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用戶體驗知識4(大結局)
從2015年起,我陸續寫了《寫給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用戶體驗知識》系列文章,當時的寫作提綱如下:
第一部分:先糾結兩個概念「用戶體驗」和「設計」
第二部分:設計原則概覽
- 原則1:符合用戶使用需求
- 原則2:基於用戶的心理模型設計
- 原則3:一致性
- 原則4:及時有效的反饋和解釋
- 原則5:形式追隨功能
- 原則6:單一任務、漸次呈現
- 原則7:Less is More
第三部分:設計工具和方法
- 用戶場景
- 產品經理的溝通技巧
第四部分:用戶體驗之外
- 用戶體驗的局限性
- 用戶體驗與其他因素的權衡
然而,由於一些原因,這個系列寫了3篇文章,寫完了第二部分之後就中斷了。一轉眼,2年過去了,互聯網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戶體驗」這個概念已經不及當年那般火爆,儼然已經過了那個不論是誰,張口閉口就是「體驗」的年代了。當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開始能夠更加理性去看待用戶價值、用戶體驗與其他因素的關係。我認為,這是行業的進步。如下圖所示,是「百度指數」上搜索「用戶體驗」這個關鍵詞,給出的趨勢圖,我們發現,2015年是一個高點。
但是,雖然熱度降下來了,坑還是要填完的。於是就有了這個系列的第4篇,也是最後一篇文章。我會用一篇文章的篇幅,把提綱中的第三部分與第四部分中,除「溝通」外的內容寫完,算是給這個系列畫上句號。
用戶場景
用戶場景這東西,或許每一個產品經理和設計師每天都在用,但我查了很多資料,還真的很難找到一個準確的定義。所以,我試圖結合我自己的理解,自己去定義它。我認為用戶場景有兩層屬性,分別是:「工具屬性」和「思維屬性」。
用戶場景首先是一種對過程邏輯的闡述方法,簡單講,它幫助產品經理理清用戶使用產品的核心邏輯。具體來說,涉及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 用戶是誰,
- 在什麼樣的條件下,
- 有了怎樣的需求,
- 會去用什麼方式實現(或者表述為:能夠做一個什麼樣的功能來幫他實現)。
從其工具屬性來看,簡單說,有兩點用途:
- 以用戶視角發現需求,並思考解決方案,以及評估方案合理性
- 輔助溝通
發現需求並思考解決方案
舉例來說,計程車司機日常主要的工作場景可以表述如下:計程車司機在沒有載客的時候,需要尋找乘客以便於載客賺錢,所以他們一邊駕車在路上行駛,一邊用眼神留意路邊是否有乘客向其招手,如果有,就停車載客。
在上述場景中,「計程車司機」是用戶,「沒有載客的時候」是條件,「尋找乘客」是需求,「一邊開車一邊留意」是實現方式。那麼,作為一個產品經理,當發現了這個場景的時候,就可以針對「實現方式」來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呢?於是,產品經理想到,現在不論是司機還是乘客都有手機,可以做一款手機應用,幫助司機和乘客雙方更高效的找到對方。基於此,產品經理可以這樣表述用戶場景:計程車司機在沒有載客的時候,需要尋找乘客以便於載客賺錢,於是他打開手機應用,應用會自動向他推送附近乘客發出的乘車需求,他可以選擇合適的需求搶單,然後去接該乘客,以便於達到載客賺錢的目的。
事實上,不論是把觀察到的現象抽象為一類共性的特徵,以便于思考解決方案;還是用來驗證腦中「靈光一現」的所謂idea,用戶場景作為工具,都是相對客觀和實用的。
輔助溝通
另外,確定需求有價值,方案合理之後,使用用戶場景的方式將需求表述給其他環節的同事,往往更加高效。產品經理日常會遇到的一個重要的挑戰,往往是所謂「需求的合理性」,但是不同的人出發點不同,同一個需求,往往有人認為重要,有人認為不重要,這時因為大家的立場不同,所以很多爭論往往是雞同鴨講,沒有結果。
但是如果使用用戶場景的方式來討論問題,就可以引導各角色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有利於各方對於需求的理解以及相關進度的推進。
場景思維
用戶場景除了可以作為一種有用的工具使用之外,更重要的,「場景思維」是一種相比於「業務思維」和「功能思維」來說,更加適合產品經理的思維方式。
案例:應用安裝流程與許可權設置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來體會一下工程思維與場景思維做出來的產品的差別。如果我們在Android系統中下載某個應用並安裝,在安裝前,會顯示如下圖所示的,該應用將會用到的所有許可權列表。
我們可以看到,該應用會使用到系統的很多許可權,從圖中滾動條的位置來看,足有2-3頁。Android操作系統的邏輯是,在應用安裝前,列出所有其可能用到的系統許可權,供用戶權衡,如果用戶認為可以接受,就繼續安裝;如果認為不能接受,就不安裝。理論上邏輯很清晰,但這是一種按照程序運行邏輯來展現的流程,如果從用戶場景的角度來看,有兩個問題:第一,普通用戶懂這些許可權究竟意味著什麼嗎?第二,在用戶尚未使用任何功能的時候,列出所有許可權,用戶很難將其與具體功能和目的聯繫在一起,即便能看懂,也難以評估其是否合理。
緊接著,在安裝過這個應用之後,打開時,又會連續彈出多個對話框向用戶索要許可權。其中一個地理位置信息的許可權我點了「拒絕」,因為我並不覺得一個運營商手機營業廳需要知道用戶的地理位置,結果,不給這個許可權,應用拒絕運行,出現了如下圖所示的提示:
而當我按下「去設置」按鈕之後,則直接跳轉到了如下圖所示的許可權設置界面:
這個應用的產品經理,同樣延續了如Android操作系統一般的工程思維。程序運行的邏輯是:如果擁有ABC三個許可權,就正常運行;如果缺少任何一個或多個,就拒絕運行,直到獲得它們為止,如何獲得呢?讓用戶自行去設置。沿著這個邏輯,所以用戶就看到了這個提示框。但是這種做法同樣有兩個問題:第一,還是當用戶尚不知曉應用需要相應許可權要做什麼的時候,難以評估其合理性,理論上難以做出選擇。第二,即便有一些應用必須要獲取到某種許可權後才能運行,是否至少應該在提示中告訴用戶,去往許可權設置界面後,應該要開啟哪幾個許可權呢?否則用戶依然難以正確操作。
同樣的場景,在iOS系統中是另外的一套體驗。如果在App Store中安裝一個應用,只需要按下「獲取」按鈕,驗證Apple ID和密碼(雖然Apple ID這裡是長久以來被詬病的環節),即可開始下載安裝該應用。安裝好之後,該應用的圖標就會出現在手機屏幕上,全程沒有任何需要做決策的步驟。如下圖所示:
同樣,以滴滴出行這個應用為例,在啟動的時候,依然會向用戶索要相應的許可權,這是系統必要的安全機制。但是其方式與上述運營商的應用不太一樣,區別僅僅是,多了一行文字提示:「滴滴出行需要獲取您的位置信息,以便司機師傅能夠準確接您上車」,如下圖所示:
以上App Store的案例和滴滴出行的案例結合在一起,對比Android操作系統上的流程,我們會發現iOS體系是更加貼近用戶場景的實現方式。
首先,在安裝應用的過程中,流程一直圍繞著「安裝」這個核心目標進行。瀏覽應用截圖、瀏覽應用簡介內容、驗證ID、查看安裝進度,這些都是安裝所對應的用戶場景中可能的元素。顯然,一個工程師有可能在安裝應用的時候想到「它會需要哪些許可權」,但一個普通用戶應該是想不到這一點的——只有在使用具體功能的時候,才可能注意到。
其次,滴滴出行在向用戶索要許可權的時候,明確告知了用戶「為什麼」。雖然看上去只是多了一句文字提示而已,但非常契合用戶場景。這樣,用戶知道,必須授權後,司機才能準確找到用戶,來接他,這樣用戶更有依據去做決策——這個許可權給還是不給。
用戶體驗的局限性
看起來,用戶體驗是一種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東西。很多時候,的確如此,但是,如果沒有「用戶價值(幫用戶解決什麼問題)」、「商業價值(如何盈利)」等作為根基,用戶體驗就將像是無根的浮萍,最終是無法很好的落地的。
案例:臉萌的起落
「臉萌」是一個曾經風靡一時的虛擬形象製作應用,用戶通過滑動手機屏幕的方式組合不同的髮型、發色、臉型、膚色、五官等元素來製作屬於自己的虛擬形象。曾經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各大社交網站上刷屏,並且獲得了包括IDG在內的風險投資。
其實,虛擬形象的成功案例早就有,國內最經典的案例應該就是QQ秀了。在QQ秀中,用戶也是通過自由組合各種元素的方式來設計自己的虛擬形象,並且可以組合的元素不僅包括頭髮、五官和臉型,還包括著裝和飾品。從騰訊的財報上來看,QQ秀在歷史上也曾為騰訊貢獻了不少的收入,用戶願意為此付錢,側面證明其用戶價值還是值得肯定的。臉萌主打的是「萌」這個概念,其成功切中了一部分年輕人的需求,但是如果我們深入的去對比一下臉萌和QQ秀這兩個產品就會發現問題。虛擬形象類的產品,其用戶價值究竟是什麼?是可以設計出一個漂亮的虛擬形象;還是設計了漂亮的虛擬形象之後,可以把它用在社交場景中呢?顯然是後者。臉萌在產品層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壁壘,雖然玩法有趣,易於傳播,但是因為無法創造社交場景,所以絕大多數用戶只能把它當做一個簡單的工具來使用,其用戶價值大打折扣。
毫無疑問,臉萌的用戶體驗真心不錯,但是,因為其缺少更核心的用戶價值作為根基,最終隱居在了茫茫的應用海洋之中。
用戶體驗與其他因素的權衡
在日常工作中,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經常會就某一些方案進行深度的撕逼,這種撕逼很多時候並不會有特別明確的結果——因為很多時候,雙方立場不同。我見過很多設計師,他們以為自己能夠代表用戶,以為自己是在為用戶爭取「權益」,而實際上,他們中很多人看不到「體驗」之外的因素,甚至是看不到「UI」之外的因素;同樣,我也見過很多產品經理,他們急於拿到好看的數據,有時候會或者有意或者無意的提出損壞用戶體驗,繼而是透支產品未來的需求方案。
但是,這種撕逼的過程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正因立場不同,雙方可以形成一種制衡,讓最終的產品不至於過於偏向任何一方的立場。
然而,作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還是應該對自己要求高一些,應該做到理解對方的立場,並且綜合各因素去思考問題——在整個團隊中,產品經理是唯一一個不能「任性」的角色。
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並不應該是一個「唯商業論」、「唯數據論」或者「唯體驗論」者,而是應該有能力在包括「用戶體驗」在內的諸多因素中,找到最佳的平衡點——這在我過去一年多做「互聯網+」產品的過程中,深有體會。
就像是,幾年前,我從交互設計師轉崗到產品經理職位,去面試的時候,說(chui)過(guo)的一句「台(niu)詞(bi)」:「國內不缺優秀的設計師,缺的是,能夠用好設計師的產品經理。」
或許,當我們生活在一個狹窄的空間中,當我們眼界有限,只能看到「體驗」的時候,善良的我們就只會以「做好體驗」為己任;而當我們站得更高,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時,我們才能夠有機會學會「平衡」。
我正在向這個方向努力。
註:本文部分內容摘自我的新書《解構產品經理》,這是一本互聯網產品策劃入門書,適合3年及以下工作經驗的同學閱讀。
《解構產品經理:互聯網產品策劃入門寶典》(劉涵宇)【摘要 書評 試讀】- 京東圖書//-----前序文章
寫給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用戶體驗知識1
寫給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用戶體驗知識2
寫給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用戶體驗知識3
//-----
劉涵宇 xidea
騰訊高級產品經理
騰訊學院講師
關注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的歷史進程,關注互聯網產品與用戶體驗。
微信公眾號ID:uxcafe
專欄原名:xidea的咖啡館
推薦閱讀:
※App 里狂彈評分讓你很鬱悶?這樣做就不同了 #040
※為了讓你用著舒服,設計師想到頭都炸了 #034
※Google 設計師:能留住你的 App 都做好了這 4 步 #005
※最主要的≠最重要的
※關於互聯網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