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中的恨(短文)
02-12
一個正常的關係,是有愛有恨的,正如《聖經·傳道書》中所說:哭有時,笑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正常的親子關係也是有愛有恨。 溫尼科特曾列舉出17個媽媽恨嬰兒的理由,其中一條是:嬰兒的出生一點也不具備神話色彩。
對這點,我深有感觸。生娃之前,我在網上看過不少生產直播貼,不少人說,娃出生那刻,我就哭了,太感人了……但對我來說,經歷幾小時劇痛,終於生出來那刻,我升起的第一個念頭是:原來就是你這個傢伙讓我這麼辛苦的!
曾奇峰說,判斷一個媽媽是不是好媽媽的絕對的標準,就是只要是媽媽能夠意識到對孩子的恨,這樣的媽媽就是一個健康的媽媽。
再親密的關係,也有衝突的時候,親子關係的恨不意味著媽媽就要暴打辱罵孩子,而是允許恨,感受恨,接納恨,容納恨。比如,當你自認為自己負能量很多時,不要死死盯著孩子,就等著他犯錯好藉機爆發出來,而是覺知自己的負能量到底來源於何處、尋求愛人或他人的幫助……相反,很多有問題的親子關係,將所有恨說成愛——我不論做什麼都是為你好。
真實地對待自己,才能真實地對待孩子。
轉載自個人微信公號:丫梨說。
推薦閱讀: