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耐力好嗎——最大攝氧量
您有過長期訓練但看不到身體改變的經歷嗎?是不是有些沮喪?其實我們的身體在運動中會得到很多改善,只是有些改善沒有體現在體型上而已。這些看不見的改善都可以作為我們堅持運動的理由,並期待著量變到質變的突破。
- 什麼是最大攝氧量?
「最大攝氧量」就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實實在在關係著我們身體素質的因素。最大攝氧量是我們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氣能力達到極限時的攝氧量,它反映了一個人吸收、運輸和利用氧的能力,也是評判有氧代謝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今天我們就把這個最大攝氧量「大卸四塊」來一探究竟。
- 最大攝氧量涉及的生理環節
先看看氧在人體內的循環示途徑吧,這裡面的每個環節都決定著最大攝氧量的的大小:
1、含氧氣多的新鮮空氣被吸入肺部後,通過分壓差的作用擴散進入含氧量少的靜脈血中,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2、心臟將含有較多氧氣的動脈血輸送到全身各組織。
3、血液將氧氣帶入需要的組織器官並將二氧化碳從組織器官中帶走回到心臟。
4、缺氧的靜脈血會被心臟泵入肺部再次去結合氧氣、排出二氧化碳。
運輸氧的過程好比一家運輸公司,影響運輸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條:
因素一:貨夠不夠:肺內氧擴散能力
因素二:道路是否通暢:最大心輸出量
因素三:車輛載重夠不夠:血液的氧運載能力
因素四:使用方法是否得當:骨骼肌有氧代謝能力
- 運動是如何影響最大攝氧量的
第一條因素主要是與肺活量和氧氣通過肺部進入血液的速度有關。人的肺活量在各種有氧運動的訓練後都會有所增長。
第二條因素主要看心臟和血液循環系統的運輸氧氣能力,與心臟的每分鐘射出的血量有關。我們的檢測可以幫您判斷心臟供血能力,如果得分不高可以考慮採用專門增加心臟輸出量的運動方式:心率在120-150次/分鐘的有氧運動。
第三條因素就是血液中紅細胞攜帶氧的能力。紅細胞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攜帶和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我們的檢測也可以判斷其中血紅蛋白與氧氣結合能力的強弱,從而判斷紅細胞的氧運輸能力。如果氧運輸能力差,可以利用高原訓練法的原理,在低氧環境下有氧運動,從而達到增加紅細胞和紅細胞攜氧能力的作用。
第四條因素是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問題。肌肉有氧代謝的能力也可通過檢測得到一個大致的判斷,可以通過低強度長時間有氧運動或高強度運動間歇運動提高肌肉的有氧代謝能力。同時這個能力也決定了單次訓練的運動量。
最大攝氧量的測量
那麼我們再來介紹一下具體怎麼測量最大攝氧量吧。測量的方法其實挺多的,總體分為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兩種方式。
直接測量可採用騎功率自行車的方法,負荷逐步增加的同時記錄各級負荷下的攝氧量(需要藉助儀器,通過測量實驗者的通氣量和其中O2與CO2的含量來計算出攝氧量)。
開始階段攝氧量會隨著運動負荷的增加而不斷增加,直到某個負荷強度時攝氧量不再繼續增加甚至略有下降,此時的攝氧量就是最大攝氧量。這種方法最為準確,但是必須藉助專業儀器,平時在健身房或家裡都無法操作。所以我們要再介紹一下對場地和設備要求小的間接測量方法。
將節拍器調至90次/分鐘,跟著節拍器做上下台階的動作,具體順序是左腳上—右腳下—左腳下—右腳上。持續5分鐘後停止。
停止後立刻測量10秒內的脈搏數,然後將脈搏數*6即為1分鐘心率。
按照下面的列線圖,連接實驗者的體重和心率,這條線和中間斜線的交叉點就是最大攝氧量。
最後,再將年齡這個重要參數加入其中,也就是把剛才的最大攝氧量再乘以下面的修正係數。
比如35歲男性,體重90kg,測試心率156次/分鐘。則可先到交叉點的攝氧量為3.6L/分鐘,再乘以年齡校正係數0.87。
最終結果:3.6*0.87=3.1L/分鐘。
不用擔心實際操作中的誤差,因為這個數值是衡量我們耐力改善的程度,所以一般只看每次測量結果的差異,操作誤差每次都有也就被抵消了。
利用基因檢測技術幫您判斷體質特徵並根據不同體質提供增肌或減脂健身建議。
——肌因
微信公眾號:肌因
推薦閱讀:
※攝入蛋白質過多是否會一直不斷地放屁?有什麼解決辦法?
※胖的人靠減肥逆襲,長的矮靠什麼才能逆襲?
※跑馬拉松該怎麼喝水?
※只有0.5%的胖紙能成功減肥?!
※【硬派健身】騎車、跑步、快走,哪樣更燃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