可能打破這個魔咒。

畢竟,誰不希望自己像明星一樣,成為他人的焦點呢?

虛假自我的陰影

比痛苦還要痛苦的,是有痛苦卻不能說出來。

諮詢師在諮詢的過程中,必須保持「光輝的形象」,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對他人的虛假自我深惡痛絕,但作為來訪者,在諮詢室里,我們卻希望擁有一個「高大上」的諮詢師。

這當然不是來訪者過分的要求,這是治癒的需要。

諮詢師在諮詢中是「沒有自我」的,諮詢師的自我特徵,在諮詢中不能夠過度表現,因為這樣會阻礙來訪者的投射,一個過於具體的諮詢師形象,並不是一個好的投射對象。

除了現實的期待,諮詢師還會面對來訪者無數的移情性期待,有時候我們自己都分不清哪個是真實的自己,哪個是來訪者眼中的自己。來訪者往往都有童年期的創傷,他們都需要一個理想的全能父母,所以很自然地會把全能父母的形象投射給諮詢師,諮詢師也要不動如山,接住這種全能父母的形象。

這種全能的形象,給諮詢師的壓力也是很大的,為了在來訪者面前維持住這種形象,讓來訪者自由、安全地投射,諮詢師自身不全能的自我,就註定要被壓抑了。

揮之不去的愧疚感

心理諮詢師們有一個奇特的現象——不好意思收錢。

根據研究,諮詢師們對於收費都充滿了愧疚感,男性諮詢師以養家糊口來說服自己,愧疚感相對少一點,女性諮詢師對於收費的愧疚,則讓她們擁有更多的不安。

諮詢師也辛苦地勞動了,為什麼就不好意思收費呢?諮詢會激活諮詢師的醫者原型和助人原型,雖然這樣的心理原型產生的心理能量,可以幫助來訪者治癒,但是對於諮詢師而言,「醫者仁心」的助人者,怎麼能收費呢?

心理原型的能量,可不是隨便說說的,這種助人的內在原型和客觀職業的矛盾,時時都存在於諮詢師心中,讓諮詢師常常對來訪者有莫名的愧疚感。

不僅如此,因為來訪者花錢了,萬一沒有「治好」來訪者,那該怎麼辦?這樣的罪惡感也時常困擾諮詢師,特別是遇到來訪者自殺,對心理諮詢師的打擊可謂是不言而喻的。

但對於一個成熟的諮詢師,成長的過程,也正是這樣一個戰勝自我的過程。

當然,除了這些困境,諮詢師還需要時刻面對人性中的陰暗面,特別是自己的陰暗面;要面對來訪者的問題,帶出的自身問題;要面對諮詢中的無數不確定性;要面對諮詢關係的單向性,決不能擁有超越諮詢邊界的情感;當然還要面對每一個來訪者的分離......

如何應對這些困境

雖然駭人聽聞地講了這麼多條「危險」,但心理諮詢對於希望放飛自我的人而言,依然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這世界如果還有比仰望星空更浪漫的事,那就是仰望心靈了。

要預防這些危險,我們還是有很多辦法的。

堅實的專業基礎

堅實的專業基礎,是諮詢師的護身符。

心理諮詢已經是一門比較成熟的學科了,擁有前人大量的實踐基礎,所以我們面臨的坑,前輩們都幫我們踩過了。所以踏踏實實學習,好好理解前輩們的研究,吸收他們的臨床經驗,對於新手諮詢師而言,大部分坑都可以跳的過了。

堅持督導

督導是諮詢工作必不可少的環節,堅持督導,在督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個案工作,對於我們個人的工作而言,會減少許許多多不必要的麻煩,並且會成長得更快。

有督導的監察,我們對於諮詢倫理、諮詢邊界的理解也會更清晰,嚴重的錯誤和重大的危險,幾乎都是能夠避免的。

偶爾換換工作內容

諮詢師特別容易出現職業倦怠和職業疲憊,疲勞駕駛對來訪者和對自己的傷害都很大,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像運動員一樣「交叉訓練」,嘗試不同的工作內容。

比如適當減少個案量,把工作重心放到讀書和講課上,或者放到寫作上,以及多從事公益活動等。

總之諮詢師可以做的工作內容有很多,偶爾一段時間換一下工作重心,會幫助我們恢復倦怠感。

定期休假

定期休假尋求團體的支持。

同輩團體對於諮詢師而言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讀書會、督導會等,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專業水平,並且可以交流信息,互相幫助,總之團體會讓我們獲得更多的支持。

原生家庭

創傷的根源,大部分在家庭,治癒的能量,也是如此。

當諮詢師面對各種各樣的創傷時,即使再焦慮,也不要忘了家庭關係。

「寫詩的功夫在詩外」,解決職業上的困難,也在工作之外,把婚姻、親子關係放到第一位,我們會發現,很多問題會自然消失。

自性化

榮格認為,要超越當前的生活,就要讓心靈向靈魂敞開,去體驗深層自我——自性(The Self)。

自性化便是要求我們整合內心的碎片,達到最深層次的心靈結構,就像佛教中的佛性一樣,真我中包含用之不竭的能量。

體驗自性的方式有很多,筆者最推薦正念冥想,保持對自身念頭的覺察,觀察自心。

正念冥想的好處,可以單獨寫一大篇了,特別是對於諮詢師,保持對自我的覺察有多重要,也是不言而喻的。

特別是新手諮詢師,如果沒有足夠的經費進行有效的督導,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正念的訓練,對於諮詢的幫助,有想像不到的效果。

最後想把李孟潮老師的忠告分享給大家:心理諮詢是一種職業,不要賦予這個職業過多的意義。

推薦閱讀:

網路臉譜症
3、關於「攻擊」(原創)
醫學這麼發達,為什麼依然醫治不了抑鬱症和分裂症
一切從接納自己開始 by Zo? (????)
維度性抑鬱症心理諮詢與研究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